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級物理必修二復習知識點

字號:

進入高中后,很多新生有這樣的心理落差,比自己成績優(yōu)秀的大有人在,很少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這是正常心理,但是應盡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高一頻道為正在努力學習的你整理了《高一年級物理必修二復習知識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1.高一年級物理必修二復習知識點
    自由落體運動的定義
    從靜止出發(fā),只在重力作用下而降落的運動模式,叫自由落體運動。
    自由落體運動是最典型的勻變速直線運動;是初速度為零,加速度為g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地球表面附近的上空可看作是恒定的重力場。如不考慮大氣阻力,在該區(qū)域內(nèi)的自由落體運動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并非指向地心),加速度為重力加速度g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只有在赤道上或者兩極上,自由落體運動的方向(也就是重力的方向)才是指向地球中心的。
    g≈9.8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直向下)。
    自由落體運動的基本公式
    (1)Vt=gt
    (2)h=1/2gt^2
    (3)Vt^2=2gh
    這里的h與x同樣都是指位移,一般在自由落體中用h表示數(shù)值方向的位移量。
    2.高一年級物理必修二復習知識點
    共點力的平衡條件
    1.共點力:物體受到的各力的作用線或作用線的延長線能相交于一點的力
    2.平衡狀態(tài):在共點力的作用下,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狀態(tài).
    說明:這里的靜止需要二個條件,一是物體受到的合外力為零,二是物體的速度為零,僅速度為零時物體不一定處于靜止狀態(tài),如物體做豎直上拋運動達到點時刻,物體速度為零,但物體不是處于靜止狀態(tài),因為物體受到的合外力不為零.
    3.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條件:合力為零,即0
    說明;
    ①三力匯交原理:當物體受到三個非平行的共點力作用而平衡時,這三個力必交于一點;
    ②物體受到N個共點力作用而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取出其中的一個力,則這個力必與剩下的(N-1)個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③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平衡問題,則其平衡條件為:FX合=0,F(xiàn)Y合=0;
    ④有固定轉(zhuǎn)動軸的物體的平衡條件
    3.高一年級物理必修二復習知識點
    A、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
    1、內(nèi)容: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知道外力迫使它改變之中狀態(tài)為止。
    2、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的特性。
    3、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需要外力。
    4、慣性的定義:物體的這種保持原來的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tài)的性質(zhì)叫做慣性。
    5、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物體的運動并不需要力來維持。
    6、慣性是物質(zhì)的固有屬性,不論物體處于什么狀態(tài),都具有慣性。
    B、牛頓第二定律
    1、內(nèi)容:物體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大小成正比,跟物體的質(zhì)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
    2、表達式:F=ma
    (1)定律的表達式雖寫成F=ma,但不能認為物體所受外力大小與加速度大小成正比,與物體質(zhì)量成正比。
    (2)式中的F是物體所受的合外力,而不是其中的某一個力?當然如果F是某一個力或某一方向的分量,其加速度也是該力單獨產(chǎn)生的或者是在某一方向上產(chǎn)生的
    3、注意
    (1)如果合外力的方向與物體運動的方向相同,則加速度的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同,這時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2)如果合外力的方向與物體運動的方向相反,則加速度的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這時物體做減速運動。
    (3)如果合外力不變(恒定),則加速度也不變(恒定),這時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4)如果合外力為零,則加速度也為零,這時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或處于靜止狀態(tài)。
    C、牛頓第三定律
    1、兩個物體之間力的作用總是相互的。我們把其中一個力叫做作用力,另一個力就叫做反作用力。
    2、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特點
    (1)作用在兩個物體上
    (2)具有同種性質(zhì)
    (3)同時產(chǎn)生,同時消失。
    (4)在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反。
    4.高一年級物理必修二復習知識點
    動力學的兩類基本問題:
    (1)已知物體的受力情況,確定物體的運動情況、基本解題思路是:
    ①根據(jù)受力情況,利用牛頓第二定律求出物體的加速度
    ②根據(jù)題意,選擇恰當?shù)倪\動學公式求解相關的速度、位移等
    (2)已知物體的運動情況,推斷或求出物體所受的未知力、基本解題思路是:
    ①根據(jù)運動情況,利用運動學公式求出物體的加速度
    ②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確定物體所受的合外力,從而求出未知力
    (3)注意點:
    ①運用牛頓定律解決這類問題的關鍵是對物體進行受力情況分析和運動情況分析,要善于畫出物體受力圖和運動草圖、不論是哪類問題,都應抓住力與運動的關系是通過加速度這座橋梁聯(lián)系起來的這一關鍵
    ②對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受力情況發(fā)生變化,要分段進行分析,每一段根據(jù)其初速度和合外力來確定其運動情況;某一個力變化后,有時會影響其他力,如彈力變化后,滑動摩擦力也隨之變化
    5.高一年級物理必修二復習知識點
    1、“繩模型”,小球在豎直平面內(nèi)做圓周運動過點情況。
    (注意:繩對小球只能產(chǎn)生拉力)
    (1)小球能過點的臨界條件:繩子和軌道對小球剛好沒有力的作用
    (2)小球能過點條件:v≥(當v>時,繩對球產(chǎn)生拉力,軌道對球產(chǎn)生壓力)
    (3)不能過點條件:v<(實際上球還沒有到點時,就脫離了軌道)
    2、“桿模型”,小球在豎直平面內(nèi)做圓周運動過點情況
    (注意:輕桿和細線不同,輕桿對小球既能產(chǎn)生拉力,又能產(chǎn)生推力。)
    (1)小球能過點的臨界條件:v=0,F(xiàn)=mg(F為支持力)
    (2)當0F>0(F為支持力)
    (3)當v=時,F(xiàn)=0
    (4)當v>時,F(xiàn)隨v增大而增大,且F>0(F為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