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語文課件精選(5篇)

字號:

好的課件可以創(chuàng)造出各種情境,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及學習的興趣,進而為語文教學創(chuàng)設出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迅速的走進預設的教學氛圍境界。一堂成功的課往往得力于一個生動的課件,這是因為學生對每一篇新課文都有一種新鮮的感覺,都懷著新的興趣和期待。下面是整理分享的小學三年級語文課件,歡迎閱讀與借鑒。
    1.小學三年級語文課件
    課時目標:
    1、完成詞語超市、連連續(xù)續(xù)、加標點、寫字板這四個板塊的練習。
    2、積累疊詞,掌握詞語的恰當搭配。
    3、運用標點符號,練習寫好鋼筆字。
    重點:字、詞的積累。
    難點:疊詞的仿寫
    教學過程:
    一、詞語超市。
    1、出示“詞語超市”,說說這8個詞語有什么特點?
    2、仿說疊詞,并寫一寫。
    3、選擇一個詞造句。
    4、再讀詞語,識記。
    二、連連續(xù)續(xù)。
    1、出示“連連續(xù)續(xù)”,自由讀左右兩邊的詞語。
    2、看看這些詞語是什么詞?
    3、師生配合朗讀。
    三、加標點。
    1、復習逗號、句號、感嘆號有什么不同的用法。
    2、讀書上的句子,自己填寫。
    3、交流匯報,評價填寫情況。
    4、板書答案,齊讀句子。
    四、寫字板。
    1、出示寫字板中的6個字。
    2、觀察字的結構,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3、重點指導“罰”和“壽”字的寫法。
    4、學生完成寫字板,教師個別指導。
    五、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學習了疊詞,完成了連線題、給句子加標點,并做好了寫字板,同學們的收獲不少。
    六、作業(yè)設計。
    1、學生觀察、匯報。
    2、分組仿寫,看哪一組仿寫的多。
    3、連線,和同學交流。
    2.小學三年級語文課件
    教學目標:
    1、認字8個,寫字7個。學習多音字“處”,繼續(xù)練習獨立識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通過查詞典、聯(lián)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叮囑、開鑿、欣欣向榮、敬仰”等詞語的意思。
    3、能試著給課文分段,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重點:
    認識生字、學習新詞。
    教學難點:
    能試著給課文分段,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看圖激趣導入。
    1、出示課件,你知道圖上的人物是誰嗎?
    2、簡介大禹。
    3、今天咱們就去學習關于大禹的故事。揭示課題:大禹治水。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學生按要求自讀課文。
    3、檢查初讀課文的情況:
    (1)出示生字、新詞,指名認讀。
    (2)指名逐段讀課文,糾正字音。
    (3)理解“叮囑、開鑿、欣欣向榮、敬仰”等詞語的意思。
    (4)重點指導書寫:野、塞。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層次。
    (1)輪流讀課文,思考討論課文的主要內容。
    (2)試著給課文分段。
    四、作業(yè)布置:
    查閱有關鯀禹治水的資料。
    3.小學三年級語文課件
    【教學要求】
    1、讀懂例文,體會童話故事生動、有趣的特點。
    2、指導學生看圖想象說話。
    3、在練說的基礎上,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編寫童話。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在練說的基礎上,編寫童話。
    難點: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把童話編寫得生動有趣。
    【課前準備】
    1、例文的錄音。
    2、教材插圖的放大彩圖。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小朋友,教師知道你們都愛聽故事,今天,教師就請小朋友來吃故事大餐。
    二、讀懂例文
    1、聽例文錄音。
    今天老師帶來的是我們小朋友自己編寫的童話故事,請小朋友聽聽,故事的主人公是誰?在他身上發(fā)生了什么樣的事情?
    2、學生自由讀例文,弄清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三、學編童話
    1、談話激趣。
    小朋友,你們覺得編這樣的童話故事很難嗎?那我們也來編編童話故事吧!
    2、指導看圖練說。
    (1)編點什么呢?我聽說近幼兒園的老師很苦惱,有一些小朋友有許多不良的生活習慣。不如我們就來編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送給他們,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你們覺得老師的提議怎么樣?
