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奧數(shù)題時,經(jīng)常要提醒自己,遇到的新問題能否轉(zhuǎn)化成舊問題解決,化新為舊,透過表面,抓住問題的實質(zhì),將問題轉(zhuǎn)化成自己熟悉的問題去解答。轉(zhuǎn)化的類型有條件轉(zhuǎn)化、問題轉(zhuǎn)化、關(guān)系轉(zhuǎn)化、圖形轉(zhuǎn)化等。 以下是整理的《小學(xué)二年級奧數(shù)題及解答》相關(guān)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xué)二年級奧數(shù)題及解答
1、學(xué)校組織兩個課外興趣小組去郊外活動。第一小組每小時走4.5千米,第二小組每小時行3.5千米。兩組同時出發(fā)1小時后,第一小組停下來參觀一個果園,用了1小時,再去追第二小組。多長時間能追上第二小組?
第一小組停下來參觀果園時間,第二小組多行了[3.5-(4.5-3.5)]千米,也就是第一組要追趕的路程。又知第一組每小時比第二組快(4.5-3.5)千米,由此便可求出追趕的時間。
解:第一組追趕第二組的路程:
3.5-(4.5-3.5)=3.5-1=2.5(千米)
第一組追趕第二組所用時間:
2.5÷(4.5-3.5)=2.5÷1=2.5(小時)
答:第一組2.5小時能追上第二小組。
2、甲乙兩輛客車上午8時同時從兩個車站出發(fā),相向而行,經(jīng)過一段時間,兩車同時到達一條河的兩岸。由于河上的橋正在維修,車輛禁止通行,兩車需交換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發(fā)的車站,到站時已是下午2點。甲車每小時行40千米,乙車每小時行45千米,兩地相距多少千米?(交換乘客的時間略去不計)
根據(jù)已知兩車上午8時從兩站出發(fā),下午2點返回原車站,可求出兩車所行駛的時間。根據(jù)兩車的速度和行駛的時間可求兩車行駛的總路程。
解:下午2點是14時。
往返用的時間:14-8=6(時)
兩地間路程:(40+45)×6÷2
=85×6÷2
=255(千米)
答:兩地相距255千米。
2.小學(xué)二年級奧數(shù)題及解答
1、計算:(1)24+44+56
(2)53+36+47
解:(1)24+44+56=24+(44+56)
=24+100=124
這樣想:因為44+56=100是個整百的數(shù),所以先把它們的和算出來。
(2)53+36+47=53+47+36
=(53+47)+36=100+36=136
這樣想:因為53+47=100是個整百的數(shù),所以先把+47帶著符號搬家,搬到+36前面;然后再把53+47的和算出來。
2、計算:(1)96+15
(2)52+69
解:(1)96+15=96+(4+11)
=(96+4)+11=100+11=111
這樣想:把15分拆成15=4+11,這是因為96+4=100,可湊整先算。
(2)52+69=(21+31)+69
=21+(31+69)=21+100=121
這樣想:因為69+31=100,所以把52分拆成21與31之和,再把31+69=100湊整先算。
3、計算:(1)63+18+19
(2)28+28+28
解:(1)63+18+19
=60+2+1+18+19
=60+(2+18)+(1+19)
=60+20+20=100
這樣想:將63分拆成63=60+2+1就是因為2+18和1+19可以湊整先算。
3.小學(xué)二年級奧數(shù)題及解答
1、簡單應(yīng)用題
一臺冰箱的售價是1200元,比一臺彩色電視機便宜900元,買這兩件物品一共需要多少元?
(本題好說明比如"甲比乙大6")
解答:3300(元)
1200+900=2100(元)
1200+2100=3300(元)
2、和差問題
甲乙兩個數(shù)的和是20,差是6,甲乙兩數(shù)各是多少?
解答:分別是13和7
4.小學(xué)二年級奧數(shù)題及解答
1、爺爺對小明說:"我現(xiàn)在的年齡是你的7倍,過幾年就是你的6倍,再過若干年就是你的5倍、4倍、3倍、2倍。"你知道爺爺和小明現(xiàn)在的年齡嗎?
