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500字六年級10篇

字號:


    每個人的家鄉(xiāng)都有著自己特有的風俗,各地的風俗習慣都與眾不同,獨具特色,處處顯示著具有濃厚中國文化的民風民俗。為大家提供《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500字六年級10篇》,歡迎閱讀。
    1.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500字六年級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BR>    一個令千家萬戶團圓的好日子——春節(jié),它,是這一年之中最讓人們快樂的日子。
    傳說,大年初一時,山中有一只名為“年”的怪獸,在這一天,會從山上下來吃牲畜和人。有一天,一個年輕人在家里用竹子烤火,竹子爆裂,發(fā)出了巨響,驚動了“年”,隨即,人們便用這種方式嚇跑了年。后來這放鞭炮便成了每年過年的傳統(tǒng)習俗之一。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戶戶吃完團圓飯后,便把爆竹高掛,大街小巷,燈火通明,響起了“噼噼啪啪”的聲音,人們不僅在這天放鞭炮,在過后的十五天里,每天晚上都可以聽到這聲音呢!
    過年,不僅有“放鞭炮”的習俗,還有包餃子的習俗。各地包的餃子都是形態(tài)各異,記得,我也在除夕夜包 過餃子。那天晚上,閑來無趣,便拿起媽媽剛搟好的餃子皮,開心的包了起來,因為這技術還是不夠嫻熟,所以包的像一只“小老鼠”。我還在這個餃子里放了一個棗,希望這年鼠年,自己可以過的甜甜美美。
    餃子在除夕夜就已經(jīng)包好了,可卻要等到大年初一再吃。但在那一天,吃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歡樂無比的春節(jié)一過,人們便要以新的面貌迎接這一年了。
    春節(jié),是晚霞,是歲末的一道風景;春節(jié),是朝霞,預示著紅紅火火的一年又要開始了!
    2.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500字六年級
    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便迎來了我喜歡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又叫端陽節(jié)、重午節(jié),相傳是為紀念屈原所設。這一天主要的活動有吃粽子、賽龍舟等。
    到了那天,我和媽媽會很忙,因為我們要包粽子。首先,媽媽拿出了所需要的材料。把綠豆洗干凈,糯米調(diào)好味,五花肉腌制好,比把它切成一塊塊。媽媽做好了以上工作,便對我說:“兒子,咱們一起包粽子吧!”我看著這一片片綠色的粽子葉,再想想粽子那金字塔似的外表,一下子發(fā)起愁來,問媽媽:“該怎樣包啊?”媽媽見我如此疑惑,便做起示范來:“首先把兩塊粽子葉疊成一個類似圓錐的物體,然后把糯米、綠豆和五花肉放進去,再用一塊粽子葉封好底面,用草繩把它捆扎緊,不把它綁緊煮熟后就不好吃了?!眿寢屖痉锻旰?,我就嘗試著包了起來。一開始時并不太順利,不是漏了東西沒放進去,就是綁得不夠緊。后來在媽媽的逐一糾正后,一切變得順利了。
    包好后,就要開始煮了??粗@些剛下鍋的粽子,我以為十幾分鐘后便可以吃了。但媽媽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對我說:“這些粽子起碼也要四——五小時后才能吃?!甭犃藡寢尩脑挘宜坪跤行┦?,但還是忍住了喉嚨里的饞蟲。等呀等,終于煮好了。我望著這些又大又飽滿的粽子,饞得口水都流出來了。等不到爸爸回家,我便開始吃了起來。吃著自己動手包的粽子,心中感到無比激動。
