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下冊文言文復(fù)習(xí)知識點(diǎn)是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是高一語文課本的重點(diǎn)內(nèi)容,有什么知識點(diǎn)需要我們掌握的呢?
1.高一語文下冊文言文復(fù)習(xí)知識點(diǎn) 篇一
(1)日與其徒上高山(名詞作狀語,每天)
(2)窮回溪(形容詞作動詞,走盡,走遍)
(3)臥而夢(名詞作動詞,做夢)
(4)始指異之(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異)
(5)窮山之高而止(形容詞用作動詞,走到盡頭;形容詞用作名詞,點(diǎn)、頂點(diǎn))
(6)箕踞而遨(名詞作狀語,像簸箕一樣)
(7)縈青繞白(形容詞用作名詞,青山,白水)
(8)故為之文以志(名詞用作動詞,寫作文章)
(9)自遠(yuǎn)而至(形容詞用作名詞,遠(yuǎn)處)
2.高一語文下冊文言文復(fù)習(xí)知識點(diǎn) 篇二
詞類活用
①意動用法
單于壯其節(jié)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壯。
誠甘樂之樂: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樂。
②使動用法
(1)欲因此時降武降:使動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膏:使動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兩主斗:使動用法,使……爭斗。
(4)單于愈益欲降之降:使動用法,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苦:使動用法,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降:使動用法,使……投降。
(7)盡歸漢使路充國等歸:使……歸
(8)屈節(jié)辱命屈:使……屈身辱:使……受辱
③名詞活用
(1)天雨雪雨:名詞做動詞,下。
(2)羝乳乃得歸乳:名詞做動詞,生子。
(3)杖漢節(jié)牧羊杖:名詞做動詞,拄著。
(4)武能網(wǎng)紡繳,檠_網(wǎng)、檠:名詞做動詞,結(jié)網(wǎng)、用檠矯正_。
(5)惠等哭,輿歸營輿:名詞做動詞,用車子。
(6)陵與衛(wèi)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名詞做狀語,向上。
(7)絕不飲食飲食:名詞做動詞,給他吃的、喝的。
3.高一語文下冊文言文復(fù)習(xí)知識點(diǎn) 篇三
1、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判斷句)
2、藺相如者,趙人也。(判斷句)
3、求人可使報秦者。(定語后置。=求可使報秦之人)
4、君幸于趙王。(狀語后置。=君于趙王幸)
5、今君乃亡(于)趙走(于)燕。(省略句)
6、均之二策,寧許(之)以負(fù)秦曲。(省略句)
7、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判斷句)
8、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fù)趙。(被動句)
9、得罪于大王(狀語后置。=于大王得罪)
10、不如因(之)而厚遇之。(省略句)
11、使不辱于諸侯。(狀語后置。=使不于諸侯辱)
12、請奉盆缶(于)秦王。(狀語后置。=請于秦王奉盆缶)
13、遂與秦王會(于)澠池。(省略句)
4.高一語文下冊文言文復(fù)習(xí)知識點(diǎn) 篇四
詞類活用
1、負(fù):寧許以負(fù)秦曲(使……擔(dān)負(fù),使……承擔(dān))
2、完:臣請完璧歸趙(使……完好無缺)
3、前:乃前曰(名作動,上前)
4、舍:舍相如廣成傳舍(名作動,安置住宿)
5、間(jiàn):間至趙矣(名作狀,從小路)
6、廷:卒廷見相如(名作狀,在朝堂上)
7、畢、歸:畢禮而歸之(使……完畢、使……回去)
8、刃:左右欲刃相如(名作動,殺)
9、西:相如奉西入秦(名作狀,向西)
10、嚴(yán):嚴(yán)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形作動,尊敬)
11、急:大王必欲急臣(形容詞使動,使……急,逼迫)
12、衣(yì):乃使其從者衣褐(名作動,穿上)
13、先、后: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先,以……為后)
14、破:秦王恐其破璧(使……破碎)
15、交:為刎頸之交(動作名,朋友)
16、寬: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形作動,寬待)
5.高一語文下冊文言文復(fù)習(xí)知識點(diǎn) 篇五
1、隔離
古義:遮斷,遮蔽;今義:不讓聚在一起,避免接觸
2、直走直走咸陽
古義:趨向;今義:行走
3、鉤心斗角各抱地勢,鉤心斗角
古:指宮室結(jié)構(gòu)的參差錯落,精巧工致;今:比喻用盡心機(jī),明爭暗斗。
4、落矗不知乎幾千萬落
古義:所、座;今義:下降、衰落。
5、氣候一日之內(nèi),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古義:文中是指情緒氣氛之意今義:是指一個地區(qū)的氣象概況
6、明星明星熒熒,開妝鏡也
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業(yè)中做出成績,出了名的人。
