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各地選調生招考工作陸續(xù)啟動,為了方便考生的備考,下面為您精心整理了2023年選調生考試行測常識判斷經濟知識:影響需求的要素,供大家的查閱。如想獲取更多選調生考試的備考資料,請關注的更新。

1.商品價格
商品價格越高,人們對它的需求就會相應的降低;商品價格越低,人們對于它的需求就會相應的升高。比如在一年之中,天貓銷量的一天就是雙十一的時候,就是因為在那一天各種商家都紛紛搞促銷活動,各種日用品價格降低,人們才會選擇在那一天囤一些日常必須用的如洗衣液、牙膏等商品。由此可見,價格和需求是呈反比關系的,這也叫做需求定理。
2.消費者收入水平
收入越高,意味著購買能力就會越高。比如當每月掙1000元時,可能每月除了吃飯之外不會再有任何開銷。但當每月掙10000元時,就會除了吃飯以外會給自己買更多的其他商品,比如衣服、電影、圖書、鞋包等等,也可能會定期去旅行。就是因為當收入變多時,可支配的財產會變多,能買得起的東西變多了,所以對商品的需求也就變多了。
3.相關商品的價格
相關商品是指互補品和互替品?;パa品是指需要與另一種商品一起消費,才能使消費者得到滿足的商品。比如說羽毛球和羽毛球拍就是一組互補品。當羽毛球漲價時,人們就會減少對于羽毛球的購買,那球都沒買,也就沒有買羽毛球拍的必要了。所以當A商品價格上升時,會引起和它互補的B商品的需求下降。而互替品是指兩種商品之間具有某種程度的相似性,即在某些方面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使用價值的商品。比如說牛肉和羊肉就是一組互替品。當牛肉漲價時,人們就會減少對于牛肉的購買,但是人們也得吃肉,所以就會去買羊肉了。所以當A商品價格上升時,會引起和它互替的B商品的需求上升。
4.消費者偏好
消費者偏好是指消費者對不同產品和服務的喜好程度的個性化偏好,消費者喜歡什么東西就會增加對于這些商品的需求。比如同樣是1500元,男生可能會去用來買煙、酒、打游戲、籃球鞋;女生會用來買化妝品、衣服、包。所以偏好不同,需求自然也就不同。
5.消費者價格預期
對未來的價格預期會影響現在的需求。比如我預估某件商品未來價格會上漲,我現在就會買它,因為劃算。相反當我預估某件商品未來價格會下降時,現在我就不買它了,因為不值得。由此可見,未來價格預期對現在的需求影響是呈正比的。

1.商品價格
商品價格越高,人們對它的需求就會相應的降低;商品價格越低,人們對于它的需求就會相應的升高。比如在一年之中,天貓銷量的一天就是雙十一的時候,就是因為在那一天各種商家都紛紛搞促銷活動,各種日用品價格降低,人們才會選擇在那一天囤一些日常必須用的如洗衣液、牙膏等商品。由此可見,價格和需求是呈反比關系的,這也叫做需求定理。
2.消費者收入水平
收入越高,意味著購買能力就會越高。比如當每月掙1000元時,可能每月除了吃飯之外不會再有任何開銷。但當每月掙10000元時,就會除了吃飯以外會給自己買更多的其他商品,比如衣服、電影、圖書、鞋包等等,也可能會定期去旅行。就是因為當收入變多時,可支配的財產會變多,能買得起的東西變多了,所以對商品的需求也就變多了。
3.相關商品的價格
相關商品是指互補品和互替品?;パa品是指需要與另一種商品一起消費,才能使消費者得到滿足的商品。比如說羽毛球和羽毛球拍就是一組互補品。當羽毛球漲價時,人們就會減少對于羽毛球的購買,那球都沒買,也就沒有買羽毛球拍的必要了。所以當A商品價格上升時,會引起和它互補的B商品的需求下降。而互替品是指兩種商品之間具有某種程度的相似性,即在某些方面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使用價值的商品。比如說牛肉和羊肉就是一組互替品。當牛肉漲價時,人們就會減少對于牛肉的購買,但是人們也得吃肉,所以就會去買羊肉了。所以當A商品價格上升時,會引起和它互替的B商品的需求上升。
4.消費者偏好
消費者偏好是指消費者對不同產品和服務的喜好程度的個性化偏好,消費者喜歡什么東西就會增加對于這些商品的需求。比如同樣是1500元,男生可能會去用來買煙、酒、打游戲、籃球鞋;女生會用來買化妝品、衣服、包。所以偏好不同,需求自然也就不同。
5.消費者價格預期
對未來的價格預期會影響現在的需求。比如我預估某件商品未來價格會上漲,我現在就會買它,因為劃算。相反當我預估某件商品未來價格會下降時,現在我就不買它了,因為不值得。由此可見,未來價格預期對現在的需求影響是呈正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