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月齡寶寶唐詩集錦

字號:

唐詩是中國古典文學(xué)寶庫中精美絕倫的藝術(shù)瑰寶。唐詩的輝煌成就,引起后人學(xué)習(xí)的興趣和研究的熱潮。下面是分享的小月齡寶寶唐詩集錦。歡迎閱讀參考!
    1.小月齡寶寶唐詩集錦 篇一
    相思
    王維〔唐代〕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譯文
    紅豆生長在陽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長多少新枝。
    希望思念的人兒多多采摘,因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
    注釋
    相思:題一作“相思子”,又作“江上贈李龜年”。
    紅豆:又名相思子,一種生在江南地區(qū)的植物,結(jié)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鮮紅色。
    “春來”句:一作“秋來發(fā)故枝”。
    “愿君”句:一作“勸君休采擷”。采擷(xié):采摘。
    相思:想念。
    2.小月齡寶寶唐詩集錦 篇二
    春曉
    孟浩然〔唐代〕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譯文及注釋一
    譯文
    春日里貪睡不知不覺天就亮了,到處可以聽見小鳥的鳴叫聲。
    回想昨夜的陣陣風雨聲,不知吹落了多少嬌美的春花。
    注釋
    曉:天剛亮的時候,春曉:春天的早晨。
    不覺曉:不知不覺天就亮了。
    啼鳥:鳥的啼叫聲。
    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譯文及注釋二
    譯文
    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來只聽到到處有鳥兒啼叫。
    想起昨夜里風聲緊雨聲瀟瀟,花兒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注釋
    ⑴不覺曉:不知不覺天就亮了。曉:早晨,天明,天剛亮的時候。
    ⑵聞:聽見。啼鳥:鳥啼,鳥的啼叫聲。
    ⑶“夜來”句:一作“欲知昨夜風”。
    ⑷“花落”句:一作“花落無多少”。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
    3.小月齡寶寶唐詩集錦 篇三
    回鄉(xiāng)偶書
    賀知章〔唐代〕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譯文
    年少時離鄉(xiāng)老年才歸家,我的鄉(xiāng)音雖未改變,但鬢角的毛發(fā)卻已經(jīng)疏落。
    家鄉(xiāng)的兒童們看見我,沒有一個認識我。他們笑著詢問我:你是從哪里來的呀?
    注釋
    偶書:隨便寫的詩。偶:說明詩寫作得很偶然,是隨時有所見、有所感就寫下來的。
    少小離家:賀知章三十七歲中進士,在此以前就離開家鄉(xiāng)。老大:年紀大了。賀知章回鄉(xiāng)時已年逾八十。
    鄉(xiāng)音:家鄉(xiāng)的口音。無改:沒什么變化。一作“難改”。
    鬢毛:額角邊靠近耳朵的頭發(fā)。一作“面毛”。衰(cui):現(xiàn)一些教材版本讀“shuāi”。減少,疏落。鬢毛衰:指鬢毛減少,疏落。
    相見:即看見我;相:帶有指代性的副詞。不相識:即不認識我。
    笑問:一本作“卻問”,一本作“借問”。
    4.小月齡寶寶唐詩集錦 篇四
    早發(fā)白帝城
    李白〔唐代〕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譯文
    清晨,我告別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遠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時間。
    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回蕩,輕快的小舟已駛過萬重青山。
    譯文二
    清晨,我告別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遠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時間。
    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覺,輕舟已穿過萬重青山。
    注釋
    發(fā):啟程。
    白帝城:故址在今重慶市奉節(jié)縣白帝山上。楊齊賢注:“白帝城,公孫述所筑。初,公孫述至魚復(fù),有白龍出井中,自以承漢土運,故稱白帝,改魚復(fù)為白帝城?!蓖蹒ⅲ骸鞍椎鄢?,在夔州奉節(jié)縣,與巫山相近。所謂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BR>    朝:早晨。
    辭:告別。彩云間: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勢高聳,從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聳入云間。
    江陵:今湖北荊州市。從白帝城到江陵約一千二百里,其間包括七百里三峽。酈道元《三峽》:“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障,隱天蔽日,自非亭午時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絕?;蛲趺毙袝r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或巚)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展葌黜?,哀囀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還:歸;返回。
    猿:猿猴。
    啼:鳴、叫。
    住:停息。
    萬重山:層層疊疊的山,形容有許多。
    5.小月齡寶寶唐詩集錦 篇五
    江雪
    朝代:唐朝|作者: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古詩簡介
