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冊化學必修一知識點歸納

字號:

高三化學是一個新的起點,新高三一輪復習從零開始,完整涵蓋高中所有的知識點,第一輪復習是高考復習的關鍵,是基礎復習階段。開學后我們要復習元素化合物相關知識,高考中四道大題中的工業(yè)流程和實驗探究均立足于這部分內容進行考查。高三頻道給大家整理的《高三上冊化學必修一知識點歸納》,供大家參考,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高三頻道。
    1.高三上冊化學必修一知識點歸納
    1.雜質轉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氫氧化鈉,使苯酚轉化為酚鈉,利用酚鈉易溶于水,使之與苯分開。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熱的方法。
    2.吸收洗滌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氫和水,可使混合氣體先通過飽和碳酸氫鈉的溶液后,再通過濃硫酸。
    3.沉淀過濾法:欲除去硫酸亞鐵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銅,加入過量鐵粉,待充分反應后,過濾除去不溶物,達到目的。
    4.加熱升華法: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采用此法。
    5.溶劑萃取法: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采用此法。
    6.溶液結晶法(結晶和重結晶):欲除去XX鈉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鈉,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溫度,使XX鈉結晶析出,得到XX鈉純晶。
    7.分餾蒸餾法:欲除去XX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餾的方法。
    8.分液法:欲將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體混合物分離,可采用此法,如將苯和水分離。
    9.滲析法:欲除去膠體中的離子,可采用此法。如除去氫氧化鐵膠體中的氯離子。
    10.綜合法:欲除去某物質中的雜質,可采用以上各種方法或多種方法綜合運用。
    2.高三上冊化學必修一知識點歸納
    1.甲烷
    (1)甲烷通入KMnO4酸性溶液中
    實驗:把甲烷通入盛有KMnO4酸性溶液的試管里,觀察紫色溶液是否有變化?
    現(xiàn)象與解釋:溶液顏色沒有變化。說明甲烷與KMnO4酸性溶液不反應,進一步說明甲烷的性質比較穩(wěn)定。
    (2)甲烷的取代反應
    實驗:取一個100mL的大量筒,用排飽和食鹽水的方法先后收集20mLCH4和80mLCl2,放在光亮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陽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等待片刻,觀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
    現(xiàn)象與解釋:大約3min后,可觀察到量筒壁上出現(xiàn)油狀液滴,量筒內飽和食鹽水液面上升。說明量筒內的混合氣體在光照下發(fā)生了化學反應;量筒上出現(xiàn)油狀液滴,說明生成了新的油狀物質;量筒內液面上升,說明隨著反應的進行,量筒內的氣壓在減小,即氣體總體積在減小。
    2.乙烯
    (1)乙烯的燃燒
    實驗:點燃純凈的乙烯。觀察乙烯燃燒時的現(xiàn)象。
    現(xiàn)象與解釋:乙烯在空氣中燃燒,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煙。乙烯中碳的質量分數較高,燃燒時有黑煙產生。
    (2)乙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實驗:把乙烯通入盛有KMnO4酸性溶液的試管里,觀察試管里溶液顏色的變化。
    現(xiàn)象與解釋:KMnO4酸性溶液的紫色褪去,說明乙烯能被氧化劑KMnO4氧化,它的化學性質比烷烴活潑。
    (3)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實驗:把乙烯通入盛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試管里,觀察試管里溶液顏色的變化。
    現(xiàn)象與解釋:溴的紅棕色褪去,說明乙烯與溴發(fā)生了反應。
    3.乙炔
    (1)點燃純凈的乙炔
    實驗:點燃純凈的乙炔。觀察乙炔燃燒時的現(xiàn)象。
    現(xiàn)象與解釋:乙炔燃燒時,火焰明亮,并伴有濃烈的黑煙。這是乙炔中碳的質量分數比乙烯還高,碳沒有完全燃燒的緣故。
