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課件精選(5篇)

字號:

課件設計和運用,一定要結合教學內容等多方面的客觀條件,具體問題具體對待。做的得體,會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反之,則會事與愿違,如若枯燥乏味的課件必然會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而精心設計好一個課件,因勢利導,就能緊扣學生的活動心理,活躍其思維,增強其學習興趣,從而大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下面是整理分享的小學體育課件,歡迎閱讀與借鑒。
    1.小學體育課件
    內容:
    不同方式的跳躍
    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
    本班有學生32名,其中女生18名。優(yōu)秀學生占30%,合格學生占60%,后進生占10%,學生有課前預習得習慣,學習自覺性較好。
    教學目標
    運動參與:通過讓學生主動參與運動動作的學習,培養(yǎng)他們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態(tài)度。
    運動技能:在游戲找了個進行各種移動,跳躍的練習,說出不同方式跳躍的術語,使100%的學生掌握基本跳躍的方法,80%的同學掌握不同方式的跳躍方法。
    身體健康:發(fā)展學生身體的協(xié)調能力及跳躍能力。
    心理健康: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精神。使學生體會到體育的樂趣。樹立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
    社會適應:培養(yǎng)學生獨立和他人合作完成活動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先擺臂,后蹬地
    雙腳用力蹬地迅速向前上方跳出
    雙腳落地,落地時腳尖先落地,同時兩腿自然屈膝,維持平衡。
    教學過程:
    一、準備部分
    1、課堂常規(guī)
    a、體委集合整隊,清點報告人數
    b、師生問好,宣布本課的教學任務
    組織圖形
    要求:快靜齊
    聲音洪亮、精神飽滿
    2、準備活動
    a、按圖形跑成“龍”的隊形,(教師將畫好的圖形展示給學生,找出領頭人帶隊跑出隊形)
    圖形分別為:四邊形、螺旋形、S形、T形
    要求:
    a、學生手持藤圈放在頭頂上,跑出隊形,隊伍整齊,步伐一致
    b、“相反口令”小游戲
    要求:動作迅速,學生邀請聽課的老師一起進行游戲。
    二、基本部分
    1、游戲“梅花樁”
    在教師的引導下,利用“梅花樁”這個游戲,讓學生自主學習,體驗雙腳蹬地向前跳動作技術要領,獲得運動技能。
    2、“青蛙過河”
    學生利用藤圈想象出不同的跳法
    a、教師引導
    跨步加雙腳跳,先單腳再雙腳跳,單腳或雙腳跳
    b、學生嘗試練習,教師指導。
    3、袋鼠接力
    組織學生用已掌握的基本跳躍方法進行一場接力比賽,然學生在競爭中進一步鞏固技術要領。通過比賽,對優(yōu)勝組進行激勵性評價。
    三、結束部分
    1、教師讓分成的兩個小組的學生分別利用小組的藤圈擺出圖形,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沖分發(fā)揮學生的想像力,由學生自編自創(chuàng)出不同的圖形或字(奧運圖形、花環(huán)圖形等)
    2、教師總結本課,沖分表演肯定學生的能力,以笑臉結束本課。
    3、師生再見,收還器材。
    2.小學體育課件
    學習目標:
    1、本課借助小墊子,主要發(fā)展學生的走、滾動、柔韌以及身體協(xié)調能力的基礎運動能力。
    2、通過游戲,發(fā)展學生的爬行以及平衡能力,培養(yǎng)學生克服困難、勇敢向前、團結一致的意志品質,充分享受游戲帶來的快樂。
    學習重難點:
    重點:發(fā)展學生的基礎運動能力
    難點:滾動協(xié)調
    教具準備:
    1、小墊子40塊
    2、錄音機一臺
    3、實心球4個
    教學過程:
    一、課堂常規(guī)
    1、整隊,師生問好
    2、老師提出本課學習內容
    3、隊列練習
    ①稍息
    ②立正
    ③向左右轉原地踏步走
    教師以談話方式導入新課:借助小墊子做一些非常有趣的活動。
    教師帶領學生進入角色,準備好上課。
