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民間故事占據(jù)了很大的地位。在許許多多的故事中,我們不僅感受到了聽故事的快樂,更感受到了傳統(tǒng)文化。下面是分享的中國民間故事【精選五篇】。歡迎閱讀參考!
1.中國民間故事 篇一
金牛湖
從前,西湖是叫金牛湖的。
那時候,湖里是一片白茫茫的大水,沿著湖岸是黑油油的肥沃田地。周圍的老百姓都在地里種著莊稼,用湖水來灌溉。稻穗兒長得沉,谷粒兒長得圓,像一串一串的珍珠,真叫人喜歡。農(nóng)閑了,大家就到湖上打魚撈蝦。人們和睦相親,過著安樂的日子。
在這湖底,住著一頭金牛。只要天晴久了,湖水慢慢淺下去,湖里的金牛就會出現(xiàn):老遠(yuǎn)老遠(yuǎn)地就能看見它那金晃晃的背脊、昂起的牛頭和翹起的雙角,它嘴里吐出一口口清水,這樣,湖水立刻又漲得滿滿的了。
有一年夏天,算起來已經(jīng)九九八十一天沒有下雨啦,直早得湖底朝天,四周的田地都硬得像石頭,縫裂得有幾寸寬,嫩綠的秧苗都枯黃了。老百姓干渴得眼晴凹進(jìn)去,渾身沒勁。他們天天盼望有金牛出現(xiàn)。
這天早晨,大家正在湖邊盼望,突然傳來“哞”的一聲,哈,果然看見金牛從湖底破水而出。它搖搖頭,擺擺尾,大口吐水,霎時間湖水又漲滿起來。
老百姓見了,個個喜得拍手叫好,流出了淚水,感激金牛。又見那頭金牛抬起頭,閃著亮晶品的眼睛,“哞”的一聲,慢慢地,又沒入湖中去了。
這樣的情景,很快就傳開了。錢塘縣官聽到后,捧著肚子笑呵呵地說:“這真是件活寶貝呵,要是把它拿來獻(xiàn)給皇帝,一定能升官發(fā)財!”當(dāng)下就吩咐手下人,趕緊去把金牛捉來。
那些衙役、地保一個個都急匆匆地跑到湖邊,抬頭望望,眼前卻是一片白茫茫的湖水,哪兒還有金牛呵?問問附近百姓,大家見是衙門里的人,不是說沒見著,就是悄悄地避開啦。
衙役們只得回報了縣官??h官心里生氣,拈著八字胡須,想啊想的,想出了一條絕辦法。他對手下的人說:金“既然金牛不見了,沉入湖底,那你們就把老百姓都叫去,把湖水車干。誰不去,就斬誰!”
住在湖邊的老百姓,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被趕到湖邊。他們在縣官的威逼下,只得架起水車車湖水。車啊車的,一連車了九九八十一天,累得大家精疲力竭,到了最后那一天,終于把湖水車干了。果然,金牛臥在湖底,它那身上的金光照得天明地亮。
具官走去看看,也被金光照得連眼睛都張不開,但他還吆喝著衙役們趕快下湖去搶金牛。說也奇怪,那金牛好像生了根似的,掀也掀不起,抬也抬不動。老百姓都打從心眼里高興。
縣官一看搬不動,就對百姓說:“誰能抬起金牛,賞白銀三百兩!”可是,老百姓都站著不動,氣呼呼地不睬他。
縣官見老百姓不理,就大聲怒吼道:“今天若不把金牛抬起,就將你們統(tǒng)統(tǒng)殺頭!”
這縣官的話剛說完,只聽那頭金牛大叫了一聲,真像晴天炸了個霹靂。但見飛沙走石,地動山搖,那縣官嚇得面如土色,雙腿發(fā)軟,一心想逃走,可是一步也挪不動。
這時,那金牛轉(zhuǎn)著圓溜溜的眼睛,站了起來,又仰天長叫了一聲,從口中吐出一股白花花的大水,直沖縣官、衙役,一下把他們?nèi)季砣刖蘩酥腥ダ病?BR> 立刻,湖水又滿了起來。
從此以后,湖中的金牛不再出現(xiàn)了,湖水再也沒有干涸過。人們忘不了金牛,就在湖旁邊的城墻上筑起了一座高高的城樓,天天爬上城樓去眺望金牛。這座城樓,就是后來的“涌金門”。
2.中國民間故事 篇二
水中巨猿
唐朝永泰年間,楚州(淮安的古稱)有個漁夫夜晚停船在龜山腳下釣魚。忽然發(fā)現(xiàn),不知道什么東西把魚鉤給掛住了,怎么也拽不上來。他是個游泳高手,就潛入水下去解魚鉤。他順著魚線居然潛下去五十余丈(約為今天的150米以上,夸張不?),才發(fā)現(xiàn)魚鉤鉤在一條無比粗大的鐵索之上。
他摸索著尋找鐵索的另一頭,卻發(fā)現(xiàn)鐵索一圈圈地盤繞在山腳的巖石上,根本找不到頭。他浮出水面,越想越覺得奇怪。第二天,他不敢隱瞞,把此事報告了刺史李湯。如地方上有異常情況,官員必須要調(diào)查清楚,所以刺史李湯便派了數(shù)十個游泳高手跟漁夫一起再次潛入龜山旁的水底。
