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詩》較為廣泛地反映了唐宋時代的社會現實,所以在民間流傳非常廣泛,影響也非常深遠。下面是分享的簡單千家詩注釋及譯文(精選五首)。歡迎閱讀參考!
1.簡單千家詩注釋及譯文
登鸛雀樓
王之渙〔唐代〕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譯文
站在高樓上,只見夕陽依傍著山巒慢慢沉落,滔滔黃河朝著大海洶涌奔流。
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風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注釋
鸛(guàn)雀(què)樓:舊址在山西永濟市,前對中條山,下臨黃河。傳說常有鸛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白日:太陽。
依:依傍。
盡:消失。這句話是說太陽依傍山巒沉落。
欲:想要得到某種東西或達到某種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窮:盡,使達到極點。
千里目:眼界寬闊。
更:再。
王之渙簡介
王之渙(688年—742年),是盛唐時期的詩人,字季凌,漢族,絳州(今山西新絳縣)人。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名動一時,他常與高適、王昌齡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寫邊塞風光著稱。其代表作有《登鸛雀樓》、《涼州詞》等?!鞍兹找郎奖M,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更是千古絕唱。
2.簡單千家詩注釋及譯文
送郭司倉
王昌齡〔唐代〕
映門淮水綠,留騎主人心。
明月隨良掾,春潮夜夜深。
譯文
月光下碧綠的淮水映照在屋門上,我再三挽留即將遠去的郭司倉。
然而客人難留,只有明月追隨他而去,我的思念就如春潮翻滾不息。
注釋
郭司倉:作者的朋友。司倉,管理倉庫的小官。
淮(huái)水:淮河,發(fā)源于河南桐柏山,流經安徽、江蘇,注入長江。
留騎(jì):留客的意思。騎,坐騎。
良掾(yuàn):好官吏,此指郭司倉。掾,古代府、州、縣屬官的通稱。
王昌齡簡介
王昌齡(698—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耕,而立之年,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3.簡單千家詩注釋及譯文
游園不值
葉紹翁〔宋代〕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譯文
也許是園主擔心我的木屐踩壞他那愛惜的青苔,我輕輕地敲打柴門久久不開。
滿園子的春色是關不住的,開得正旺的紅杏有一枝枝條伸到墻外來了。
注釋
游園不值:想游園沒能進門兒。值,遇到;不值,表示去某地方不合時,未能遇到想見之人。
應憐:大概是感到心疼吧。應,表示猜測;憐,憐惜。
屐(jī)齒: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兒,叫屐齒。
小扣:輕輕地敲門。
柴扉(fēi):用木柴、樹枝編成的門。
葉紹翁簡介
葉紹翁,南宋中期詩人,字嗣宗,號靖逸,處州龍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甌),本姓李,后嗣于龍泉(今屬浙江麗水)葉氏。生卒年不詳。曾任朝廷小官。其學出自葉適,他長期隱居錢塘西湖之濱,與真德秀交往甚密,與葛天民互相酬唱。
4.簡單千家詩注釋及譯文
絕句
杜甫〔唐代〕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譯文
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鳴叫,一行白鷺直沖向蔚藍的天空。
坐在窗前可以看見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里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只。
注釋
西嶺:西嶺雪山。
千秋雪:指西嶺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積雪。
泊:停泊。
東吳:古時候吳國的領地,江蘇省一帶。
萬里船:不遠萬里開來的船只。
杜甫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5.簡單千家詩注釋及譯文
于易水送人/于易水送別
唐代:駱賓王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fā)沖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譯文
在這個地方荊軻告別燕太子丹,壯士悲歌壯氣,怒發(fā)沖冠。
昔日的英豪人已經長逝,今天的易水還是那樣的寒冷。
注釋
易水:也稱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西部的易縣境內,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為戰(zhàn)國時燕國的南界。燕太子丹送別荊軻的地點?!稇?zhàn)國策·燕策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BR> 此地:原意為這里,這個地方。這里指易水岸邊。
別燕丹:指的是荊軻作別燕太子丹。
壯士:意氣豪壯而勇敢的人;勇士。這里指荊軻,戰(zhàn)國衛(wèi)人,刺客。
發(fā)沖冠:形容人極端憤怒,因而頭發(fā)直立,把帽子都沖起來了。冠:帽子?!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fā)上沖冠?!?BR> 昔時:往日;從前?!稏|觀漢記·東平王蒼傳》:“骨肉天性,誠不以遠近親疏,然數見顏色,情重昔時?!?BR> 人:一種說法為單指荊軻,另一種說法為當時在場的人。
沒:死,即“歿”字。
水:指易水之水。
猶:仍然。
駱賓王簡介
駱賓王(約619—約687年)字觀光,漢族,婺州義烏人(今浙江義烏)。唐初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杰”。又與富嘉謨并稱“富駱”。高宗永徽中為道王李元慶府屬,歷武功、長安主簿,儀鳳三年,入為侍御史,因事下獄,次年遇赦,調露二年除臨海丞,不得志,辭官。有集。駱賓王于武則天光宅元年,為起兵揚州反武則天的徐敬業(yè)作《代李敬業(yè)傳檄天下文》,敬業(yè)敗,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殺,或云為僧。
