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可以是一篇短文、一個小片段、一個場景、一個故事。不受時間、寫作要素的局限,由淺入深,不斷堅持。在生活和學(xué)習(xí)中所受到的教育,感悟和成長中經(jīng)歷一些不愉快的事,開心的事都可以用日記記錄下來。堅持每天寫日記不僅能積累詞匯,豐富語言素材,還能鍛煉學(xué)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記憶能力。以下是整理的《小學(xué)三年級關(guān)于包粽子的日記》相關(guān)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xué)三年級關(guān)于包粽子的日記
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我和媽媽一起在家包粽子。
這天,媽媽買回了許多粽葉、大米、紅棗和麻繩。一切東西準備就緒后,我和媽媽準備開始包粽子,媽媽對我說:“你去幫我把大米罐子拿過來吧。”可我卻鬼使神差地拿來了小米罐子,還口誤道:“爸爸,我把大米給你拿來了!”更好笑的是正睡得稀里糊涂的爸爸說道:“爺爺,你拿大米干嘛呀?”我連忙說道:“爸爸,對不起,是我口誤了?!庇谑?,爸爸轉(zhuǎn)過頭去沒再理我,直接走到臥室,躺在床上呼嚕呼嚕睡大覺去了。我把小米罐子遞給了媽媽,她瞪著眼睛疑惑地問:“你拿小米干嘛?我要的明明是大米??!”然后,我又匆忙取來大米罐子遞給媽媽。
媽媽清理好粽葉后,抓一把大米放到粽葉里,然后折成一個三角形,后用麻繩一圈一圈地纏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接著,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中煮十五分鐘,香噴噴的粽子就出鍋了。
端午節(jié)到了,我們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圍在一起吃著粽子,開心極了。通過這次包粽子的經(jīng)歷,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一絲不茍,不能馬虎大意?!?BR> 2.小學(xué)三年級關(guān)于包粽子的日記
中國有很多傳統(tǒng)節(jié)日,熱鬧的春節(jié),思鄉(xiāng)的重陽節(jié),團圓的中秋節(jié),當(dāng)然還有香噴噴的端午節(jié)。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如約而至,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習(xí)俗有很多,我們南方人喜歡包粽子,掛艾葉。
這一天清晨,媽媽準備好洗凈的粽葉和淘好的糯米,還有各種小食:蜜棗、臘肉、板栗……準備開始包粽子了,先拿出兩片粽葉,把它圍成一個兜,接著把糯米和喜歡的小食放進粽葉兜里,用筷子戳緊實,做成一個漏斗的形狀,再把剩下的那一半粽葉蓋在米上,后用線把它綁好,一個漂亮的錐形粽子就包好了,就這樣,我們包了幾十個粽子。
然后,媽媽把它們一起放進大鍋里煮。煮了三個多小時后,鍋里已經(jīng)開始飄出了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迫不及待地問媽媽:“媽媽,粽子好了嗎?”媽媽說:“馬上出鍋”。我津津有味地吃著甜甜糯糯的粽子,特別滿足!
3.小學(xué)三年級關(guān)于包粽子的日記
端午節(jié),爸爸媽媽帶著我來到外婆家。外婆正在包粽子,看著外婆的熟練手法,我也心癢癢了,于是我對外婆說:“外婆,我也要包粽子,你教我包吧?!蓖馄糯饝?yīng)了:“我這就來教你。”外婆教我把粽葉捏成圓錐狀,再把糯米倒進去……經(jīng)過外婆的一番指導(dǎo)后,我心想:原來包粽子不難呀,看我也來包一個!
我從水中拿起兩片粽葉,可是怎么也捏不出圓錐狀。于是向外婆請教,外婆告訴我這其中的技巧:不能用太大的力氣,否則粽葉容易變形。于是,我又開始了第二次嘗試。這次我小心翼翼的,生怕折斷粽葉,先把粽葉卷起來,再把手曲起來,耶!終于把粽葉包成了圓錐形,再用筷子輕輕地加進糯米并壓實,后把粽葉的兩條小尾巴收起來,然后用線緊緊地纏上去。功夫不負有心人,我親手做的第一個粽子誕生了。雖然外形看上去歪歪的,但畢竟是經(jīng)歷了重重難關(guān)才做出來的,分外珍愛。
不多久,粽子就出鍋了??粗矍暗聂兆樱胚M嘴里,真是香甜鮮美呀!