    家鄉(xiāng)的習俗多得數(shù)不清,但無論什么節(jié)日或習慣,我都會開開心心地過,開開心心地做。
    3.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500字六年級
    在元宵節(jié)前一天的晚上就開始。晚上八點整,“老爺”出廟,十幾個穿白色的衣服的人就在“老爺”的后面跟著?!袄蠣敗鄙砀咭幻祝L四分米,寬三分米,穿著金色的衣服,帶著紅色的斗風,在四個人架的轎子上,真是威風十足。當“老爺”經(jīng)過時,家家戶戶都會放鞭炮。當架“老爺”的人要換時,先要把鞭炮放響。然后在換人。每隔四個小時,就換一次人。每隔四個小時,就會有人送來飯。
    通過我的介紹,相信大家也有點了解了吧。如果有興趣的話,我可以做你的導游,為你服務,讓你親身體驗一下。
    家鄉(xiāng)有許許多多的風俗民情,如新年之夜十二點整,一起放鞭炮;元宵節(jié),三天三夜架“老爺”滿街跑;端午節(jié)全家一起吃飯,一起劃龍舟……今天,我向大家介紹家鄉(xiāng)元宵節(jié),三天三夜架“老爺”滿街跑吧。
    有一次,我因好奇心太強,就走過去摸了一摸“老爺”的頭和臉。誰知,被爺爺看見了,接著我就被爺爺拉到“老爺”前兩米處,然后,爺爺讓我跪在地上,向“老爺”請罪。請完罪后,爺爺訓斥了我:“老爺”,是神,不能亂摸、亂碰?!甭犕隊敔?shù)脑捄螅肄D身往后看,看了“老爺”一眼,心里想:“老爺”真有一種神圣不可侵犯的威嚴。架“老爺”的這種風俗民情表面上是一個快樂的活動,但實質里卻是一個嚴肅、認真的民俗。
    4.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500字六年級
    春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老百姓心中的頭等大節(jié)日。中華民族這個具有傳統(tǒng)色彩的民族,過著頭等大日子的傳統(tǒng)習俗可是規(guī)規(guī)矩矩的、一點也不能少。
    貼春聯(lián)。貼春聯(lián)是春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之一,春聯(lián)上寫著對新一年的祝福。春聯(lián)分為上聯(lián)、下聯(lián)和橫批,門中還有一個福字。我們通常會將福字貼倒,意為福到了。這看似簡單的習俗。放鞭炮。我們會在大年三十放鞭炮,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年”的怪獸生性異常兇殘,每年冬春之交就會出來傷害人畜。比較聰明勇敢的人就想到一個妙計:在院中擺放“年”愛吃的東西,當“年”來時,大家就放鞭炮、敲鑼鼓,是“年”落荒而逃。從此,放鞭炮的習俗也就保存了下來。壓歲錢。這個習俗是孩子們的最愛,這是長輩對晚輩的一種美好的祝愿。吃團圓飯。我最愛的還有團圓飯,生在北方長在北方的我最愛吃餃子,而在北方的團圓飯中餃子又必不可少。餃子可以包很多餡,樣子也各異,是傳統(tǒng)色彩的家常便飯了。
    包餃子是一門學問,別看家中長輩手十分靈巧,包餃子迅速而美觀。其實,餃子的厚薄、餃子餡的多少、煮餃子的時間……都是需要注意的問題,也許少了或沒有做好哪個環(huán)節(jié),餃子就沒有那么美味了。
    餃子成為春節(jié)不可缺少的節(jié)日食品,究其原因:一、餃子形如元 寶。人們在春節(jié)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二、餃子有餡,便有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進去,以寄托人們對新一年的期望。餃子這一節(jié)日佳肴在給人們帶來歡樂的同時,已成為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我想過春節(jié)不只是吃餃子之美味,更是享受傳統(tǒng)節(jié)日的風俗帶來的歡樂。