    (2)乙炔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實驗:把純凈的乙炔通入盛有KMnO4酸性溶液的試管里,觀察試管里溶液顏色的變化。
    現(xiàn)象與解釋:KMnO4酸性溶液的紫色褪去,說明乙炔能與KMnO4酸性溶液反應。
    (3)乙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實驗:把純凈的乙炔通入盛有盛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試管里,觀察試管里溶液顏色的變化。
    現(xiàn)象與解釋:溴的紅棕色褪去,說明乙炔也能與溴發(fā)生加成反應。
    4.苯和苯的同系物
    實驗:苯、甲苯、二甲苯各2mL分別注入3支試管,各加入3滴KMnO4酸性溶液,用力振蕩,觀察溶液的顏色變化。
    現(xiàn)象與解釋:苯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去,說明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雙鍵或碳碳三鍵。甲苯、二甲苯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去,苯說明甲苯、二甲苯能被KMnO4氧化。
    5.鹵代烴
    (1)溴乙烷的水解反應
    實驗:取一支試管,滴入10滴~15滴溴乙烷,再加入1mL5%的NaOH溶液,充分振蕩、靜置,待液體分層后,用滴管小心吸入10滴上層水溶液,移入另一盛有10mL稀XX溶液的試管中,然后加入2滴~3滴2%的AgNO3溶液,觀察反應現(xiàn)象。
    現(xiàn)象與解釋:看到反應中有淺黃色沉淀生成,這種沉淀是AgBr,說明溴乙烷水解生成了Br—。
    (2)1,2-二氯乙烷的消去反應
    實驗:在試管里加入2mL1,2-二氯乙烷和5mL10%NaOH的乙醇溶液。再向試管中加入幾塊碎瓷片。在另一支試管中加入少量溴水。用水浴加熱試管里的混合物(注意不要使水沸騰),持續(xù)加熱一段時間后,把生成的氣體通入溴水中,觀察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
    現(xiàn)象與解釋:生成的氣體能使溴水褪色,說明反應生成了不飽和的有機物。
    6.乙醇
    (1)乙醇與金屬鈉的反應
    實驗:在大試管里注入2mL左右無水乙醇,再放入2小塊新切開的濾紙擦干的金屬鈉,迅速用一配有導管的單孔塞塞住試管口,用一小試管倒扣在導管上,收集反應中放出的氣體并驗純。
    現(xiàn)象與解釋:乙醇與金屬鈉反應的速率比水與金屬鈉反應的速率慢,說明乙醇比水更難電離出H+。
    (2)乙醇的消去反應
    實驗:在燒瓶中注入20mL酒精與濃硫酸(體積比約為1:3)的混合液,放入幾片碎瓷片。加熱混合液,使液體的溫度迅速升高到170℃。
    現(xiàn)象與解釋:生成的氣體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能使高錳酸鉀酸性溶液褪色。
    7.苯酚
    (1)苯酚與NaOH反應
    實驗:向一個盛有少量苯酚晶體的試管中加入2mL蒸餾水,振蕩試管,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再逐滴滴入5%的NaOH溶液并振蕩試管,觀察試管中溶液的變化。
    現(xiàn)象與解釋:苯酚與水混合,液體呈混濁,說明常溫下苯酚的溶解度不大。當加入NaOH溶液后,試管中的液體由混濁變?yōu)槌吻?,這是由于苯酚與NaOH發(fā)生了反應生成了易溶于水的苯酚鈉。
    (2)苯酚鈉溶液與CO2的作用
    實驗:向苯酚與NaOH反應所得的澄清中通入CO2氣體,觀察溶液的變化。
    現(xiàn)象與解釋:可以看到,二氧化碳使澄清溶液又變混濁。這是由于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易溶于水的苯酚鈉在碳酸的作用下,重新又生成了苯酚。
    (3)苯酚與Br2的反應
    實驗:向盛有少量苯酚稀溶液的試管里滴入過量的濃溴水,觀察現(xiàn)象。
    現(xiàn)象與解釋:可以看到,立即有白色沉淀產生。苯酚與溴在苯環(huán)上的取代反應,既不需加熱,也不需用催化劑,比溴與苯及其同系物苯環(huán)上的取代反應容易得多。這說明受羥基的影響,苯酚中苯環(huán)上的H變得更活潑了。
    3.高三上冊化學必修一知識點歸納
    化學平衡
    1、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⑴內因(決定因素)
    化學反應速率是由參加反應的物質的性質決定的。
    ⑵外因(影響因素)
    ①濃度:當其他條件不變時,增大反應物的濃度,反應速率加快。
    注意:增加固體物質或純液體的量,因其濃度是個定值,故不影響反應速率(不考慮表面積的影響)。
    ②壓強:對于有氣體參加的反應,當其他條件不變時,增大壓強,氣體的體積減小,濃度增大,反應速率加快。