4.小學(xué)三年級關(guān)于包粽子的日記
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這一天也是“女兒節(jié)”,出嫁的女兒都會在那一天回來看父親,還叫“詩人節(jié)”,是因為戰(zhàn)國時期偉大詩人屈原。
每年的這一天,我和媽媽一起在家里包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而包粽子,成了我們家的傳統(tǒng)。端午節(jié)的前兩天,我和媽媽一起來到超市準備包粽子的材料,我們在超市里轉(zhuǎn)了一大圈,把粽葉、糯米、繩子買回家。
回到家后,先把粽葉在水里浸泡一晚。
包粽子的時候,媽媽先把粽葉折成一個三角形,把糯米一點一點地裝進去,折成了一個三角形,用繩子綁好。我也學(xué)著媽媽的樣子,我用左手拿來一片粽葉,我卻把粽葉一會兒折成一個圓形,一會兒折成正方形,然后又把它折成了一個圓形,好不容易把糯米裝進去,好不容易將包著糯米的粽葉折好了,后用繩子綁起來。
媽媽把做好的粽子拿到鍋了里去蒸,好一會兒,香噴噴的粽子終于出來了。
端午節(jié)包粽子,我的印象真深刻??!
5.小學(xué)三年級關(guān)于包粽子的日記
明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這一天民間會有很多習(xí)俗,比如包粽子,賽龍舟,插艾葉……老師為了能讓我們親身感受端午節(jié),便決定今天在我們班舉行包粽子的活動。
上課鈴聲向后,我們把包粽子想要的材料都放在桌子上,洗好手,準備包粽子,由于我們的外援還沒來,所以先由錢雨佳教我們包粽子,她說:“先拿兩片粽葉重疊一半,然后用手把粽葉的‘頭’卷一下,卷成一個萬花筒的形狀,不過不要太大,之后……”我左卷右卷可還是卷不好,過啦好久,我才卷好一個,接下來向里面加肉和糯米,下面的步驟我就不知道了,我問她接下來怎么做,可她很忙,我便向朱佳怡“求經(jīng)”,朱佳怡先幫我做好一個,然后讓我捆住,可是在捆時,我沒捆好,再失敗了。這是我們的外援來了。我心想:“這次我要抓住機會,好好學(xué)習(xí),一定不能再失敗了?!蔽覀兊耐庠畡幼骱軏故欤址`巧,不一會兒就包好了很多。我瞪大雙眼,把她的包粽子的主要步驟記在心里,經(jīng)過我的一番努力,我終于包出一個完好的粽子。
雖然,我們經(jīng)常吃到粽子,可是我們并不知道包粽子其實很復(fù)雜。通過這次活動,我學(xué)會了很多東西。
6.小學(xué)三年級關(guān)于包粽子的日記
端午節(jié)到了,又可以吃又香又粘的粽子了,今天,我們家決定吃粽子,我們聽了,十分高興。
媽媽拿來了提前泡好的的糯米和粽葉,還有又大又紅的棗,我們便開始包了。媽媽邊做邊給我講解怎么包粽子,我在旁邊目不轉(zhuǎn)睛的聽著,覺得很簡單,于是,我拿起兩片粽葉,葉子發(fā)出陣陣香味,不用想,這粽子一定很香,我再把粽葉卷成圓錐形,然后抓了一把米和一顆棗,放進去,后,我把粽葉包好,系上繩,可是,這粽子真是四不像,既不是圓錐,也不是長方體,媽媽見了,笑我包的真好笑,我想:怎么包不好呢?這時,我看著媽媽,一步一步的包著,終于,一個比較規(guī)范的粽子出現(xiàn)了,我喜出望外,這次,媽媽沒笑我,還說我包的好。
一會兒,包完了,我迫不及待地把種子放進鍋,希望快點蒸好。經(jīng)過一個多小時的等待,香氣十足的粽子出鍋了,粽子帶著竹子的清香味,十分誘人,我興奮地咬上了一大口,吃著都那竹子的清香味。
粽子的可真是不一般,因為它帶著我們對屈原的紀念和回念,這味道也十分美味。
7.小學(xué)三年級關(guān)于包粽子的日記
端午節(jié)到了,家家門上都掛上了艾葉,到處都飄著粽子的香味。