果然,發(fā)現(xiàn)了巨大的鐵索,因水下漆黑無比,山石錯綜復(fù)雜,根本尋不到鐵索盡頭,拽它則是紋絲不動。眾人上岸,商量出一個辦法:
找來五十頭牛,并排套好,再用結(jié)實的鏈條一頭栓縛在牛身上,另一頭則帶入水底固定在大鐵索的一端。然后,驅(qū)趕岸上的五十頭牛一起拉拽,終于鐵索發(fā)出嘎拉拉的響聲,群牛開始吃力地向前移動著。就這樣,巨大的鐵索被一節(jié)節(jié)拽出了水面,成百上千的百姓在岸邊圍觀,等著看到底會拽出什么來。
本來是風(fēng)平浪靜,可是隨著鐵索不斷被拽上岸,水面上突然泛起了波濤,漸漸地天昏地暗,風(fēng)高浪急,人們害怕極了,可是眼瞅著鐵索被拉上岸,又好奇地不忍離去,要看個究竟。突然,水面波翻浪涌,鐵索的盡頭出現(xiàn)了一個巨大的怪物。
這是一只被鐵索捆 綁住全身的大猿猴,竟有五丈之高(約為今天的15米以上),它長著雪白的頭發(fā),脊背上的毛發(fā)像劍戟一樣高聳,牙齒在日光照耀下映射著寒光,四個鋒利的爪子黃金一般光亮奪目。
只見巨獸分波踏浪,自己走到岸邊蹲下身來,它蹲踞的樣子也跟猿猴一模一樣。此時,它緊閉雙眼,似乎還不能適應(yīng)陸地上的光線,昏昏沉沉,好像還沒睡醒,眼眶和鼻孔中不斷有體液流淌下來,如同泉水奔涌,味道腥臭不堪,圍觀眾人紛紛掩住口鼻。
刺史和眾人也不知該如何是好,只得站在遠(yuǎn)處觀察它的舉動。過了很久,巨猿伸開雙臂挺直脖頸打了哈欠,突然睜開了兩眼,目光如同閃電一般,照得人心膽俱寒。它看到了圍觀的人群,皺起眉頭,表情憤怒,發(fā)出一聲驚天動地的吼聲,接著攥緊拳頭,邁開大步,朝著人群走了過來。
眾人哪里還敢圍觀,發(fā)一聲喊,四散奔逃,兵丁們也是護(hù)著太守迅速逃離到了更遠(yuǎn)之處。有膽大之人看怪物沒有追來,又停下腳步,躲在半山腰上,繼續(xù)看它行動。
只見巨猿不再追趕人群,把目光轉(zhuǎn)移到拉鐵索的群牛身上。它伸手抓住鐵索,一點一點地往回拽,群牛被它拽得東倒西歪,再也無法前進(jìn)。巨猿緩步向水中走去,鐵索和上面的幾十頭牛就像它的玩具一樣。慢慢地,它的身子被水淹沒消失,掙扎的群牛也化作水面上的一個個氣泡。
所有的人大氣不敢出,傻傻地看著巨猿帶著五十多頭牛潛水而去。
3.中國民間故事 篇三
七寶月亮
唐文宗時期,鄭仁本的表弟與王秀才相約同游嵩山。
兩人一邊游覽風(fēng)景,一邊吟詩作對,好不愜意,不知不覺竟走到了山林深處。
等二人發(fā)覺的時候,已經(jīng)完全記不得來時的路了,他們在林中繞來繞去,看哪里都覺得陌生。
天色漸暗,四周開始出現(xiàn)各種奇怪的鳥獸叫聲,兩人不禁有些焦急起來。
他們又在林中亂撞了一陣,最后累得實在走不動了,天也完全黑了下來,再也看不清路,無奈下只好就地歇息。
這時,就聽不遠(yuǎn)處傳來了一陣陣低沉如雷鳴般的聲音。
兩人以為聲音是野獸發(fā)出的,心生恐懼,不敢發(fā)出一點聲響,生怕招來猛獸,只能緊緊挨著互相壯膽。
可過了好一陣,聲音有節(jié)奏地響起,卻不見有位置上的變化,兩人也冷靜了下來,鄭仁本的表弟覺得這不像是野獸的吼聲,更像是人發(fā)出的鼾聲。
王秀才卻緊緊拉住他的衣袖,悄悄說:“荒山野嶺,又是晚上,誰會在林中睡覺呢?!?BR> 鄭仁本的表弟覺得有理,于是也不敢再輕舉妄動。
又過了一個多小時,聲音依然響個不停,兩人此時又渴又餓,再難等待,便小聲商量了下,決定偷偷去尋一下聲音的主人。
他們小心翼翼地?fù)荛_雜草、樹枝,朝聲音的方向慢慢摸去。
越是接近聲音的位置,兩人覺得前方也越發(fā)明亮起來,最后竟發(fā)現(xiàn)前面亮起一團(tuán)柔和的白光。
這團(tuán)白光不似燭光、火光,沒有絲毫的閃爍,明亮而不刺目。兩人互相看了一眼,壯了下膽,悄悄走了過去。
繞開灌木叢,他們看到草地上有一個身穿白衣的人,頭枕著白色包袱樣的東西,睡得正香。聲音果然是他的鼾聲,白光則是他的衣服發(fā)出的。
二人覺得神奇,但見確實是人,便也不再害怕。
王秀才上去輕輕搖晃白衣人,邊搖邊小聲呼喚:“兄臺,醒醒好嗎?!焙冒胩彀滓氯瞬判艳D(zhuǎn)過來。
王秀才連忙作揖告罪:“這位兄臺,我二人因貪戀風(fēng)景而迷路,能否指點下出去的路呢?”