7、經(jīng)營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jīng)營
古:指金玉珠寶等物;今:指籌劃管理或組織(企業(yè)、活動)。
6.高一語文下冊文言文復(fù)習(xí)知識點(diǎn) 篇六
一詞多義
“之”
①公從之(代佚之狐的建議)
②許之(人稱代詞,鄭文公)
③將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詞)
④子犯請擊之(秦國,代詞)
⑤臣之壯也,猶不如人(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dú)立性)
⑥鄰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dú)立性)
⑦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dú)立性)
“以”“而”
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過也(連詞,表承接)
②敢以煩執(zhí)事(介詞,拿)
③越國以鄙遠(yuǎn)(連詞,表承接)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連詞,表轉(zhuǎn)折)
⑤以亂易整,不武(介詞,拿、用)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語氣詞)
②焉用亡鄭以陪鄰(疑問副詞,何)
③朝濟(jì)而夕設(shè)版焉(兼詞,“于之”,在那里)
④將焉取之(疑問代詞,哪里)
“其”
①以其無禮于晉(代詞,鄭國)
②君知其難也(代詞,這件事)
③吾其還也(表商量或希望語氣)
7.高一語文下冊文言文復(fù)習(xí)知識點(diǎn) 篇七
虛詞
⑴之
縱一葦之所如(助詞,取獨(dú))萬頃之茫然(助詞,定語后置的標(biāo)志)
扣舷而歌之(音節(jié)助詞)倚歌而和之(代詞,代“歌”)
哀吾生之須臾(助詞,取獨(dú))茍非吾之所有(助詞,取獨(dú))
⑵于
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詞,在)月出于東山之上(介詞,從)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詞,被)托遺響于悲風(fēng)(介詞,給)
⑶其
而不知其所止(代詞,它,指“一葦”)其聲嗚嗚然(代詞,那)
何為其然也(代詞,指簫聲)方其破荊州(代詞,他,指曹孟德)
⑷而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連詞,表轉(zhuǎn)折)侶魚蝦而友糜鹿(連詞,表并列)
耳得之而為聲(連詞,表順承)下江陵,順流而東也(連詞,表修飾)
8.高一語文下冊文言文復(fù)習(xí)知識點(diǎn) 篇八
一詞多義
因
①因入京師,觀太學(xué)(于是)
②蒙故業(yè),因遺策(沿襲)
③因其勢而利導(dǎo)之(順著)
④因賓客至藺相如門前謝罪
(通過、經(jīng)由)
⑥衡乃擬班固《兩都》《二京賦》,因以諷諫(憑借)
⑦因擊沛公于坐,殺之。(趁機(jī))
乃
①精思傅會三年乃成。(才)
②遂乃研核陰陽(就)
③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竟、卻)
④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乃重修岳陽樓(于是,就)
⑤爾其勿忘乃父之志。(你的)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
⑦當(dāng)立者乃公子扶蘇。(是)
⑧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于是,就)
屬zhǔ
①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于魏(連接)
②衡少善屬文(連綴)
③屬予作文以記之(囑咐)
④舉酒屬客(勸人喝酒)
屬shǔ
⑤名屬教坊第一部(屬于)
⑥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掌管)
⑦吾屬今為之虜矣(輩)
⑧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類)
善:
①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好的)
②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善行)
③安帝雅聞衡善術(shù)學(xué)。(擅長)
④楚左尹項(xiàng)伯者,項(xiàng)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交好)
⑤不如因善遇之。(好好地)
⑥善刀而藏之。(通“繕”,擦拭)
9.高一語文下冊文言文復(fù)習(xí)知識點(diǎn) 篇九
特殊句式
(一)判斷句
①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者,……也:“者”表停頓語氣,“也”表判斷語氣)
②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者,……也)
③今言“華”如“華實(shí)”之“華”者,蓋音謬也。(……者,……也)
④此所以學(xué)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因果判斷句,“此”是主語,“所以”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的“……的原因”,“也”語氣助詞,表判斷)
