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內蒙古大學誠邀海外英才申報優(yōu)青(海外)項目,詳細請見文內,現將招聘公告原文發(fā)布如下:

一、學校簡介
內蒙古大學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首府、歷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市,距北京400余公里。學校于自治區(qū)成立10周年之際的1957年,一步到位、高起點創(chuàng)辦,是新中國成立后在少數民族地區(qū)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綜合大學,時任國務院副總理、自治區(qū)主席烏蘭夫任首任校長,黨和政府由北京大學等十幾所選派知名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干,組成建校初期高水平師資隊伍,帶來積淀悠久的治學傳統(tǒng)和崇高大學精神,為學校后續(xù)發(fā)展奠定了堅實辦學基礎和優(yōu)良學風校風。學校于1962年招收研究生,1978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1984年獲博士學位授權,1997年被批準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2004年成為內蒙古和國家教育部共建大學,2012年進入國家中西部“一省一?!备咚酱髮W建設計劃,2017年成為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2018年成為部省合建高校,列入教育部屬高校序列。
學校學科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藝術學、教育學等學科門類,擁有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動物學2個國家重點學科,生態(tài)學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有18個自治區(qū)重點學科、8個自治區(qū)重點培育學科。擁有1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8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有2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5個碩士專業(yè)學位授權類別。
學校在蒙古學、民族學、生物學、生態(tài)學、化學等領域設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部級重點研究平臺15個;有40多個自治區(qū)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校本部有教學科研人員1135人,具有高級職稱的專任教師有654人,具有博士學位比例占75.5%,45歲及以下青年教師占58.9%,在校外獲得學位的專任教師占67.0%,具有海外學術背景的教師比例達到17.4%。近年來,在國家和自治區(qū)大力支持下,學校辦學條件大幅提升,面向海內外英才的聚集力顯著增強,辦學質量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在國家重大項目承擔能力、學術成果國際影響力、人才培養(yǎng)質量、服務地方能力、國際化水平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學術制度文化環(huán)境不斷優(yōu)化,已成為國家和自治區(qū)高素質人才培養(yǎng)、高水平科學研究、高質量成果轉化和高層次決策咨詢的重要基地。
二、項目簡介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自2021年起設立優(yōu)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勵在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方面已取得較好成績的海外優(yōu)秀青年學者(含非華裔外籍人才)回國(來華)工作,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chuàng)新性研究,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快速成長,培養(yǎng)一批有望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yōu)秀學術骨干,為科技強國建設貢獻力量。項目資助強度為100-300萬元,資助期限3年。
三、申報條件
1.優(yōu)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的申請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guī),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自覺踐行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2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學位;
(4)研究方向主要為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
(5)在2022年4月15日前,一般應在海外高校、科研機構、企業(yè)研發(fā)機構獲得正式教學或者科研職位,且具有連續(xù)36個月以上工作經歷;在海外取得博士學位且業(yè)績特別突出的,可適當放寬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專家認可的科研或技術等成果,且具有成為該領域學術帶頭人或杰出人才的發(fā)展?jié)摿Γ?BR> (7)申請人尚未全職回國(來華)工作,或者2021年1月1日以后回國(來華)工作。獲資助通知后須辭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無工作,全職回國(來華)工作不少于3年。
2.限項要求
執(zhí)行中央有關部門關于國家科技人才計劃統(tǒng)籌銜接的要求。同層次國家科技人才計劃支持期內只能承擔一項,不能逆層次申請。
四、申報說明
1.符合條件的申請人,可按照項目指南要求,與學校簽訂工作合同或者意向性協議,于2022年2月15日以后登錄信息系統(tǒng),在線填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yōu)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申請書》(以下簡稱申請書)。申請人對所提交申請材料的真實性負責。
2.申請人應當按照申請書填報說明和撰寫提綱的要求用簡體中文或英文在線填寫申請書,并上傳附件等材料。
3.優(yōu)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實行無紙化申請方式,申請人在線提交電子申請書及附件、公正性承諾書等材料至學校,由學校審核后在線提交自然科學基金委。
五、相關待遇
項目獲得者直接聘為“駿馬計劃”A3崗。聘任期間享受稅前年薪40至80萬元+N(住房補貼)。
科研啟動經費根據不同學科特點和研究計劃商定,實驗類理科、工科類500萬元左右,非實驗類理科等在150萬元以內。
配偶需要就業(yè)的,由自治區(qū)組織人事部門負責解決就業(yè),子女需要就讀中小學的,可在本市公立中小學選擇就讀學校。
六、其它說明
對于未入選者,可根據人才的成長性和學術貢獻以“駿馬計劃”B崗位和學術骨干引進。
七、聯系方式
人事處:王老師,(+86-471)4995765,imu_wangyu@imu.edu.cn;科學技術處:朱老師,(+86-471)4994082,ndkjc3@imu.edu.cn