白衣人似乎惱火兩人打擾了自己的睡眠,不發(fā)一言,而是把身子一轉(zhuǎn),將后背朝向兩人,又睡了過去。
兩人如今抓到了救命稻草,怎肯輕易放棄,見白衣人一會轉(zhuǎn)向這邊,一會轉(zhuǎn)向那邊,索性一人一邊,不停地發(fā)問。
這下搞得白衣人再也沒法睡覺了,他翻身坐起,倒也不曾氣惱,無奈嘆了口氣道:“你們跟我來吧?!?BR> 兩人聞言大喜,連忙道謝,恭敬地跟在白衣人身后。
一路無話,白衣人只顧在前引路,兩人覺得有些尷尬,便沒話找話:“不知兄臺是哪里人,聽口音不像本地的。”
然而話題一開,白衣人倒來了興致,用手一指天上的月亮,反問二人:“你們可知,這天上的月亮是由‘七寶’合成的。”
二人聽得一頭霧水,不知如何作答。
白衣人似乎也知道他們無法回答,自顧自地繼續(xù)說:“月亮的形狀,并不是你們平時看到的圓形,而是一個球體。
月亮是凹凸不平的,因為凸面反射了陽光,所以你們才覺得月亮?xí)l(fā)光,而凹處因為被阻擋,便形成了陰影”
白衣人稍停,似乎是等二人消化剛才他所說的話。
然后才接著說道:“月球上有八萬兩千多名維修工,我就是其中之一。”說這話的時候,白衣人的語氣頗為驕傲。
唯有這句話兩人是聽得明白的,但都露出了難以置信的表情。
白衣人看出他們不信,便拿出剛才的“枕頭”,卻原來是個包袱。白衣人從中取出了閃閃發(fā)光的玉斧和玉鑿,來證明自己沒有說謊。
還順便拿了些吃食,樣子奇怪,粒粒晶瑩剔透,兩人從未見過,白衣人解釋這叫“玉屑飯”。
將飯分給他們,白衣人說:“吃了這個,雖不能讓你們長生不老,但起碼能百病不侵?!?BR> 兩人此時饑腸轆轆,接過“玉屑飯”便大口吃了起來。
見兩人吃完,白衣人指著不遠(yuǎn)處的一條小徑道:“沿著這條路,走一會就能看到官道了?!?BR> 二人連忙走過去查看,只見小徑的盡頭,確實隱隱可見官道,可回身想對白衣人道謝時,卻發(fā)現(xiàn)白衣人已不見了蹤影。
兩個人回去后,將這事講給很多人聽,但別人都覺得他們是在說瘋話。
無奈之下,鄭仁本的表弟便寫信,將此事原原本本地告知了鄭仁本。
鄭仁本接信后越讀越驚奇,想起自己有位好友最喜歡收集這類志怪故事,便寫信將此事轉(zhuǎn)述給了好友段成式。
段成式讀后也是大奇,把這個故事記錄在了自己的《酉陽雜俎》中。
4.中國民間故事 篇四
三葉草的傳說
很久以前,昭通府甘田村有個姓李的員外,富甲一方,可他人丁不旺,只有一個女兒,小名叫三葉。三葉長到十七八歲時,出落得像鮮花一樣漂亮。三葉天資聰慧,不但針線活很棒,繡的花鳥魚蟲栩栩如生,還喜歡讀書、寫字、畫畫,人們都稱她為“才女”。
三葉聽說城里興隆街張員外家有棟藏書樓,藏有萬卷書,便想到張家去看一看??墒钱?dāng)時的風(fēng)俗是未出閣的姑娘不能隨意到別人家,這可怎么辦?