    (2)(出示掛圖小兔怎么了)小朋友,你們能看懂這幅圖的意思嗎?小兔他怎么了?
    ①小組討論討論。
    ②指名說。
    ③師生共同想象、評議、補充。
    (提示:小兔的表情?小兔會說些什么?小兔該怎么辦呢?結果怎樣?)
    (3)依照例文,按照情節(jié)的發(fā)展,完整地編一個童話。
    ①說給同桌的小朋友聽,互相補充。
    ②大組交流、評議。
    (4)自由選擇情境編寫童話。
    這里還有幾幅圖,看著這些圖還可以編好多的故事呢。小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覺得有內容寫的圖來編故事。
    ①學生自由練說。
    ②交流評議。
    3、學生練寫草稿。
    4、交流、評議、補充。
    (1)小組互讀互評互助。
    (2)大組交流,師生共同提出修改意見。
    5、學生修改、謄寫。
    4.小學三年級語文課件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默寫課文。能邊讀邊思考,提出不懂的問題。
    4、理解課文中三句話的意思。能聯(lián)系學習的實際,說說從課文中明白了什么。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詞、句的意思。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2個生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通過看注釋,查字典,了解每句話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問題。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詞、句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導入:以前我們學過的古文,大家還記得嗎?給大家背一背。說一說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
    二、新授: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把字音讀準確。
    2、指名讀,糾正字音。尤其是“為”、“好”、“樂”、“知”的讀音。
    3、小組互相檢查,做到正確、流利。
    (二)理解詞、句的意思。
    1、通過看注釋,查字典的方法,了解每句話的意思。(小組合作,在書中做好批注。)
    2、提出不懂的問題,全班交流,共同解決。
    3、匯報,交流。
    4、教師指導。
    5、和小組的同學再說一說每句話的意思,注意把語言組織完整。
    三、課堂小結:大家上課時的學習態(tài)度非常的認真,能夠完成理解詞句的學習,繼續(xù)努力。
    四、作業(yè):抄寫本課的生字,以及“知、好、樂、凡、理、疑、悟”重點詞語的意思。
    5.小學三年級語文課件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會寫的字5個,會認的字2個。
    2、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3、理解詩的內容,體會詩歌所表達的平等,民主的思想感情和消除種族歧視的愿望。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的內容,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1、在世界上除我們黃種人,你還了解到了什么人種?(指名回答)
    2、過渡語:我們的世界豐富多彩,在我們這個廣闊的地球上生活著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的人們,盡管膚色不同,可我們象兄弟姐妹一樣生活在地球這個大家庭中。同學們,請看————(出示課件2)問:你看到什么?【有一位美國詩人把我們共同的愿望寫出了一首詩——《美的花束》(板書)】
    3、齊讀課題(美讀)、質疑課題
    二、檢查預習
    1、檢查生字詞的掌握情況(出示課件3)
    音(指名讀、齊讀)、形(學生提示)、義(質疑)
    2、指名5位學生讀課文(應注意評價是否正確流利)
    3、分組讀課文(一二節(jié)男同學,三四節(jié)女同學,第五節(jié)齊讀)
    4、現(xiàn)在誰來說說“美的花束“指什么?
    三、理解詩文,體會感情
    1、請大家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先有感情地朗讀,再說一說你從中知道或讀懂了什么?并在小組內互相交流。
    2、生自由讀,小組交流,師巡視參與指導。
    3、指名匯報,師生評價,師相機點撥歸納。
    (應注意朗讀的指導、評價,“花、花冠、花束、花園“等的含義)
    4。課文中的你、我、他指誰呢?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課文內容。(出示課件4)
    5、提供句式,指名根據(jù)課文意思說話,體會主題思想。(出示課件5)(師相機評價、鼓勵)
    (1)藍眼睛和黑眼睛一樣。
    (2)_______和______一樣___________________。
    6、小結:同學們,你們的發(fā)言,讓我深深地感動,的確,不管膚色如何,不管是貧窮或富有,我們都是一樣的,我們都是平等的,我們要像兄弟姐妹一樣互相尊重、和睦相處。(板書:平等)
    四、拓展延伸
    學生談今后同學間、朋友間、鄰居間應如何相處。
    五、質疑問難
    六、推薦作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