解答:
爺爺和小明的年齡差是不會變的,他們的年齡差是6、5、4、3、2的公倍數(shù),又考慮到年齡的實際問題,取小公倍數(shù)60?,F(xiàn)在爺爺?shù)哪挲g是小明的7倍,所以爺爺70歲,小明10歲。
這道題是一道年齡與公倍數(shù)混合的問題。抓住年齡差是永遠(yuǎn)不會變的,從給出的條件入手,找出小公倍數(shù)。
2、某校學(xué)生植樹,每人分擔(dān)2棵樹的任務(wù),若一個人單干,挖一個坑需要10分鐘,取樹苗(每人每次多可取4棵)需20分鐘,運水(每人每次運的水可澆4棵樹)需要20分鐘,栽1棵樹需要10分鐘,問一個人單干需要多少分鐘?若兩個人合作統(tǒng)籌安排需要多少分鐘?
答案:一個人需要10×2+20+20+10×2=80分鐘;兩個人需要20(一個人挖2個坑,一個人取樹苗)+20(一個人挖2個坑,一個人2栽棵樹)+20(一個人栽2棵樹,一個人運水)=60分鐘。
5.小學(xué)二年級奧數(shù)題及解答
1、從小熊家到小豬家有一條小路,每隔45米種一棵樹,加上兩端共53棵;現(xiàn)在改成每隔60米種一棵樹。求可余下多少棵樹?
答案:該題含植樹問題、相差關(guān)系兩組數(shù)量關(guān)系。從小熊家到小豬家的距離是45×(53-1)=2340(米),間隔距離變化后,兩地之間種樹2340÷60+1=40(棵),所以可余下樹53-40=13(棵),綜合算式為53-[45×(53-1)÷60+1]=13(棵)。
2、5個人2小時植樹20棵,6個人3小時植樹多少棵?
答案:要求6個人3小時植樹多少棵,必須先求出5個人1小時植的棵數(shù),再求出1個人1小時所植的棵數(shù)。20÷5÷2×6×3=2×6×3=36(棵)。所以6個人3小時植樹36棵。
6.小學(xué)二年級奧數(shù)題及解答
1、有兩筐西瓜,甲筐有8只,每只重6千克,乙筐有9只,每只重4千克。要使兩筐西瓜同樣重,甲筐里應(yīng)拿出()只西瓜放到乙筐。
答案:6×8=48(千克)
9×4=36(千克)
48-36=12(千克)
12÷2=6(千克)6÷6=1(只)
2、計數(shù)問題:同學(xué)們排隊做操,每行人數(shù)相同,每列人數(shù)也相等,小明從左數(shù)是第2個,從右數(shù)是第3個,從前數(shù)是第6個,從后數(shù)是第7個。一共有()個同學(xué)在做操。
解答:2+3-1=4(個)
6+7-1=12(個)
4×12=48(個)
1.小學(xué)二年級奧數(shù)題及解答
1、學(xué)校組織兩個課外興趣小組去郊外活動。第一小組每小時走4.5千米,第二小組每小時行3.5千米。兩組同時出發(fā)1小時后,第一小組停下來參觀一個果園,用了1小時,再去追第二小組。多長時間能追上第二小組?
第一小組停下來參觀果園時間,第二小組多行了[3.5-(4.5-3.5)]千米,也就是第一組要追趕的路程。又知第一組每小時比第二組快(4.5-3.5)千米,由此便可求出追趕的時間。
解:第一組追趕第二組的路程:
3.5-(4.5-3.5)=3.5-1=2.5(千米)
第一組追趕第二組所用時間:
2.5÷(4.5-3.5)=2.5÷1=2.5(小時)
答:第一組2.5小時能追上第二小組。
2、甲乙兩輛客車上午8時同時從兩個車站出發(fā),相向而行,經(jīng)過一段時間,兩車同時到達一條河的兩岸。由于河上的橋正在維修,車輛禁止通行,兩車需交換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發(fā)的車站,到站時已是下午2點。甲車每小時行40千米,乙車每小時行45千米,兩地相距多少千米?(交換乘客的時間略去不計)
根據(jù)已知兩車上午8時從兩站出發(fā),下午2點返回原車站,可求出兩車所行駛的時間。根據(jù)兩車的速度和行駛的時間可求兩車行駛的總路程。
解:下午2點是14時。
往返用的時間:14-8=6(時)
兩地間路程:(40+45)×6÷2
=85×6÷2
=255(千米)
答:兩地相距255千米。
2.小學(xué)二年級奧數(shù)題及解答
1、計算:(1)24+44+56
(2)53+36+47
解:(1)24+44+56=24+(44+56)
=24+100=124
這樣想:因為44+56=100是個整百的數(shù),所以先把它們的和算出來。
(2)53+36+47=53+47+36
=(53+47)+36=100+36=136
這樣想:因為53+47=100是個整百的數(shù),所以先把+47帶著符號搬家,搬到+36前面;然后再把53+47的和算出來。
2、計算:(1)96+15
(2)52+69
解:(1)96+15=96+(4+11)
=(96+4)+11=100+11=111
這樣想:把15分拆成15=4+11,這是因為96+4=100,可湊整先算。
(2)52+69=(21+31)+69
=21+(31+69)=21+100=121
這樣想:因為69+31=100,所以把52分拆成21與31之和,再把31+69=100湊整先算。
3、計算:(1)63+18+19
(2)28+28+28
解:(1)63+18+19
=60+2+1+18+19
=60+(2+18)+(1+19)
=60+20+20=100
這樣想:將63分拆成63=60+2+1就是因為2+18和1+19可以湊整先算。
3.小學(xué)二年級奧數(shù)題及解答
1、簡單應(yīng)用題
一臺冰箱的售價是1200元,比一臺彩色電視機便宜900元,買這兩件物品一共需要多少元?