1.簡單千家詩注釋及譯文
登鸛雀樓
王之渙〔唐代〕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譯文
站在高樓上,只見夕陽依傍著山巒慢慢沉落,滔滔黃河朝著大海洶涌奔流。
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風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注釋
鸛(guàn)雀(què)樓:舊址在山西永濟市,前對中條山,下臨黃河。傳說常有鸛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白日:太陽。
依:依傍。
盡:消失。這句話是說太陽依傍山巒沉落。
欲:想要得到某種東西或達到某種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窮:盡,使達到極點。
千里目:眼界寬闊。
更:再。
王之渙簡介
王之渙(688年—742年),是盛唐時期的詩人,字季凌,漢族,絳州(今山西新絳縣)人。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名動一時,他常與高適、王昌齡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寫邊塞風光著稱。其代表作有《登鸛雀樓》、《涼州詞》等?!鞍兹找郎奖M,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更是千古絕唱。
2.簡單千家詩注釋及譯文
送郭司倉
王昌齡〔唐代〕
映門淮水綠,留騎主人心。
明月隨良掾,春潮夜夜深。
譯文
月光下碧綠的淮水映照在屋門上,我再三挽留即將遠去的郭司倉。
然而客人難留,只有明月追隨他而去,我的思念就如春潮翻滾不息。
注釋
郭司倉:作者的朋友。司倉,管理倉庫的小官。
淮(huái)水:淮河,發(fā)源于河南桐柏山,流經安徽、江蘇,注入長江。
留騎(jì):留客的意思。騎,坐騎。
良掾(yuàn):好官吏,此指郭司倉。掾,古代府、州、縣屬官的通稱。
王昌齡簡介
王昌齡(698—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耕,而立之年,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3.簡單千家詩注釋及譯文
游園不值
葉紹翁〔宋代〕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譯文
也許是園主擔心我的木屐踩壞他那愛惜的青苔,我輕輕地敲打柴門久久不開。
滿園子的春色是關不住的,開得正旺的紅杏有一枝枝條伸到墻外來了。
注釋
游園不值:想游園沒能進門兒。值,遇到;不值,表示去某地方不合時,未能遇到想見之人。
應憐:大概是感到心疼吧。應,表示猜測;憐,憐惜。
屐(jī)齒: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兒,叫屐齒。
小扣:輕輕地敲門。
柴扉(fēi):用木柴、樹枝編成的門。
葉紹翁簡介
葉紹翁,南宋中期詩人,字嗣宗,號靖逸,處州龍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甌),本姓李,后嗣于龍泉(今屬浙江麗水)葉氏。生卒年不詳。曾任朝廷小官。其學出自葉適,他長期隱居錢塘西湖之濱,與真德秀交往甚密,與葛天民互相酬唱。
4.簡單千家詩注釋及譯文
絕句
杜甫〔唐代〕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譯文
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鳴叫,一行白鷺直沖向蔚藍的天空。
坐在窗前可以看見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里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只。
注釋
西嶺:西嶺雪山。
千秋雪:指西嶺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積雪。
泊:停泊。
東吳:古時候吳國的領地,江蘇省一帶。
萬里船:不遠萬里開來的船只。
杜甫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5.簡單千家詩注釋及譯文
于易水送人/于易水送別
唐代:駱賓王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fā)沖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譯文
在這個地方荊軻告別燕太子丹,壯士悲歌壯氣,怒發(fā)沖冠。
昔日的英豪人已經長逝,今天的易水還是那樣的寒冷。
注釋
易水:也稱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西部的易縣境內,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為戰(zhàn)國時燕國的南界。燕太子丹送別荊軻的地點?!稇?zhàn)國策·燕策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BR> 此地:原意為這里,這個地方。這里指易水岸邊。
別燕丹:指的是荊軻作別燕太子丹。
壯士:意氣豪壯而勇敢的人;勇士。這里指荊軻,戰(zhàn)國衛(wèi)人,刺客。
發(fā)沖冠:形容人極端憤怒,因而頭發(fā)直立,把帽子都沖起來了。冠:帽子?!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fā)上沖冠?!?BR> 昔時:往日;從前?!稏|觀漢記·東平王蒼傳》:“骨肉天性,誠不以遠近親疏,然數見顏色,情重昔時?!?BR> 人:一種說法為單指荊軻,另一種說法為當時在場的人。
沒:死,即“歿”字。
水:指易水之水。
猶:仍然。
駱賓王簡介
駱賓王(約619—約687年)字觀光,漢族,婺州義烏人(今浙江義烏)。唐初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杰”。又與富嘉謨并稱“富駱”。高宗永徽中為道王李元慶府屬,歷武功、長安主簿,儀鳳三年,入為侍御史,因事下獄,次年遇赦,調露二年除臨海丞,不得志,辭官。有集。駱賓王于武則天光宅元年,為起兵揚州反武則天的徐敬業(yè)作《代李敬業(yè)傳檄天下文》,敬業(yè)敗,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殺,或云為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