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上冊奧數(shù)題(10篇)

字號:

在解奧數(shù)題時,經(jīng)常要提醒自己,遇到的新問題能否轉(zhuǎn)化成舊問題解決,化新為舊,透過表面,抓住問題的實質(zhì),將問題轉(zhuǎn)化成自己熟悉的問題去解答。轉(zhuǎn)化的類型有條件轉(zhuǎn)化、問題轉(zhuǎn)化、關(guān)系轉(zhuǎn)化、圖形轉(zhuǎn)化等。以下是整理的《小學四年級上冊奧數(shù)題(10篇)》相關(guān)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四年級上冊奧數(shù)題 篇一
    1、小明上山用了4小時,每小時行3千米,下山的速度加快,是6千米/時,下山用了多長的時間?
    2、車間原計劃每天生產(chǎn)15臺機器,24天就可以完成,實際每天生產(chǎn)18臺,實際只要幾天就可以完成任務(wù)?
    3、實驗小學要為三、四年級的學生每人買一本價格為12元的作文輔導書。已知三年級有145人,四年級有155人,兩個年級一共需要多少元?
    4、有370人去旅游,每輛汽車坐30人,要幾輛汽車才能拉完?
    5、有450千克大米,每天吃60千克,多能吃幾天?
    參考答案:
    1、4×3÷6=2(小時)
    2、15×24÷18=20(天)
    3、12×(145+155)=3600(元)
    4、370÷30=12(輛)……10(人)
    需要13輛
    5、450÷60=7.5(天)7天半
    2.小學四年級上冊奧數(shù)題 篇二
    1、小明的家在學校南邊,小芳的家在學校北邊,兩家之間相距1410米,每天上學時,如果小明比小芳提前出發(fā)3分鐘,兩人就可以同時到校。已知小明每分鐘走70米,小芳每分鐘走80米,小明的家離學校多少米?
    2、糧庫里有860噸糧食,19輛同樣的汽車5次拉走380噸,照這樣計算,剩下的糧食要6次拉完,需要增加幾輛同樣的汽車?
    參考答案:
    1、所謂同時到校,也就是兩人在校門口相遇。已知兩家之間的路程是1410米,二小明每天總是提前3分鐘,這3分鐘小明可以走3×70=210米,剩下的路程1410-210=1200(米)是兩人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這樣可以求出相遇時間。有了相遇時間,問題也就得到了解決。
    列式為:小明3分鐘可以走:3×70=210(米)
    剩下的路程:1410-210=1200(米)
    小芳與小明相遇時間:1200÷(70+80)=8(分鐘)
    小明所走的時間:8+3=11(分鐘)
    小明家離學校的距離是:11×70=770(米)
    答:小明的家離學校770米。
    2、根據(jù)19輛汽車5次拉走380噸,可以求出一輛汽車可以拉多少噸;
    根據(jù)原有的噸數(shù)和拉走的噸數(shù),可以求出剩下多少噸糧食;
    根據(jù)剩下的糧食噸數(shù)和一輛汽車運的噸數(shù),可以求出需要幾輛汽車,從而求出增加的輛數(shù)。
    1輛車1次運的噸數(shù):380÷19÷5=4(噸)
    剩下糧食噸數(shù):860-380=480(噸)
    剩下糧食需要幾輛車:480÷4÷6=20(輛)
    需要增加幾輛車:20-19=1(輛)
    答:需要增加1輛同樣的汽車。
    3.小學四年級上冊奧數(shù)題 篇三
    歐歐、小美、奧斑馬、龍博士四人每人有一筐蘋果,如果歐歐拿出12個給小美,小美拿出14個給奧斑馬,奧斑馬拿出22個給龍博士,龍博士拿出16個給歐歐后,四人筐子里的蘋果一樣多,此時4筐蘋果共有112個,求原來每人各有多少個蘋果?
    考點:逆推問題。
    分析:根據(jù)“四人筐子里的蘋果一樣多,此時4筐蘋果共有112個,”可得出此時每個筐子里有1124=28個蘋果,據(jù)此可得歐歐原來有28+12-16=24個,小美原有28-12+14=30個,奧斑馬原有28+22-14=36個,龍博士原有28+16-22=22個,據(jù)此即可解答。
    解答:解:1124=28(個)
    所以歐歐原來有28+12-16=24(個)
    小美原有28-12+14=30(個)
    奧斑馬原有28+22-14=36(個)
    龍博士原有28+16-22=22(個)
    答:原來歐歐有24個,小美有30個,奧斑馬有36個,龍博士有22個。
    4.小學四年級上冊奧數(shù)題 篇四
    1、一輛客車和一輛貨車分別從甲乙兩地同時相向開出。貨車的速度是客車的五分之四,貨車行了全程的四分之一后,再行28千米與客車相遇。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客車和貨車的速度之比為5:4那么相遇時的路程比=5:4相遇時貨車行全程的4/9此時貨車行了全程的1/4距離相遇點還有4/9-1/4=7/36那么全程=28/(7/36)=144千米
    2、甲乙兩人繞城而行,甲每小時行8千米,乙每小時行6千米?,F(xiàn)在兩人同時從同一地點相背出發(fā),乙遇到甲后,再行4小時回到原出發(fā)點。求乙繞城一周所需要的時間?
