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級語文文言文知識點

字號:

因為高二開始努力,所以前面的知識肯定有一定的欠缺,這就要求自己要制定一定的計劃,更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相信付出的汗水不會白白流淌的,收獲總是自己的。高二頻道為你整理了《高二年級語文文言文知識點》,助你金榜題名!
    1.高二年級語文文言文知識點
    《阿房宮賦》
    四海:古代中國四境有海環(huán)繞,各按方位為“東海”、“南?!?、“西海”和“北?!保嘁驎r而異,說法不一。后指全國各地。
    《赤壁賦》
    1、既望:過了望日。望,農歷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所以“既望”指小月十六,大月十七。
    2、美人:古人常用來指有才德的人。
    3、羽化登仙:古代修道士XX到極致。跳出生死輪回、生老病死,是謂羽化成仙。
    4、無盡藏:佛教語,意謂包羅萬有。
    《項脊軒志》
    1、先大母:已逝世的祖母。
    2、先妣:已逝世的母親。
    3、歸寧:古代已婚女子回娘家省親。
    《與妻書》
    1、卿卿:古代夫婦間的愛稱,多用于女方。
    2、如晤:古代書信用語,如同面對面。
    3、司馬青衫:白居易貶至至江州,其《琵琶行》有“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4、太上忘情:古人傳說達到境界就能忘卻人的情感。
    《消遙游》
    六氣:陰、陽、風、雨、晦、明。
    《蘭亭集序》
    1、修禊:一種消除不潔的祭禮。古人習俗,陰歷三月上旬巳日臨水而祭,祓除不祥,之后飲酒游戲。曹魏后固定在三月三日。
    2、流觴曲水: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從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誰的前面,誰就取來飲酒。
    2.高二年級語文文言文知識點
    一、文言實詞
    1.通假字
    (1)輮以為輪(通“煣”,用火烘木使彎曲)
    (2)雖有其槁暴,不復挺者(通“又”,再;通“曝”,曬)
    (3)則知明而行無過矣(通“智”,智慧)
    (4)君子生非異也(通“性”,資質,稟賦)
    2.古今異義
    (1)輮以為輪(以為,古義:把……做成;今義:認為)
    (2)金就礪則利(金,古義:文中指金屬制成的刀劍等;今義:黃金)
    (3)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博學,古義:廣泛地學習;今義:學問淵博)
    (4)用心一也(用心:古:用,因為今:集中注意力;居心,存心)
    (5)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參:古:驗,檢驗今:參加,參見)
    (6)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寄托:古:安置,安身今:托付;把理想等放在某人或某事物上)
    3.詞類活用
    (1)動詞使動用法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使……彎曲)
    (2)形容詞活用為名詞
    其曲中規(guī)(彎曲的弧度)
    (3)名詞作狀語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每日)
    上食埃土,下飲黃泉(向上,向下)
    (4)名詞作動詞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水)
    輮使之然也(“輮”這種方法)
    不能十步(跨十步,至十步)
    (5)數(shù)詞作形容詞:
    用心一也(專一)
    4、一詞多義
    (1)絕
    假舟輯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橫渡)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隔斷)
    以為妙絕(到了極點)
    佛印絕類彌勒(非常)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終止)
    (2)假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憑借,借助)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借)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與真相對,不真,假裝)
    (3)聞
    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聽見)
    博聞強記(見聞、知識)
    不能稱前時之聞(聲譽、名聲)
    (4)強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強大,強健)
    挽弓當挽強,用劍當用長(有力的弓)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有余)
    乃百強步,日三四里(竭力,勉強)
    (5)望
    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向遠處看)
    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盼望,希望)
    先達德隆望尊(名望)
    七月既望(月圓之時,農歷每月十五日)
    二、文言虛詞
    1.而
