簡單的古詩大全十首

字號:

為您推薦簡單的古詩大全十首。古詩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它不僅具有文學(xué)價值,還可以幫助人們領(lǐng)略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對于孩子們來說,學(xué)習(xí)古詩可以幫助他們提高語言表達(dá)能力,培養(yǎng)審美能力,同時也可以讓他們更好地了解中華文化。在這里,為您推薦了簡單的古詩大全十首,讓您和孩子們一起欣賞古詩之美,感受中華文化之魅力。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簡單的古詩吧!
    1.簡單的古詩大全 篇一
    村居
    朝代:清朝|作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xué)歸來早,忙趁東風(fēng)放紙鳶。
    古詩簡介
    《村居》是清代詩人高鼎的詩作。這首詩描寫了詩人居住在鄉(xiāng)村時見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學(xué)后孩子們放風(fēng)箏的情景。早春二月,草長鶯飛,楊柳拂堤,兒童們興致勃勃地放風(fēng)箏。有景有人有事,充滿了生活情趣,勾畫出一幅生機(jī)勃勃的“樂春圖”。這首詩落筆明朗,用詞洗練。全詩洋溢著歡快的情緒,給讀者以美好的情緒感染。字里行間透出詩人對春天來臨的喜悅和贊美。
    翻譯/譯文
    農(nóng)歷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漸漸發(fā)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楊柳披著長長的綠枝條,隨風(fēng)擺動,好像在輕輕地?fù)崦贪丁T谒疂珊筒菽鹃g蒸發(fā)的水汽,煙霧般的凝集著。楊柳似乎為這濃麗的景色所陶醉了。村里的孩子們放了學(xué)急忙跑回家,趁著東風(fēng)把風(fēng)箏放上藍(lán)天。
    注釋
    村居:在鄉(xiāng)村里居住時見到的景象。
    拂堤楊柳:楊柳枝條很長,垂下來,微微擺動,像是在撫摸堤岸。醉:迷醉,陶醉。春煙:春天水澤、草木間蒸發(fā)形成的煙霧般水汽。
    散學(xué):放學(xué)。
    紙鳶:泛指風(fēng)箏,它是一種紙做的形狀像老鷹的風(fēng)箏。鳶(yuān):老鷹。
    2.簡單的古詩大全 篇二
    梅花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古詩簡介
    詩人是在描寫梅花,贊美梅花可貴的品性,而實則在字里行間滲透了自己的思想感情,詩人是在以梅花的堅強(qiáng)和高潔品格喻示像詩人自己一樣處于艱難、惡劣的環(huán)境中依然能堅持操守、主張正義的那些人,為國家強(qiáng)盛不畏排擠和打擊的那些人。
    翻譯/譯文
    那墻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yán)寒獨自盛開。為什么遠(yuǎn)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注釋
    1.凌寒:冒著嚴(yán)寒。
    2.遙:遠(yuǎn)遠(yuǎn)地。
    3.知:知道
    4.為:因為。
    5.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3.簡單的古詩大全 篇三
    獨坐敬亭山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古詩簡介
    《獨坐敬亭山》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絕句。此詩表面是寫?yīng)氂尉赐ど降那槿?,而其深含之意則是詩人生命歷程中曠世的孤獨感。詩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構(gòu)思,賦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將敬亭山擬人化,寫得十分生動。作者寫的是自己的孤獨,寫的是自己的懷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堅定,在大自然中尋求安慰和寄托。此詩是詩人表現(xiàn)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
    翻譯/譯文
    鳥兒們飛得沒有了蹤跡,天上飄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遠(yuǎn)處飄去。只有我看著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無語地注視著我,我們誰也不會覺得滿足。誰能理解我此時寂寞的心情,只有這高大的敬亭山了。
    注釋
    ⑴盡:沒有了。
    ⑵孤云:陶淵明《詠貧士詩》中有“孤云獨無依”的句子。朱諫注:“言我獨坐之時,鳥飛云散,有若無情而不相親者。獨有敬亭之山,長相看而不相厭也?!豹毴ラe:獨去,獨自去。閑,形容云彩飄來飄去,悠閑自在的樣子。孤單的云彩飄來飄去。
    ⑶兩不厭:指詩人和敬亭山而言。