    解:甲乙速度比=8:6=4:3相遇時乙行了全程的3/7
    那么4小時就是行全程的4/7
    所以乙行一周用的時間=4/(4/7)=7小時
    5.小學四年級上冊奧數(shù)題 篇五
    1、180是由哪四個不同的且大于1的數(shù)字相乘得到的?試把這四個數(shù)按從小到大的次序填在下式的□里。
    180=□×□×□×□。
    解答:拆分180為四個整數(shù)的乘積有很多種方法,如
    180=1×4×5×90=1×2×3×30=…
    但拆分成四個"大于1"的數(shù)字的乘積,范圍就縮小了,如
    180=2×2×5×9=2×3×5×6=…
    若再限制拆分成四個"不同的"數(shù)字的乘積,范圍又縮小了。按從小到大的次序排列只有下面一種:
    180=2×3×5×6。
    所以填的四個數(shù)字依次為2,3,5,6。
    2、滿足58<12×□<71的整數(shù)□等于幾?
    答案:□=5
    【小結(jié)】因為58÷12=4……10,71÷12=5……11,
    并且□為整數(shù),所以,只有□=5才滿足原式。
    6.小學四年級上冊奧數(shù)題 篇六
    1、學校里買來了5個保溫瓶和10個茶杯,共用了90元錢。每個保溫瓶是每個茶杯價錢的4倍,每個保溫瓶和每個茶杯各多少元?
    想:根據(jù)每個保溫瓶的價錢是每個茶杯的4倍,可把5個保溫瓶的價錢轉(zhuǎn)化為20個茶杯的價錢。這樣就可把5個保溫瓶和10個茶杯共用的90元錢,看作30個茶杯共用的錢數(shù)。
    解:每個茶杯的價錢:
    90÷(4×5+10)=3(元)
    每個保溫瓶的價錢:
    3×4=12(元)
    答:每個保溫瓶12元,每個茶杯3元。
    2、兩個數(shù)的和是572,其中一個加數(shù)個位上是0,去掉0后,就與第二個加數(shù)相同。這兩個數(shù)分別是多少?
    想:已知一個加數(shù)個位上是0,去掉0,就與第二個加數(shù)相同,可知第一個加數(shù)是第二個加數(shù)的10倍,那么兩個加數(shù)的和572,就是第二個加數(shù)的(10+1)倍。
    解:第一個加數(shù):
    572÷(10+1)=52
    第二個加數(shù):
    52×10=520
    答:這兩個加數(shù)分別是52和520。
    7.小學四年級上冊奧數(shù)題 篇七
    媽媽讓小紅去商店買5支鉛筆和8個練習本,按價錢給小紅3.8元錢。結(jié)果小紅卻買了8支鉛筆和5本練習本,找回0.45元。求一支鉛筆多少元?
    想:小紅打算買的鉛筆和本子總數(shù)與實際買的鉛筆和本子總數(shù)量是相等的,找回0.45元,說明(8-5)支鉛筆當作(8-5)本練習本計算,相差0.45元。由此可求練習本的單價比鉛筆貴的錢數(shù)。從總錢數(shù)里去掉8個練習本比8支鉛筆貴的`錢數(shù),剩余的則是(5+8)支鉛筆的錢數(shù)。進而可求出每支鉛筆的價錢。
    解:每本練習本比每支鉛筆貴的錢數(shù):
    0.45÷(8-5)=0.45÷3=0.15(元)
    8個練習本比8支鉛筆貴的錢數(shù):
    0.15×8=1.2(元)
    每支鉛筆的價錢:
    (3.8-1.2)÷(5+8)=2.6÷13=0.2(元)
    也可以用方程解:
    設(shè)一枝鉛筆X元,則一本練習本為元。
    8X+5×=3.8-0.45
    64X+19-25X=30.4-3.6
    39X=7.8
    X=0.2
    答:每支鉛筆0.2元。
    8.小學四年級上冊奧數(shù)題 篇八
    有7袋大米,它們的重量分別是12kg、15kg、17kg、20kg、22kg、24kg、26kg。甲先買走一袋,剩下的由乙、丙、丁三人買走。已知乙和丙買走的重量恰好相等,都是丁的2倍。求甲先買走的那一袋大米的重量。
    【解析】
    因為乙和丙買走的重量一樣多,且都是丁的2倍
    所以乙丙丁三人買走的重量是丁的5倍;
    而7袋大米的總重量是12+15+17+20+22+24+26=136千克
    從136千克里減去5的倍數(shù),剩下的就是甲買走的重量
    反過來說,從136千克里減去甲買走的那一袋大米的重量,剩下的重量一定是5的倍數(shù),要使136減去一個數(shù)后和得數(shù)能被5整除,這個數(shù)的個位數(shù)字一定是1或者6,而這7袋大米的重量中只有26的個位是6;
    因此甲買走的那一袋大米的重量是26千克
    9.小學四年級上冊奧數(shù)題 篇九
    30輛小車和3輛卡車運貨75噸,45輛小車和6輛卡車運貨120噸。每輛卡車和每輛小車每次各運貨分別多少噸?
    答案與解析:
    摘錄條件:30輛小車+3輛卡車=75噸
    45輛小車+6輛卡車=120噸
    比較條件,轉(zhuǎn)化為:60輛小車+6輛卡車=150噸
    45輛小車+6輛卡車=120噸
    從對應(yīng)量的變化,可以看出(150-120)噸正好與(60-45)輛小車的載重量相對應(yīng),因此每輛小車每次可以運貨=2噸,那么每輛卡車每次可以運貨=5噸。
    10.小學四年級上冊奧數(shù)題 篇十
    1、765×213÷27+765×327÷27
    解:原式=765÷27×(213+327)=765÷27×540=765×20=15300
    2、(9999+9997+…+9001)-(1+3+…+999)
    解:原式=(9999-999)+(9997-997)+(9995-995)+……+(9001-1)
    =9000+9000+……+9000(500個9000)
    =4500000
    3、19981999×19991998-19981998×19991999
    解:(19981998+1)×19991998-19981998×19991999
    =19981998×19991998-19981998×19991999+19991998
    =19991998-19981998
    =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