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高二開始努力,所以前面的知識肯定有一定的欠缺,這就要求自己要制定一定的計劃,更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相信付出的汗水不會白白流淌的,收獲總是自己的。高二頻道為你整理了《高二年級語文上學(xué)期知識點》,助你金榜題名!
1.高二年級語文上學(xué)期知識點
句式
1.判斷句:
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語氣詞“也”,表判斷)
2.疑問句
(1)何為其然也(“何”與“也”表疑問語氣)
(2)而今安在哉(語氣詞“哉”,表疑問語氣)
(3)客亦知夫水與月乎(語氣詞“乎”,表疑問語氣)
(4)此非曹孟德之詩乎(“乎”表反問語氣)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乎”表反問語氣)
(6)而又何羨乎(語氣詞“乎”,表反問語氣)
3.省略句
(1)(其聲)如怨如慕,(其聲)如泣如訴(省略主語“其聲”)
(2)(其聲)舞幽壑之潛蛟,(其聲)泣孤舟之嫠婦(省略“其聲”)
(3)(蘇子與客)相與枕藉乎舟中(省略主語“蘇子與客”)
4.倒裝句
①狀語后置
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赤壁之下泛舟游,介賓結(jié)構(gòu)后置)
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于東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間徘徊,介賓短語后置)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周郎困,介賓短語后置)
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于江渚之上漁樵,介賓結(jié)構(gòu)后置)
②定語后置:
凌萬頃之茫然(茫然萬頃,定語后置)
③主謂倒裝:
渺渺兮予懷(予懷渺渺,主語后置)
④賓語前置:
而今安在哉?/何為其然也
5.被動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乎?
2.高二年級語文上學(xué)期知識點
一詞多義
(1)師
1、古之學(xué)者必有師(名詞,老師)
2、吾師道也(動詞,學(xué)習(xí))
3、吾從而師之(意動用法,以……為師)
4、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動詞,從師)
5、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名詞,有專門技藝的人)
6、十年春,齊師伐我(名詞,軍隊)
(2)傳
1、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動詞,流傳)
2、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動詞,傳授)
3、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xí)之(名詞,古代解釋經(jīng)書的書)
4、朔氣傳金柝(動詞,傳遞,傳送)
5、舍相如廣成傳舍(名詞,客舍)
(3)其
1、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代詞,表領(lǐng)屬關(guān)系,他(它)的,他(它)們的)
2、其聞道也亦先乎吾(代詞,他,他們)
3、其為惑也終不解矣(代詞,表遠(yuǎn)指,那)
4、其皆出于此乎(副詞,表推測、估計語氣,大概,或許)
5、其可怪也歟(副詞,表反詰語氣,難道,真的)
6、傳其道解其惑者也(代詞,前指老師的;后指學(xué)生的)
7、其出人也遠(yuǎn)矣(代詞,指圣人)
8、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詞,指“聞道先乎吾”的人)
(4)于
1、其皆出于此乎(介詞,表動作行為的處所,從)
2、拜送書于庭(介詞,表動作行為的處所,在)
3、學(xué)于余(恥學(xué)于師)(介詞,表動作行為的趨向,向)
4、于其身也(介詞,表動作行為的對象,對,對于)
5、師不必賢于弟子(介詞,表比較,比)
6、不拘于時(介詞,表被動,被)
(5)之
1、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助詞,的)
2、擇師而教之(代詞,他)
3、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
4、句讀之不知(助詞,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
5、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代詞,這類,這些)
6、輟耕之壟上(動詞,到,往)
7、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代詞,他)
8、師道之不復(fù),可知矣(結(jié)構(gòu)助詞。取消獨立性)
9、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xí)之(代詞,代“六藝經(jīng)傳”)
10、君將哀而生之乎(代詞,我)
11、蚓無爪牙之利(助詞,定語后置的標(biāo)志)
12、吾欲之南海(動詞,到、往)
3.高二年級語文上學(xué)期知識點
1、慮雍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2、總此十思,宏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3、老當(dāng)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閣序》)
4、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王勃《滕王閣序》)
5、東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閣序》)
6、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蘇軾《石鐘山記》)