(本題好說明比如"甲比乙大6")
解答:3300(元)
1200+900=2100(元)
1200+2100=3300(元)
2、和差問題
甲乙兩個數(shù)的和是20,差是6,甲乙兩數(shù)各是多少?
解答:分別是13和7
4.小學(xué)二年級奧數(shù)題及解答
1、爺爺對小明說:"我現(xiàn)在的年齡是你的7倍,過幾年就是你的6倍,再過若干年就是你的5倍、4倍、3倍、2倍。"你知道爺爺和小明現(xiàn)在的年齡嗎?
解答:
爺爺和小明的年齡差是不會變的,他們的年齡差是6、5、4、3、2的公倍數(shù),又考慮到年齡的實際問題,取小公倍數(shù)60?,F(xiàn)在爺爺?shù)哪挲g是小明的7倍,所以爺爺70歲,小明10歲。
這道題是一道年齡與公倍數(shù)混合的問題。抓住年齡差是永遠(yuǎn)不會變的,從給出的條件入手,找出小公倍數(shù)。
2、某校學(xué)生植樹,每人分擔(dān)2棵樹的任務(wù),若一個人單干,挖一個坑需要10分鐘,取樹苗(每人每次多可取4棵)需20分鐘,運水(每人每次運的水可澆4棵樹)需要20分鐘,栽1棵樹需要10分鐘,問一個人單干需要多少分鐘?若兩個人合作統(tǒng)籌安排需要多少分鐘?
答案:一個人需要10×2+20+20+10×2=80分鐘;兩個人需要20(一個人挖2個坑,一個人取樹苗)+20(一個人挖2個坑,一個人2栽棵樹)+20(一個人栽2棵樹,一個人運水)=60分鐘。
5.小學(xué)二年級奧數(shù)題及解答
1、從小熊家到小豬家有一條小路,每隔45米種一棵樹,加上兩端共53棵;現(xiàn)在改成每隔60米種一棵樹。求可余下多少棵樹?
答案:該題含植樹問題、相差關(guān)系兩組數(shù)量關(guān)系。從小熊家到小豬家的距離是45×(53-1)=2340(米),間隔距離變化后,兩地之間種樹2340÷60+1=40(棵),所以可余下樹53-40=13(棵),綜合算式為53-[45×(53-1)÷60+1]=13(棵)。
2、5個人2小時植樹20棵,6個人3小時植樹多少棵?
答案:要求6個人3小時植樹多少棵,必須先求出5個人1小時植的棵數(shù),再求出1個人1小時所植的棵數(shù)。20÷5÷2×6×3=2×6×3=36(棵)。所以6個人3小時植樹36棵。
6.小學(xué)二年級奧數(shù)題及解答
1、有兩筐西瓜,甲筐有8只,每只重6千克,乙筐有9只,每只重4千克。要使兩筐西瓜同樣重,甲筐里應(yīng)拿出()只西瓜放到乙筐。
答案:6×8=48(千克)
9×4=36(千克)
48-36=12(千克)
12÷2=6(千克)6÷6=1(只)
2、計數(shù)問題:同學(xué)們排隊做操,每行人數(shù)相同,每列人數(shù)也相等,小明從左數(shù)是第2個,從右數(shù)是第3個,從前數(shù)是第6個,從后數(shù)是第7個。一共有()個同學(xué)在做操。
解答:2+3-1=4(個)
6+7-1=12(個)
4×12=48(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