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語文課件2023年

字號:

教學課件的應(yīng)用,可以豐富教師的教學方式,讓教學時間得到優(yōu)化。優(yōu)秀的教學課件還能充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豐富教學內(nèi)容,深化教學的內(nèi)涵。下面是整理分享的小學五年級語文課件2023年,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1.小學五年級語文課件2023年 篇一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2.初步認識借物抒情的方法。學習高粱堅韌不拔的品格,體會作者對高粱的深厚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
    教學重點:
    了解高粱根的特點。
    教學難點:
    練習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教學過程:
    一、根據(jù)題目、插圖,激發(fā)興趣。
    出示高粱的圖片,以題目為切入點:“你們見過高粱嗎?高粱是北方較常見較普通的農(nóng)作物,高粱究竟是什么樣的?”
    引導學生看圖,了解高粱的特點——結(jié)合初讀課文,說一說。
    ①把圖中的“根”放大,可據(jù)此猜測課文描寫的重點是高粱的哪一部分。
    ②接著從“情”字入手提出問題:“為什么要在高粱的后面加個‘情’字?作者對于這種北方較普通的農(nóng)作物又懷著怎樣的感情?”
    二、自學閱讀提示,明確學習要求。
    1.讀閱讀提示,明確學習要求。
    (1)了解作者描寫了高粱的哪些特點,抒發(fā)了怎樣的感情。
    (2)畫出含義深刻的句子,和同學交流看法。
    (3)了解課文的表達方法。
    2.自讀課文,不理解的詞語畫下來,查字典,不懂的提出來,學生互相解答。
    三、個人閱讀與討論結(jié)合。
    1.輕聲讀課文,結(jié)合插圖。
    ①想想課文描述了高粱的哪些方面,重點寫什么?(在書上批注)
    ②課文中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可讓學生討論)
    板書:神圣敬佩
    2.重點閱讀要求:默讀文章的重點部分(3—5段),概括出高粱根的特點、作用,并畫出相關(guān)的句子,說說你是怎么體會出來的。
    先獨立閱讀,思考→畫批重點→在小組內(nèi)交流體會→全班交流。
    3.總結(jié)學生交流的結(jié)果:高粱根的特點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長著很多氣根;二是很苦;三是扎得很深。
    ①教師可啟發(fā)學生根據(jù)高粱生存的環(huán)境,結(jié)合整體形象來理解:提問:為什么在土地十分貧瘠的雁門關(guān)腳下,高粱還能長著“正直的稈子和碩大而血紅的穗頭?”
    讀重點句,體會,然后有感情地讀,與作者的情感相溝通。
    ②“尤其使我驚異的是高粱的根,它不但在看不見的地下扎得很深很深,而且在高粱稈的下端離地尺把高的關(guān)節(jié)處,向下長著許多氣根,有點像榕樹的根,用手摸摸是那么堅韌,像鷹爪一樣,它們強有力地抓住土地,仿佛擒拿住一個龐大的活物。
    學生體會出:這句形象寫出了高粱根的特點,它不僅在地下扎得很深,而且高粱稈的下端還長著氣根。作者用了比喻句,先把氣根和“榕樹的根”比較,再用打比方的方法,說氣根“像鷹爪一樣”抓住土地,說明氣根的堅韌;說氣根“仿佛擒拿住一個龐大的活物”,說明氣根很有力。上述比喻,形象地寫出了氣根的韌性及深深抓住土地的力量很大。
    ③帶著這種體會,讀一讀,賽一賽,看誰能把高粱根的特點讀出語氣來。
    四、深入理解比較,概括表達方法。
    默讀分、二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思考討論。
    ①高粱在我心中有著怎樣的地位,為什么?(抓“神圣”和高粱與“我”和故鄉(xiāng)人們的關(guān)系來看)
    ②高粱對“我”的影響是什么?“對”對高粱有著怎樣的感情?帶著這種感情讀一讀:自己讀、指名讀。
    五、總結(jié)。(鼓勵學生按照黑板上的板書,總結(jié)中心)
    作者通過描寫高粱,尤其是高粱根的特點,抒發(fā)了對高粱的深厚感情以及對它堅韌不拔的品格的贊美。
    2.小學五年級語文課件2023年 篇二
    教學目標
    1、閱讀課文,了解海豚是怎樣救人以及海豚為什么能夠救人。學習海豚助人為樂的品質(zhì)。
    2、進一步學習和鞏固課文的表達方法。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海豚為什么樂于救人,學習它助人為樂的品質(zhì)。
    2、進一步學習、鞏固課文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可能在電視、電影中見過海豚精彩的表演,為它高超的本領(lǐng)所嘆服。你們知道嗎?海豚除了有這么可愛的一面外,還有一種特殊的本領(lǐng),因此,海豚還被稱作“見義勇為的海上救生員”。這是一種什么本領(lǐng)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8課《海豚救人》(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yù)習
    1、檢查學生生字掌握情況。
    2、檢查學生是否理解“見義勇為、精疲力盡,不可思議……”等詞意。
    三、學生自由讀課文,整體感知
    思考:課文寫了什么事?