    注意:由于壓強對固體、液體的體積幾乎無影響,因此,對無氣體參加的反應,壓強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可忽略不計。
    ③溫度:當其他條件不變時,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加快。
    一般來說,溫度每升高10℃,反應速率增大到原來的2~4倍。
    ④催化劑:催化劑有正負之分。使用正催化劑,反應速率顯著增大;使用負催化劑,反應速率顯著減慢。不特別指明時,指的是正催化劑。
    2、外界條件同時對V正、V逆的影響
    ⑴增大反應物濃度,V正急劇增大,V逆逐漸增大;減小反應物的濃度,V正急劇減小,
    V逆逐漸減小
    ⑵加壓對有氣體參加或生成的可逆反應,V正、V逆均增大,氣體分子數大的一側增大的倍數大于氣體分子數小的一側增大的倍數;降壓V正、V逆均減小,氣體分子數大的一側減小的倍數大于氣體分子數小的一側減小的倍數。
    ⑶升溫,V正、V逆一般均加快,吸熱反應增大的倍數大于放熱反應增加的倍數;降溫,V正、V逆一般均減小,吸熱反應減小的倍數大于放熱反應減小的倍數。
    ⑷加催化劑可同倍地改變V正、V逆
    3、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
    ①生成A的速率與消耗A的速率相等。
    ②生成A的速率與消耗B的速率之比為m:n。
    ③生成B的速率與生成C的速率之比為n:p。
    ⑵各組成成分的量保持不變
    這些量包括:各組成成分的物質的量、體積、濃度、體積分數、物質的量分數、反應的轉化率等。
    ⑶混合體系的某些總量保持不變
    對于反應前后氣體體積發(fā)生變化的可逆反應,混合氣體的總壓強、總體積、總物質的量及體系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密度等不變。
    4.高三上冊化學必修一知識點歸納
    化學鍵與分子結構
    1、非極性分子和極性分子
    ⑴非極性分子:分子中正負電荷中心重合,從整體來看電荷分布是均勻的,對稱的。這樣的分子為非極性分子。當分子中各鍵均為非極性鍵時,分子是非極性分子。當一個分子中各個鍵都相同,均為極性鍵,但該分子的構型是對稱的,則分子內正負電荷中心可以重合。這樣的分子是非極性分子,如CH4、CO2??傊菢O性分子中不一定只含非極性鍵。
    ⑵極性分子:分子中正負電荷中心不能重合,從整個分子來看,電荷的分布是不均勻的、不對稱的。這樣的分子為極性分子,以極性鍵結合的雙原子分子,必為極性分子,以極性鍵結合的多原子分子,若分子的構型不完全對稱,則分子內正負電荷必然不重合,則為極性分子??傊?,極性分子中必定會有極性鍵。但含有極性鍵的分子不一定是極性分子。
    ⑶常見分子的構型及分子極性
    ⑷判斷ABn型分子極性的經驗規(guī)律
    若中心原子A的化合價的絕對值等于該元素所在的主族序數則為非極性分子,若不等則為極性分子。如BH3、BF3、CH4、CCl4、CO2、CS2、PCl5、SO3等均為非極性分子,NH3、PH3、PCl3、H2O、H2S、SO2等均為極性分子。
    ABn分子內中心原子A若有孤對電子(未參與成鍵的電子對)則分子為極性分子,若無孤對電子則為非極性分子。
    2、化學鍵與物質類別關系規(guī)律
    ⑴只含非極性共價鍵的物質:同種非金屬元素構成的單質,如I2、H2、P4、金剛石、晶體硅等。
    ⑵只含有極性共價鍵的物質:一般是不同非金屬元素構成的共價化合物。如CCl4、NH3、SiO2、CS2等。
    ⑶既有極性鍵又有非極性鍵的物質:如H2O2、C2H2、CH3CH3、C6H6(苯)等
    ⑷只含有離子鍵的物質:活潑非金屬元素與活潑金屬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Na2S、CsCl、K2O、NaH等
    ⑸既有離子鍵又有非極性鍵的物質,如Na2O2、Na2Sx、CaC2等
    ⑹由離子鍵、共價鍵、配位鍵構成的物質,如NH4Cl等
    ⑺無化學鍵的物質:稀有氣體(單原子分子)。
    5.高三上冊化學必修一知識點歸納
    有機物
    本知識主要包括甲烷的存在和用途、甲烷的分子結構與性質、同系物的定義與性質、烷烴的結構特點、烷烴的通式和通性、乙烯的用途和性質、乙烯的分子結構、乙烯的實驗室制法以及烯烴的官能團和通性等知識,這些知識是有機學習的基礎知識,多是一些識記性的知識。但是對于烷烴、烯烴的通式要加以理解,他們燃燒的方程式也可以用通式來表示。另外烷烴的命名也是重要的內容,因為有機物的命名大都是以系統(tǒng)命名法為基礎的命名原則。
    1、烷烴的通式:CnH2n+2(n≥1)。
    2、烯烴的通式:CnH2n(n≥2)。
    3、有機物的燃燒通式:
    掌握此通式可以解決大部分的有機物燃燒的計算問題。
    常見考法
    主要考查烷烴的性質、烯烴的性質、有機物分子式的確定方法、有機物燃燒的計算等,考查形式有選擇題、填空題、計算題。但是難度都不大,掌握了上述知識基本可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