    ⑴連詞,表修飾:吾嘗終日而思矣/吾嘗跂而望矣
    ⑵連詞,表轉折: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⑶連詞,表并列: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蟹六跪而二螯
    ⑷連詞,表承接: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⑸連詞,表遞進: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2.于
    (1)介詞,從: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2)介詞,比: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3)介詞,表對象,可以不譯:善假于物也
    3.之
    ⑴代詞:青,取之于藍(代靛青)/冰,水為之而寒于水(代冰)
    ⑵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⑶助詞,的:非蛇蟮之穴,無可寄托者
    ⑷助詞,用于定語和中心詞間,無實義:不如須臾之所學
    4.焉
    ⑴兼詞,于之,從這里: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⑵句末語氣助詞,了: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
    三、文言句式
    1.判斷句
    (1)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用“也”表示判斷)
    (2)非蛇蟮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用“者……也”表示判斷)
    (3)雖有槁暴,不復挺者,鞣使之然也(用“者……也”表示判斷)
    2.省略句
    (1)鞣(之)以(之)為輪(分別省動詞、介詞的賓語“之”)
    (2)假(于)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省介詞“于”)
    3.倒裝句
    (1)青,敢之于藍,而青于藍(于藍取之、于藍青,介賓后置)
    (2)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乎己參省,介賓后置)
    (3)善假于物也(于物假,介賓后置)
    (4)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利之爪牙、強之筋骨,定語后置)
    冰,水為之,而寒于水(于水,介詞結構后置)
    3.高二年級語文文言文知識點
    1、黃藥眠(1903-1987),原名黃訪、黃恍,的教育家、文藝理論家、美學家和作家。他以學術上鮮明的傾向、獨特的見解、豐碩的成果而享譽國內外。著有長詩《桂林底撤退》,小說集《暗影》《再見》,論文集《論走私主義者的哲學》等。
    2、雅—伊瓦什凱維奇(1894—1980),波蘭當代杰出的詩人和小說家,也是非常優(yōu)秀的散文家。他的散文自成一派,自然流暢,真切中見精神,樸素中有華彩。
    3、聞一多:原名聞家驊,號友三。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樸先生的大會上,憤怒斥責國民黨暗殺李公樸的罪行,發(fā)表了的《最后一次演講》,當天下午即被國民黨特務殺害。
    4、艾青:中國現(xiàn)代作家,原名蔣海澄,以《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詩成名。
    5、舒婷(1952—),原名龔佩瑜、龔舒婷,福建泉州人。當代詩人,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著有詩集《雙桅船》《會唱歌的鳶尾花》等。舒婷的詩既有鮮明的時代叛逆精神又有執(zhí)著而深切的愛國之情,被人譽為“心靈世界的歌”。
    6、朦朧詩是新時期詩壇上具有廣泛影響力的一個詩歌浪潮,也是一個取得了相當高藝術成就的詩歌流派。它于70年代后期產生。朦朧詩強化現(xiàn)代意識,突現(xiàn)創(chuàng)作主體,拓寬了詩歌的表現(xiàn)領域,豐富了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給詩歌帶來了更多撲朔迷離的意象和暗示意味,顯示了與30年代詩歌決然不同的特色。朦朧詩的代表作家有舒婷、顧誠、江河等。
    朦朧詩的特點:構思上,強調內在思維;表現(xiàn)手法上,追求意象化,往往將象征、暗示、通感等手法并用,表現(xiàn)詩人的思想感情。
    7、阿赫馬托娃:俄羅斯文學的女詩人之一。她和前夫古米廖夫同時阿克梅派的杰出代表。人稱“俄羅斯詩歌天空的月亮”。早期的室內抒情詩以“巫性思維”窺測人性,晚年將自己定位為“塵世的圣母”,醫(yī)生持續(xù)表達對人的終極關懷和愛。
    8、“楚辭”:“楚辭”這一名稱最早見于西漢前期,是戰(zhàn)國時期興起于楚國的一種詩歌樣式。它淵源于中國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謠,汲取民間文學,特別是楚聲歌曲的新形式,把《詩經》三百篇,特別是“雅”“頌”中古板的四言方塊詩改為參差不齊、長短不拘的騷體詩,建立一種新的詩歌體裁,標志著我國文學詩歌的新發(fā)展,是《詩經》以后的一次詩體大解放。主要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人。主要作品有屈原的《離騷》、《九歌》、《天問》,宋玉的《九辯》等。
