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奧數(shù)題時,經常要提醒自己,遇到的新問題能否轉化成舊問題解決,化新為舊,透過表面,抓住問題的實質,將問題轉化成自己熟悉的問題去解答。轉化的類型有條件轉化、問題轉化、關系轉化、圖形轉化等。以下是整理的《小學生奧數(shù)多人行程、發(fā)車問題練習題》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生奧數(shù)多人行程練習題
1、甲乙丙三個小分隊都從A地到B地進行野外訓練,上午6時,甲乙兩個小隊一起從A地出發(fā),甲隊每小時走5千米,乙隊每小時走4千米,丙隊上午8時才從A地出發(fā),傍晚6時,甲丙兩隊同時到達B地,那么丙隊追上乙隊的時間是上午()時。
分析:從上午6時到下午6時共經過12小時,則A、B兩地的距離為5×12=60千米,丙上午8時出發(fā),則全程比甲少用8時-6時=2小時,所以丙的速度為每小時60÷(12-2)=6千米.由于丙出發(fā)時,乙已行了4×2=8千米,兩人的速度差為每小時6-4=2千米,則丙追上乙需要8÷2=4小時,所以丙追上乙的時間是8時+4小時=12時。
解答:解:6時+6時=12時,8時-6時=2時;
5×12÷(12-2)
=60÷10,
=6(千米);
2×4÷(6-4)
=8÷2,
=4(小時)
2、有甲、乙、丙三人,甲從東村,乙丙從西村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途中,甲與乙相遇6分鐘后,又與丙相遇。已知甲每分鐘走100米,乙每分鐘走80米,丙每分鐘走75米。求東西兩村相距多少米?
答案
解析:
設甲與乙x分鐘相遇
(100+80)x=(100+75)(x+6)
180x=175x+1050
5x=1050
x=210
(100+80)*210=37800米
2.小學生奧數(shù)多人行程練習題
1、甲、乙、丙、丁四個人過橋,分別需要1分鐘,2分鐘,5分鐘,10分鐘。因為天黑,必須借助于手電筒過橋,可是他們總共只有一個手電筒,并且橋的載重能力有限,最多只能承受兩個人的重量,也就是說,每次最多過兩個人?,F(xiàn)在希望可以用最短的時間過橋,怎樣才能做到最短呢?你來幫他們安排一下吧。最短時間是多少分鐘呢?
解答:
大家都很容易想到,讓甲、乙搭配,丙、丁搭配應該比較節(jié)省時間。而他們只有一個手電筒,每次又只能過兩個人,所以每次過橋后,還得有一個人返回送手電筒。為了節(jié)省時間,肯定是盡可能讓速度快的人承擔往返送手電筒的任務。那么就應該讓甲和乙先過橋,用時2分鐘,再由甲返回送手電筒,需要1分鐘,然后丙、丁搭配過橋,用時10分鐘。接下來乙返回,送手電筒,用時2分鐘,再和甲一起過橋,又用時2分鐘。所以花費的總時間為:2+1+10+2+2=17分鐘。
2、甲、乙二人同時從A地去280千米外的B地,兩人同時出發(fā),甲先乘車到達某一地點后改為步行,車沿原路返回接乙,結果兩人同時到達B地。已知甲、乙二人步行的速度是5千米/小時,汽車的速度是每小時55千米。問甲下車的地點距B還有多少千米?
【分析】:甲、乙二人走的路程均分為步行、乘車兩部分,兩人速度相等,這說明,二人乘車的路程和步行的路程分別相等。由于二人步行的速度為每小時5千米,乘車的速度為每小時55千米,所以,在相同的時間里,乘車所走的路程是步行所走路程的11倍。
【解】:注意到乘車速度是人的11倍,那么相同時間下走的距離也是步行的11倍
由于甲乙同時到達因此兩人步行的距離相同,把這個距離看做1份
可以設甲在c下車,車回去在d接上了乙
因此AD=BCAC+CD=11AD=11份,所以2AC=12份。故AC是6份全長AB就是7份=280千米。
3.小學生奧數(shù)多人行程練習題
已知小明與小強步行的速度比是2:3,小強與小剛步行的速度比是4:5。已知小剛10分鐘比小明多走420米,那么小明在20分鐘里比小強少走幾米?
解析:
根據(jù)條件,小明、小強和小剛的速度比是:2×4:3×4:5×3=8:12:15再根據(jù)"小剛10分鐘比小明多走420米"可以得出,小明10分鐘走:420×8÷(15-8)=480米所以,小明在20分鐘里比小強少走:[480×(12-8)÷8]×2=480米做完才發(fā)現(xiàn),小明20分鐘比小強少走的,正好是小明10分鐘走的路程,所以方法應該更簡單一些。
另一種方法:
把小強的看作單位"1",那么小明是小強的2/3,小剛是小強的5/4所以小強10分鐘行420÷(5/4-2/3)=720米小明10分鐘比小強少行1-2/3=1/3,那么20分鐘就少行1/3×2=2/3所以,小明在20分鐘里比小強少走720×2/3=480米。
4.小學生奧數(shù)發(fā)車問題練習題
1、一條街上,一個騎車人與一個步行人同向而行,騎車人的速度是步行人速度的3倍,每隔10分鐘有一輛公共汽車超過行人,每隔20分鐘有一輛公共汽車超過騎車人.如果公共汽車從始發(fā)站每次間隔同樣的時間發(fā)一輛車,那么間隔多少分鐘發(fā)一輛公共汽車?