    四、讀課文,理解條理
    1、分小組朗讀課文,標然段序號。
    2、想想文章分幾部分來寫的?
    3、討論后指名回答。
    課文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1~4自然段)海豚常常救起落水的人們。
    第二部分:(5~8自然段)海豚救人的美德,來源于海豚對其子女的'“照料天性”。
    五、從問題入手學習本課
    1、讀1~4自然段,看1自然段與后面三個自然段有什么關(guān)系。(總分關(guān)系)
    2、海豚是怎樣救人的?文中舉了幾個例子?(抓詞句展開學習)
    3、這一部分課文用了哪些表達,說明方法?舉例說明。
    (列舉、數(shù)字、擬人、比較。比較是指鯊魚的猙獰兇殘與海豚的善良比較,體會海豚是人類的好朋友這一說法。)
    4、海豚為什么救人?在課文(5~8自然)中找出答案,這部分還用了舉例的方法。
    六、通讀全文,交流表達方法
    說說作者為了說明海豚救人,運用了哪些表達方法。
    七、拓展
    1、再讀全文,說說學了本課,你對海豚有哪些了解,從文中學到了哪些品質(zhì)(學習海豚助人為樂的品質(zhì))。
    2、除了課文中介紹的內(nèi)容外,你還對海豚有哪些了解呢?介紹給同學聽。
    八、作業(yè)
    1、回答問題。
    (1)海豚是怎樣救人的,它為什么能夠救人?
    (2)作者為了說明海豚救人,運用了哪些表達方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2、查找有關(guān)海豚的其他資料。
    3.小學五年級語文課件2023年 篇三
    教學目標:
    1、引導同學學習《職業(yè)》《十二點鐘》《責備》,理解難詞的意思,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體會作者對自由的向往。
    2、指導同學將“四步預(yù)習法”的收獲運用于課堂學習,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3、激發(fā)同學對《新月集》的閱讀興趣,鼓勵同學積極進行課外閱讀。
    教學重難點:
    引導同學學習《職業(yè)》《十二點鐘》《責備》,理解難詞的意思,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體會作者對自由的向往。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課件。
    2、同學準備:用“四步預(yù)習法”預(yù)習課文。局部同學填“四步預(yù)習記錄表”。
    觀課議課主題:深度預(yù)習如何促進高效的課堂教學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生交流:你想從事什么職業(yè)?
    2、導入。
    二、檢查預(yù)習,學習《職業(yè)》:
    1、檢查預(yù)習:指名說說預(yù)習中的字詞收獲。
    2、交流文章的大意。(分層說或總說都可以)
    3、默讀課文,找出“我”想當小販、園丁和更夫的原因之句,標上記號。
    4、交流句子,體會這些職業(yè)的自由自在。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6、考慮:作者為什么這樣向往自由?
