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級語文必修五復習知識點

字號:


    復習是為了更好的與高考考綱相結(jié)合,尤其水平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學生,此時需要進行查漏補缺,但也需要同時提升能力,填補知識、技能的空白。高三頻道為你整理了《高三年級語文必修五復習知識點》助你金榜題名!
    1.高三年級語文必修五復習知識點
    1、襟、帶:襟三江而帶五湖(意動用法,以……為襟,以……為帶)
    2、下:徐孺下陳蕃之榻(使動用法,使……放下來)
    3、騰、起:騰蛟起鳳(使動用法,使……騰空,使……起舞)
    4、屈:屈賈誼于長沙(使動用法,使……受委屈)
    5、竄:竄梁鴻于海曲(使動用法,使……出走)
    6、星:雄州霧列,俊采星馳(名作狀,像流星一樣)
    7、目:望長安于日下,目吳會于云間(名作動,看,望)
    8、盡:賓主盡東南之美(副作動,都包括)
    9、美:賓主盡東南之美(形作名,才俊)
    2.高三年級語文必修五復習知識點
    1、安步當車:古代稱人能安貧守賤?,F(xiàn)多用以表示不乘車而從容不迫地步行。
    2、安土重還:安于本鄉(xiāng)本土,不愿輕易遷移。
    3、篳路藍縷:駕著柴車,穿著破舊的衣服去開辟山林。形容創(chuàng)作的艱苦。
    4、杯水車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車著了火的柴。比喻無濟于事。
    5、別無長物:沒有多余的東西,形容窮困或簡樸。
    6、不孚眾望:不能使群眾信服。
    7、不為已甚:指對別人的責備或處罰適可而止。
    8、不落窠臼:比喻有獨創(chuàng)風格,不落舊套。
    9、不容置喙:不容別人插嘴。
    10、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喻舊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壞,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樹立起來。
    11、不以為然:不認為是對的,含有輕視之意。
    12、不以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13、不刊之論:形容不能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
    14、蠶食鯨吞:用各種方式侵占吞并。
    15、分庭抗禮:現(xiàn)在用來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對立。
    16、狗尾續(xù)貂:比喻拿不好的東西接到好的東西后面,顯得好壞不相稱(多指文學作品)
    17、管窺蠡測:比喻對事物的觀察和了解很狹隘、很片面。
    18、沆瀣一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結(jié)合在一起。
    19、怙惡不悛:堅持作惡,不肯悔改。
    20、諱莫如深:隱瞞的再沒有比它更深的了。
    21、濟濟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22、集腋成裘:積少可以成多。
    23、間不容發(fā):距離極近,中間不能放一根頭發(fā),比喻情勢危急到了極點。
    24、見微知著:見到微小的跡象,就能察知發(fā)展的趨勢。
    25、江河日下:比喻情況一天天壞下去。
    26、膠柱鼓瑟:比喻拘泥固執(zhí),不知變通。
    27、開門揖盜:比喻引進壞人,自招禍患。
    28、梁上君子:代稱竊賊。
    29、屢試不爽:屢次實驗沒有差錯。
    30、鱗次櫛比: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的很密,很整齊。
    3.高三年級語文必修五復習知識點
    二種常見敘事線索:物線、情線。
    二種語言類型:口語、書面語。
    二種論證方式:立論、駁論。
    二種說明語言:平實、生動。
    二種說明文類型:事理說明文、事物說明文。
    二種環(huán)境描寫:自然環(huán)境描寫--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氣氛。社會環(huán)境描寫--交代時代背景。
    二種論據(jù)形式:事實論據(jù)、道理論據(jù)。
    三種人稱: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
    小說三要素:人物(根據(jù)能否表現(xiàn)小說主題思想確定主要人物)情節(jié)(開端/發(fā)展/XX/結(jié)局)環(huán)境(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人物主要掌握通過適當?shù)拿鑼懛椒ā⒔嵌瓤坍嬋宋镄蜗?,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閱讀技巧。情節(jié)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內(nèi)容及理解、分析小說情節(jié)的方法、技巧。
    開端:交代背景,鋪墊下文。發(fā)展:刻畫人物,反映性格。
    環(huán)境:主要理解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的作用。自然環(huán)境描寫自然景觀,渲染氣氛、襯托情感、預示人物命運、揭示社會本質(zhì)、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社會環(huán)境描寫社會狀況,交代故事背景,揭示社會本質(zhì),鋪墊下文內(nèi)容。
    4.高三年級語文必修五復習知識點
    文言句式:
    1判斷句
    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斷)
    2倒裝句
    (1)復駕言兮焉求(疑問句賓語前置。“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
    (2)胡為乎遑遑欲何之(疑問句賓語前置?!昂沃奔础爸巍?,到哪里去)
    (3)尋程氏妹喪于武昌(介賓結(jié)構(gòu)后置)
    (4)將有事于西疇(介賓結(jié)構(gòu)后置)
    (5)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狀語后置,“以春及告余”)
    (6)樂夫天命復奚疑(賓語前置,“疑奚”)
    3省略句
    (1)情在駿奔(省略主語“余”)
    (2)寓形宇內(nèi)復幾時(“形”與“宇”之間省略介詞“于”)
    (3)稚子候門(省略“于”,正常語序應為:稚子于門候)
    5.高三年級語文必修五復習知識點
    1、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譯文:所以木材用墨繩量過(再經(jīng)過加工)就直了,刀劍拿到磨刀石上(磨過)就鋒利了,君子廣泛地學習并且每天對自己檢驗、反省,就能智慧明達并且行為沒有過錯了。
    2、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譯文:借助車馬的人,并不是使腳走得快,卻可以達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會游泳,卻可以橫渡江河。
    3、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譯文:君子的天賦并不是與眾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罷了。
    4、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譯文: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強健的筋骨,卻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泉水,這是因為它心思專一啊。
    5、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譯文:螃蟹有六只腳和兩只鉗夾,除了蛇、鱔的洞穴就沒有可以藏身的地方了,這是因為它心思浮躁啊。
    6.高三年級語文必修五復習知識點
    對偶
    1.對偶的特點及其作用:
    對偶就是“對對子”,也稱“對仗”。它必須是一對字數(shù)相等,詞性相對,結(jié)構(gòu)相同,意義相關的短語或句子。兩句間的關系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和條件等。其作用有:便于吟誦,有音樂美;表意凝煉,抒情酣暢。
    2.對偶的幾種形式:
    ①依內(nèi)容分可分為正對、反對、串對。
    正對: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補、相襯。
    例如: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
    反對: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對。例如: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串對:又稱“流水對”。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條件等關系。
    例如: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
    ②依形式分可分為工對、寬對。
    所謂工對,就是字數(shù)、詞性、結(jié)構(gòu)、平仄、用字等嚴格按對仗要求;所謂寬對,就是基本符合對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說形式要求稍寬松一點。
    ③依結(jié)構(gòu)分可分為成分對偶和句子對偶。
    成分對偶。例如:山水本無知,蝶雁亦無情;但它們對待人類最公平,一視同仁,即不因達官顯貴而呈歡賣笑,也不因山野漁樵而吝麗嗇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