    5.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500字六年級
    我的家鄉(xiāng)就是一個小村子,也沒有特別的風俗習慣,只有過年的時候最熱鬧人最多,因為過年了,大人們就回家了……
    我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還依舊懷念以前的新鮮空氣,樹林,池塘和傍晚的螢火蟲,還有家鄉(xiāng)過年時候的氛圍,祖廟祭祀,舞龍,跳舞……然而現(xiàn)在已經(jīng)看不見了,都變成了一座座高樓大廈,一塊塊水泥地,在也沒有舞龍,歡快跳舞了,很多有趣的節(jié)目,因為每人參加而取消了,過年時候氛圍也慢慢減淡了。家鄉(xiāng)的風俗還在,但是風俗的氛圍已經(jīng)慢慢沒有了。
    我回想起過年時候,白天里去叔叔伯伯家拜年,一起圍在一桌吃飯,大人們說著一年的工作和生活的艱辛,而我們小朋友們從來都是沉迷于放煙花,炮竹;晚上時,我們聚在火爐邊月光下聊天,唱歌跳舞,那時候的笑容是多么的開心和真實。然而現(xiàn)在,再也體會不到當初的那種過年的氛圍了?,F(xiàn)在的大人們還是在一起談論一年的工作生活,小孩子也還是在玩游戲。但就是感受不到以前的氛圍,有些人說是因為過年工作的原因不能回家,不能放煙花炮竹,才沒有過年的氛圍。
    但我認為這并不是原因,只是大人世界里的一種自我麻痹而已。以前,他們聊天的都是家常理短,但現(xiàn)在都是圍繞著工作事業(yè)。一板一眼,沒有以前的抱怨和啰嗦;現(xiàn)在都是吹捧和炫耀。我很懷念以前家鄉(xiāng)的風俗,一家人圍著桌子,烤著火的美好時光。家鄉(xiāng)的風俗還在,但是風俗的氛圍卻不在了。
    我滿滿回憶起,過年時候村里人真實的喜悅,家人一起團聚吃飯玩耍的溫馨。我希望,可以再一次感受家鄉(xiāng)的風俗,再看一次我們節(jié)日歡樂的笑容。
    6.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500字六年級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吃一天……”每當唱起這首歌謠時,我就會想起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來。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熱鬧的端午節(jié)。在這一天,人們會包粽子、賽龍舟……這個節(jié)日是為了紀念投河的詩人屈原而流傳下來的。
    在端午節(jié)這一天,我們來到了鄉(xiāng)下的姥姥家。一進門,看見姥姥在包粽子,只見姥姥順手拿了四片粽葉,把粽葉稍有重疊地鋪在一起,雙手放在粽葉下面,卷成一個漏斗狀,讓粽葉的“尾巴”在后,“頭”在前,再用手拿起一把糯米,裝到“漏斗”里去,拿一個棗子放在中間,然后用粽葉包好,一個小巧的粽子就完成了。
    我目瞪口呆地看姥姥包粽子,覺得姥姥包粽子就像變戲法一樣神奇,手指頭三繞二繞都有節(jié)奏,看久了就會入迷。
    我看著姥姥包粽子,心中也想學,便說:“姥姥,我也想學包粽子?!崩牙颜f:“包粽子可不好學,你有信心嗎?”“沒問題,我可以的?!?BR>    一開始我錯誤百出,不是粽葉重疊方向錯誤,就是不能把糯米一粒不掉地放進去。還有我怎么也不能做成一個漏斗狀,包的時候由于沒扎緊,糯米灑了一地。
    姥姥說:“不要緊再來一次,你一定可以。”我也更努力地學。終于,一個粽子包好了,我心中樂開了花。
    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家鄉(xiāng)的端午在我心中更有節(jié)味了。
    7.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500字六年級
    提到元宵節(jié),大家一定會想到湯圓吧!