這天下午,三葉讓丫鬟小紅陪她去城里,如果有機(jī)會就到張家去看一看。小紅說這要是讓老爺知道了,可不是鬧著玩的。三葉卻說如果父親怪罪下來,一切責(zé)任由她承擔(dān)。于是兩人悄悄離開了家,緊趕慢趕來到張家大院門前。此時天已經(jīng)黑了,張家的院門緊閉,三葉不便直接上前敲門,只好站在離院門不遠(yuǎn)的地方,望著張家的藏書樓出神。時值寒冬,小紅見天色已晚,就勸說小姐不如先找個住處住下,明日再來。三葉只好怏怏地離去。
第二天,天剛微亮,三葉就又帶著小紅來到張家大院門前等待張家開門。可是左等右等,直等到晌午,還是不見張家開院門。這時,天氣突變,下起了鵝毛大雪,小紅再次勸說三葉回家,不然會凍病的。三葉只好跟著小紅回家,當(dāng)天夜里,三葉發(fā)起了高燒。
李員外和李夫人萬分焦急,四處求醫(yī),大夫換了一個又一個,藥吃了一服又一服,可是三葉的病情總不見好轉(zhuǎn)。這天下午,李夫人坐在三葉的床邊,抹著眼淚問女兒:“兒啊,你到底有什么心事?你就告訴娘吧,不管你要什么,為娘一定都給你辦到。”可是三葉閉著眼睛,一句話也不說。當(dāng)天晚上,李夫人把小紅叫到自己房里細(xì)細(xì)盤問,終于知道了三葉的心事。李夫人將三葉的病因告訴了李員外,夫妻二人當(dāng)即決定向張家提親,要把三葉嫁給張家的少爺。
小紅知道這個消息后趕緊將此事告訴了三葉。沒想到,幾天后三葉的病情就有了起色,逐漸能下床走動了,過了一段時日便完全好了。
這年年底,三葉的花轎就抬到了張家。
三葉嫁到張家以后,發(fā)現(xiàn)張家少爺不但一表人才,溫文爾雅,而且還滿腹詩文,心里十分高興,于是夫妻倆每日里吟詩作畫、形影不離。三葉對公婆十分孝順,把公婆當(dāng)作親生父母一樣對待,公婆也十分高興,直夸三葉是打著燈籠都難找的好兒媳。
光陰似箭,一眨眼就過去了幾個月。這天晚上,三葉待丈夫睡下后,打著燈籠來到藏書樓。三葉正準(zhǔn)備開門進(jìn)去,門里當(dāng)即出來兩個仆人。見是三葉,仆人趕緊上前行禮。三葉向他們說明來意,兩個仆人說:“少夫人,您不能進(jìn)藏書樓,請您留步?!比~聽了十分不解:“我是張家的少夫人,為什么不能進(jìn)自家的藏書樓?”兩個仆人趕緊跪下說:“請少夫人恕罪,這是張家祖上定下的規(guī)矩,婦人不能進(jìn)藏書樓?!比~無奈,只好返回。
第二天,三葉將這件事告訴了丈夫,丈夫說:“娘子,你不能怪他們,張家祖上確實有‘書不下閣,婦不上樓’的家規(guī)。你要是上樓看書,就違反了祖上的規(guī)矩,違反了家規(guī)是要受到懲罰的呀!”
過了幾日,丈夫要出遠(yuǎn)門,三葉送走丈夫后,回到房里不覺心灰意冷,當(dāng)天夜里三葉就病了。第二天,三葉掙扎著爬起來,一個人來到了庭院里,呆呆地站著,兩眼癡癡地望著藏書樓。望著望著,三葉的眼淚刷刷地往下流,流啊流,打濕了地面。小紅見狀勸她回房休息,但三葉一點反應(yīng)也沒有,仍然呆呆地望著藏書樓。就這樣,三葉站了一整天,淚水都流干了,無論誰來勸,三葉都一動也不動。待三葉的丈夫聞訊趕回家時,她已變成了一尊石像。
轉(zhuǎn)眼到了第二年的春天,這天夜里,三葉的丈夫剛剛?cè)胨?,突然庭院里響起了朗朗的讀書聲,他趕緊出去查看。只見三葉滿含淚水地走到他面前,緩緩說道:“我生前不能上藏書樓,死后我流淚的地方長出了三葉草,望你念在往日的夫妻情分上,把庭院里的三葉草帶上藏書樓,夾在書中,以了卻我的心愿?!弊詈?,三葉還說,希望從此以后能取消女子不能上藏書樓的規(guī)矩。話一說完,三葉就悄然離去了。丈夫急得大喊三葉的名字,沒想到把自己驚醒了,方知是一場夢。
三葉的丈夫急忙起身來到院里,果然見院里長滿了青翠的小草,他蹲下身子撫摸著這些小草,心酸地想:這一定是三葉草了。于是三葉的丈夫趕緊摘下三葉草,曬干以后,將它帶上了藏書樓,夾在書里。經(jīng)此事后,張家便取消了女子不能上藏書樓的家規(guī)。
說來也怪,過了許多年,凡是夾有三葉草的書都沒有被蟲蛀。從此,當(dāng)?shù)厝硕加萌~草夾書以防蟲蛀。
5.中國民間故事 篇五
稻谷的來歷
很久以前,人間沒有稻谷,大地一片荒蕪。人們很餓,骨瘦如柴。
玉皇大帝同情人類,就叫天鼠從倉庫銜一粒豆樣大的谷子,送給人間播種。天鼠銜起谷子,剛到半空,碰到一只麻雀。麻雀接過谷子就朝人間飛。麻雀飛吃力了,停在一塊斷巖上歇息,口一張,圓滾滾的谷子骨碌碌掉到巖縫里去了,麻雀慌得“嘰嘰”亂叫。