    《江雪》是唐代詩人柳宗元的一首五言山水詩,描述了一幅冰天雪地寒江,沒有行人、飛鳥,只有一位老翁獨處孤舟,默然垂釣。這是一幅江鄉(xiāng)雪景圖。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飛鳥絕跡,人蹤湮沒。遐景蒼茫,邇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調(diào)凄寂。漁翁形象,精雕細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詩采用入聲韻,韻促味永,剛勁有力。歷代詩人無不交口稱絕。千古丹青妙手,也爭相以此為題,繪出不少動人的江天雪景圖。被譽為唐人五言絕句者。這是柳宗元被貶到永州之后寫的詩,借寒江獨釣的漁翁,抒發(fā)自己孤獨郁悶的心情。表達了作者高尚的情操。
    翻譯/譯文
    所有的山,飛鳥全都斷絕;所有的路,不見人影蹤跡。
    江上孤舟,漁翁披蓑戴笠;獨自垂釣,不怕冰雪侵襲。
    6.小月齡寶寶唐詩集錦 篇六
    山行
    朝代:唐朝|作者: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古詩簡介
    《山行》是詩人杜牧的一首描寫和贊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絕句。這首詩描繪的是秋之色,展現(xiàn)出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畫,山路、人家、白云、紅葉,構(gòu)成一幅和諧統(tǒng)一的畫面。在這首詩中,杜牧以情馭景,敏捷、準確地捕捉足以體現(xiàn)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匯其中,使情感美與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為一體。
    全詩構(gòu)思新穎,布局精巧,于蕭瑟秋風中攝取絢麗秋色,與春光爭勝,令人賞心悅目。這首小詩不只是即興詠景,而且進而詠物言志,是詩人內(nèi)在精神世界的表露。
    翻譯/譯文
    深秋時節(jié),我沿山上蜿蜒的山路而行.云霧繚繞的地方隱隱約約可以看見幾戶人家。我不由自主地停車靠邊,是因為這傍晚楓林的美景著實吸引了我(亦可譯為直到夜幕降臨),那被霜打過的楓葉比二月的花兒還要紅。
    7.小月齡寶寶唐詩集錦 篇七
    秋夕
    朝代:唐朝|作者: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恰?BR>    古詩簡介
    《秋夕》是晚唐詩人杜牧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描寫一名孤單的宮女,于七夕之夜,仰望天河兩側(cè)的牛郎織女,不時扇撲流螢,排遣心中寂寞。
    換個心境體會,本詩描繪的卻是一幅“秋夕乘涼圖”,宮女的活潑輕快之情躍然紙上。蘅塘退士贊曰:“層層布景,是一幅著色人物畫。只‘坐看’二字,逗出情思,便通身靈動?!?BR>    翻譯/譯文
    秋夜,精美的銀色蠟燭發(fā)出微弱的光給畫屏上添了幾分清冷之色,一位宮女手執(zhí)綾羅小扇,輕輕地撲打飛舞的螢火蟲。天階上的夜色清涼如水;坐榻仰望星空只見牽牛星正遠遠眺望著織女星。
    8.小月齡寶寶唐詩集錦 篇八
    鳥鳴澗
    王維〔唐代〕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譯文
    寂靜的山谷中,只有春桂花在無聲地飄落,寧靜的夜色中春山一片空寂。
    月亮升起月光照耀大地時驚動了山中棲鳥,在春天的溪澗里不時地鳴叫。
    注釋
    鳥鳴澗:鳥兒在山澗中鳴叫。
    人閑:指沒有人事活動相擾。
    閑:安靜、悠閑,含有人聲寂靜的意思。
    桂花:春桂,現(xiàn)在叫山礬,也有人叫它山桂花。
    春山:春日的山。亦指春日山中。
    空:空寂、空空蕩蕩??仗?。這時形容山中寂靜,無聲,好像空無所有。
    月出:月亮升起。
    驚:驚動,擾亂。
    山鳥:山中的鳥。
    時鳴:偶爾(時而)啼叫。
    時:時而,偶爾。
    9.小月齡寶寶唐詩集錦 篇九
    馬嵬坡
    朝代:唐朝|作者:鄭畋
    玄宗回馬楊妃死,云雨難忘日月新。
    終是圣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
    古詩簡介
    《馬嵬坡》是唐代詩人鄭畋的作品。此詩以“馬嵬事變”作為背景。前兩句寫唐玄宗回馬長安,楊貴妃卻已死。盡管山河依舊,然而卻難忘舊情?!霸朴觌y忘”與“日月新”對舉,表達玄宗欣喜與長恨兼有的復(fù)雜心理。后兩句以南朝陳后主偕寵妃躲在景陽宮井中,終為隋兵所虜?shù)氖?,對比唐玄宗馬嵬坡賜楊貴妃自縊的舉動,對玄宗既有體諒,也有婉諷。
    翻譯/譯文
    玄宗返回長安楊貴妃早已死,舊時恩愛難忘國家開始振興。
    處死楊妃也是玄宗英明決策,不然就會步陳后主亡國后塵。
    注釋
    ⑴馬嵬(wéi)坡:即馬嵬驛,因晉代名將馬嵬曾在此筑城而得名,在今陜西興平市西,為楊貴妃縊死的地方。
    ⑵回馬:指唐玄宗由蜀還長安。
    ⑶云雨:出自宋玉《高唐賦》“旦為朝云,暮為行雨”,后引申為男女歡愛。此句意謂玄宗、貴妃之間的恩愛雖難忘卻,而國家卻已一新。
    ⑷景陽宮井:故址在今江蘇省南京市玄武湖邊。南朝的昏昧陳后主陳叔寶聽說隋兵已經(jīng)攻進城來,就和寵妃張麗華、孫貴嬪躲在景陽宮井中,結(jié)果還是被隋兵俘虜。
    10.小月齡寶寶唐詩集錦 篇十
    春夜洛城聞笛
    朝代:唐朝|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
    古詩簡介
    《春夜洛城聞笛》是唐代詩人李白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該詩抒發(fā)了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李白客居洛陽夜深人靜之時,被笛聲引起的思鄉(xiāng)之情。詩的前兩句描寫笛聲隨春風而傳遍洛陽城,后兩句寫因聞笛而思鄉(xiāng)。
    翻譯/譯文
    是誰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發(fā)出悠揚的笛聲,隨著春風飄揚,傳遍洛陽全城。
    在今夜的曲中,聽到故鄉(xiāng)的《折楊柳》,哪個人的思鄉(xiāng)之情不會因此而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