7、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而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歸有光《項脊軒志》)
8、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fēng)移影動,珊珊可愛。(歸有光《項脊軒志》)
9、及既上,蒼山負(fù)雪,明燭天南。(姚鼐《登泰山記》)
10、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11、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離騷》)
12、寧溘死以XX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屈原《離騷》)
13、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屈原《離騷》)
14、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屈原《離騷》)
15、百川東到海,何時復(fù)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16、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孔雀東南飛》)
17、君當(dāng)作磐石,妾當(dāng)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zhuǎn)移。(《孔雀東南飛》)
18、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葦一時紉,便作旦夕間。(《孔雀東南飛》)
19、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孔雀東南飛》)
20、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東南飛》)
4.高二年級語文上學(xué)期知識點
常見關(guān)聯(lián)詞可分為以下幾類復(fù)句:
1.轉(zhuǎn)折關(guān)系
盡管……可是……雖然……但是…………卻…………然而……
2.假設(shè)關(guān)系
如果……就……、即使……便……、要是……那么……、倘若……就……、既然……就……
3.條件關(guān)系
只要……就……、只有……才……、無論……都……、不管……也……、即使……也……
4.因果關(guān)系
因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那么……、之所以……是因為……
5.并列關(guān)系
不是……而是……、一邊……一邊……、一方面……一方面……、有時……有時、既……又……
6.承接關(guān)系
一……就……、起先……后面……
7.遞進(jìn)關(guān)系
不但……而且……、不光……也……、不僅……還……、雖然……但、不僅……還……
8.選擇關(guān)系
不是……就是……、是……還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
5.高二年級語文上學(xué)期知識點
文言虛詞
之:
(1)助詞,的。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詞,的)
(2)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鵬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積也不厚
(3)代詞,它。而莫之夭閼者
(4)代詞,他。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指宋榮子)眾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
(5)代詞,這些。之二蟲又何知
(6)動詞,到,往。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而:
(1)連詞,表修飾。怒而飛/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決起而飛
(2)連詞,表轉(zhuǎn)折。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
(3)連詞,表并列。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
(4)連詞,表承接。而控于地而已矣
則:
(1)連詞,就。海運則將徙于南冥
(2)連詞,或者。時則不至
(3)連詞,那么。則其負(fù)大舟也無力
然:
(1)奚以知其然也(代詞,這樣)
(2)雖然,猶有未樹也(代詞,這樣)、
(3)未數(shù)數(shù)然也(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以:
(1)介詞,把。以五百歲為春
(2)介詞,用。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介詞,憑。奚以知其然也
且:
(1)連詞,而且。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
(2)副詞,還。彼且惡乎待哉
(3)副詞,將要。且適南冥也
于:
(1)介詞,對于。彼其于世/彼其于世
(2)介詞,在。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其:
(1)用在選擇問句中,或許……或說得過去,是……還是……其正色邪?其遠(yuǎn)而無所至極邪
(2)代詞,它的。其名為鵬
(3)代詞,它。其負(fù)大舟也無力(指水)
6.高二年級語文上學(xué)期知識點
《歸去來兮辭》
(1)名詞作狀語
園日涉以成趣(日:每天)
時矯首以遐觀(時:有時)
(2)名詞作動詞
樂琴書以消憂(琴、書:撫琴、讀書)
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棹:劃船)
策扶老以流憩(策:拄著)
(3)形容詞作名詞
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幼:兒童、小孩子)
倚南窗以寄傲(傲:傲世的情懷)
(4)使動
眄庭柯以怡顏(怡:使……愉快)
審容膝之易安(安:使……安樂)
(5)意動
樂琴書以消憂(樂:以……為樂)
悅親戚之情話(悅:以……為愉快)
