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頻道從梧州市教育局了解到,2023年高考地理全國卷試題分析與啟示已公布,具體如下:


注釋
[1]姜宇,辛濤,劉霞等.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改革實踐途徑與策略[J].中國教育學刊,2016,278(06):29-32+73.
[2]崔允漷,張紫紅,郭洪瑞.溯源與解讀:學科實踐即學習方式變革的新方向[J].教育研究,2021,42(12):55-63.
[3]崔允漷,夏雪梅.試論基于課程標準的學生學業(yè)成就評價[J].課程.教材.教法,2007,279(01):13-18.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5]段玉山,周維國.基于地理課程標準的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命題研究[J].中國考試,2018,317(09):8-15.
[6]馬巍,王民.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與課程標準的一致性研究——以2020年新高考全國Ⅰ卷地理試題為例[J].地理教學,2021(03):46-50.
[7]楊向東.關于核心素養(yǎng)若干概念和命題的辨析[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0,38(10):48-59.
[8]段玉山,姚澤陽.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測評——基于現(xiàn)代測量理論的視角[J].中國考試,2018,310(02):24-29.
[9]耿文強.地理試題交融性情境創(chuàng)設的必要性和實現(xiàn)路徑——基于高考真題情境的剖析和思考[J].地理教學,2022(21):47-50.
[10]吳剛平.知識分類視野下的記中學、做中學與悟中學[J].全球教育展望,2013,42(06):10-17.
[11]教育部考試中心.中國高考評價體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12]楊向東.構建素養(yǎng)導向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J].人民教育,2022,870(09):33-35.
[13]鐘啟泉.從“知識本位”轉向“素養(yǎng)本位”——課程改革的挑戰(zhàn)性課題[J].基礎教育課程,2021,299(11):5-20.
[14]郭元祥.課堂教學改革的基礎與方向──兼論深度教學[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5,167(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