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xué)習(xí)新知識的同時還要復(fù)習(xí)以前的舊知識,肯定會累,所以要注意勞逸結(jié)合。只有充沛的精力才能迎接新的挑戰(zhàn),才會有事半功倍的學(xué)習(xí)。高二頻道為你整理了《高二年級語文必修五知識點整理》希望對你的學(xué)習(xí)有所幫助!
1.高二年級語文必修五知識點整理
一、通假字
①外連衡而斗諸侯/約從離衡(衡,通"橫")
②孝公既沒(沒,通"歿",死亡)
③合從締交/約從離衡/于是從散約敗(從,通"縱",指戰(zhàn)國時期六國聯(lián)合共同對付秦國的策略,稱為"合縱")
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疲憊)
⑤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通"呵",喝問)
⑥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崛起)
⑦贏糧而景從(景,通"影",像影子一樣)
⑧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⑨非抗于九國之師也(抗,通"亢",高)
⑩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動)
二、古今異義
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于是,在這種情況下;西河:黃河以西。)
②于是六國之士,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在這時)
③山東豪俊遂并起(山東:崤山以東,即東方諸國。今指山東省。)
三、一詞多義
1.固
①據(jù)崤函之固(險固,堅固,特指地勢險要,城郭堅固,形容詞用作名詞)
②君臣固守以窺周室(牢固,頑強,形容詞)
③然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jù)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固守的據(jù)點,屏障,名詞)
2.因
①因遺策(沿襲,動詞)
②因利乘便(趁著,介詞)
③因河為池(憑借,依據(jù),介詞)
3.亡
①秦?zé)o亡矢遺鏃之費(丟失,損失,動詞)
②追亡逐北(逃亡,動詞;此用作名詞,指逃亡的軍隊)
③吞二周而亡諸侯(滅亡,動詞;這里是使動用法,使……滅亡)
4.制
①吳起……趙奢之倫制其兵(統(tǒng)率,動詞)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_,動詞)
③履而制六合(統(tǒng)治、控制,動詞)
5.兵
①……趙奢之倫制其兵/行軍用兵之道(軍隊,名詞)
②收天下之兵/信臣信精卒陳利兵而誰何/斬木為兵(兵器,名詞)
6.策
①蒙故業(yè),因遺策(策略、計策,名詞)
②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馬鞭子,名詞)
7.致
①以致天下之士(招引、招納,動詞)
②致萬乘之勢(達(dá)到、獲得,動詞)
8.之
①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的,結(jié)構(gòu)助詞)
②……趙奢之倫制其兵(這,指示代詞)
③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詞)
④聚之咸陽(代"天下之兵",代詞)
9.及
①非及向時之士(比得上,動詞)
②及至秦始皇(到,等到,介詞)
10.北
①乃使蒙恬非筑長城而守藩籬(在北方,方位名詞作狀語)
②追亡逐北(敗北的軍隊,動詞作名詞)
11.度
①內(nèi)立法度(制度,名詞)
②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量長短)
12.遺
①因遺策(遺留下來,動詞)
②秦?zé)o亡矢遺鏃之費(遺失,丟失,動詞)
13.愛
①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吝惜,動詞)
②寬厚而愛人(愛護(hù),尊重,動詞。)
2.高二年級語文必修五知識點整理
“之”
①公從之(代佚之狐的建議)
②許之(人稱代詞,鄭文公)
③將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詞)