    教師進行隊列練習,下達正確口令。
    二、走一走,蛇形走
    1、教師講解活動方法及要求。借助小墊子當標志物,穿過小墊子走蛇形。在走的過程中聽哨聲擺動物造型。
    3、教師組織學生集體練習走蛇形。
    三、模仿操(協(xié)調能力)
    1、教師談話式導入準備活動。
    2、教師播放音樂,活躍課堂氣氛,帶領學生進入角色。
    4、教師帶領學生配合音樂進行模仿,適時表揚與鼓勵優(yōu)秀生。
    四、墊上運動
    1、墊上柔韌訓練:橫、縱叉、仰臥推半橋。
    2、墊上滾動
    1、墊上柔韌訓練:教師分別示范橫、縱叉、仰臥推起半橋。講解動作要求。
    2、教師帶領學生練習并請優(yōu)秀生表演。
    3、教師引導學生看見過什么樣的滾動,并示范。
    4、教師組織學生練習球和小木棒的滾動。
    5、教師組織學生擺好墊子并做連續(xù)滾動。
    6、教師提醒學生注意安全
    五、游戲:過河取把寶
    1、教師#課件# #小學體育課件精選(5篇)#引出游戲。
    2、教師講解游戲方法并請學生一起做示范。
    3、教師講解游戲規(guī)則。
    5、教師帶領學生集體游戲,提醒注意安全。
    六、結束部分
    1、教師帶領學生做放松活動。
    2、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本課小結。
    3.小學體育課件
    學習階段:
    水平三
    學習目標:
    了解排球的發(fā)球的動作要領,在學習中撐握一定的發(fā)球技能。
    學習內容:
    排球:發(fā)球
    學習步驟:
    一、積極準備,充分活動。
    教師活動:
    1、組織學生集隊、隊列練習。
    2、組織學生進行準備活動。
    3、組織學生進行步法移動。
    學生活動:
    1、體育委員整隊,檢查出席人數。
    2、聽運動員進行曲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進行隊列練習,在動作正確的同時感受正確的節(jié)奏。
    3、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進行慢跑,并進行步法移動。
    組織:六列橫隊、自主分散
    二、合作學練,掌握動作
    教師活動:
    1、組織學生嘗試復習發(fā)球動作。
    2、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重點講解示范,讓學生掌握發(fā)球的動作概念是擊球點的掌握和手臂的揮動動作。
    3、組織學生進行練習,巡回指導。
    4、組織學生實戰(zhàn)運用,總結掌握情況。
    學生活動:
    1、在規(guī)定的地點自己體驗發(fā)球動作,嘗試著把球擊出。
    2、認真觀看老師的示范,了解動作的要點是擊球點和手臂的揮動。
    3、按要求繼續(xù)嘗試發(fā)球動作,進一步體驗協(xié)調用力的進行發(fā)球練習。
    4、積極參加小組比賽,在實際的比賽中體驗發(fā)球的重要性。并在比賽中明白只有多鍛煉才能把球發(fā)到有效的區(qū)域內,才能有一定的目標。
    5、認真聽老師總結,對照總結了解自己的差距。
    組織:分組分散
    場地器材:體育館、小排球、錄音機
    4.小學體育課件
    教學內容:
    1跳躍:蹲踞式跳遠。
    2游戲:推鐵環(huán)。
    教學目的:
    1、通過全程跳遠練習,知道跳遠有四個動作步驟,初步懂得丈量步點的方法。
    2、能做出完整動作,基本做到快速助跑、起跳準確有力、落地平穩(wěn),動作連貫協(xié)調。
    3、通過游戲,樹立自信心和勇于克服困難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徒手操
    二、基本部分:
    教法
    1、組織學生分組做15—20米加速跑和集體做原地雙腳起跳與上一步起跳收腹屈膝練習。
    2、示范跳遠完整技術動作,講清其動作的四個步驟:“助跑、起跳、騰空、落地”。
    3、講解確定步點的方法,組織學生兩人一組,助跑15—20米起跳,確定助跑距離和步數,調整佳起跑點。
    4、分組全程練習體會四個動作步驟,做到連貫協(xié)調,平穩(wěn)落入沙坑。重點使會糖果調整步點,不斷提高助跑與踏跳的銜接。
    5、組織學生進行推鐵環(huán)的游戲,注意安全。
    學法
    1、按老師要求認真完成蹲踞式跳遠輔助練習。
    2、通過觀察示范和聽講解,并通過反復練習,知道并初步掌握跳遠的四個動作步驟。
    3、仔細聽教師講解確定步點的重要性和方法。自找伙伴,兩人一組互相配合,確定助跑距離和步點。
