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選修二物理復習知識點梳理

字號:

高二是成績分化的分水嶺,成績會形成兩極分化:行則扶搖直上,不行則每況愈下。為各位同學整理了《高二選修二物理復習知識點梳理》,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1.高二選修二物理復習知識點梳理 篇一
    物體的受力分析
    (1)確定所研究的物體,分析周圍物體對它產(chǎn)生的作用,不要分析該物體施于其他物體上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他物體上的力錯誤地認為通過“力的傳遞”作用在研究對象上。
    (2)按“性質(zhì)力”的順序分析。即按重力、彈力、摩擦力、其他力順序分析,不要把“效果力”與“性質(zhì)力”混淆重復分析。
    (3)如果有一個力的方向難以確定,可用假設法分析。先假設此力不存在,想像所研究的物體會發(fā)生怎樣的運動,然后審查這個力應在什么方向,對象才能滿足給定的運動狀態(tài)。
    2.高二選修二物理復習知識點梳理 篇二
    起電的方法
    使物體起電的方法有三種:摩擦起電、接觸起電、感應起電
    (1)摩擦起電:兩種不同的物體原子核_子的能力并不相同.兩種物體相互摩擦時,_子能力強的物體就會得到電子而帶負電,_子能力弱的物體會失去電子而帶正電.(正負電荷的分開與轉(zhuǎn)移)
    (2)接觸起電:帶電物體由于缺少(或多余)電子,當帶電體與不帶電的物體接觸時,就會使不帶電的物體上失去電子(或得到電子),從而使不帶電的物體由于缺少(或多余)電子而帶正電(負電).(電荷從物體的一部分轉(zhuǎn)移到另一部分)
    (3)感應起電:當帶電體靠近導體時,導體內(nèi)的自由電子會向靠近或遠離帶電體的方向移動.(電荷從一個物體轉(zhuǎn)移到另一個物體)
    三種起電的方式不同,但實質(zhì)都是發(fā)生電子的轉(zhuǎn)移,使多余電子的物體(部分)帶負電,使缺少電子的物體(部分)帶正電.在電子轉(zhuǎn)移的過程中,電荷的總量保持不變。
    3.高二選修二物理復習知識點梳理 篇三
    一、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做狀態(tài)為止。
    1、只有當物體所受合外力為零時,物體才能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2、力是該變物體速度的原因;
    3、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物體的速度不變,其運動狀態(tài)就不變)
    4、力是產(chǎn)生加速度的原因;
    二、慣性: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tài)的性質(zhì)叫慣性。
    1、一切物體都有慣性;
    2、慣性的大小由物體的質(zhì)量決定;
    3、慣性是描述物體運動狀態(tài)改變難易的物理量;
    三、牛頓第二定律:物體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zhì)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物體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1、數(shù)學表達式:a=F合/m;
    2、加速度隨力的產(chǎn)生而產(chǎn)生、變化而變化、消失而消失;
    3、當物體所受力的方向和運動方向一致時,物體加速;當物體所受力的方向和運動方向相反時,物體減速。
    4、力的單位牛頓的定義:使質(zhì)量為1kg的物體產(chǎn)生1m/s2加速度的力,叫1N;
    四、牛頓第三定律:物體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總是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的;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時產(chǎn)生、同時變化、同時消失;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與平衡力的根本區(qū)別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兩個相互作用的物體上,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4.高二選修二物理復習知識點梳理 篇四
    電場線
    1、電場線:為了形象地描述電場而在電場中畫出的一些曲線,曲線的疏密程度表示場強的大小,曲線上某點的切線方向表示場強的方向。
    2、電場線的特征
    (1)電場線密的地方場強強,電場線疏的地方場強弱。
    (2)靜電場的電場線起于正電荷止于負電荷,孤立的正電荷(或負電荷)的電場線止無窮遠處點。
    (3)電場線不會相交,也不會相切。
    (4)電場線是假想的,實際電場中并不存在。
    (5)電場線不是閉合曲線,且與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軌跡之間沒有必然聯(lián)系。
    3、幾種典型電場的電場線
    (1)正、負點電荷的電場中電場線的分布
    特點:
    ①離點電荷越近,電場線越密,場強越大。
    ②e以點電荷為球心作個球面,電場線處處與球面垂直,在此球面上場強大小處處相等,方向不同。
    (2)等量異種點電荷形成的電場中的電場線分布
    特點:
    ①沿點電荷的連線,場強先變小后變大。
    ②e兩點電荷連線中垂面(中垂線)上,場強方向均相同,且總與中垂面(中垂線)垂直。
    ③在中垂面(中垂線)上,與兩點電荷連線的中點0等距離各點場強相等。
    (3)等量同種點電荷形成的電場中電場中電場線分布情況特點:
    ①兩點電荷連線中點O處場強為0。
    ②兩點電荷連線中點附近的電場線非常稀疏,但場強并不為0。
    ③兩點電荷連線的中點到無限遠電場線先變密后變疏。
    (4)勻強電場
    特點:
    ①兩點電荷連線中點O處場強為0。
    ②兩點電荷連線中點附近的電場線非常稀疏,但場強并不為0。
    ③兩點電荷連線的中點到無限遠電場線先變密后變疏。
    (5)勻強電場
    特點:
    ①勻強電場是大小和方向都相同的電場,故勻強電場的電場線是平行等距同向的直線。
    ②e電場線的疏密反映場強大小,電場方向與電場線平行。
    5.高二選修二物理復習知識點梳理 篇五
    摩擦力的大?。?BR>    (1)靜摩擦力的大?。?BR>    ①與相對運動趨勢的強弱有關,趨勢越強,靜摩擦力越大,但不能超過靜摩擦力,即0≤f≤fm但跟接觸面相互擠壓力FN無直接關系。具體大小可由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結合動力學規(guī)律求解。
    ②靜摩擦力略大于滑動摩擦力,在中學階段討論問題時,如無特殊說明,可認為它們數(shù)值相等。
    ③效果:阻礙物體的相對運動趨勢,但不一定阻礙物體的運動,可以是動力,也可以是阻力。
    (2)滑動摩擦力的大?。?BR>    滑動摩擦力跟壓力成正比,也就是跟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
    公式:F=μFN(F表示滑動摩擦力大小,F(xiàn)N表示正壓力的大小,μ叫動摩擦因數(shù))。
    說明:
    ①FN表示兩物體表面間的壓力,性質(zhì)上屬于彈力,不是重力,更多的情況需結合運動情況與平衡條件加以確定。
    ②μ與接觸面的材料、接觸面的情況有關,無單位。
    ③滑動摩擦力大小,與相對運動的速度大小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