    ⑷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对涂たh志》記載:“在宣城縣北十里。山有萬松亭、虎窺泉?!薄督贤ㄖ尽肪硪涣鶎巼骸熬赐ど皆诟潜笔铩8驹疲汗琶淹?,東臨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煙市風(fēng)帆,極目如畫?!?BR>    4.簡單的古詩大全 篇四
    望廬山瀑布
    李白〔唐代〕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從遠(yuǎn)處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絹綢懸掛山前。
    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懷疑是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注釋
    香爐:指香爐峰。
    紫煙:指日光透過云霧,遠(yuǎn)望如紫色的煙云。
    遙看:從遠(yuǎn)處看。
    掛:懸掛。
    前川:一作“長川”。
    川:河流,這里指瀑布。
    直:筆直。
    三千尺:形容山高。這里是夸張的說法,不是實指。
    疑:懷疑。
    銀河:古人指銀河系構(gòu)成的帶狀星群。
    九天:一作“半天”。
    5.簡單的古詩大全 篇五
    山村詠懷
    宋代/邵雍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八 九十枝花。
    譯文
    不知不覺一走就離家二三里遠(yuǎn)了,輕霧籠罩著四五戶人家。
    路邊亭臺樓閣有六七座,還有八 九十枝的鮮花在綻放。
    注釋
    去:指距離。
    煙村:被煙霧籠罩的村莊。
    亭臺:泛指供人們游賞、休息的建筑物。
    簡析
    這首詩通過列錦的表現(xiàn)手法把煙村、人家、亭臺、鮮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構(gòu)成一幅田園風(fēng)光圖,并創(chuàng)造出一種淡雅的意境,表達(dá)出詩人對大自然的喜愛與贊美之情。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兩句是一種線狀的視覺印象,“一去”做水平運(yùn)動,”二三“虛指數(shù)量多,炊煙裊裊呈垂直狀態(tài),“亭臺六七座,八 九十枝花”兩句變換為點狀視覺印象:亭臺座座,鮮花朵朵。
    詩人在這首詩中的每句安排一個量詞,即“里”、“家”、“座”、“枝”,新穎有變化,也在每句中安排兩三個數(shù)字:“一”字打頭,“二三”“四五”和“六七”嵌于句中,“八 九十”又回歸句首,把一到十表示數(shù)目的十個漢字按照自然數(shù)序同小路、煙、村、亭臺、鮮花編織在一起,隨著詩句和畫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幾筆就構(gòu)成一幅自然樸實而又朦朧的山村風(fēng)景畫,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6.簡單的古詩大全 篇六
    靜夜思
    李白〔唐代〕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譯文
    明亮的月光灑在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白霜。
    我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yuǎn)方的家鄉(xiāng)。
    注釋
    靜夜思:靜靜的夜里,產(chǎn)生的思緒。
    床:今傳五種說法。
    一指井臺。已經(jīng)有學(xué)者撰文考證過。中國教育家協(xié)會理事程實將考證結(jié)果寫成論文發(fā)表在刊物上,還和好友創(chuàng)作了《詩意圖》。
    二指井欄。從考古發(fā)現(xiàn)來看,中國最早的水井是木結(jié)構(gòu)水井。古代井欄有數(shù)米高,成方框形圍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內(nèi),這方框形既像四堵墻,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欄又叫銀床,說明井和床有關(guān)系,其關(guān)系的發(fā)生則是由于兩者在形狀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類同。古代井欄專門有一個字來指稱,即“韓”字?!墩f文》釋“韓”為“井垣也”,即井墻之意。
    三“床”即“窗”的通假字。本詩中的‘床’字,是爭論和異議的焦點。我們可以做一下基本推理。本詩的寫作背景是在一個明月夜,很可能是月圓前后,作者由看到月光,再看到明月,又引起思鄉(xiāng)之情。
    既然作者抬頭看到了明月,那么作者不可能身處室內(nèi),在室內(nèi)隨便一抬頭,是看不到月亮的。因此我們斷定,‘床’是室外的一件物什,至于具體是什么,很難考證。從意義上講,‘床’可能與‘窗’通假,而且在窗戶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的。但是,參照宋代版本,‘舉頭望山月’,便可證實作者所言乃是室外的月亮。從時間上講,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在對作者原意的忠誠度上,更加可靠。