螞蟥聽見,從水溝里鉆出來。螞蟥聽了情況,把身體一縮,滾下巖縫。不一會兒身上粘著谷子從巖縫里爬上來了,麻雀急忙銜起谷子飛到田里,小小心心放下,又蓋了一層土,種起了谷子。從此,人世間才有飯吃。
玉皇大帝曉得天鼠、螞蟥和麻雀有功勞,就對麻雀說:“候種田人把谷子種好,你去吃田里那些癟谷吧?!庇謱ξ涹ㄕf:“稻谷花開了,你就去吃谷花,好讓稻谷早些結(jié)果?!痹谝慌缘奶焓笾钡貑枺骸拔夷兀俊庇窕蚀蟮劭戳怂谎?,說:“田邊會留三棵谷子給你的?!碧焓?、螞蟥和麻雀都高高興興走了。
麻雀到了田里,不知哪些是好谷,哪些是癟谷,就在稻頭頂上亂跳亂飛亂吃。螞蟥錯把吃稻花聽作浪花,看到人們下田,雙腳起了水花,就拚命叮牢不放。天鼠走到田頭,到處尋不到三棵谷子,就亂咬亂拉亂吃,還到人家里,咬倉咬柜不饒人,與人勢不兩立。
1.中國民間故事 篇一
金牛湖
從前,西湖是叫金牛湖的。
那時候,湖里是一片白茫茫的大水,沿著湖岸是黑油油的肥沃田地。周圍的老百姓都在地里種著莊稼,用湖水來灌溉。稻穗兒長得沉,谷粒兒長得圓,像一串一串的珍珠,真叫人喜歡。農(nóng)閑了,大家就到湖上打魚撈蝦。人們和睦相親,過著安樂的日子。
在這湖底,住著一頭金牛。只要天晴久了,湖水慢慢淺下去,湖里的金牛就會出現(xiàn):老遠(yuǎn)老遠(yuǎn)地就能看見它那金晃晃的背脊、昂起的牛頭和翹起的雙角,它嘴里吐出一口口清水,這樣,湖水立刻又漲得滿滿的了。
有一年夏天,算起來已經(jīng)九九八十一天沒有下雨啦,直早得湖底朝天,四周的田地都硬得像石頭,縫裂得有幾寸寬,嫩綠的秧苗都枯黃了。老百姓干渴得眼晴凹進(jìn)去,渾身沒勁。他們天天盼望有金牛出現(xiàn)。
這天早晨,大家正在湖邊盼望,突然傳來“哞”的一聲,哈,果然看見金牛從湖底破水而出。它搖搖頭,擺擺尾,大口吐水,霎時間湖水又漲滿起來。
老百姓見了,個個喜得拍手叫好,流出了淚水,感激金牛。又見那頭金牛抬起頭,閃著亮晶品的眼睛,“哞”的一聲,慢慢地,又沒入湖中去了。
這樣的情景,很快就傳開了。錢塘縣官聽到后,捧著肚子笑呵呵地說:“這真是件活寶貝呵,要是把它拿來獻(xiàn)給皇帝,一定能升官發(fā)財!”當(dāng)下就吩咐手下人,趕緊去把金牛捉來。
那些衙役、地保一個個都急匆匆地跑到湖邊,抬頭望望,眼前卻是一片白茫茫的湖水,哪兒還有金牛呵?問問附近百姓,大家見是衙門里的人,不是說沒見著,就是悄悄地避開啦。
衙役們只得回報了縣官??h官心里生氣,拈著八字胡須,想啊想的,想出了一條絕辦法。他對手下的人說:金“既然金牛不見了,沉入湖底,那你們就把老百姓都叫去,把湖水車干。誰不去,就斬誰!”
住在湖邊的老百姓,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被趕到湖邊。他們在縣官的威逼下,只得架起水車車湖水。車啊車的,一連車了九九八十一天,累得大家精疲力竭,到了最后那一天,終于把湖水車干了。果然,金牛臥在湖底,它那身上的金光照得天明地亮。
具官走去看看,也被金光照得連眼睛都張不開,但他還吆喝著衙役們趕快下湖去搶金牛。說也奇怪,那金牛好像生了根似的,掀也掀不起,抬也抬不動。老百姓都打從心眼里高興。
縣官一看搬不動,就對百姓說:“誰能抬起金牛,賞白銀三百兩!”可是,老百姓都站著不動,氣呼呼地不睬他。
縣官見老百姓不理,就大聲怒吼道:“今天若不把金牛抬起,就將你們統(tǒng)統(tǒng)殺頭!”
這縣官的話剛說完,只聽那頭金牛大叫了一聲,真像晴天炸了個霹靂。但見飛沙走石,地動山搖,那縣官嚇得面如土色,雙腿發(fā)軟,一心想逃走,可是一步也挪不動。
這時,那金牛轉(zhuǎn)著圓溜溜的眼睛,站了起來,又仰天長叫了一聲,從口中吐出一股白花花的大水,直沖縣官、衙役,一下把他們?nèi)季砣刖蘩酥腥ダ病?BR> 立刻,湖水又滿了起來。
從此以后,湖中的金牛不再出現(xiàn)了,湖水再也沒有干涸過。人們忘不了金牛,就在湖旁邊的城墻上筑起了一座高高的城樓,天天爬上城樓去眺望金牛。這座城樓,就是后來的“涌金門”。
2.中國民間故事 篇二
水中巨猿
唐朝永泰年間,楚州(淮安的古稱)有個漁夫夜晚停船在龜山腳下釣魚。忽然發(fā)現(xiàn),不知道什么東西把魚鉤給掛住了,怎么也拽不上來。他是個游泳高手,就潛入水下去解魚鉤。他順著魚線居然潛下去五十余丈(約為今天的150米以上,夸張不?),才發(fā)現(xiàn)魚鉤鉤在一條無比粗大的鐵索之上。
