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選修三知識點歸納

字號:

要學好高中物理首先應培養(yǎng)學習物理的濃厚興趣,在課堂上,認真聽講,提高聽課的效率,課后還要學會整理知識點。為各位同學整理了《高三物理選修三知識點歸納》,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1.高三物理選修三知識點歸納 篇一
    電阻率
    (一)電阻定律中比例常量ρ跟導體的材料有關(guān),是一個反映材料導電性能的物理量,稱為材料的電阻率.ρ值越大,材料的導電性能越差。
    (二)電阻率的單位是Ω·m,讀作歐姆米,簡稱歐米。
    (三)材料的電阻率隨溫度的變化而改變,金屬的電阻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錳銅合金和鎳銅合金的電阻率受溫度影響很小,常用來制作標準電阻。
    (四)各種材料的電阻率一般都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
    1、金屬的電阻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2、半導體(熱敏電阻)的電阻率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2.高三物理選修三知識點歸納 篇二
    電功率與熱功率
    1、區(qū)別:
    電功率是指某段電路的全部電功率,或這段電路上消耗的全部電功率,決定于這段電路兩端電壓和通過的電流強度的乘積。
    熱功率是指在這段電路上因發(fā)熱而消耗的功率決定于通過這段電路電流強度的平方和這段電路電阻的乘積。
    2、聯(lián)系:
    對純電阻電路,電功率等于熱功率;
    對非純電阻電路,電功率等于熱功率與轉(zhuǎn)化為除熱能外其他形式的功率之和。
    3.高三物理選修三知識點歸納 篇三
    一、導體的電阻
    (1)定義:導體兩端電壓與通過導體電流的比值,叫做這段導體的電阻。
    (2)公式:R=U/I(定義式)
    說明:
    A、對于給定導體,R一定,不存在R與U成正比,與I成反比的關(guān)系,R只跟導體本身的性質(zhì)有關(guān)。
    B、這個式子(定義)給出了測量電阻的方法——伏安法。
    C、電阻反映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
    二、歐姆定律
    (1)定律內(nèi)容:導體中電流強度跟它兩端電壓成正比,跟它的電阻成反比。
    (2)公式:I=U/R
    (3)適應范圍:一是部分電路,二是金屬導體、電解質(zhì)溶液。
    三、導體的伏安特性曲線
    (1)伏安特性曲線:用縱坐標表示電流I,橫坐標表示電壓U,這樣畫出的I-U圖象叫做導體的伏安特性曲線。
    (2)線性元件和非線性元件
    線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線是通過原點的直線的電學元件。
    非線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線是曲線,即電流與電壓不成正比的電學元件。
    四、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兩端電壓的關(guān)系
    (1)對同一導體,導體中的電流跟它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2)在相同電壓下,U/I大的導體中電流小,U/I小的導體中電流大。所以U/I反映了導體阻礙電流的性質(zhì),叫做電阻(R)
    (3)在相同電壓下,對電阻不同的導體,導體的電流跟它的電阻成反比。
    4.高三物理選修三知識點歸納 篇四
    1.物體有了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zhì),就說物體帶了電或有了電荷。
    2.兩種電荷
    自然界中的電荷有2種,即正電荷和負電荷。如: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荷是正電荷;用干燥的毛皮摩擦過的硬橡膠棒所帶的電荷是負電荷。同種電荷相斥,異種電荷相吸。
    相互吸引的一定是帶異種電荷的物體嗎?不一定,除了帶異種電荷的物體相互吸引之外,帶電體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zhì),這里的“輕小物體”可能不帶電。
    3.起電的方法
    使物體起電的方法有三種:摩擦起電、接觸起電、感應起電
    (1)摩擦起電:兩種不同的物體原子核束縛電子的能力并不相同.兩種物體相互摩擦時,束縛電子能力強的物體就會得到電子而帶負電,束縛電子能力弱的物體會失去電子而帶正電.(正負電荷的分開與轉(zhuǎn)移)
    (2)接觸起電:帶電物體由于缺少(或多余)電子,當帶電體與不帶電的物體接觸時,就會使不帶電的物體上失去電子(或得到電子),從而使不帶電的物體由于缺少(或多余)電子而帶正電(負電).(電荷從物體的一部分轉(zhuǎn)移到另一部分)
    (3)感應起電:當帶電體靠近導體時,導體內(nèi)的自由電子會向靠近或遠離帶電體的方向移動.(電荷從一個物體轉(zhuǎn)移到另一個物體)
    5.高三物理選修三知識點歸納 篇五
    一、電功和電功率
    (一)導體中的自由電荷在電場力作用下定向移動,電場力所做的功稱為電功。適用于一切電路.包括純電阻和非純電阻電路。
    1、純電阻電路:只含有電阻的電路、如電爐、電烙鐵等電熱器件組成的電路,白熾燈及轉(zhuǎn)子被卡住的電動機也是純電阻器件。
    2、非純電阻電路:電路中含有電動機在轉(zhuǎn)動或有電解槽在發(fā)生化學反應的電路。
    在國際單位制中電功的單位是焦(J),常用單位有千瓦時(kW·h)。
    1kW·h=3.6×106J
    (二)電功率是描述電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額定功率:是指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工作時消耗的功率,銘牌上所標稱的功率。
    實際功率:是指用電器在實際電壓下工作時消耗的功率。
    用電器只有在額定電壓下工作實際功率才等于額定功率。
    二、焦耳定律和熱功率
    (一)焦耳定律:電流流過導體時,導體上產(chǎn)生的熱量Q=I2Rt
    此式也適用于任何電路,包括電動機等非純電阻發(fā)熱的計算.產(chǎn)生電熱的過程,是電流做功,把電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的過程。
    (二)熱功率:單位時間內(nèi)導體的發(fā)熱功率叫做熱功率。
    熱功率等于通電導體中電流I的二次方與導體電阻R的乘積。
    6.高三物理選修三知識點歸納 篇六
    1.α粒子散射試驗結(jié)果
    (a)大多數(shù)的α粒子不發(fā)生偏轉(zhuǎn);
    (b)少數(shù)α粒子發(fā)生了較大角度的偏轉(zhuǎn);
    (c)極少數(shù)α粒子出現(xiàn)大角度的偏轉(zhuǎn)(甚至反彈回來)
    2.原子核的大小:10-15~10-14m,原子的半徑約10-10m(原子的核式結(jié)構(gòu))
    3.光子的發(fā)射與吸收:原子發(fā)生定態(tài)躍遷時,要輻射(或吸收)一定頻率的光子:hν=E初-E末{能級躍遷}
    4.原子核的組成:質(zhì)子和中子(統(tǒng)稱為核子),{A=質(zhì)量數(shù)=質(zhì)子數(shù)+中子數(shù),Z=電荷數(shù)=質(zhì)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原子序數(shù)}
    5.天然放射現(xiàn)象:α射線(α粒子是氦原子核)、β射線(高速運動的電子流)、γ射線(波長極短的電磁波)、α衰變與β衰變、半衰期(有半數(shù)以上的原子核發(fā)生了衰變所用的時間)。
    γ射線是伴隨α射線和β射線產(chǎn)生的
    6.愛因斯坦的質(zhì)能方程:E=mc2{E:能量(J),m:質(zhì)量(Kg),c: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7.核能的計算ΔE=Δmc2{當Δm的單位用kg時,ΔE的單位為J;
    當Δm用原子質(zhì)量單位u時,算出的ΔE單位為uc2;1uc2=931.5M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