⑤此余之所得也(此……也)
(二)倒裝句
1.狀語后置句
①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蟲魚、鳥獸,往往有得。
②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
2.定語后置
有穴窈然。
(三)省略句
①有志矣,不隨(之)以止也(省賓語)
②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之)以怠。(省賓語)
③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書之不存。(省賓語)
④有碑仆(于)道(省介詞)
10.高一語文下冊文言文復(fù)習(xí)知識點(diǎn) 篇十
(1)窮回溪(動詞,尋求到盡頭,引申為走遍)
(2)窮山之高而止(動詞,尋求到盡頭)
(3)而不知其所窮(形容詞,竭,盡,引申為盡頭)
夢
(1)臥而夢(動詞,做夢)
(2)夢亦同趣(名詞,夢境,夢中)
始
(1)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副詞,曾經(jīng))
(2)始指異之(副詞,才)
(3)游于是乎始(動詞,開始)
而
(1)施施而行,漫漫而游(連詞,表修飾)
(2)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連詞,表承接)
(3)臥而夢(連詞,表承接)
(4)覺而起,起而歸(連詞,表承接)
(5)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連詞,表轉(zhuǎn)折)
(6)窮山之高而止(連詞,表?xiàng)l件,才)
(7)攀援而登,箕踞而遨(連詞,表修飾)
(8)而莫得其涯(連詞,表轉(zhuǎn)折)
(9)而不知其所窮(連詞,表轉(zhuǎn)折)
(10)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連詞,表轉(zhuǎn)折)
之
(1)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tài)者(助詞,的)
(2)始指異之(代詞,它,指西山)
(3)則凡數(shù)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助詞,的)
(4)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助詞,的)
(5)不知日之入(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dú)立性)
(6)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dú)立性)
(7)故為之文以志(代詞,它,指游西山這件事)
1.高一語文下冊文言文復(fù)習(xí)知識點(diǎn) 篇一
(1)日與其徒上高山(名詞作狀語,每天)
(2)窮回溪(形容詞作動詞,走盡,走遍)
(3)臥而夢(名詞作動詞,做夢)
(4)始指異之(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異)
(5)窮山之高而止(形容詞用作動詞,走到盡頭;形容詞用作名詞,點(diǎn)、頂點(diǎn))
(6)箕踞而遨(名詞作狀語,像簸箕一樣)
(7)縈青繞白(形容詞用作名詞,青山,白水)
(8)故為之文以志(名詞用作動詞,寫作文章)
(9)自遠(yuǎn)而至(形容詞用作名詞,遠(yuǎn)處)
2.高一語文下冊文言文復(fù)習(xí)知識點(diǎn) 篇二
詞類活用
①意動用法
單于壯其節(jié)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壯。
誠甘樂之樂: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樂。
②使動用法
(1)欲因此時降武降:使動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膏:使動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兩主斗:使動用法,使……爭斗。
(4)單于愈益欲降之降:使動用法,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苦:使動用法,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降:使動用法,使……投降。
(7)盡歸漢使路充國等歸:使……歸
(8)屈節(jié)辱命屈:使……屈身辱:使……受辱
③名詞活用
(1)天雨雪雨:名詞做動詞,下。
(2)羝乳乃得歸乳:名詞做動詞,生子。
(3)杖漢節(jié)牧羊杖:名詞做動詞,拄著。
(4)武能網(wǎng)紡繳,檠_網(wǎng)、檠:名詞做動詞,結(jié)網(wǎng)、用檠矯正_。
(5)惠等哭,輿歸營輿:名詞做動詞,用車子。
(6)陵與衛(wèi)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名詞做狀語,向上。
(7)絕不飲食飲食:名詞做動詞,給他吃的、喝的。
3.高一語文下冊文言文復(fù)習(xí)知識點(diǎn) 篇三
1、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判斷句)
2、藺相如者,趙人也。(判斷句)
3、求人可使報秦者。(定語后置。=求可使報秦之人)
4、君幸于趙王。(狀語后置。=君于趙王幸)
5、今君乃亡(于)趙走(于)燕。(省略句)