他摸索著尋找鐵索的另一頭,卻發(fā)現(xiàn)鐵索一圈圈地盤繞在山腳的巖石上,根本找不到頭。他浮出水面,越想越覺得奇怪。第二天,他不敢隱瞞,把此事報告了刺史李湯。如地方上有異常情況,官員必須要調(diào)查清楚,所以刺史李湯便派了數(shù)十個游泳高手跟漁夫一起再次潛入龜山旁的水底。
果然,發(fā)現(xiàn)了巨大的鐵索,因水下漆黑無比,山石錯綜復(fù)雜,根本尋不到鐵索盡頭,拽它則是紋絲不動。眾人上岸,商量出一個辦法:
找來五十頭牛,并排套好,再用結(jié)實的鏈條一頭栓縛在牛身上,另一頭則帶入水底固定在大鐵索的一端。然后,驅(qū)趕岸上的五十頭牛一起拉拽,終于鐵索發(fā)出嘎拉拉的響聲,群牛開始吃力地向前移動著。就這樣,巨大的鐵索被一節(jié)節(jié)拽出了水面,成百上千的百姓在岸邊圍觀,等著看到底會拽出什么來。
本來是風(fēng)平浪靜,可是隨著鐵索不斷被拽上岸,水面上突然泛起了波濤,漸漸地天昏地暗,風(fēng)高浪急,人們害怕極了,可是眼瞅著鐵索被拉上岸,又好奇地不忍離去,要看個究竟。突然,水面波翻浪涌,鐵索的盡頭出現(xiàn)了一個巨大的怪物。
這是一只被鐵索捆 綁住全身的大猿猴,竟有五丈之高(約為今天的15米以上),它長著雪白的頭發(fā),脊背上的毛發(fā)像劍戟一樣高聳,牙齒在日光照耀下映射著寒光,四個鋒利的爪子黃金一般光亮奪目。
只見巨獸分波踏浪,自己走到岸邊蹲下身來,它蹲踞的樣子也跟猿猴一模一樣。此時,它緊閉雙眼,似乎還不能適應(yīng)陸地上的光線,昏昏沉沉,好像還沒睡醒,眼眶和鼻孔中不斷有體液流淌下來,如同泉水奔涌,味道腥臭不堪,圍觀眾人紛紛掩住口鼻。
刺史和眾人也不知該如何是好,只得站在遠(yuǎn)處觀察它的舉動。過了很久,巨猿伸開雙臂挺直脖頸打了哈欠,突然睜開了兩眼,目光如同閃電一般,照得人心膽俱寒。它看到了圍觀的人群,皺起眉頭,表情憤怒,發(fā)出一聲驚天動地的吼聲,接著攥緊拳頭,邁開大步,朝著人群走了過來。
眾人哪里還敢圍觀,發(fā)一聲喊,四散奔逃,兵丁們也是護(hù)著太守迅速逃離到了更遠(yuǎn)之處。有膽大之人看怪物沒有追來,又停下腳步,躲在半山腰上,繼續(xù)看它行動。
只見巨猿不再追趕人群,把目光轉(zhuǎn)移到拉鐵索的群牛身上。它伸手抓住鐵索,一點一點地往回拽,群牛被它拽得東倒西歪,再也無法前進(jìn)。巨猿緩步向水中走去,鐵索和上面的幾十頭牛就像它的玩具一樣。慢慢地,它的身子被水淹沒消失,掙扎的群牛也化作水面上的一個個氣泡。
所有的人大氣不敢出,傻傻地看著巨猿帶著五十多頭牛潛水而去。
3.中國民間故事 篇三
七寶月亮
唐文宗時期,鄭仁本的表弟與王秀才相約同游嵩山。
兩人一邊游覽風(fēng)景,一邊吟詩作對,好不愜意,不知不覺竟走到了山林深處。
等二人發(fā)覺的時候,已經(jīng)完全記不得來時的路了,他們在林中繞來繞去,看哪里都覺得陌生。
天色漸暗,四周開始出現(xiàn)各種奇怪的鳥獸叫聲,兩人不禁有些焦急起來。
他們又在林中亂撞了一陣,最后累得實在走不動了,天也完全黑了下來,再也看不清路,無奈下只好就地歇息。
這時,就聽不遠(yuǎn)處傳來了一陣陣低沉如雷鳴般的聲音。
兩人以為聲音是野獸發(fā)出的,心生恐懼,不敢發(fā)出一點聲響,生怕招來猛獸,只能緊緊挨著互相壯膽。
可過了好一陣,聲音有節(jié)奏地響起,卻不見有位置上的變化,兩人也冷靜了下來,鄭仁本的表弟覺得這不像是野獸的吼聲,更像是人發(fā)出的鼾聲。
王秀才卻緊緊拉住他的衣袖,悄悄說:“荒山野嶺,又是晚上,誰會在林中睡覺呢?!?BR> 鄭仁本的表弟覺得有理,于是也不敢再輕舉妄動。
又過了一個多小時,聲音依然響個不停,兩人此時又渴又餓,再難等待,便小聲商量了下,決定偷偷去尋一下聲音的主人。
他們小心翼翼地?fù)荛_雜草、樹枝,朝聲音的方向慢慢摸去。
越是接近聲音的位置,兩人覺得前方也越發(fā)明亮起來,最后竟發(fā)現(xiàn)前面亮起一團(tuán)柔和的白光。
這團(tuán)白光不似燭光、火光,沒有絲毫的閃爍,明亮而不刺目。兩人互相看了一眼,壯了下膽,悄悄走了過去。
繞開灌木叢,他們看到草地上有一個身穿白衣的人,頭枕著白色包袱樣的東西,睡得正香。聲音果然是他的鼾聲,白光則是他的衣服發(fā)出的。
二人覺得神奇,但見確實是人,便也不再害怕。
王秀才上去輕輕搖晃白衣人,邊搖邊小聲呼喚:“兄臺,醒醒好嗎?!焙冒胩彀滓氯瞬判艳D(zhuǎn)過來。
王秀才連忙作揖告罪:“這位兄臺,我二人因貪戀風(fēng)景而迷路,能否指點下出去的路呢?”