④子犯請擊之(秦國,代詞)
⑤臣之壯也,猶不如人(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⑥鄰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⑦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以”“而”
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過也(連詞,表承接)
②敢以煩執(zhí)事(介詞,拿)
③越國以鄙遠(yuǎn)(連詞,表承接)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連詞,表轉(zhuǎn)折)
⑤以亂易整,不武(介詞,拿、用)“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語氣詞)
②焉用亡鄭以陪鄰(疑問副詞,何)
③朝濟(jì)而夕設(shè)版焉(兼詞,“于之”,在那里)
④將焉取之(疑問代詞,哪里)
“其”
①以其無禮于晉(代詞,鄭國)
②君知其難也(代詞,這件事)
③吾其還也(表商量或希望語氣)注:思考練習(xí)三中“若、說、辭、鄙、微”自己整理到積累本上。
3.高二年級語文必修五知識點整理
1、枕:臺隍枕夷夏之交(動詞,倚,據(jù))
2、維:時維九月(介詞,在)
3、序:序?qū)偃?名詞,時序)
4、上:儼驂騑于上路(形容詞,高)
5、披、闥:披繡闥(開,小門)
6、曠:山原曠其盈視(形容詞,遠(yuǎn))
7、浦:聲斷衡陽之浦(名詞,水濱)
8、甫:遙襟甫暢(副詞,剛,頓時)
9、遄:逸興遄飛(副詞,迅速)
10、凌:氣凌彭澤之樽(動詞,超過)
11、迥:天高地迥(形容詞,遠(yuǎn))
12、數(shù):識盈虛之有數(shù)(名詞,定數(shù))
13、舛:命途多舛(形容詞,乖違,不順)
14、疏、引:恭疏短引(書寫,撰寫;
15、賦:一言均賦(動詞,鋪陳)
4.高二年級語文必修五知識點整理
一、通假宇
①所賴君子見機(jī)(“機(jī)”通“幾”,預(yù)兆。句意:不過由于君子看到細(xì)微的預(yù)兆。)
②儼驂騑于上路(“儼”通“嚴(yán)”,整治。句意:駕著車在高高的道路上前行。)
③云銷雨霽,彩徹區(qū)明(“銷”通“消”,消散。句意:云消雨停,陽光普照,天空明朗。)
二、古今異義
①窮且益堅(窮:困厄,處境艱難。今常用于窮困的意思。句意:處境艱難,而意志更堅。)
②一介書生(一介:一個。“介”量詞。今常用于“介紹”“介于”等意。句意:一個書生。)
③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弱冠,指二十歲,古代以二十歲為弱年。今無此意。句意:自己和終軍的年齡相同,卻沒有請纓報國的機(jī)會。等,動詞,同于,與……相同。)
④盛筵難再(再:第二次。今相當(dāng)于“又”。旬意:難有第二次遇到。)
⑤請灑潘江,各傾陸海云爾(云爾:語氣詞,用在句尾,表示述說完了。今無此意。句意:請各位賓客竭盡文才,寫出像潘岳、陸機(jī)那樣的好作品。)
⑥騰蛟起鳳,孟學(xué)士之詞宗(學(xué)士,掌管文學(xué)撰述的官。今常用來指學(xué)位。句意:文壇上眾望所歸的孟學(xué)士,文章的辭采有如蛟龍騰空,鳳凰飛起那樣燦爛奪目。)
⑦阮籍猖狂(猖狂,狂放,不拘禮節(jié);今指狂妄而放肆。)
⑧千里逢迎(逢迎,迎接;今指說話做事故意迎合別人的心意。)
⑨童子何知(童子,謙辭,晚輩,后生;今指兒童。)
⑩彩徹區(qū)明(彩,日光;今指彩色。)
三、詞類活用
(一)名詞的活用
1.名詞作狀語
①雄州霧列,俊采星馳“霧”“星”均為名詞作狀語,譯為“像霧一樣”“像星一樣”。
②上出重宵,下臨無地“上”“下”均為名詞作狀語,譯為“向上”“向下”。
2.名詞作動詞
①一言均賦“賦”,名詞活用作動詞,意為“鋪陳”。
②目吳會于云間“目”,名詞作動詞,用眼睛看
③煙光凝而暮山紫“紫”,呈現(xiàn)出紫色
④梓澤丘墟“丘墟”,成為荒丘廢墟
3.名詞作意動
襟三江而帶五湖“襟”“帶”均為名詞的意動用法,分別解釋為“以……為衣襟”和“以……為束帶”。
(二)形容詞的活用
①四美具,二難并“美”“難”為形容詞活用作名詞。“美”指“美好的事物”,“難”指“難得的人”。
②賓主盡東南之美“美”指俊杰
(三)動詞的使動用法
①徐孺下陳蕃之榻下,使……放下
②騰蛟起鳳騰,使……騰空;起,使……起飛
③川澤紆其駭矚駭,使……吃驚
④屈賈誼于長沙屈,使……受屈
⑤竄梁鴻于海曲竄,使……逃匿
四、一詞多義
1.盡:
①賓主盡東南之美副詞,全、都。
②潦水盡而寒潭清形容詞,完了、沒有。
③聊乘化以歸盡(《歸去來兮辭》)名詞,死、死亡。
④一肌一容,盡態(tài)極妍(《阿房宮賦》)副詞,最。
2.勝:
①勝友如云形容詞,才華出眾的。
②躬逢勝餞形容詞,盛大的。
③勝地不常形容詞,美的、美麗的。
④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動詞,能承受、能勝任。
⑤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琵琶行并序》)動詞,超過。
⑥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鴻門宴》)形容詞,盡、完。
3.窮:
①響窮彭蠢之濱動詞,盡。
②窮睇眄于中天動詞,盡。
③窮且益堅名詞,因厄、處境艱難。
④豈效窮途之哭動詞,走到盡頭。
⑤窮則獨善其身,達(dá)則兼濟(jì)天下(《孟子?盡心上》)形容詞,困厄。
4.舍:
①舍簪笏于百齡動詞,舍棄。
②至舍四肢僵勁不能動(《送東陽馬生序》)名詞,客舍、住所。
③退三舍而避之(《城濮之戰(zhàn)》)古代一天行軍的路程。
④夫人請之,吾舍之矣(《毅之戰(zhàn)》)動詞,釋放、放棄。
5.臨:
①臨別贈言副詞,將要。
②臨帝子之長洲動詞,面對。
③不臨深淵,不知地之厚(《勸學(xué)》)俯視,從高處向低處看。
5.高二年級語文必修五知識點整理
1、通假字
雄州霧列,俊采星馳(“采”同“寀”,官員,這里指人才。)
儼驂騑于上路(“儼”通“嚴(yán)”,整齊的樣子)
云銷雨霽(“銷”通“消”,消失)
所賴君子見機(jī)(“機(jī)”通“幾”,預(yù)兆)
接孟氏之芳鄰(“接”通“結(jié)”,結(jié)交)
2、古今異義
一介書生古義:量詞,個今義:介紹,介于
千里逢迎古義:迎接今義:奉承、拍馬*
時維九月古義:在今義:常作“維護(hù)”、“維持”之義。
儼驂騑于上路古義:高高的道路今義:走上路程。
孟學(xué)士之詞宗古義:掌管文學(xué)撰述的官今義:常用來指學(xué)位。
窮且益堅古義:困厄,處境艱難今義:沒有錢,窮困。
所賴君子見機(jī)古義:看到細(xì)微的預(yù)兆今義:看機(jī)會,看形式。
阮籍猖狂古義:狂放,不拘禮法今義:肆無忌憚。
盛筵難再古義:第二次今義:又一次。
誰悲失路之人古義:同情今義:悲傷。
3、一詞多義
故:
(1)、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故:舊。
(2)、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故:所以。
(3)、桓侯故使人問之故:特地。
(4)、既克,公問其故故:原因。
盡:
(1)、賓主盡東南之美盡:全,都。
(2)、潦水盡而寒潭清盡:沒,干。
(3)、則智者盡其謀盡:全部用出。
(4)、聊乘化以歸盡盡:完,盡頭。
屬:
(1)、時維九月,序?qū)偃飳伲菏恰?BR>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屬:類。
(3)、在骨髓,司命之所屬屬:在。
即:
(1)、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即:依附。
(2)、胡天八月即飛雪即:就
(3)、且壯士之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即:則。
6.高二年級語文必修五知識點整理
1、表,古代奏章的一種,多用于臣向君陳情謝賀。
2、外,指自己一房以外的親族,古代一親屬關(guān)系的遠(yuǎn)近制定喪服的輕重。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穿大功服(九個月)、小功服(五個月)的親族。都指關(guān)系比較近的親屬。
3、五尺,漢代的五尺,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三市尺多
4、太守,是郡的行政長官
5、孝廉,漢代以來推薦人才的一種科目,舉用孝順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漢武帝開始令郡國每年推舉孝廉各一名,晉時仍保留此制,但辦法和名額不盡相同。
6、刺史,是州的行政長官,這里指益州刺史
7、秀才,本指漢代以來選拔人才的一種科目,文中指優(yōu)秀人才,與科舉"秀才"含義不同。
8、郎中,尚書省的屬官
9、XX,即太子XX,太子的侍從官,掌圖籍,祭奠先圣先師,講。太子出行則為先驅(qū)。