6、均之二策,寧許(之)以負(fù)秦曲。(省略句)
7、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判斷句)
8、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fù)趙。(被動句)
9、得罪于大王(狀語后置。=于大王得罪)
10、不如因(之)而厚遇之。(省略句)
11、使不辱于諸侯。(狀語后置。=使不于諸侯辱)
12、請奉盆缶(于)秦王。(狀語后置。=請于秦王奉盆缶)
13、遂與秦王會(于)澠池。(省略句)
4.高一語文下冊文言文復(fù)習(xí)知識點(diǎn) 篇四
詞類活用
1、負(fù):寧許以負(fù)秦曲(使……擔(dān)負(fù),使……承擔(dān))
2、完:臣請完璧歸趙(使……完好無缺)
3、前:乃前曰(名作動,上前)
4、舍:舍相如廣成傳舍(名作動,安置住宿)
5、間(jiàn):間至趙矣(名作狀,從小路)
6、廷:卒廷見相如(名作狀,在朝堂上)
7、畢、歸:畢禮而歸之(使……完畢、使……回去)
8、刃:左右欲刃相如(名作動,殺)
9、西:相如奉西入秦(名作狀,向西)
10、嚴(yán):嚴(yán)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形作動,尊敬)
11、急:大王必欲急臣(形容詞使動,使……急,逼迫)
12、衣(yì):乃使其從者衣褐(名作動,穿上)
13、先、后: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先,以……為后)
14、破:秦王恐其破璧(使……破碎)
15、交:為刎頸之交(動作名,朋友)
16、寬: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形作動,寬待)
5.高一語文下冊文言文復(fù)習(xí)知識點(diǎn) 篇五
1、隔離
古義:遮斷,遮蔽;今義:不讓聚在一起,避免接觸
2、直走直走咸陽
古義:趨向;今義:行走
3、鉤心斗角各抱地勢,鉤心斗角
古:指宮室結(jié)構(gòu)的參差錯落,精巧工致;今:比喻用盡心機(jī),明爭暗斗。
4、落矗不知乎幾千萬落
古義:所、座;今義:下降、衰落。
5、氣候一日之內(nèi),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古義:文中是指情緒氣氛之意今義:是指一個地區(qū)的氣象概況
6、明星明星熒熒,開妝鏡也
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業(yè)中做出成績,出了名的人。
7、經(jīng)營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jīng)營
古:指金玉珠寶等物;今:指籌劃管理或組織(企業(yè)、活動)。
6.高一語文下冊文言文復(fù)習(xí)知識點(diǎn) 篇六
一詞多義
“之”
①公從之(代佚之狐的建議)
②許之(人稱代詞,鄭文公)
③將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詞)
④子犯請擊之(秦國,代詞)
⑤臣之壯也,猶不如人(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dú)立性)
⑥鄰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dú)立性)
⑦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dú)立性)
“以”“而”
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過也(連詞,表承接)
②敢以煩執(zhí)事(介詞,拿)
③越國以鄙遠(yuǎn)(連詞,表承接)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連詞,表轉(zhuǎn)折)
⑤以亂易整,不武(介詞,拿、用)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語氣詞)
②焉用亡鄭以陪鄰(疑問副詞,何)
③朝濟(jì)而夕設(shè)版焉(兼詞,“于之”,在那里)
④將焉取之(疑問代詞,哪里)
“其”
①以其無禮于晉(代詞,鄭國)
②君知其難也(代詞,這件事)
③吾其還也(表商量或希望語氣)
7.高一語文下冊文言文復(fù)習(xí)知識點(diǎn) 篇七
虛詞
⑴之
縱一葦之所如(助詞,取獨(dú))萬頃之茫然(助詞,定語后置的標(biāo)志)
扣舷而歌之(音節(jié)助詞)倚歌而和之(代詞,代“歌”)
哀吾生之須臾(助詞,取獨(dú))茍非吾之所有(助詞,取獨(dú))
⑵于
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詞,在)月出于東山之上(介詞,從)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詞,被)托遺響于悲風(fēng)(介詞,給)
⑶其
而不知其所止(代詞,它,指“一葦”)其聲嗚嗚然(代詞,那)
何為其然也(代詞,指簫聲)方其破荊州(代詞,他,指曹孟德)
⑷而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連詞,表轉(zhuǎn)折)侶魚蝦而友糜鹿(連詞,表并列)
耳得之而為聲(連詞,表順承)下江陵,順流而東也(連詞,表修飾)
8.高一語文下冊文言文復(fù)習(xí)知識點(diǎn) 篇八
一詞多義
因
①因入京師,觀太學(xué)(于是)
②蒙故業(yè),因遺策(沿襲)
③因其勢而利導(dǎo)之(順著)
④因賓客至藺相如門前謝罪
(通過、經(jīng)由)