2、從電車總站每隔一定時間開出一輛電車。甲與乙兩人在一條街上沿著同一方向步行。甲每分鐘步行82米,每隔10分鐘遇上一輛迎面開來的電車;乙每分鐘步行60米,每隔10分15秒遇上迎面開來的一輛電車。那么電車總站每隔多少分鐘開出一輛電車?
3、A、B是公共汽車的兩個車站,從A站到B站是上坡路。每天上午8點到11點從A,B兩站每隔30分同時相向發(fā)出一輛公共汽車。已知從A站到B站單程需105分,從B站到A站單程需80分。問:
(1)8:30、9:00從A站發(fā)車的司機分別能看到幾輛從B站開來的汽車?
(2)從A站發(fā)車的司機最少能看到幾輛從B站開來的汽車?
5.小學生奧數(shù)發(fā)車問題練習題
1、小紅在環(huán)形公路上行走,每隔6分鐘就可以看見一輛公共汽車迎面開來,每隔9分鐘就有一輛公共汽車從背后超過她。如果小紅步行的速度和公共汽車的速度各自都保持一定,而汽車站每隔相等的時間向相反的方向各發(fā)一輛公共汽車,那么汽車站發(fā)車的間隔時間是多少?
2、小明從東城到西城去,一共用了24分鐘。兩城之間同時并且每隔相等的時間對發(fā)一輛公共汽車。他出發(fā)時恰好有一輛公共汽車從東城發(fā)出,之后他每隔4分鐘看見一輛公共汽車迎面開來,每隔6分鐘有一輛公共汽車從背后超過。問小明從東城出發(fā)與到達西城這段時間內,一共有多少輛公共汽車從東城發(fā)出?
3、有一路電車的起點站和終點站分別是甲站和乙站。每隔5分鐘有一輛電車從甲站出發(fā)開往乙站。全程要走15分鐘。有一個人從乙站出發(fā)沿電車路線騎車前往甲站。他出發(fā)的時候,恰好有一輛電車到達乙站。在路上他又遇到了10輛迎面開來的電車,才到達甲站。這時候,恰好又有一輛電車從甲站開出。問他從乙站到甲站用了多少分鐘?
1.小學生奧數(shù)多人行程練習題
1、甲乙丙三個小分隊都從A地到B地進行野外訓練,上午6時,甲乙兩個小隊一起從A地出發(fā),甲隊每小時走5千米,乙隊每小時走4千米,丙隊上午8時才從A地出發(fā),傍晚6時,甲丙兩隊同時到達B地,那么丙隊追上乙隊的時間是上午()時。
分析:從上午6時到下午6時共經過12小時,則A、B兩地的距離為5×12=60千米,丙上午8時出發(fā),則全程比甲少用8時-6時=2小時,所以丙的速度為每小時60÷(12-2)=6千米.由于丙出發(fā)時,乙已行了4×2=8千米,兩人的速度差為每小時6-4=2千米,則丙追上乙需要8÷2=4小時,所以丙追上乙的時間是8時+4小時=12時。
解答:解:6時+6時=12時,8時-6時=2時;
5×12÷(12-2)
=60÷10,
=6(千米);
2×4÷(6-4)
=8÷2,
=4(小時)
2、有甲、乙、丙三人,甲從東村,乙丙從西村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途中,甲與乙相遇6分鐘后,又與丙相遇。已知甲每分鐘走100米,乙每分鐘走80米,丙每分鐘走75米。求東西兩村相距多少米?
答案
解析:
設甲與乙x分鐘相遇
(100+80)x=(100+75)(x+6)
180x=175x+1050
5x=1050
x=210
(100+80)*210=37800米
2.小學生奧數(shù)多人行程練習題
1、甲、乙、丙、丁四個人過橋,分別需要1分鐘,2分鐘,5分鐘,10分鐘。因為天黑,必須借助于手電筒過橋,可是他們總共只有一個手電筒,并且橋的載重能力有限,最多只能承受兩個人的重量,也就是說,每次最多過兩個人?,F(xiàn)在希望可以用最短的時間過橋,怎樣才能做到最短呢?你來幫他們安排一下吧。最短時間是多少分鐘呢?