10、伏惟,俯伏思量。故事下級對上級表示恭敬的用語,奏疏和書信里常用
11、朗署:朗官的衙署
12、牧,古代稱洲的長官。伯,長
1.高二年級語文必修五知識點整理
一、通假字
①外連衡而斗諸侯/約從離衡(衡,通"橫")
②孝公既沒(沒,通"歿",死亡)
③合從締交/約從離衡/于是從散約敗(從,通"縱",指戰(zhàn)國時期六國聯(lián)合共同對付秦國的策略,稱為"合縱")
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疲憊)
⑤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通"呵",喝問)
⑥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崛起)
⑦贏糧而景從(景,通"影",像影子一樣)
⑧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⑨非抗于九國之師也(抗,通"亢",高)
⑩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動)
二、古今異義
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于是,在這種情況下;西河:黃河以西。)
②于是六國之士,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在這時)
③山東豪俊遂并起(山東:崤山以東,即東方諸國。今指山東省。)
三、一詞多義
1.固
①據(jù)崤函之固(險固,堅固,特指地勢險要,城郭堅固,形容詞用作名詞)
②君臣固守以窺周室(牢固,頑強,形容詞)
③然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jù)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固守的據(jù)點,屏障,名詞)
2.因
①因遺策(沿襲,動詞)
②因利乘便(趁著,介詞)
③因河為池(憑借,依據(jù),介詞)
3.亡
①秦?zé)o亡矢遺鏃之費(丟失,損失,動詞)
②追亡逐北(逃亡,動詞;此用作名詞,指逃亡的軍隊)
③吞二周而亡諸侯(滅亡,動詞;這里是使動用法,使……滅亡)
4.制
①吳起……趙奢之倫制其兵(統(tǒng)率,動詞)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_,動詞)
③履而制六合(統(tǒng)治、控制,動詞)
5.兵
①……趙奢之倫制其兵/行軍用兵之道(軍隊,名詞)
②收天下之兵/信臣信精卒陳利兵而誰何/斬木為兵(兵器,名詞)
6.策
①蒙故業(yè),因遺策(策略、計策,名詞)
②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馬鞭子,名詞)
7.致
①以致天下之士(招引、招納,動詞)
②致萬乘之勢(達(dá)到、獲得,動詞)
8.之
①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的,結(jié)構(gòu)助詞)
②……趙奢之倫制其兵(這,指示代詞)
③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詞)
④聚之咸陽(代"天下之兵",代詞)
9.及
①非及向時之士(比得上,動詞)
②及至秦始皇(到,等到,介詞)
10.北
①乃使蒙恬非筑長城而守藩籬(在北方,方位名詞作狀語)
②追亡逐北(敗北的軍隊,動詞作名詞)
11.度
①內(nèi)立法度(制度,名詞)
②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量長短)
12.遺
①因遺策(遺留下來,動詞)
②秦?zé)o亡矢遺鏃之費(遺失,丟失,動詞)
13.愛
①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吝惜,動詞)
②寬厚而愛人(愛護(hù),尊重,動詞。)
2.高二年級語文必修五知識點整理
“之”
①公從之(代佚之狐的建議)
②許之(人稱代詞,鄭文公)
③將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詞)
④子犯請擊之(秦國,代詞)
⑤臣之壯也,猶不如人(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⑥鄰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⑦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以”“而”
