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語故事大全【7篇】

字號:

成語故事包涵著我國從古代到現(xiàn)在的大道理大智慧,通過描寫生活的一些簡單的事,讓我們感覺到有趣從而明白需要知道的,成語故事是我國歷史的一部分,成語是歷史的積淀,每一個成語的背后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是我國幾千年以來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下面是整理分享的中國成語故事,歡迎閱讀與借鑒,希望能夠為大家?guī)韼椭瑫r也希望給你們帶來一些參考的作用,如果喜歡就請繼續(xù)關(guān)注的后續(xù)更新吧!
    1.中國成語故事:一言九鼎
    戰(zhàn)國時,秦國的軍隊團團圍住了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國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國去求援。平原計劃領(lǐng)導(dǎo)20名門客前往完成這項任務(wù),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個定不下來。這時,毛遂自告奮勇提出要去。
    平原君到了楚國立刻與楚王談及“援趙”之事,談了半天也無果。這時,毛遂對楚王說:“咱們今日來請你派援兵,你一言不發(fā),可你別忘了,楚國盡管兵多地大,卻連連吃敗仗,連國都也丟掉了,依我看,楚國比趙國更需求聯(lián)合起來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話說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刻允許發(fā)兵援趙。
    平原君回到趙國后感嘆地說:“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呂?!?BR>    2.中國成語故事:鑿壁借光
    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照明。鄰家有燈燭,但光明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墻壁鑿了一個洞引來鄰家的光明,讓光明照在書上來讀。同鄉(xiāng)有個大戶人家叫文不識的,是個有錢的人,家中有許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報酬。主人以為很奇怪,問他為啥這樣,他說:“我但愿能得到你家的書,通讀一遍?!敝魅寺犃?,深為感嘆,就把書借給他讀。于是匡衡成了大學問家。
    3.中國成語故事:拔山舉鼎
    項羽在少年時代不喜好讀書寫字,改學擊劍,也不肯好好學。叔父項梁很賭氣,項羽說:“學寫字只要能記記姓名就夠了。擊劍是對付個把人的,也不值得學,我要學習抵敵萬人的本領(lǐng)。”項梁于是教他兵書,他很高興,但也只求略知粗心,不肯認真鉆研。聽說,項羽二十二三歲時,身體魁梧,體力健壯,能把幾百斤重的鼎舉起來。
    4.中國成語故事:程門立雪
    東漢時代,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當他還在童年求學的時,看到郭林宗,心想這是一位難得的好教師,便對人說:“教念經(jīng)書的教師是很簡單請到的,可是要請到一位能教人成為教師的人,就不簡單找到了?!彼运桶莨肿跒榻處?,并且派奴婢奉養(yǎng)教師??墒枪肿隗w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親身煮粥給他吃。當魏昭端著煮好的`粥進來的時,郭林宗便呵責他煮得不好,而魏昭就再煮一次。這樣一連三次,到了第四次,當魏昭再端粥來而又沒有不好的臉色時,郭林宗才笑著說:“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日最終看到你的真心啦!”于是大喜,將一生所學的都全部教給了魏昭,而魏昭也終成大器。
    5.中國成語故事:守株待兔
    宋國有個農(nóng)夫種著幾畝地,他的地頭上有一棵大樹。一天,他在地里干活,突然看見一只兔子箭平常地飛馳過來,撞在棵大樹上蹬蹬腿就死了。這個農(nóng)夫跑過去把兔子撿起來,高興地說:“這真是一點勁沒費,白撿了個大便宜,回去能夠美美地吃上一頓了?!彼嘀米右贿吇丶伊?,第二天,他到地里,也不干活,只守著那棵大樹,等著兔子撞過來。結(jié)果,等了一天啥也沒等到。他卻不甘愿,從此,每一天坐在那棵大樹下等著兔子來撞死。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長得比莊稼都高了,連個兔子影也沒有再見到。
    6.中國成語故事:如魚得水
    故事:三國時期,曹操的實力很強大,劉備在還沒有做皇帝之前,被迫依附于親戚劉表的軍隊陣容,并且駐守新野這地方??墒莿涫莻€胸懷大志的人,他并不想長久寄人籬下,只做別人的軍師。正好這個時候徐庶向他推薦諸葛亮是個難得的好人才,徐庶勸劉備必須要網(wǎng)羅劉備。
    為了請諸葛亮協(xié)助自我獲得天下,劉備以往三次親自到他住的茅盧拜訪他,諸葛亮看到劉備這么十分誠懇,最終才同意與劉備見面。劉備向他請教許多治理國家的方法,諸葛亮仔細分析了當時的情勢,提議劉備先占據(jù)荊州,這樣才能有機會和曹操、孫權(quán)鼎足而立,互相抗衡。
    劉備很欣賞諸葛亮的見解,并且和諸葛亮的感情逐漸加深,高興的劉備甚至對結(jié)拜兄弟關(guān)羽及張飛兩人說:“我得到孔明的輔助,就好象魚得了水一樣十分快。”
    7.中國成語故事:貧賤驕人
    戰(zhàn)國時,有個叫田子方的人,受到魏文侯的禮遇。魏國攻下了中山國,魏文侯派太子擊駐守中山。太子擊外出,在路上遇到了田子方,便讓田子方的車先過去,田子方連正眼都不看他一下。
    太子擊生氣地說:“是富貴者該驕傲對人呢還是貧賤者該驕傲對人”
    田子方答道:“僅有貧賤者敢于驕傲對人,富貴者哪里敢驕傲對人!國君如果驕傲對人,就會失掉他的封國;大夫如果驕傲對人,就會失去他的領(lǐng)地。失掉封國的,從未聽說過有人用封國去款待他;失去領(lǐng)地的,從未聽說過有人用領(lǐng)地去款待他。
    “至于說到貧賤的士人,如果所說的不被采用,所行的不讓君主滿意,無非是穿好鞋子離開罷了,無論走到哪里不都是過貧賤的生活嗎”太子擊挨了一頓教訓(xùn),只好向田子方行禮道歉。
    貧賤驕人:指貧賤的人藐視權(quán)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