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數學《位置與方向》教案五篇

字號: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三年級數學《位置與方向》教案五篇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三年級數學《位置與方向》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活動,認識方向與距離對確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據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3、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用方向和距離描述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
    對任意角度具體方向的準確描述。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春季是運動的時節(jié),我們同學們都很愛好運動,不久我校就會舉行越野比賽,現在老師將越野圖展現給大家。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出示越野圖的起點和終點位置。
    2、如果你是一名運動員,你將從起點向什么方向行進?(方向標)加方向標有什么好處?為什么方向標畫在起點的位置?(以起點為觀測點)
    3、自主探究,小組討論,合作交流
    例1的學習是讓學生明確可以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教學時,可以與主題圖的教學結合進行,通過情境使學生明確需要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才能確定物體的位置。活動中確定方向的具體方法可以讓學生小組合作進行探索。
    知道在出發(fā)點的東北方向就可以出發(fā)嗎?如果這樣會發(fā)生什么情況?這樣確定方向準確嗎?怎么樣走會更加的準確?
    準確的可以說是東偏北30°,那可以用北偏東60°這樣表示嗎?在說具體位置時,一般先說與物體所在方向離得較近(夾角較?。┑姆较??!拷膫€方向就把那個方向放在前面。
    (距離1千米)如果沒有距離又會怎樣?
    1號點在起點的東偏北30°的方向上,距離是1千米。你學會表示了嗎?
    三、鞏固練習內化提高
    做一做呈現了小明家附近幾處建筑物的位置示意圖,通過方向與距離的確定,使學生進一步明確確定方向的具體方法。
    練習三第1、2題是相應的在地圖上確定方向的練習。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我們可以根據題目提供的方向和距離這兩個條件來確定物體的位置。首先要確定方向標?!?BR>    2.小學三年級數學《位置與方向》教案
    教學內容:教材第2至3頁例1及練習一第1題。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體驗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通過大量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形成辨認東、西、南、北等方向的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3、在觀察主題圖時,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重難點:會在實景中辨認東、南、西、北,并能運用這些詞語來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2008年的奧運會在哪里舉行嗎?這是我們祖國的驕傲,也是全國人民努力的結果,大家想不想看看首都北京的美景呢?
    二、愉快體驗,探究新知
    1、觀察主題圖
    (1)出示第2頁彩圖。
    (2)我們現在來到了北京的天安門廣場,你們看見了哪些建筑物?愿意當小導游為大家介紹一下嗎?同桌之間互相解說。
    (3)指名上臺講。
    2、學習例1:出示第3頁彩圖。
    (1)圖上畫的是小明和他的學校,你能告訴老師他在干什么嗎?大家想和他一樣去我們的操場上認識這四個方向嗎?
    早上太陽在什么方向?面朝太陽,我們面對的是什么方向?背對的方向是什么方向?
    學生相互說說自己前面的和后面的方向。
    現在同學們像老師一樣伸開兩臂,我們左手指的方向是北,右手指的方向是南。
    (2)讓學生說說學校的東、南、西、北各有什么建筑物。提問學校的教學樓等建筑物在操場的哪一面?
    (3)請4位同學面朝4個方向背對背站好,讓他們說說自己面對的方向。引導其他同學觀察和發(fā)現東西兩個方向的同學背對背,南北兩個方向的同學背對背。
    強調東西相對,南北相對。
    (4)回教室填寫例1。
    三、分層練習,鞏固新知
    1、說一說教室里東、南、西、北各有什么(練習一第1題)?
    2、用東、南、西、北這些詞語說一說你座位周圍同學所在的方向。
    3、你說我做:5人一組,1人指揮,4人做動作。(1人指揮站中間,4人聽指揮站4個方向。)
    四、課堂小結
    今天大家學到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回家按照4個方向觀察房間的擺設,明天來告訴大家。
    板書設計:位置與方向
    3.小學三年級數學《位置與方向》教案
    教學內容
    人教三年級下冊P3-P8。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情境和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知道地圖上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2、在東、南、西、北中,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
    3、讓學生辨認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個方向,知道地圖上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個方向。
    4、借助現實的數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發(fā)展空間觀念,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認識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八個方向。
    2、教學難點:快速辨別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個方向。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都知道太陽吧,沒有太陽就沒有光明。那同學們有觀察過太陽嗎?(學生們紛紛討論起來。)
    學生1:太陽是圓的。學生2:太陽每天從東邊出來。師:同學們回答的非常棒!