早上,我來到姥姥家,姥姥正忙著包粽子。只見一個大盆里放著泡好的糯米,還有胖嘟嘟的花生和誘人的紅棗,另外一個盆里放滿了洗好的粽葉,只見姥姥熟練地拿起一片粽葉窩成三角形狀,再放上一些糯米、花生和紅棗,然后把粽葉靈活地繞了幾個來回,后用線捆結(jié)實,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在旁邊看著心里直癢癢,也想自己動手包一回粽子。誰知我的手卻不聽使喚,不是糯米灑出來了,就是粽葉被我弄爛了。我有些急了,這時姥姥對我說:“做事要有耐心,光靠著急是不行的?!甭犃死牙训脑?,我靜下心來,慢慢地、仔仔細細地包了一回,終于成功了。雖然模樣不太好看,但卻是我精心包出來的。
中午,吃著自己包出來的粽子,心里真是甜蜜極了!
8.小學(xué)三年級關(guān)于包粽子的日記
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這一天,人們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草等習(xí)俗。吃粽子大家都會吃,可包粽子,估計不少人不會包吧!我也不會,不過今天我就要和嬸嬸學(xué)包粽子了。
一大早,嬸嬸就把糯米煮好了、粽葉泡好了。吃過早飯,我們就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嬸嬸先拿起兩片粽葉,一反一正重疊在一起,然后用剪刀把粽葉兩頭剪掉,卷成小喇叭的形狀,再把糯米和蜜棗放進去,把粽葉捏緊,后用繩子纏上,打了個結(jié),一個粽子就這樣包好了。輪到我了,我學(xué)著嬸嬸的樣子,把粽葉卷成小喇叭;放糯米和蜜棗;纏繩子,哎呀!粽葉爛了,不應(yīng)該啊,我都是學(xué)著嬸嬸的樣子做的。我又仔細看了一遍,終于發(fā)現(xiàn)了問題,原來是我把糯米放得太多了,把粽葉撐破了。我又試了,這次終于成功了,雖然樣子不是太好看,不過能吃就行。
中午,嬸嬸把粽子煮了,我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
這真是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jié)!
9.小學(xué)三年級關(guān)于包粽子的日記
今天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有很多習(xí)俗,有飲雄黃酒、賽龍舟、包粽子,我和媽媽就來包粽子吧!
到了中午,我們迫不及待地拿出已經(jīng)泡好的糯米、大棗和粽葉。開始包粽子了,先把粽葉圈成一個錐形,把大口朝上,把尖頭朝下。然后往里面扔一個棗,正好堵在尖口上,要是粽子開口了,它可以擋住米,防止漏出,真是“一棗擋關(guān),萬米莫出”。
接著,我把糯米放滿粽子,用后面的粽葉蓋在糯米上,在用另一片葉子遮住,用細線把粽子“五花大綁”,一個又大又好吃的粽子就做好了。
看著香甜的粽子,我想到了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千百年來,他的偉大精神融入了小小的粽子里,當(dāng)我們品嘗粽子的時候,就能感到悠遠的愛國情節(jié)。
10.小學(xué)三年級關(guān)于包粽子的日記
今天是端午節(jié),奶奶教會了我包了粽子呢!奶奶先說包粽子先要然后后然后她示范了包粽子,可是不管奶奶包多少遍我都包不好。奶奶嘆了了一口氣,說:“唉!哪有這樣的人吶,示范了好多遍都不會!”奶奶只好一點一點的教我。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fēng),我其他都會了,就是系繩子不會啊。奶奶不厭其煩的幫著我系繩子,直到我會為止。奶奶擦了擦頭上的汗,說道:“終于教會你這個小笨蛋了!你來包一遍粽子吧!”我開始從頭到尾包一遍粽子。粽子包好了,雖然樣子有一點點丑,但是還算合格的吧!奶奶終于高興了起來。
奶奶教會了我包粽子后,媽媽還給我講了屈原的故事呢!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jié)?。?