    (同學結(jié)合課文和課外查到的資料談理解。)
    三、自主交流,學習《十二點鐘》《責備》:
    1、師生總結(jié)學習一篇課文的方法。
    2、引導同學們運用總結(jié)的方法學習《十二點鐘》。
    (教師重點引導同學學習運用方法,引導同學理解難句)
    3、同學自主交流《責備》。
    4、帶著感情讀文。
    四、總結(jié),優(yōu)秀書目:
    1、指名交流學文后的感受。
    2、優(yōu)秀:《新月集》《飛鳥集》。
    4.小學五年級語文課件2023年 篇四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運用學過的一些方法去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3、感悟父母兩種不同的評價都是源于對作者的愛。
    4、體會文章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讀文識字,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為什么父母兩種不同的評價包含的都是愛。
    教學準備
    1、學生課前充分閱讀,自學生字新詞,并搜集關(guān)于作者的資料。
    2、教師準備課件。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趣導入
    1、教師板書課題。師提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匯報
    2、課件出示作者,學生匯報課前搜集的相關(guān)資料。
    3、師推薦作品,并提示怎樣為文章擬定合適的題目。
    二、探究情境,自主學習
    1、學生用喜歡的方法自由朗讀課文。
    2、出示課文中的生詞,檢查學生的識字情況。
    3、開火車讀課文。
    4、交流: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
    5、學生針對課前的預(yù)習和課堂的朗讀,提出自己的不解和疑問。
    三、品味情境,深入理解
    1、默讀課文,理清課文的寫作順序。
    2、引導學生找出與課文題目關(guān)系密切的段落。
    3、課件出示描寫母親的段落。結(jié)合重點詞句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指導朗讀,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4、引導學生結(jié)合后面課文的內(nèi)容客觀地評一評巴迪的詩寫的怎么樣?母親看不出來嗎?為什么還要這樣說?
    5、課件出示描寫巴迪心里活動的片段,體會巴迪的感受。指導朗讀,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并學習作者用簡練的語言留個讀者巨大的想象空間的`寫作方法。
    6、父親讀了巴迪的詩,有什么反應(yīng)?課件出示段落。體會巴迪的心情,“糟糕透了”“扔”出的評價是什么,巴迪的心情怎樣?
    7、母親辯解時父親又是什么態(tài)度?練習反問句改陳述句,明白反問句恰當使用的好處。
    8、巴迪再也受不了了,他又是怎樣做的呢?此時此刻他理解父親的做法嗎?
    9、課件出示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并結(jié)合課文的內(nèi)容體會:巴迪的爸爸真的不在意,不近人情嗎?
    四、領(lǐng)悟情境,升華情感
    1、面對同樣的一首詩,為什么父親和母親有截然不同的評價呢?
    2、長大后的巴迪明白的道理是什么?課件出示片段,指導朗讀。
    3、教師總結(jié):在我們的身邊包圍著來自四面八方的愛,可愛并不是一種那么好理解的感受,愛不一定都披著美麗的外衣。
    4、同學們,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感受到了這兩種不同的愛,也許它來自父母,也許來自老師,也許來自爺爺奶奶,誰來說一說。
    五、升華情境,拓展延伸
    1、同學們,正如巴迪所說,在生活中,我們既需要愛的鼓勵,也需要愛的警告,既需要“美極了”,也需要“糟透了”。課后,讓我們拿起筆感謝那些給予我們不同愛的人,好嗎?
    2、師:后,我送給同學們一首短詩:陽光是幸福的起點,風雨是成長的伙伴??鞓返南硎荜柟?,勇敢地接受風雨。學會理解,懂得感恩。讓我們在溫柔的呵護中成長,讓我們在嚴厲的批評中茁壯。
    5.小學五年級語文課件2023年 篇五
    教材分析
    樓蘭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一顆明珠,課文從自然和人文兩個方面,分析了樓蘭古城消失的原因,也從保護生存環(huán)境方面留給人類無窮的思考。
    教學目標
    朗讀課文,了解“樓蘭死了”的原因。使學生受到保護環(huán)境的教育。
    教學重點難點
    分析樓蘭古城消失的原因。
    教學構(gòu)想
    在教學時,先帶領(lǐng)學生把課文讀熟,再引導學生了解“樓蘭死了”的原因。
    教學準備
    搜集樓蘭的資料
    教學時間
    1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一篇新課文,題目是——《樓蘭之死》。齊讀課題。
    2、由課題,你想了解什么?(學生自由回答)
    3、看來同學們對這篇課文非常感興趣,那讓我們趕緊進入今天的學習吧!
    二、講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
    (1)讀通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認識生字。
    (2)思考剛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
    2、交流,討論。
    (1)樓蘭在哪兒?
    (2)以前的`樓蘭是什么樣?
    (3)現(xiàn)在的樓蘭是什么樣?
    (4)樓蘭為什么死了?(教師引導學生總結(jié)出原因:天然植物被破壞,土地沙化。)
    三、討論
    (1)樓蘭之死給人類什么教訓?
    (2)我們應(yīng)該怎么做?
    四、了解我國為保護植物采取的措施
    作業(yè)設(shè)計
    1、讀熟課文。
    2、辦一期環(huán)保主題的手抄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