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過也(連詞,表承接)
②敢以煩執(zhí)事(介詞,拿)
③越國以鄙遠(yuǎn)(連詞,表承接)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連詞,表轉(zhuǎn)折)
⑤以亂易整,不武(介詞,拿、用)“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語氣詞)
②焉用亡鄭以陪鄰(疑問副詞,何)
③朝濟(jì)而夕設(shè)版焉(兼詞,“于之”,在那里)
④將焉取之(疑問代詞,哪里)
“其”
①以其無禮于晉(代詞,鄭國)
②君知其難也(代詞,這件事)
③吾其還也(表商量或希望語氣)注:思考練習(xí)三中“若、說、辭、鄙、微”自己整理到積累本上。
3.高二年級語文必修五知識點整理
1、枕:臺隍枕夷夏之交(動詞,倚,據(jù))
2、維:時維九月(介詞,在)
3、序:序?qū)偃?名詞,時序)
4、上:儼驂騑于上路(形容詞,高)
5、披、闥:披繡闥(開,小門)
6、曠:山原曠其盈視(形容詞,遠(yuǎn))
7、浦:聲斷衡陽之浦(名詞,水濱)
8、甫:遙襟甫暢(副詞,剛,頓時)
9、遄:逸興遄飛(副詞,迅速)
10、凌:氣凌彭澤之樽(動詞,超過)
11、迥:天高地迥(形容詞,遠(yuǎn))
12、數(shù):識盈虛之有數(shù)(名詞,定數(shù))
13、舛:命途多舛(形容詞,乖違,不順)
14、疏、引:恭疏短引(書寫,撰寫;
15、賦:一言均賦(動詞,鋪陳)
4.高二年級語文必修五知識點整理
一、通假宇
①所賴君子見機(jī)(“機(jī)”通“幾”,預(yù)兆。句意:不過由于君子看到細(xì)微的預(yù)兆。)
②儼驂騑于上路(“儼”通“嚴(yán)”,整治。句意:駕著車在高高的道路上前行。)
③云銷雨霽,彩徹區(qū)明(“銷”通“消”,消散。句意:云消雨停,陽光普照,天空明朗。)
二、古今異義
①窮且益堅(窮:困厄,處境艱難。今常用于窮困的意思。句意:處境艱難,而意志更堅。)
②一介書生(一介:一個。“介”量詞。今常用于“介紹”“介于”等意。句意:一個書生。)
③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弱冠,指二十歲,古代以二十歲為弱年。今無此意。句意:自己和終軍的年齡相同,卻沒有請纓報國的機(jī)會。等,動詞,同于,與……相同。)
④盛筵難再(再:第二次。今相當(dāng)于“又”。旬意:難有第二次遇到。)
⑤請灑潘江,各傾陸海云爾(云爾:語氣詞,用在句尾,表示述說完了。今無此意。句意:請各位賓客竭盡文才,寫出像潘岳、陸機(jī)那樣的好作品。)
⑥騰蛟起鳳,孟學(xué)士之詞宗(學(xué)士,掌管文學(xué)撰述的官。今常用來指學(xué)位。句意:文壇上眾望所歸的孟學(xué)士,文章的辭采有如蛟龍騰空,鳳凰飛起那樣燦爛奪目。)
⑦阮籍猖狂(猖狂,狂放,不拘禮節(jié);今指狂妄而放肆。)
⑧千里逢迎(逢迎,迎接;今指說話做事故意迎合別人的心意。)
⑨童子何知(童子,謙辭,晚輩,后生;今指兒童。)
⑩彩徹區(qū)明(彩,日光;今指彩色。)
三、詞類活用
(一)名詞的活用
1.名詞作狀語
①雄州霧列,俊采星馳“霧”“星”均為名詞作狀語,譯為“像霧一樣”“像星一樣”。
②上出重宵,下臨無地“上”“下”均為名詞作狀語,譯為“向上”“向下”。
2.名詞作動詞
①一言均賦“賦”,名詞活用作動詞,意為“鋪陳”。
②目吳會于云間“目”,名詞作動詞,用眼睛看
③煙光凝而暮山紫“紫”,呈現(xiàn)出紫色
④梓澤丘墟“丘墟”,成為荒丘廢墟
3.名詞作意動
襟三江而帶五湖“襟”“帶”均為名詞的意動用法,分別解釋為“以……為衣襟”和“以……為束帶”。
(二)形容詞的活用
①四美具,二難并“美”“難”為形容詞活用作名詞。“美”指“美好的事物”,“難”指“難得的人”。
②賓主盡東南之美“美”指俊杰
(三)動詞的使動用法
①徐孺下陳蕃之榻下,使……放下
②騰蛟起鳳騰,使……騰空;起,使……起飛
③川澤紆其駭矚駭,使……吃驚
④屈賈誼于長沙屈,使……受屈
⑤竄梁鴻于海曲竄,使……逃匿
四、一詞多義
1.盡:
①賓主盡東南之美副詞,全、都。
②潦水盡而寒潭清形容詞,完了、沒有。
③聊乘化以歸盡(《歸去來兮辭》)名詞,死、死亡。
④一肌一容,盡態(tài)極妍(《阿房宮賦》)副詞,最。
2.勝:
①勝友如云形容詞,才華出眾的。
②躬逢勝餞形容詞,盛大的。