1.小學(xué)三年級關(guān)于包粽子的日記
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我和媽媽一起在家包粽子。
這天,媽媽買回了許多粽葉、大米、紅棗和麻繩。一切東西準備就緒后,我和媽媽準備開始包粽子,媽媽對我說:“你去幫我把大米罐子拿過來吧。”可我卻鬼使神差地拿來了小米罐子,還口誤道:“爸爸,我把大米給你拿來了!”更好笑的是正睡得稀里糊涂的爸爸說道:“爺爺,你拿大米干嘛呀?”我連忙說道:“爸爸,對不起,是我口誤了?!庇谑?,爸爸轉(zhuǎn)過頭去沒再理我,直接走到臥室,躺在床上呼嚕呼嚕睡大覺去了。我把小米罐子遞給了媽媽,她瞪著眼睛疑惑地問:“你拿小米干嘛?我要的明明是大米??!”然后,我又匆忙取來大米罐子遞給媽媽。
媽媽清理好粽葉后,抓一把大米放到粽葉里,然后折成一個三角形,后用麻繩一圈一圈地纏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接著,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中煮十五分鐘,香噴噴的粽子就出鍋了。
端午節(jié)到了,我們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圍在一起吃著粽子,開心極了。通過這次包粽子的經(jīng)歷,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一絲不茍,不能馬虎大意?!?BR> 2.小學(xué)三年級關(guān)于包粽子的日記
中國有很多傳統(tǒng)節(jié)日,熱鬧的春節(jié),思鄉(xiāng)的重陽節(jié),團圓的中秋節(jié),當(dāng)然還有香噴噴的端午節(jié)。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如約而至,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習(xí)俗有很多,我們南方人喜歡包粽子,掛艾葉。
這一天清晨,媽媽準備好洗凈的粽葉和淘好的糯米,還有各種小食:蜜棗、臘肉、板栗……準備開始包粽子了,先拿出兩片粽葉,把它圍成一個兜,接著把糯米和喜歡的小食放進粽葉兜里,用筷子戳緊實,做成一個漏斗的形狀,再把剩下的那一半粽葉蓋在米上,后用線把它綁好,一個漂亮的錐形粽子就包好了,就這樣,我們包了幾十個粽子。
然后,媽媽把它們一起放進大鍋里煮。煮了三個多小時后,鍋里已經(jīng)開始飄出了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迫不及待地問媽媽:“媽媽,粽子好了嗎?”媽媽說:“馬上出鍋”。我津津有味地吃著甜甜糯糯的粽子,特別滿足!
3.小學(xué)三年級關(guān)于包粽子的日記
端午節(jié),爸爸媽媽帶著我來到外婆家。外婆正在包粽子,看著外婆的熟練手法,我也心癢癢了,于是我對外婆說:“外婆,我也要包粽子,你教我包吧?!蓖馄糯饝?yīng)了:“我這就來教你。”外婆教我把粽葉捏成圓錐狀,再把糯米倒進去……經(jīng)過外婆的一番指導(dǎo)后,我心想:原來包粽子不難呀,看我也來包一個!
我從水中拿起兩片粽葉,可是怎么也捏不出圓錐狀。于是向外婆請教,外婆告訴我這其中的技巧:不能用太大的力氣,否則粽葉容易變形。于是,我又開始了第二次嘗試。這次我小心翼翼的,生怕折斷粽葉,先把粽葉卷起來,再把手曲起來,耶!終于把粽葉包成了圓錐形,再用筷子輕輕地加進糯米并壓實,后把粽葉的兩條小尾巴收起來,然后用線緊緊地纏上去。功夫不負有心人,我親手做的第一個粽子誕生了。雖然外形看上去歪歪的,但畢竟是經(jīng)歷了重重難關(guān)才做出來的,分外珍愛。
不多久,粽子就出鍋了??粗矍暗聂兆樱胚M嘴里,真是香甜鮮美呀!