    師:(多媒體演示)早晨,太陽從東方升起。傍晚,太陽從西方落下。
    二、教授新課
    教學東、西、南、北。
    師:我們看看學校的鳥瞰圖。圖書館在校園的東面,體育館在校園的什么面呢?請同學們回答一下。
    學生:西面。
    師:這位同學學得非??彀?!那我們再看看教學樓在校園的什么面,大門在校園的什么面。請大家舉手回答。
    學生1:教學樓在校園的北面。
    學生2:大門在校園的南面。
    師:同學們太聰明啦!都學得很快。
    師:我們一起來念一念:面向西,后面是東,左面是南,右面是北。面向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東。(學生們跟著念起來。)
    師:我們再看看學校的示意圖。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制的,大門在操場的下面,就是再操場的南面。我們再看下面的題目。
    學生們踴躍回答問題,老師對同學們的正確答案給予肯定和贊賞。
    師:我們再看看天安門的布局,根據圖讀一讀:天安門城樓在國旗的北面,人民大會堂在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西面,中國國家博物館在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東面。(學生們跟著念起來。)
    接著老師又找學生回答問題。
    師:我們再觀察校園的鳥瞰圖,餐廳在校園的什么角,存車處在校園的什么角,科技樓在校園的什么角?大家來想一想。
    學生:餐廳在校園的西北角,存車處在校園的東南角,科技樓在校園的西南角。師:回答的太棒了!現在大家都可以作一個小小向導了??凑l愿意主動做小向導?(學生們積極回答問題,老師對答案進行公布,對回答正確的學生進行肯定,對回答錯誤的給予鼓勵。)
    師:大家應該都喜歡去動物園吧!那我們來看看動物園的示意圖。說出各動物場館分別在花壇的什么方向。(學生們都踴躍回答問題,老師對學生們的回答給予鼓勵和肯定。)
    三、鞏固練習
    師:我們再看看街心廣場的分布。請同學們回答銀行、車站、公園、飯店各在街心花園的什么方向?(老師一邊播放課件,一邊找學生回答問題。對回答正確的學生進行肯定和夸獎,對回答錯誤的同學進行鼓勵,鼓勵下次再接再厲。)
    四、總結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懂得辨認方向了嗎?
    4.小學三年級數學《位置與方向》教案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數學第六冊第9、11頁。
    教學目標:
    1、在辨認8個方向基礎上,學會看簡單平面的線路圖。并能用恰當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
    2、在對簡單物體的位置關系的探索過程中,發(fā)展空間觀念。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在雙休日都喜歡和家長去什么地方?用什么方式去呢?
    生:乘公交車。
    師:每路公交車都有一定的行車路線,我們在乘車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生:看車是不是經過我們要去的地方。
    生:看車開的方向是不是和我們要去的方向一致。
    生:看我們要坐幾站才下車……
    師:大家提的這些都很有必要了解清楚。今天老師帶大家去泛洋嘉年華游玩,可以乘坐幾路車?首先要學習如何認識路線。(出示課題:認識路線)
    二、自主探索,小組合作解決問題。
    引入:師出示路線圖。
    北會展中心(嘉年華)
    椰風寨
    廈大
    廈大西村
    黃厝
    廈大醫(yī)院胡里山曾厝安小學白石炮臺
    認識29路車的行車路線。
    師:有了這張路線圖,你們一定能很快知道各個站點在學校的哪個方向,誰來說一說?
    生:胡里山站在學校的西面……
    師:小朋友觀察真仔細,你能在小組內說一說29路車的行車路線嗎?
    從廈大出發(fā)向行駛……
    先引導學生在組內說一說,再全班交流。
    師:誰還能說一說你想從哪個站點出發(fā)到哪個站點的路線?
    請幾個學生說一說自己的行車路線。
    3、出示泛洋嘉年華的導游圖。
    4、師:我們乘坐29路車來到泛洋嘉年華,這里的游樂項目可真不少,誰來說一說有哪些游樂項目?