八、相關學院聯系方式
點擊查看

一、學校簡介
內蒙古大學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首府、歷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市,距北京400余公里。學校于自治區(qū)成立10周年之際的1957年,一步到位、高起點創(chuàng)辦,是新中國成立后在少數民族地區(qū)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綜合大學,時任國務院副總理、自治區(qū)主席烏蘭夫任首任校長,黨和政府由北京大學等十幾所選派知名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干,組成建校初期高水平師資隊伍,帶來積淀悠久的治學傳統(tǒng)和崇高大學精神,為學校后續(xù)發(fā)展奠定了堅實辦學基礎和優(yōu)良學風校風。學校于1962年招收研究生,1978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1984年獲博士學位授權,1997年被批準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2004年成為內蒙古和國家教育部共建大學,2012年進入國家中西部“一省一?!备咚酱髮W建設計劃,2017年成為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2018年成為部省合建高校,列入教育部屬高校序列。
學校學科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藝術學、教育學等學科門類,擁有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動物學2個國家重點學科,生態(tài)學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有18個自治區(qū)重點學科、8個自治區(qū)重點培育學科。擁有1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8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有2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5個碩士專業(yè)學位授權類別。
學校在蒙古學、民族學、生物學、生態(tài)學、化學等領域設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部級重點研究平臺15個;有40多個自治區(qū)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校本部有教學科研人員1135人,具有高級職稱的專任教師有654人,具有博士學位比例占75.5%,45歲及以下青年教師占58.9%,在校外獲得學位的專任教師占67.0%,具有海外學術背景的教師比例達到17.4%。近年來,在國家和自治區(qū)大力支持下,學校辦學條件大幅提升,面向海內外英才的聚集力顯著增強,辦學質量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在國家重大項目承擔能力、學術成果國際影響力、人才培養(yǎng)質量、服務地方能力、國際化水平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學術制度文化環(huán)境不斷優(yōu)化,已成為國家和自治區(qū)高素質人才培養(yǎng)、高水平科學研究、高質量成果轉化和高層次決策咨詢的重要基地。
二、項目簡介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自2021年起設立優(yōu)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勵在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方面已取得較好成績的海外優(yōu)秀青年學者(含非華裔外籍人才)回國(來華)工作,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chuàng)新性研究,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快速成長,培養(yǎng)一批有望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yōu)秀學術骨干,為科技強國建設貢獻力量。項目資助強度為100-300萬元,資助期限3年。
三、申報條件
1.優(yōu)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的申請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guī),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自覺踐行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2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學位;
(4)研究方向主要為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
(5)在2022年4月15日前,一般應在海外高校、科研機構、企業(yè)研發(fā)機構獲得正式教學或者科研職位,且具有連續(xù)36個月以上工作經歷;在海外取得博士學位且業(yè)績特別突出的,可適當放寬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專家認可的科研或技術等成果,且具有成為該領域學術帶頭人或杰出人才的發(fā)展?jié)摿Γ?BR> (7)申請人尚未全職回國(來華)工作,或者2021年1月1日以后回國(來華)工作。獲資助通知后須辭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無工作,全職回國(來華)工作不少于3年。
2.限項要求
執(zhí)行中央有關部門關于國家科技人才計劃統(tǒng)籌銜接的要求。同層次國家科技人才計劃支持期內只能承擔一項,不能逆層次申請。
四、申報說明
1.符合條件的申請人,可按照項目指南要求,與學校簽訂工作合同或者意向性協議,于2022年2月15日以后登錄信息系統(tǒng),在線填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yōu)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申請書》(以下簡稱申請書)。申請人對所提交申請材料的真實性負責。
2.申請人應當按照申請書填報說明和撰寫提綱的要求用簡體中文或英文在線填寫申請書,并上傳附件等材料。
3.優(yōu)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實行無紙化申請方式,申請人在線提交電子申請書及附件、公正性承諾書等材料至學校,由學校審核后在線提交自然科學基金委。
五、相關待遇
項目獲得者直接聘為“駿馬計劃”A3崗。聘任期間享受稅前年薪40至80萬元+N(住房補貼)。
科研啟動經費根據不同學科特點和研究計劃商定,實驗類理科、工科類500萬元左右,非實驗類理科等在150萬元以內。
配偶需要就業(yè)的,由自治區(qū)組織人事部門負責解決就業(yè),子女需要就讀中小學的,可在本市公立中小學選擇就讀學校。
六、其它說明
對于未入選者,可根據人才的成長性和學術貢獻以“駿馬計劃”B崗位和學術骨干引進。
七、聯系方式
人事處:王老師,(+86-471)4995765,imu_wangyu@imu.edu.cn;科學技術處:朱老師,(+86-471)4994082,ndkjc3@imu.edu.cn
八、相關學院聯系方式
點擊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