    可是,為什么元宵節(jié)要吃湯圓呢?我問爸爸,爸爸告訴我:“因為它開鍋之后漂在水上,讓人聯(lián)想到一輪明月掛在天空。天上明月,碗里湯圓,象征著團圓吉利?!痹瓉砣绱耍俏覀兗乙惨獔F團圓圓。
    想要團圓,那就得吃湯圓,這次,我要自己包湯圓。
    第一步,上網(wǎng)查找資料,拿紙筆記下需要的材料,加工步驟,和需要注意的事項。
    先準備材料:糯米粉、熱水、花生醬、糖。準備好后,就看我大顯身手吧!以前只是看過別人做湯圓,心里也躍躍欲試,機會終于來了。把糯米粉倒入大碗里,把熱水一點一點的倒入糯米粉中,直到調(diào)成糯米面團(一定要用熱水,否則面團容易開裂,包的時候很難包住餡)。把面團分成一個一個小劑子,要差不多大,不然成品會大小不一致。接著在花生醬里加一點點糖,把面團壓扁,然后把花生醬包入面團中,虎口收緊。右手按餡,左手收緊,動作要連貫。包完餡再輕輕搓圓,然后表面裹上干糯米粉。一個個湯圓像一群白花花的小懶豬,躺在盤子里,真可愛,我不禁開始贊嘆起自己的手藝。
    接下來就是煮湯圓了。在鍋中添水,燒開后下入湯圓,看著一群白團子在水里翻滾,像極了夏天在泳池里嬉水的小朋友們,上躥下跳,直到全部浮出水面,才安靜下來。這就算熟了,可以盛出來了。
    把做好的湯圓放在盤子里,端上餐桌,讓全家人品嘗下我的勞動成果。家人們連連稱贊,爸媽每人都吃了一大碗,看大家吃的這么香,我心里也甜滋滋的。
    甜甜的湯圓真好吃,尤其是和家人一起分享自己做的湯圓,讓人感覺美味又幸福,生活都變得更甜蜜了。
    8.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500字六年級
    就在過年的第三天,我們趕了三個多小時才到了老家—邵陽老家,一到家就是晚上,在外公的安排下,我睡了一個好覺。
    “崽崽,起來了!”顯然一早上又被叫起來的我,明顯就有些起床氣,嚷嚷道“媽,現(xiàn)在才幾點啊,寒假沒有必要起這么早吧!”“現(xiàn)在外面在做糍粑哦,你不要去看下嗎?”媽媽充滿笑意的望著我。糍粑?我一臉好奇:“糍粑是怎么做的,我還真不知道,走!外面去看看!”說完,我麻利地起床跑到了樓下,看外婆他們做糍粑,外婆看到下樓來的我就一邊做著糍粑一邊跟我講解糍粑的做法,我似懂非懂地聽著,第一步先是把米侵泡一個晚上,第二天開始把糯米蒸熟,然后用盆把蒸熟的糯米打出來,放到石臼里,舅舅和外公開始用兩個大木棒開始你一下我一下的搗捶起石臼里的糯米來,一直把糯米捶搗錘成一團黏糊的粑粑團,媽媽和外婆就每隔幾分鐘手里抹點茶油把糯米團翻個身,舅舅和外公又繼續(xù)搗錘起來,直至糯米團變得糯糯滑滑,舅舅和外公已經(jīng)大汗淋漓,他們的臉已經(jīng)脹得通紅,像是跑了幾公里一樣,別看做這個糍粑還真是不容易!
    最后外婆把糯米團掏出來,放到倒好米粉的案板上揉捏成條,外婆輕巧的用手一擠,就鼓出一個圓圓的小團,一個個小圓團分發(fā)給媽媽還有姨媽媽,她們手里拿了圓團,用手掌一按壓,一個圓圓的大團圓糍粑就做成了!媽媽說還要攤著擺放一個晚上,這樣糍粑就會反而變硬,這樣才能便于存放和烤著吃,還可以煎著吃。媽媽邊說邊拿了幾個糍粑進了廚房開始煎糍粑,不一會,香噴噴的糍粑散發(fā)出誘人的味道,白嫩的糍粑馬上在鍋里開始膨脹起來,媽媽在糍粑上撒了一把白糖,哇!真是讓人流口水!
    糍粑已端上桌,我迫不及待地夾上了一個,嗯!真是好吃極了,好香!外面煎得金黃金黃的硬殼,一咬即破,牙齒、舌頭碰到了軟糯的糯米團再加上白糖的甜味,糍粑的味道更上一層樓,簡直太美味了!所以,我忘情得吃了起來……我摸了摸微微隆起的肚子,又情不自禁的問媽媽“還有嗎?我還要吃!”