善萬物之得時(善:以……為善羨慕)
(6)動詞作名詞
審容膝之易安(容膝:空膝的小屋)
感吾生之行休(生:一生)
(7)動詞作狀語
感吾生之行休(行:將要)
1.高二年級語文上學(xué)期知識點
句式
1.判斷句:
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語氣詞“也”,表判斷)
2.疑問句
(1)何為其然也(“何”與“也”表疑問語氣)
(2)而今安在哉(語氣詞“哉”,表疑問語氣)
(3)客亦知夫水與月乎(語氣詞“乎”,表疑問語氣)
(4)此非曹孟德之詩乎(“乎”表反問語氣)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乎”表反問語氣)
(6)而又何羨乎(語氣詞“乎”,表反問語氣)
3.省略句
(1)(其聲)如怨如慕,(其聲)如泣如訴(省略主語“其聲”)
(2)(其聲)舞幽壑之潛蛟,(其聲)泣孤舟之嫠婦(省略“其聲”)
(3)(蘇子與客)相與枕藉乎舟中(省略主語“蘇子與客”)
4.倒裝句
①狀語后置
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赤壁之下泛舟游,介賓結(jié)構(gòu)后置)
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于東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間徘徊,介賓短語后置)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周郎困,介賓短語后置)
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于江渚之上漁樵,介賓結(jié)構(gòu)后置)
②定語后置:
凌萬頃之茫然(茫然萬頃,定語后置)
③主謂倒裝:
渺渺兮予懷(予懷渺渺,主語后置)
④賓語前置:
而今安在哉?/何為其然也
5.被動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乎?
2.高二年級語文上學(xué)期知識點
一詞多義
(1)師
1、古之學(xué)者必有師(名詞,老師)
2、吾師道也(動詞,學(xué)習(xí))
3、吾從而師之(意動用法,以……為師)
4、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動詞,從師)
5、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名詞,有專門技藝的人)
6、十年春,齊師伐我(名詞,軍隊)
(2)傳
1、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動詞,流傳)
2、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動詞,傳授)
3、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xí)之(名詞,古代解釋經(jīng)書的書)
4、朔氣傳金柝(動詞,傳遞,傳送)
5、舍相如廣成傳舍(名詞,客舍)
(3)其
1、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代詞,表領(lǐng)屬關(guān)系,他(它)的,他(它)們的)
2、其聞道也亦先乎吾(代詞,他,他們)
3、其為惑也終不解矣(代詞,表遠(yuǎn)指,那)
4、其皆出于此乎(副詞,表推測、估計語氣,大概,或許)
5、其可怪也歟(副詞,表反詰語氣,難道,真的)
6、傳其道解其惑者也(代詞,前指老師的;后指學(xué)生的)
7、其出人也遠(yuǎn)矣(代詞,指圣人)
8、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詞,指“聞道先乎吾”的人)
(4)于
1、其皆出于此乎(介詞,表動作行為的處所,從)
2、拜送書于庭(介詞,表動作行為的處所,在)
3、學(xué)于余(恥學(xué)于師)(介詞,表動作行為的趨向,向)
4、于其身也(介詞,表動作行為的對象,對,對于)
5、師不必賢于弟子(介詞,表比較,比)
6、不拘于時(介詞,表被動,被)
(5)之
1、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助詞,的)
2、擇師而教之(代詞,他)
3、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
4、句讀之不知(助詞,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
5、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代詞,這類,這些)
6、輟耕之壟上(動詞,到,往)
7、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代詞,他)
8、師道之不復(fù),可知矣(結(jié)構(gòu)助詞。取消獨立性)
9、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xí)之(代詞,代“六藝經(jīng)傳”)
10、君將哀而生之乎(代詞,我)
11、蚓無爪牙之利(助詞,定語后置的標(biāo)志)
12、吾欲之南海(動詞,到、往)
3.高二年級語文上學(xué)期知識點
1、慮雍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2、總此十思,宏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3、老當(dāng)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閣序》)
4、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王勃《滕王閣序》)
5、東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閣序》)
6、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蘇軾《石鐘山記》)
7、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而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歸有光《項脊軒志》)