4.小學(xué)三年級關(guān)于包粽子的日記
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這一天也是“女兒節(jié)”,出嫁的女兒都會在那一天回來看父親,還叫“詩人節(jié)”,是因為戰(zhàn)國時期偉大詩人屈原。
每年的這一天,我和媽媽一起在家里包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而包粽子,成了我們家的傳統(tǒng)。端午節(jié)的前兩天,我和媽媽一起來到超市準備包粽子的材料,我們在超市里轉(zhuǎn)了一大圈,把粽葉、糯米、繩子買回家。
回到家后,先把粽葉在水里浸泡一晚。
包粽子的時候,媽媽先把粽葉折成一個三角形,把糯米一點一點地裝進去,折成了一個三角形,用繩子綁好。我也學(xué)著媽媽的樣子,我用左手拿來一片粽葉,我卻把粽葉一會兒折成一個圓形,一會兒折成正方形,然后又把它折成了一個圓形,好不容易把糯米裝進去,好不容易將包著糯米的粽葉折好了,后用繩子綁起來。
媽媽把做好的粽子拿到鍋了里去蒸,好一會兒,香噴噴的粽子終于出來了。
端午節(jié)包粽子,我的印象真深刻??!
5.小學(xué)三年級關(guān)于包粽子的日記
明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這一天民間會有很多習(xí)俗,比如包粽子,賽龍舟,插艾葉……老師為了能讓我們親身感受端午節(jié),便決定今天在我們班舉行包粽子的活動。
上課鈴聲向后,我們把包粽子想要的材料都放在桌子上,洗好手,準備包粽子,由于我們的外援還沒來,所以先由錢雨佳教我們包粽子,她說:“先拿兩片粽葉重疊一半,然后用手把粽葉的‘頭’卷一下,卷成一個萬花筒的形狀,不過不要太大,之后……”我左卷右卷可還是卷不好,過啦好久,我才卷好一個,接下來向里面加肉和糯米,下面的步驟我就不知道了,我問她接下來怎么做,可她很忙,我便向朱佳怡“求經(jīng)”,朱佳怡先幫我做好一個,然后讓我捆住,可是在捆時,我沒捆好,再失敗了。這是我們的外援來了。我心想:“這次我要抓住機會,好好學(xué)習(xí),一定不能再失敗了?!蔽覀兊耐庠畡幼骱軏故欤址`巧,不一會兒就包好了很多。我瞪大雙眼,把她的包粽子的主要步驟記在心里,經(jīng)過我的一番努力,我終于包出一個完好的粽子。
雖然,我們經(jīng)常吃到粽子,可是我們并不知道包粽子其實很復(fù)雜。通過這次活動,我學(xué)會了很多東西。
6.小學(xué)三年級關(guān)于包粽子的日記
端午節(jié)到了,又可以吃又香又粘的粽子了,今天,我們家決定吃粽子,我們聽了,十分高興。
媽媽拿來了提前泡好的的糯米和粽葉,還有又大又紅的棗,我們便開始包了。媽媽邊做邊給我講解怎么包粽子,我在旁邊目不轉(zhuǎn)睛的聽著,覺得很簡單,于是,我拿起兩片粽葉,葉子發(fā)出陣陣香味,不用想,這粽子一定很香,我再把粽葉卷成圓錐形,然后抓了一把米和一顆棗,放進去,后,我把粽葉包好,系上繩,可是,這粽子真是四不像,既不是圓錐,也不是長方體,媽媽見了,笑我包的真好笑,我想:怎么包不好呢?這時,我看著媽媽,一步一步的包著,終于,一個比較規(guī)范的粽子出現(xiàn)了,我喜出望外,這次,媽媽沒笑我,還說我包的好。
一會兒,包完了,我迫不及待地把種子放進鍋,希望快點蒸好。經(jīng)過一個多小時的等待,香氣十足的粽子出鍋了,粽子帶著竹子的清香味,十分誘人,我興奮地咬上了一大口,吃著都那竹子的清香味。
粽子的可真是不一般,因為它帶著我們對屈原的紀念和回念,這味道也十分美味。
7.小學(xué)三年級關(guān)于包粽子的日記
端午節(jié)到了,家家門上都掛上了艾葉,到處都飄著粽子的香味。
早上,我來到姥姥家,姥姥正忙著包粽子。只見一個大盆里放著泡好的糯米,還有胖嘟嘟的花生和誘人的紅棗,另外一個盆里放滿了洗好的粽葉,只見姥姥熟練地拿起一片粽葉窩成三角形狀,再放上一些糯米、花生和紅棗,然后把粽葉靈活地繞了幾個來回,后用線捆結(jié)實,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在旁邊看著心里直癢癢,也想自己動手包一回粽子。誰知我的手卻不聽使喚,不是糯米灑出來了,就是粽葉被我弄爛了。我有些急了,這時姥姥對我說:“做事要有耐心,光靠著急是不行的?!甭犃死牙训脑?,我靜下心來,慢慢地、仔仔細細地包了一回,終于成功了。雖然模樣不太好看,但卻是我精心包出來的。
中午,吃著自己包出來的粽子,心里真是甜蜜極了!
