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xué)三年級猜燈謎的日記

字號:

猜燈謎又稱打燈謎,是中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fēng)格的一種漢族民俗文娛活動形式,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jié)特色活動。以下是整理的《小學(xué)三年級猜燈謎的日記》相關(guān)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xué)三年級猜燈謎的日記 篇一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在小區(qū)散步,正好趕上了在小區(qū)亭子旁邊進行的元宵節(jié)猜燈謎活動。
    這時候,活動現(xiàn)場已經(jīng)非常熱鬧,很多人已經(jīng)等在那邊了。亭子旁邊的樹上掛滿了彩色的氣球,樹旁邊還放了不少獎品,樹與樹、樹與亭子之間連接著幾根繩子,謎面用訂書機訂在繩子上面,每根繩子上都掛滿了謎面,謎面像一面面彩旗迎風(fēng)飄揚,似乎在招呼著每位到來的客人。
    猜燈謎活動還沒開始,有的人抓緊尋找自己會的謎面,有的人牢牢抓住已經(jīng)猜出的謎面,生怕被別人搶走,有的人正忙著用手機上網(wǎng)查找謎底。我也抓緊時間猜著,沒想到居然猜出了十多個?;顒诱介_始了,我想摘謎面,可謎面這時好像是有意在和我開玩笑,它忽高忽低地,讓我想摘又摘不到,我趕忙叫來爸爸幫忙,一會兒功夫就摘了十多個,我高興把謎面拿去領(lǐng)獎。原來我信心十足地認為會全部猜出來了,沒想到錯了四個。這時的猜謎活動已得到了 潮。
    我領(lǐng)到了獎品和爸爸、媽媽一起開開心心地回家了,明年的元宵節(jié)猜謎活動我一定會回來的!
    2.小學(xué)三年級猜燈謎的日記 篇二
    正月十五那天,心語作文班舉行了激烈的猜燈謎活動。
    那一天,我早早地就來了。這真是人山人海呀!這么大的一間教室,被擠得水泄不通。
    老師說:“現(xiàn)在猜燈謎活動正式開始!”第一項:放鞭炮!“?!薄斑恕遍_始猜謎!老師的話像是喊出來的。
    我們大家不管是家長還是同學(xué)全都認真地猜了起來。有站著猜的,有坐著猜的,還有邊走邊寫邊猜的,場面十分熱鬧。我也找了一條謎語“十”難道是1一相交?不會。又找了一個“骨頭在外面,肉在里面”打一植物。一看這個,我嚇了一大跳,這植物還怎么活呀?骨頭在外面,我沉默了好久,終于想出來了,是豆角,我連忙跑到兌獎處,大聲說道:“是豆—角”老師也大聲說:“有—人猜道了”真掃興。
    我又猜了一個“雙喜臨門”打一地名。是重慶。我又到了兌獎處,結(jié)果又有人猜了。
    這次,雖然一個獎也沒拿到,但是我的心仍很高興。
    3.小學(xué)三年級猜燈謎的日記 篇三
    又到了一年一次的元宵猜燈謎活動了,今天我和爸爸早早起床一起去社區(qū)參加猜燈謎活動。
    我們一進社區(qū),哇!這人不是一般的多,隊伍都排起長龍了。屋子滿滿一墻五顏六色的燈謎,還有一大堆獎品“湯團”。爸爸趕緊排隊,我呢利用我個子小的優(yōu)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到人群中,好不容易從人群縫中鉆了進去。這滿墻的謎面看得我是眼花繚亂,不知道挑哪幾個。由于我平時喜歡猜字謎,于是我挑了幾個字謎。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看似二張嘴,實則六張嘴”這個謎面,我一下就想到是“唔”字。接著是“田置于口中,兩角封不上”這個更簡單,這不就是“畫”字嗎?最后我和爸爸二人都拿了三張燈謎,并且都答對了。我們拿著整整六大包湯團,心里美滋滋地回家了。本來我們還可以猜的更多,可是社區(qū)阿姨說每人只能猜三個。好吧,那就把機會留給更多的人吧……
    這次猜燈謎真熱鬧??!它不僅鍛煉了我的靈活和智慧,又增長了我的知識。今后我還要參加這樣的活動。
    4.小學(xué)三年級猜燈謎的日記 篇四
    元宵節(jié)的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大東方百貨猜燈謎。猜燈謎那里真是人山人海,他們都想猜到燈謎,拿到獎。我爸爸看了看燈謎都很難,可是他聰明極了,一下猜出三個。他就領(lǐng)獎去了,然后我們就開開心心回家了?!?BR>    5.小學(xué)三年級猜燈謎的日記 篇五
    今天是元宵節(jié),媽媽說,在濱江公園有猜燈謎的活動。她還說,看花燈、猜燈謎、還有吃湯圓是元宵節(jié)的民俗。
    晚上七點半,我和媽媽還有親戚一起來到濱江公園,人真多,非常熱鬧!那里沒有猜燈謎,我好失望。但是我們放了煙花,還放了孔明燈和河燈,真是太有趣了!
    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是放孔明燈。我先在上面寫了“希望我學(xué)習(xí)100分”,然后媽媽把蠟燭固定在孔明燈上,我用打火機點燃蠟燭,孔明燈全都鼓起來時,就松開手,它就慢慢地升向了天空。我真希望能夢想成真。
    6.小學(xué)三年級猜燈謎的日記 篇六
    今天就是元宵節(jié)了,我們班今天下午在學(xué)校少年宮的三樓會議室舉行了燈謎活動。
    一進入會議室,我就被空中一排排五顏六色、各式各樣的燈籠深深吸引住了,有正方形的宮燈,有圓形的傳統(tǒng)燈籠,有三角形、菱形的燈籠,還有動物造型的可愛燈籠,當然還有我自己用筷子做的正方形的燈籠,每一個燈籠下面墜有長長的彩帶,飄飄揚揚的,像古代女子飄灑的長裙。
    每一個燈籠下面都有別針別了一個紅色的紙片,謎語便在這些紙片上了。我隨著熙熙攘攘的人流,一個一個的看,一個一個的猜,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謎題為:“包公坐在公堂上。(打一動物)”的謎語,我腦中靈光一閃,就將這“包公”和蜘蛛聯(lián)系在了一起,蜘蛛每天也是端端正正地坐在自己編織的網(wǎng)中央,就像包公四平八穩(wěn)地坐在衙門里一樣。我興高采烈地記下謎語編號,將答案告訴了老師,獲得了獎品。
    拿著新嶄嶄的獎品,聽著一屋子的歡聲笑語,看著頭上五彩繽紛的燈籠,盡管窗外還是凜冽的寒風(fēng),但我心中卻宛如春天一般暖洋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