    9.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500字六年級
    我的家鄉(xiāng)山西忻州過春節(jié)的時候,有很多習俗,今天我給大家介紹其中的一項——蒸花饃?;x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除了過年,小孩子過十二歲生日,結婚辦喜事都要蒸花饃?;x可以捏成不同樣子的,十二生肖,各種花鳥,技藝高的連龍鳳都能捏出來,這往往是民間女性一展靈巧手藝的大好機會,一個花饃,就是一件藝術品。
    我過十二歲生日時,奶奶要送給我一份厚禮,我十分好奇,所以跟著來到廚房,到底要做什么呢?我一再追問下,奶奶終于說出了這份厚禮——花饃。奶奶在案板上撒了些面粉,拿出發(fā)好的面,就在案板上使勁揉搓,不一會兒就揉出了一個大面團。奶奶還說面團不能太硬,否則蒸出的饅頭容易裂開,也不能太軟,否則成不了形,我似懂非懂地在旁邊點了點頭。揉了好長時間,奶奶將大面團切成幾小塊,又開始揉起來,我詢問奶奶要做什么樣子的,奶奶想了會兒說要做十二生肖。奶奶拽了一點面在案板上搓,越搓越細,最后在較粗的那一端用剪刀剪開一個小口,在兩側粘上黑豆,一條小蛇便做了出來。接著,奶奶又揪了稍大一點的面團,捏出上下大小一致的形狀,輕輕拉出耳朵,用剪刀在靠上的面部中間剪了一下,在中間的身子部分剪出手腳,再用紅豆做眼睛,兔子也做好了,奶奶用蛇纏住兔子,名為“蛇盤兔”,祝我節(jié)節(jié)高升,我高興地拍起掌來!
    后來我了解到,“魚”指五谷豐登、“龍”指時運亨通、“蓮”指喜氣迎門?!盎x”這種藝術我們不應該讓它失傳,應該永久保留下來,因為那是老祖宗們留下來的東西,值得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去學習,去研究,去把它發(fā)揚光大!
    10.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500字六年級
    每個人的家鄉(xiāng)都有自己奇特的風俗。我也是,我們家鄉(xiāng)過年的風俗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舞龍”。
    舞龍的時間一般會在春節(jié)后幾天。通常會由村里舞龍隊長提前幾天送來請?zhí)?。告知我們舞龍的隊伍將會何時過來表演。收到請貼后,爸爸媽媽就開始準備紅包,一些水果和香燭,鞭炮歡迎舞龍的到來。
    終于,大家都期盼的這一天到來了。咣當咣當,舞龍的隊伍接近我們了。我既緊張又激動,時不時跑到門口去看舞龍的隊伍到了沒有。這時爸爸在大門口擺上了兩串長長的鞭炮。媽媽則在院子里擺上了桌子,在桌子上放上了準備好的水果,并點上了香,紅燭。舞龍的隊伍越來越近了。膽小的孩子跑上了樓,從走廊探出頭,等著看舞龍。當舞龍的隊伍到我們家門口時,爸爸點燃了一串鞭炮。在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中。一紅一黃的兩條龍擺動著身體走進了我們的院子。隊伍后面還跟著一大群人來看舞龍表演。
    他們先是盤成了一個圈,然后再迅速的散開。兩條龍在他們的手中變得活靈活現(xiàn),千姿百態(tài)。幾分鐘后他們停下休息。帶隊的人從龍頭里面取出了幾根小蠟燭送給了我們,并說了一些祝福語。這時,爸爸拿出準備好的紅包送給他們。媽媽從邊上的小桌子上,拿了一些水果分給他們吃,還為他們泡上了茶。休息了一會后,他們又開始左右擺動著龍頭和龍身,緩緩的走出了我們家的院子。這時爸爸又點燃了另一串鞭炮。來歡送舞龍的隊伍離開。我和媽媽把他們送的小蠟燭拿回了房間,直到它們?nèi)急M為止。
    這就是我們家鄉(xiāng)過年的風俗“舞龍”,這讓我印象深刻,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