    5、你喜歡哪個游樂項目,它在游樂園的什么位置?請你在小組內說一說。
    師問:奇遇木馬在奇趣謎宮的什么方向?
    動感電影在驚天動地的什么方向?學生指名回答。
    接下來由學生提問,學生指名回答。
    6、小朋友真聰明,我這兒還有一個要求:我想從入口出發(fā)去玩驚天動地、奇趣謎宮、海盜船、奇遇木馬,再從出口回家,我應該先去哪兒,再去哪,請幫我安排一條路線吧。
    (a)同桌合作完成路線圖。
    (b)指名介紹路線圖。
    (c)集體評價。
    三、鞏固練習:
    自己閱讀課本第9頁,對書上提的問題,在小組內說一說,讓小組內同學評一評。
    四、全課小結:
    小朋友們今天學習了新的知識,說一說今天感興趣的什么?為什么?
    5.小學三年級數學《位置與方向》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觀察,初步體會路線、方位圖的成圖過程,從而能準確識別地圖上的方向。
    2、在識別方位圖的基礎上學會看簡單的線路圖,樹立正確的空間觀念。
    3、在學習過程中學會用數學眼光去觀察生活,培養(yǎng)有序思維,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4、培養(yǎng)熱愛家鄉(xiāng)、尊重老人的情感。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會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知道地圖上方向的基礎上,學會看簡單的路線圖,進一步鞏固看圖辨認方向的知識。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潞城市城關小學是一所市屬鎮(zhèn)管的四軌制老學校,在辦學規(guī)模及教學設施上在潞城算是一流,有多媒體教室、實驗室、圖書室。其生源90%以上來自半工半農或游商小販之家。但是經過一年多的學校教育,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學習習慣、思維能力有了跳躍式改觀。幾乎100%的學生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98%的學生會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為學好本節(jié)課,課前讓學生在家長的陪同下一起去看了中華大街,了解它的位置、走向以及街上的主要建筑物,有目的地讓學生進行了實地觀察。
    【教學設計】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跟爸媽一起逛了我們潞城的中華大街,你發(fā)現了什么?有什么話要對大家說嗎?
    (課前帶著目標去看,交流的主題應該比較明確。)
    師:能把你畫下的、拍下的圖片給大家看看嗎?
    (滲透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教育,體會家鄉(xiāng)在發(fā)展。)
    師:長治實驗小學的老師要來咱們城小聽課,咱們用圖告訴他們行走的路線好嗎?
    (二)深入淺出探究新知
    1、把孩子們收集到的信息,用圖的方式展現出來。
    師:中華大街是南北向的,還是東西向的?如果畫在黑板上應該怎么畫?有幾個十字路口?
    (在黑板上畫出基本的路線。)
    讓學生把收集到的典型的標志性建筑物圖片貼在上面。
    2、看圖說一說。
    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說一說“在的面”。
    3、嘗試敘述到城關小學的路線。
    師:同學們,你們都去過長治吧?當13路汽車駛出長治后向哪個方向走?駛進潞城市時應向哪個方向拐?(根據回答用箭頭標出。)
    師:當汽車駛進中華大街后,你能領著實驗小學的老師到達我們城小嗎?
    (學生指著圖用自己的話敘述,老師點撥,逐步規(guī)范。)
    師:假如你是小導游,能邊走邊給同學們介紹一下路兩側的建筑物嗎?
    (三)在運用中深化理解
    1、投影出示長治和濟醫(yī)院方位圖,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發(fā)現,適當時候教師提出幾個典型的問題。
    (在問題回答當中,要讓學生學會與長治實驗小學的老師交流,并與之探討。)
    2、(1)說一說,從潞城市城關小學到“好萬家超市”怎么走?
    (2)與好朋友說說回家的路線。
    3、思維訓練。
    (1)出示“看望老人”圖,創(chuàng)設一個故事情境,教育學生要尊重老人。
    (2)說一說,你從圖中發(fā)現了什么?
    (3)說一說,三個小朋友怎樣走到敬老院?
    (4)假如小明想同兩個好朋友一起去敬老院,他可能會怎樣走?
    (5)假如你是班長,你準備怎樣安排?
    (四)課堂小結
    說說你有什么收獲?對自己、同學、老師有什么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