白衣人似乎惱火兩人打擾了自己的睡眠,不發(fā)一言,而是把身子一轉(zhuǎn),將后背朝向兩人,又睡了過去。
兩人如今抓到了救命稻草,怎肯輕易放棄,見白衣人一會轉(zhuǎn)向這邊,一會轉(zhuǎn)向那邊,索性一人一邊,不停地發(fā)問。
這下搞得白衣人再也沒法睡覺了,他翻身坐起,倒也不曾氣惱,無奈嘆了口氣道:“你們跟我來吧?!?BR> 兩人聞言大喜,連忙道謝,恭敬地跟在白衣人身后。
一路無話,白衣人只顧在前引路,兩人覺得有些尷尬,便沒話找話:“不知兄臺是哪里人,聽口音不像本地的。”
然而話題一開,白衣人倒來了興致,用手一指天上的月亮,反問二人:“你們可知,這天上的月亮是由‘七寶’合成的。”
二人聽得一頭霧水,不知如何作答。
白衣人似乎也知道他們無法回答,自顧自地繼續(xù)說:“月亮的形狀,并不是你們平時看到的圓形,而是一個球體。
月亮是凹凸不平的,因為凸面反射了陽光,所以你們才覺得月亮?xí)l(fā)光,而凹處因為被阻擋,便形成了陰影”
白衣人稍停,似乎是等二人消化剛才他所說的話。
然后才接著說道:“月球上有八萬兩千多名維修工,我就是其中之一。”說這話的時候,白衣人的語氣頗為驕傲。
唯有這句話兩人是聽得明白的,但都露出了難以置信的表情。
白衣人看出他們不信,便拿出剛才的“枕頭”,卻原來是個包袱。白衣人從中取出了閃閃發(fā)光的玉斧和玉鑿,來證明自己沒有說謊。
還順便拿了些吃食,樣子奇怪,粒粒晶瑩剔透,兩人從未見過,白衣人解釋這叫“玉屑飯”。
將飯分給他們,白衣人說:“吃了這個,雖不能讓你們長生不老,但起碼能百病不侵?!?BR> 兩人此時饑腸轆轆,接過“玉屑飯”便大口吃了起來。
見兩人吃完,白衣人指著不遠(yuǎn)處的一條小徑道:“沿著這條路,走一會就能看到官道了?!?BR> 二人連忙走過去查看,只見小徑的盡頭,確實隱隱可見官道,可回身想對白衣人道謝時,卻發(fā)現(xiàn)白衣人已不見了蹤影。
兩個人回去后,將這事講給很多人聽,但別人都覺得他們是在說瘋話。
無奈之下,鄭仁本的表弟便寫信,將此事原原本本地告知了鄭仁本。
鄭仁本接信后越讀越驚奇,想起自己有位好友最喜歡收集這類志怪故事,便寫信將此事轉(zhuǎn)述給了好友段成式。
段成式讀后也是大奇,把這個故事記錄在了自己的《酉陽雜俎》中。
4.中國民間故事 篇四
三葉草的傳說
很久以前,昭通府甘田村有個姓李的員外,富甲一方,可他人丁不旺,只有一個女兒,小名叫三葉。三葉長到十七八歲時,出落得像鮮花一樣漂亮。三葉天資聰慧,不但針線活很棒,繡的花鳥魚蟲栩栩如生,還喜歡讀書、寫字、畫畫,人們都稱她為“才女”。
三葉聽說城里興隆街張員外家有棟藏書樓,藏有萬卷書,便想到張家去看一看??墒钱?dāng)時的風(fēng)俗是未出閣的姑娘不能隨意到別人家,這可怎么辦?
這天下午,三葉讓丫鬟小紅陪她去城里,如果有機(jī)會就到張家去看一看。小紅說這要是讓老爺知道了,可不是鬧著玩的。三葉卻說如果父親怪罪下來,一切責(zé)任由她承擔(dān)。于是兩人悄悄離開了家,緊趕慢趕來到張家大院門前。此時天已經(jīng)黑了,張家的院門緊閉,三葉不便直接上前敲門,只好站在離院門不遠(yuǎn)的地方,望著張家的藏書樓出神。時值寒冬,小紅見天色已晚,就勸說小姐不如先找個住處住下,明日再來。三葉只好怏怏地離去。
第二天,天剛微亮,三葉就又帶著小紅來到張家大院門前等待張家開門。可是左等右等,直等到晌午,還是不見張家開院門。這時,天氣突變,下起了鵝毛大雪,小紅再次勸說三葉回家,不然會凍病的。三葉只好跟著小紅回家,當(dāng)天夜里,三葉發(fā)起了高燒。
李員外和李夫人萬分焦急,四處求醫(yī),大夫換了一個又一個,藥吃了一服又一服,可是三葉的病情總不見好轉(zhuǎn)。這天下午,李夫人坐在三葉的床邊,抹著眼淚問女兒:“兒啊,你到底有什么心事?你就告訴娘吧,不管你要什么,為娘一定都給你辦到。”可是三葉閉著眼睛,一句話也不說。當(dāng)天晚上,李夫人把小紅叫到自己房里細(xì)細(xì)盤問,終于知道了三葉的心事。李夫人將三葉的病因告訴了李員外,夫妻二人當(dāng)即決定向張家提親,要把三葉嫁給張家的少爺。