8、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fēng)移影動,珊珊可愛。(歸有光《項脊軒志》)
9、及既上,蒼山負(fù)雪,明燭天南。(姚鼐《登泰山記》)
10、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11、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離騷》)
12、寧溘死以XX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屈原《離騷》)
13、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屈原《離騷》)
14、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屈原《離騷》)
15、百川東到海,何時復(fù)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16、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孔雀東南飛》)
17、君當(dāng)作磐石,妾當(dāng)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zhuǎn)移。(《孔雀東南飛》)
18、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葦一時紉,便作旦夕間。(《孔雀東南飛》)
19、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孔雀東南飛》)
20、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東南飛》)
4.高二年級語文上學(xué)期知識點
常見關(guān)聯(lián)詞可分為以下幾類復(fù)句:
1.轉(zhuǎn)折關(guān)系
盡管……可是……雖然……但是…………卻…………然而……
2.假設(shè)關(guān)系
如果……就……、即使……便……、要是……那么……、倘若……就……、既然……就……
3.條件關(guān)系
只要……就……、只有……才……、無論……都……、不管……也……、即使……也……
4.因果關(guān)系
因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那么……、之所以……是因為……
5.并列關(guān)系
不是……而是……、一邊……一邊……、一方面……一方面……、有時……有時、既……又……
6.承接關(guān)系
一……就……、起先……后面……
7.遞進(jìn)關(guān)系
不但……而且……、不光……也……、不僅……還……、雖然……但、不僅……還……
8.選擇關(guān)系
不是……就是……、是……還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
5.高二年級語文上學(xué)期知識點
文言虛詞
之:
(1)助詞,的。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詞,的)
(2)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鵬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積也不厚
(3)代詞,它。而莫之夭閼者
(4)代詞,他。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指宋榮子)眾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
(5)代詞,這些。之二蟲又何知
(6)動詞,到,往。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而:
(1)連詞,表修飾。怒而飛/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決起而飛
(2)連詞,表轉(zhuǎn)折。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
(3)連詞,表并列。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
(4)連詞,表承接。而控于地而已矣
則:
(1)連詞,就。海運則將徙于南冥
(2)連詞,或者。時則不至
(3)連詞,那么。則其負(fù)大舟也無力
然:
(1)奚以知其然也(代詞,這樣)
(2)雖然,猶有未樹也(代詞,這樣)、
(3)未數(shù)數(shù)然也(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以:
(1)介詞,把。以五百歲為春
(2)介詞,用。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介詞,憑。奚以知其然也
且:
(1)連詞,而且。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
(2)副詞,還。彼且惡乎待哉
(3)副詞,將要。且適南冥也
于:
(1)介詞,對于。彼其于世/彼其于世
(2)介詞,在。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其:
(1)用在選擇問句中,或許……或說得過去,是……還是……其正色邪?其遠(yuǎn)而無所至極邪
(2)代詞,它的。其名為鵬
(3)代詞,它。其負(fù)大舟也無力(指水)
6.高二年級語文上學(xué)期知識點
《歸去來兮辭》
(1)名詞作狀語
園日涉以成趣(日:每天)
時矯首以遐觀(時:有時)
(2)名詞作動詞
樂琴書以消憂(琴、書:撫琴、讀書)
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棹:劃船)
策扶老以流憩(策:拄著)
(3)形容詞作名詞
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幼:兒童、小孩子)
倚南窗以寄傲(傲:傲世的情懷)
(4)使動
眄庭柯以怡顏(怡:使……愉快)
審容膝之易安(安:使……安樂)
(5)意動
樂琴書以消憂(樂:以……為樂)
悅親戚之情話(悅:以……為愉快)
善萬物之得時(善:以……為善羨慕)
(6)動詞作名詞
審容膝之易安(容膝:空膝的小屋)
感吾生之行休(生:一生)
(7)動詞作狀語
感吾生之行休(行:將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