    9、屈原,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詩人、政治家,“楚辭”的創(chuàng)立者和代表作者。20世紀曾被推舉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廣泛紀念。屈原是一個政治家,初輔佐懷王,做過左徒、三閭大夫。博聞強識,明于治亂,嫻于辭令,深得懷王信任,但為小人所讒,兩次被流放,最后悲憤絕望,相傳投汨羅江而死。
    10、《離騷》是我國古典文學中最長的一首政治抒情詩?!半x”——遭遇,“騷”——憂愁,“離騷”即作者遭遇憂愁而寫成的詩句,表現(xiàn)了詩人為實現(xiàn)祖國富強的崇高目標所作的熱烈追求和不屈的斗爭。全詩共373句。
    11、普希金,俄羅斯詩人,俄羅斯近代文學的奠基者和俄羅斯文學語言的創(chuàng)建者。作為詩人,他一生寫了800多首詩抒情詩和十幾篇敘事詩,運用了各種形式和韻律。普希金的重大貢獻還在于創(chuàng)建了俄羅斯文學語言,確立了俄羅斯語言規(guī)范。代表作有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長篇小說《上尉的女兒》。
    12、惠特曼(1819—1892),美國詩人,被公認為美國的“詩歌之父”。19世紀40年代末他加入了“自由土地黨”,反對美國的蓄奴制,主張土地改革,代表作詩集《草葉集》。《草葉集》是惠特曼的詩歌總集,其寓意是在于“草葉”隨處生長,最富有生命力。它象征著普通人,也象征著發(fā)展中的美國,同時,也象征惠特曼自己關于民主、自由的理想和希望。
    13、文天祥,字履善,一字宋瑞,號文山,南宋的愛國詩人。遺著有《文山先生全集》?!吨改箱浐笮颉肥俏奶煜闉樽约旱脑娂吨改箱洝穼懙男蛭?。詩集命名為《指南錄》,取“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詩意。
    14、張溥,字天如,號西銘,江蘇太倉人,明代文學家。他自幼勤學,所讀之書必手抄六七遍,因此他命名自己的書房為“七錄齋”。他組織了愛國社團復社,成為復社的領袖。在文學上,他提出“興復古學”的主張。著有《七錄齋集》。
    15、碑記,又稱碑志?!氨敝副?,“志”指墓志銘。前者刻石立于地上,后者則埋于地下。碑銘又分為三類,即宮室廟宇碑,墓碑和功德碑。墓碑用于敘述死者生前的事跡和高尚的品質。
    16、高爾斯華綏,英國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他最重要的作品是兩組三部曲《福爾賽世家》(《有產業(yè)的人》《騎虎》《出租》)和《現(xiàn)代喜劇》(《白猿》《鑰匙》《天鵝曲》)。
    17、楊絳,本名楊季康。主要作品有劇本《稱心如意》《弄假成真》,長篇小說《洗澡》。
    18、李約瑟,英國生物化學家、科技史專家,國際科學史聯(lián)合會主席。著有《中國科學技術史》、《用歷史觀點看待中國傳統(tǒng)的科學》等。
    19、魯迅,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對我國現(xiàn)代文學的發(fā)展有著重大的影響。主要的作品有:短篇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墳》《而已集》《二心集》《華蓋集》《南腔北調集》《且介亭雜文》等?!犊袢巳沼洝肥侵袊F(xiàn)代文學第一部白話小說。
    20、瞿秋白,原名瞿雙,后改名瞿霜、瞿爽,無產階級革命家,現(xiàn)代作家、翻譯家。作品有《餓鄉(xiāng)紀程》、《赤都心史》等。
    21、《左傳》是我國第一部記事詳細完整的編年史,為“十三經”之一。因為《左傳》和《公羊傳》、《榖梁傳》都是解說《春秋》而作,故又稱做“春秋三傳”。
    4.高二年級語文文言文知識點
    一、通假字
    (1)乃瞻衡宇(衡,通“橫”,橫木)
    (2)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為什么)
    (3)景翳翳以將入(景,通“影”,日光)
    二、古今異義
    1.親戚:內親外戚
    2.情話:知心話
    3.來者:未來的事情
    4.征夫:行人
    5.扶老:手杖
    6.風波:指戰(zhàn)亂
    7.人事:指做官
    8.去留:指生死
    9.尋:不久
    11.交:交互,都
    三、詞類活用
    (一)名詞的活用
    名詞作狀語
    ①園日涉以成趣每日、每天
    ②時矯首而遐觀有時
    2.名詞活用為動詞
    ①策扶老以流憩拄著
    ②樂琴書以消憂彈琴,讀書
    ③或棹孤舟劃船
    ④實迷途其未遠誤入迷途
    (二)動詞的活用
    動詞作名詞
    ①生生所資生活
    (三)形容詞作名詞
    ①倚南窗以寄傲傲然自得的心情
    ②攜幼入室幼兒,兒童
    (四)使動用法
    ①審容膝之易安形容詞活用為使動詞,使……安樂
    ②眄庭柯以怡顏形容詞活用為使動詞,使……愉快
    (五)意動用法
    ①悅親戚之情話意動,以……為愉快
    ②樂琴書以消憂意動,以……為樂
    ③善萬物之得時形容詞意動,以……為善
    5.高二年級語文文言文知識點
    (一)通假字
    1.舉酒屬客舉匏尊以相屬(屬,通“囑”勸酒)
    2.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馮,通“憑”乘)
    3.山川相繆(繆,通“繚”連結、盤繞)
    4.杯盤狼籍(籍,通“藉”,凌亂)
    5.舉匏尊以相屬(尊,通“樽”,酒杯)
    (二)詞類活用
    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動唱)
    2.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舞,使……起舞;泣,使……哭泣)
    3.正襟危坐(正,形作動整理)
    4.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南,名作狀向南)
    5.西望夏口,東望武昌(西、東,名作狀,向西、向東)