解答:
大家都很容易想到,讓甲、乙搭配,丙、丁搭配應該比較節(jié)省時間。而他們只有一個手電筒,每次又只能過兩個人,所以每次過橋后,還得有一個人返回送手電筒。為了節(jié)省時間,肯定是盡可能讓速度快的人承擔往返送手電筒的任務。那么就應該讓甲和乙先過橋,用時2分鐘,再由甲返回送手電筒,需要1分鐘,然后丙、丁搭配過橋,用時10分鐘。接下來乙返回,送手電筒,用時2分鐘,再和甲一起過橋,又用時2分鐘。所以花費的總時間為:2+1+10+2+2=17分鐘。
2、甲、乙二人同時從A地去280千米外的B地,兩人同時出發(fā),甲先乘車到達某一地點后改為步行,車沿原路返回接乙,結果兩人同時到達B地。已知甲、乙二人步行的速度是5千米/小時,汽車的速度是每小時55千米。問甲下車的地點距B還有多少千米?
【分析】:甲、乙二人走的路程均分為步行、乘車兩部分,兩人速度相等,這說明,二人乘車的路程和步行的路程分別相等。由于二人步行的速度為每小時5千米,乘車的速度為每小時55千米,所以,在相同的時間里,乘車所走的路程是步行所走路程的11倍。
【解】:注意到乘車速度是人的11倍,那么相同時間下走的距離也是步行的11倍
由于甲乙同時到達因此兩人步行的距離相同,把這個距離看做1份
可以設甲在c下車,車回去在d接上了乙
因此AD=BCAC+CD=11AD=11份,所以2AC=12份。故AC是6份全長AB就是7份=280千米。
3.小學生奧數(shù)多人行程練習題
已知小明與小強步行的速度比是2:3,小強與小剛步行的速度比是4:5。已知小剛10分鐘比小明多走420米,那么小明在20分鐘里比小強少走幾米?
解析:
根據(jù)條件,小明、小強和小剛的速度比是:2×4:3×4:5×3=8:12:15再根據(jù)"小剛10分鐘比小明多走420米"可以得出,小明10分鐘走:420×8÷(15-8)=480米所以,小明在20分鐘里比小強少走:[480×(12-8)÷8]×2=480米做完才發(fā)現(xiàn),小明20分鐘比小強少走的,正好是小明10分鐘走的路程,所以方法應該更簡單一些。
另一種方法:
把小強的看作單位"1",那么小明是小強的2/3,小剛是小強的5/4所以小強10分鐘行420÷(5/4-2/3)=720米小明10分鐘比小強少行1-2/3=1/3,那么20分鐘就少行1/3×2=2/3所以,小明在20分鐘里比小強少走720×2/3=480米。
4.小學生奧數(shù)發(fā)車問題練習題
1、一條街上,一個騎車人與一個步行人同向而行,騎車人的速度是步行人速度的3倍,每隔10分鐘有一輛公共汽車超過行人,每隔20分鐘有一輛公共汽車超過騎車人.如果公共汽車從始發(fā)站每次間隔同樣的時間發(fā)一輛車,那么間隔多少分鐘發(fā)一輛公共汽車?
2、從電車總站每隔一定時間開出一輛電車。甲與乙兩人在一條街上沿著同一方向步行。甲每分鐘步行82米,每隔10分鐘遇上一輛迎面開來的電車;乙每分鐘步行60米,每隔10分15秒遇上迎面開來的一輛電車。那么電車總站每隔多少分鐘開出一輛電車?
3、A、B是公共汽車的兩個車站,從A站到B站是上坡路。每天上午8點到11點從A,B兩站每隔30分同時相向發(fā)出一輛公共汽車。已知從A站到B站單程需105分,從B站到A站單程需80分。問:
(1)8:30、9:00從A站發(fā)車的司機分別能看到幾輛從B站開來的汽車?
(2)從A站發(fā)車的司機最少能看到幾輛從B站開來的汽車?
5.小學生奧數(shù)發(fā)車問題練習題
1、小紅在環(huán)形公路上行走,每隔6分鐘就可以看見一輛公共汽車迎面開來,每隔9分鐘就有一輛公共汽車從背后超過她。如果小紅步行的速度和公共汽車的速度各自都保持一定,而汽車站每隔相等的時間向相反的方向各發(fā)一輛公共汽車,那么汽車站發(fā)車的間隔時間是多少?
2、小明從東城到西城去,一共用了24分鐘。兩城之間同時并且每隔相等的時間對發(fā)一輛公共汽車。他出發(fā)時恰好有一輛公共汽車從東城發(fā)出,之后他每隔4分鐘看見一輛公共汽車迎面開來,每隔6分鐘有一輛公共汽車從背后超過。問小明從東城出發(fā)與到達西城這段時間內,一共有多少輛公共汽車從東城發(fā)出?
3、有一路電車的起點站和終點站分別是甲站和乙站。每隔5分鐘有一輛電車從甲站出發(fā)開往乙站。全程要走15分鐘。有一個人從乙站出發(fā)沿電車路線騎車前往甲站。他出發(fā)的時候,恰好有一輛電車到達乙站。在路上他又遇到了10輛迎面開來的電車,才到達甲站。這時候,恰好又有一輛電車從甲站開出。問他從乙站到甲站用了多少分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