③勝地不常形容詞,美的、美麗的。
④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動詞,能承受、能勝任。
⑤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琵琶行并序》)動詞,超過。
⑥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鴻門宴》)形容詞,盡、完。
3.窮:
①響窮彭蠢之濱動詞,盡。
②窮睇眄于中天動詞,盡。
③窮且益堅名詞,因厄、處境艱難。
④豈效窮途之哭動詞,走到盡頭。
⑤窮則獨善其身,達(dá)則兼濟(jì)天下(《孟子?盡心上》)形容詞,困厄。
4.舍:
①舍簪笏于百齡動詞,舍棄。
②至舍四肢僵勁不能動(《送東陽馬生序》)名詞,客舍、住所。
③退三舍而避之(《城濮之戰(zhàn)》)古代一天行軍的路程。
④夫人請之,吾舍之矣(《毅之戰(zhàn)》)動詞,釋放、放棄。
5.臨:
①臨別贈言副詞,將要。
②臨帝子之長洲動詞,面對。
③不臨深淵,不知地之厚(《勸學(xué)》)俯視,從高處向低處看。
5.高二年級語文必修五知識點整理
1、通假字
雄州霧列,俊采星馳(“采”同“寀”,官員,這里指人才。)
儼驂騑于上路(“儼”通“嚴(yán)”,整齊的樣子)
云銷雨霽(“銷”通“消”,消失)
所賴君子見機(jī)(“機(jī)”通“幾”,預(yù)兆)
接孟氏之芳鄰(“接”通“結(jié)”,結(jié)交)
2、古今異義
一介書生古義:量詞,個今義:介紹,介于
千里逢迎古義:迎接今義:奉承、拍馬*
時維九月古義:在今義:常作“維護(hù)”、“維持”之義。
儼驂騑于上路古義:高高的道路今義:走上路程。
孟學(xué)士之詞宗古義:掌管文學(xué)撰述的官今義:常用來指學(xué)位。
窮且益堅古義:困厄,處境艱難今義:沒有錢,窮困。
所賴君子見機(jī)古義:看到細(xì)微的預(yù)兆今義:看機(jī)會,看形式。
阮籍猖狂古義:狂放,不拘禮法今義:肆無忌憚。
盛筵難再古義:第二次今義:又一次。
誰悲失路之人古義:同情今義:悲傷。
3、一詞多義
故:
(1)、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故:舊。
(2)、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故:所以。
(3)、桓侯故使人問之故:特地。
(4)、既克,公問其故故:原因。
盡:
(1)、賓主盡東南之美盡:全,都。
(2)、潦水盡而寒潭清盡:沒,干。
(3)、則智者盡其謀盡:全部用出。
(4)、聊乘化以歸盡盡:完,盡頭。
屬:
(1)、時維九月,序?qū)偃飳伲菏恰?BR>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屬:類。
(3)、在骨髓,司命之所屬屬:在。
即:
(1)、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即:依附。
(2)、胡天八月即飛雪即:就
(3)、且壯士之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即:則。
6.高二年級語文必修五知識點整理
1、表,古代奏章的一種,多用于臣向君陳情謝賀。
2、外,指自己一房以外的親族,古代一親屬關(guān)系的遠(yuǎn)近制定喪服的輕重。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穿大功服(九個月)、小功服(五個月)的親族。都指關(guān)系比較近的親屬。
3、五尺,漢代的五尺,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三市尺多
4、太守,是郡的行政長官
5、孝廉,漢代以來推薦人才的一種科目,舉用孝順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漢武帝開始令郡國每年推舉孝廉各一名,晉時仍保留此制,但辦法和名額不盡相同。
6、刺史,是州的行政長官,這里指益州刺史
7、秀才,本指漢代以來選拔人才的一種科目,文中指優(yōu)秀人才,與科舉"秀才"含義不同。
8、郎中,尚書省的屬官
9、XX,即太子XX,太子的侍從官,掌圖籍,祭奠先圣先師,講。太子出行則為先驅(qū)。
10、伏惟,俯伏思量。故事下級對上級表示恭敬的用語,奏疏和書信里常用
11、朗署:朗官的衙署
12、牧,古代稱洲的長官。伯,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