⑥衡乃擬班固《兩都》《二京賦》,因以諷諫(憑借)
⑦因擊沛公于坐,殺之。(趁機(jī))
乃
①精思傅會三年乃成。(才)
②遂乃研核陰陽(就)
③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竟、卻)
④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乃重修岳陽樓(于是,就)
⑤爾其勿忘乃父之志。(你的)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
⑦當(dāng)立者乃公子扶蘇。(是)
⑧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于是,就)
屬zhǔ
①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于魏(連接)
②衡少善屬文(連綴)
③屬予作文以記之(囑咐)
④舉酒屬客(勸人喝酒)
屬shǔ
⑤名屬教坊第一部(屬于)
⑥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掌管)
⑦吾屬今為之虜矣(輩)
⑧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類)
善:
①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好的)
②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善行)
③安帝雅聞衡善術(shù)學(xué)。(擅長)
④楚左尹項(xiàng)伯者,項(xiàng)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交好)
⑤不如因善遇之。(好好地)
⑥善刀而藏之。(通“繕”,擦拭)
9.高一語文下冊文言文復(fù)習(xí)知識點(diǎn) 篇九
特殊句式
(一)判斷句
①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者,……也:“者”表停頓語氣,“也”表判斷語氣)
②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者,……也)
③今言“華”如“華實(shí)”之“華”者,蓋音謬也。(……者,……也)
④此所以學(xué)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因果判斷句,“此”是主語,“所以”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的“……的原因”,“也”語氣助詞,表判斷)
⑤此余之所得也(此……也)
(二)倒裝句
1.狀語后置句
①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蟲魚、鳥獸,往往有得。
②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
2.定語后置
有穴窈然。
(三)省略句
①有志矣,不隨(之)以止也(省賓語)
②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之)以怠。(省賓語)
③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書之不存。(省賓語)
④有碑仆(于)道(省介詞)
10.高一語文下冊文言文復(fù)習(xí)知識點(diǎn) 篇十
(1)窮回溪(動詞,尋求到盡頭,引申為走遍)
(2)窮山之高而止(動詞,尋求到盡頭)
(3)而不知其所窮(形容詞,竭,盡,引申為盡頭)
夢
(1)臥而夢(動詞,做夢)
(2)夢亦同趣(名詞,夢境,夢中)
始
(1)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副詞,曾經(jīng))
(2)始指異之(副詞,才)
(3)游于是乎始(動詞,開始)
而
(1)施施而行,漫漫而游(連詞,表修飾)
(2)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連詞,表承接)
(3)臥而夢(連詞,表承接)
(4)覺而起,起而歸(連詞,表承接)
(5)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連詞,表轉(zhuǎn)折)
(6)窮山之高而止(連詞,表?xiàng)l件,才)
(7)攀援而登,箕踞而遨(連詞,表修飾)
(8)而莫得其涯(連詞,表轉(zhuǎn)折)
(9)而不知其所窮(連詞,表轉(zhuǎn)折)
(10)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連詞,表轉(zhuǎn)折)
之
(1)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tài)者(助詞,的)
(2)始指異之(代詞,它,指西山)
(3)則凡數(shù)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助詞,的)
(4)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助詞,的)
(5)不知日之入(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dú)立性)
(6)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dú)立性)
(7)故為之文以志(代詞,它,指游西山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