小紅知道這個消息后趕緊將此事告訴了三葉。沒想到,幾天后三葉的病情就有了起色,逐漸能下床走動了,過了一段時日便完全好了。
這年年底,三葉的花轎就抬到了張家。
三葉嫁到張家以后,發(fā)現(xiàn)張家少爺不但一表人才,溫文爾雅,而且還滿腹詩文,心里十分高興,于是夫妻倆每日里吟詩作畫、形影不離。三葉對公婆十分孝順,把公婆當(dāng)作親生父母一樣對待,公婆也十分高興,直夸三葉是打著燈籠都難找的好兒媳。
光陰似箭,一眨眼就過去了幾個月。這天晚上,三葉待丈夫睡下后,打著燈籠來到藏書樓。三葉正準(zhǔn)備開門進(jìn)去,門里當(dāng)即出來兩個仆人。見是三葉,仆人趕緊上前行禮。三葉向他們說明來意,兩個仆人說:“少夫人,您不能進(jìn)藏書樓,請您留步?!比~聽了十分不解:“我是張家的少夫人,為什么不能進(jìn)自家的藏書樓?”兩個仆人趕緊跪下說:“請少夫人恕罪,這是張家祖上定下的規(guī)矩,婦人不能進(jìn)藏書樓?!比~無奈,只好返回。
第二天,三葉將這件事告訴了丈夫,丈夫說:“娘子,你不能怪他們,張家祖上確實有‘書不下閣,婦不上樓’的家規(guī)。你要是上樓看書,就違反了祖上的規(guī)矩,違反了家規(guī)是要受到懲罰的呀!”
過了幾日,丈夫要出遠(yuǎn)門,三葉送走丈夫后,回到房里不覺心灰意冷,當(dāng)天夜里三葉就病了。第二天,三葉掙扎著爬起來,一個人來到了庭院里,呆呆地站著,兩眼癡癡地望著藏書樓。望著望著,三葉的眼淚刷刷地往下流,流啊流,打濕了地面。小紅見狀勸她回房休息,但三葉一點反應(yīng)也沒有,仍然呆呆地望著藏書樓。就這樣,三葉站了一整天,淚水都流干了,無論誰來勸,三葉都一動也不動。待三葉的丈夫聞訊趕回家時,她已變成了一尊石像。
轉(zhuǎn)眼到了第二年的春天,這天夜里,三葉的丈夫剛剛?cè)胨?,突然庭院里響起了朗朗的讀書聲,他趕緊出去查看。只見三葉滿含淚水地走到他面前,緩緩說道:“我生前不能上藏書樓,死后我流淚的地方長出了三葉草,望你念在往日的夫妻情分上,把庭院里的三葉草帶上藏書樓,夾在書中,以了卻我的心愿?!弊詈?,三葉還說,希望從此以后能取消女子不能上藏書樓的規(guī)矩。話一說完,三葉就悄然離去了。丈夫急得大喊三葉的名字,沒想到把自己驚醒了,方知是一場夢。
三葉的丈夫急忙起身來到院里,果然見院里長滿了青翠的小草,他蹲下身子撫摸著這些小草,心酸地想:這一定是三葉草了。于是三葉的丈夫趕緊摘下三葉草,曬干以后,將它帶上了藏書樓,夾在書里。經(jīng)此事后,張家便取消了女子不能上藏書樓的家規(guī)。
說來也怪,過了許多年,凡是夾有三葉草的書都沒有被蟲蛀。從此,當(dāng)?shù)厝硕加萌~草夾書以防蟲蛀。
5.中國民間故事 篇五
稻谷的來歷
很久以前,人間沒有稻谷,大地一片荒蕪。人們很餓,骨瘦如柴。
玉皇大帝同情人類,就叫天鼠從倉庫銜一粒豆樣大的谷子,送給人間播種。天鼠銜起谷子,剛到半空,碰到一只麻雀。麻雀接過谷子就朝人間飛。麻雀飛吃力了,停在一塊斷巖上歇息,口一張,圓滾滾的谷子骨碌碌掉到巖縫里去了,麻雀慌得“嘰嘰”亂叫。
螞蟥聽見,從水溝里鉆出來。螞蟥聽了情況,把身體一縮,滾下巖縫。不一會兒身上粘著谷子從巖縫里爬上來了,麻雀急忙銜起谷子飛到田里,小小心心放下,又蓋了一層土,種起了谷子。從此,人世間才有飯吃。
玉皇大帝曉得天鼠、螞蟥和麻雀有功勞,就對麻雀說:“候種田人把谷子種好,你去吃田里那些癟谷吧?!庇謱ξ涹ㄕf:“稻谷花開了,你就去吃谷花,好讓稻谷早些結(jié)果?!痹谝慌缘奶焓笾钡貑枺骸拔夷兀俊庇窕蚀蟮劭戳怂谎?,說:“田邊會留三棵谷子給你的?!碧焓?、螞蟥和麻雀都高高興興走了。
麻雀到了田里,不知哪些是好谷,哪些是癟谷,就在稻頭頂上亂跳亂飛亂吃。螞蟥錯把吃稻花聽作浪花,看到人們下田,雙腳起了水花,就拚命叮牢不放。天鼠走到田頭,到處尋不到三棵谷子,就亂咬亂拉亂吃,還到人家里,咬倉咬柜不饒人,與人勢不兩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