8.小學(xué)三年級關(guān)于包粽子的日記
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這一天,人們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草等習(xí)俗。吃粽子大家都會吃,可包粽子,估計不少人不會包吧!我也不會,不過今天我就要和嬸嬸學(xué)包粽子了。
一大早,嬸嬸就把糯米煮好了、粽葉泡好了。吃過早飯,我們就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嬸嬸先拿起兩片粽葉,一反一正重疊在一起,然后用剪刀把粽葉兩頭剪掉,卷成小喇叭的形狀,再把糯米和蜜棗放進去,把粽葉捏緊,后用繩子纏上,打了個結(jié),一個粽子就這樣包好了。輪到我了,我學(xué)著嬸嬸的樣子,把粽葉卷成小喇叭;放糯米和蜜棗;纏繩子,哎呀!粽葉爛了,不應(yīng)該啊,我都是學(xué)著嬸嬸的樣子做的。我又仔細看了一遍,終于發(fā)現(xiàn)了問題,原來是我把糯米放得太多了,把粽葉撐破了。我又試了,這次終于成功了,雖然樣子不是太好看,不過能吃就行。
中午,嬸嬸把粽子煮了,我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
這真是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jié)!
9.小學(xué)三年級關(guān)于包粽子的日記
今天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有很多習(xí)俗,有飲雄黃酒、賽龍舟、包粽子,我和媽媽就來包粽子吧!
到了中午,我們迫不及待地拿出已經(jīng)泡好的糯米、大棗和粽葉。開始包粽子了,先把粽葉圈成一個錐形,把大口朝上,把尖頭朝下。然后往里面扔一個棗,正好堵在尖口上,要是粽子開口了,它可以擋住米,防止漏出,真是“一棗擋關(guān),萬米莫出”。
接著,我把糯米放滿粽子,用后面的粽葉蓋在糯米上,在用另一片葉子遮住,用細線把粽子“五花大綁”,一個又大又好吃的粽子就做好了。
看著香甜的粽子,我想到了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千百年來,他的偉大精神融入了小小的粽子里,當(dāng)我們品嘗粽子的時候,就能感到悠遠的愛國情節(jié)。
10.小學(xué)三年級關(guān)于包粽子的日記
今天是端午節(jié),奶奶教會了我包了粽子呢!奶奶先說包粽子先要然后后然后她示范了包粽子,可是不管奶奶包多少遍我都包不好。奶奶嘆了了一口氣,說:“唉!哪有這樣的人吶,示范了好多遍都不會!”奶奶只好一點一點的教我。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fēng),我其他都會了,就是系繩子不會啊。奶奶不厭其煩的幫著我系繩子,直到我會為止。奶奶擦了擦頭上的汗,說道:“終于教會你這個小笨蛋了!你來包一遍粽子吧!”我開始從頭到尾包一遍粽子。粽子包好了,雖然樣子有一點點丑,但是還算合格的吧!奶奶終于高興了起來。
奶奶教會了我包粽子后,媽媽還給我講了屈原的故事呢!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