    4、在全程完整動作練習中,提高助跑與踏跳的銜接連貫性,掌握屈膝緩沖落地的動作,安全地進行活動。
    5、積極參與推鐵環(huán)的游戲,學會推鐵環(huán)的簡單技能。
    三、結束部分:
    1、放松練習。
    2、總結評價。
    5.小學體育課件
    一、教學指導思想
    本課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堅持“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學生主動發(fā)展為目標,引導學生探究學習、合作學習,提高學生實踐能力作為主要目標,并根據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寓教于樂,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模仿,使他們在積極的看、學、練、比的過程中展示所學的運動技能,培養(yǎng)與他人合作的能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熱烈的氛圍中,提高技能與體能,體驗成功的樂趣。
    二、教材分析
    跑,是小學體育教學的基本項目之一,本節(jié)課是小學體育課教學中為基礎的一節(jié)課,也是較為單一、枯燥的一節(jié)課,站立式起跑姿勢的掌握,對發(fā)展學生起跑時的反應能力,提高學生跑的成績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課試圖通過多種學練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練興趣,讓學生認識到掌握站立式起跑的正確動作的重要性,提高學生對站立式起跑學習的重視程度,以便教學目標的更好達成。
    三、學情分析
    本課設計對象為五年級學生,他們善于模仿,對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強,有好奇心,樂于展示自我但自控能力欠缺是這一年齡段的顯著特點,大部分學生對短距離跑的練習非常感興趣,對站立式起跑有所了解,但是動作要領不清楚。本課通過教師適當的點撥,使活潑好動的低年級學生通過在反復的游戲活動中,主動探索并初步掌握淺易的生活知識和學習簡單的動作技能,同時多用激勵性語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以便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提高動作質量。
    四、教學目標預設
    1、認知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站立式起跑的動作以及起跑動作。
    2、技能目標:基本掌握并運用站立式起跑的動作,“預備”口令時的準備動作做準確,身體重心前移;加速時直線跑進,體會加速跑時上下肢的協(xié)調配合。
    3、情感目標:通過模仿、想象,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使學生在練習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提高學生主動參與充分展示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發(fā)展小組合作的精神。
    五、教材重難點
    教學重點:站立式起跑的動作基本姿勢。
    教學難點:蹬地快速有力及起跑后的直線加速。
    六、場地器材
    器材:粉筆若干
    場地:操場
    七、教學過程
    1、熱身活動:通過游戲“抓尾巴”進行熱身練習,使身體得到充分活動,為下面的學習做好準備。
    2、基本部分:
    教師動作示范讓學生模仿—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講解示范動作要領—建立動作概念;學生模仿—形成動作表象;反復練習掌握動作;個別展示,發(fā)現(xiàn)問題,通過以上教學環(huán)節(jié),將學習的重難點貫穿于不斷變化的活動之中,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突破教學重難點,完成技術動作的學習,并在游戲比賽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同時,發(fā)展體能達到全面發(fā)展學生身體素質的目的。
    3、結束部分:
    通過“大王叫我來巡山”集體舞放松,然后,以學生談體會和收獲的方式,進行總結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