    四取本義,即坐臥的器具,《詩經(jīng)·小雅·斯干》有“載寐之牀”,《易·剝牀·王犢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說,講得即是臥具。
    五馬未都等認(rèn)為,床應(yīng)解釋為胡床。胡床,亦稱“交床”、“交椅”、“繩床”。古時一種可以折疊的輕便坐具,馬扎功能類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類似物,兩邊腿可合起來?,F(xiàn)代人常為古代文獻(xiàn)中或詩詞中的“胡床”或“床”所誤。至遲在唐時,“床”仍然是“胡床”(即馬扎,一種坐具)。
    疑:好像。
    舉頭:抬頭。
    7.簡單的古詩大全 篇七
    風(fēng)
    李嶠〔唐代〕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譯文
    風(fēng)能吹落秋天金黃的樹葉,能吹開春天美麗的鮮花。
    刮過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進(jìn)竹林能使萬竿傾斜。
    注釋
    解落:吹落,散落。解:解開,這里指吹。
    三秋:秋季。一說指農(nóng)歷九月。
    能:能夠。二月:農(nóng)歷二月,指春季。
    過:經(jīng)過。
    斜:傾斜。
    8.簡單的古詩大全 篇八
    嫦娥
    李商隱〔唐代〕
    云母屏風(fēng)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yīng)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譯文
    云母屏風(fēng)上燭影暗淡,銀河漸漸斜落晨星也隱沒低沉。
    嫦娥應(yīng)該后悔偷取了長生不老之藥,如今空對碧海青天夜夜孤寂。
    韻譯
    云母屏風(fēng)染上一層濃濃的燭影,銀河逐漸斜落啟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當(dāng)初偷吃下靈藥,如今獨處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注釋
    嫦娥:原作“姮娥”,神話中的月亮女神,傳說是夏代東夷首領(lǐng)后羿的妻子。
    云母屏風(fēng):以云母石制作的屏風(fēng)。云母,一種礦物,板狀,晶體透明有光澤,古代常用來裝飾窗戶、屏風(fēng)等物。
    深:暗淡。
    長河:銀河。
    曉星:晨星?;蛑^指啟明星,清晨時出現(xiàn)在東方。
    靈藥:指長生不死藥。
    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見到碧色的海,深藍(lán)色的天。碧海:形容藍(lán)天蒼碧如同大海。
    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會感到孤單。
    9.簡單的古詩大全 篇九
    尋隱者不遇
    賈島〔唐代〕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譯文
    蒼松下詢問年少的學(xué)童,他說他的師傅已經(jīng)去山中采藥了。
    只知道就在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霧繚繞不知道他的行蹤。
    注釋
    尋:尋訪。隱者:隱士,隱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隱居在山野之間的人。一般指的是賢士。
    不遇:沒有遇到,沒有見到。
    童子:沒有成年的人,小孩。在這里是指“隱者”的弟子、學(xué)生。
    言:回答,說。
    云深:指山上的云霧。
    處:行蹤,所在。
    10.簡單的古詩大全 篇十
    贈劉景文
    蘇軾〔宋代〕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最是一作:正是)
    譯文
    荷花凋謝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只有那開敗了菊花的花枝還傲寒斗霜。
    一年中的光景你一定要記住,那就是橙子金黃、橘子青綠的秋末冬初的時節(jié)啊。
    注釋
    劉景文:劉季孫,字景文,工詩,時任兩浙兵馬都監(jiān),駐杭州。蘇軾視他為國士,曾上表推薦,并以詩歌唱酬往來。
    荷盡:荷花枯萎,殘敗凋謝。
    擎:舉,向上托。
    雨蓋:舊稱雨傘,詩中比喻荷葉舒展的樣子。
    菊殘:菊花凋謝。
    猶:仍然。
    傲霜:不怕霜凍寒冷,堅強(qiáng)不屈。
    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對男子的敬稱,您。
    須記:一定要記住。
    最是:一作“正是”。
    橙黃橘綠時:指橙子發(fā)黃、橘子將黃猶綠的時候,指農(nóng)歷秋末冬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