    6.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下、東:名作動,攻占,向東進軍、東下)
    7.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漁樵,名作動,打魚砍柴)
    8.侶魚蝦而友麋鹿(侶、友:意動用法以……為伴、以……為友)
    (三)古今異義
    1.白露橫江,水光接天(古義:白茫茫的水汽;今義: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
    2.凌萬頃之茫然(古義:浩蕩渺遠的樣子;今義:完全不知道的樣子)
    (四)一詞多義
    1.望:
    七月之望(名詞,陰歷的每月十五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動詞眺望,向遠處看)
    2.歌:
    扣舷而歌(唱)
    歌曰(歌詞)
    倚歌而和之(歌聲)
    3.如:
    縱一葦之所如(往)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像)
    飄飄乎如遺世獨立(像)
    4.然:
    其聲嗚嗚然(……的樣子,像聲詞詞尾)
    何為其然也(這樣)
    5.長:
    抱明月而長終(永遠)
    而卒莫消長也(增長)
    6.于:
    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
    月出于東山之上(從)
    徘徊于斗牛之間(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托遺響于悲風(給)
    7.而:
    羽化而登仙(表承接)
    扣舷而歌(表修飾)
    倚歌而和之(表修飾)
    正襟危坐而問之(表修飾)
    侶魚蝦而友麋鹿(表并列)
    逝者如斯而未償往也(表轉折)
    耳得之而為聲(表因果)
    8.之:
    凌萬頃之茫然(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詞)
    扣舷而歌之(音節(jié)助詞)
    倚歌而和之(代詞,代“歌”)
    哀吾生之須臾(助詞,取獨)
    9.其:
    而不知其所止(代詞,它,指“一葦”)
    其聲嗚嗚然(代詞,那)
    何為其然也(代詞,指簫聲)
    方其破荊州(代詞,他,指曹孟德)
    (五)特殊句式
    1.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賓短語后置)
    2.徘徊于斗牛之間(介賓短語后置)
    3.何為其然也(賓語前置)
    4.而今安在哉(賓語前置)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動句)
    6.而又何羨乎(賓語前置)
    7.凌萬頃之茫然(定語后置)
    8.是造物之無盡藏也。(判斷句)
    9.渺渺兮予懷(主謂倒裝)
    三、成語
    1.滄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顆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2.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著,形容嚴肅或拘謹?shù)臉幼印?BR>    3.世獨立:脫離社會,獨自生活,不跟別人往來。
    4.不絕如縷:像細線一樣連著,差點就斷了。多用來形容局勢危急或聲音細微悠長。
    5.杯盤狼藉:形容宴飲后桌上凌亂的樣子。
    四、其他重點字詞
    七月既望(農歷每月十六)
    白露橫江(籠罩)
    縱一葦之所如(縱:任,如:往)
    凌萬頃之茫然(越過)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浩浩:廣闊,遼遠;馮虛:凌空、憑空)
    渺渺兮予懷(悠遠的樣子)
    倚歌而和之(倚:循,依;和:唱和)
    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裊裊:形容聲音婉轉悠長,縷:細絲)
    正襟危坐(端正)
    方其破荊州(方,當)
    固一世之雄也(本來)
    哀吾生之須臾(片刻)
    知不可乎驟得(驟:突然;驟得輕易得到)
    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竟,連……都……;一瞬:一眨眼,比喻時間短暫)
    而吾與子之所共食(共同享用,也作“適”)
    五、重點句子翻譯
    1.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翻譯:像蜉蝣一樣寄生在天地之間,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顆谷粒
    2.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
    翻譯:同仙人一起遨游,與明月一起長存
    3.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翻譯:如果從那變動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間萬事萬物(時刻在變動),連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
    4.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翻譯:這是大自然無窮無盡的寶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