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三百首幼兒早教精選

字號(hào):

古詩以其最濃縮的情感、最醉人的意境在文學(xué)寶庫中熠熠生輝。欣賞前人留給我們的詩詞瑰寶,是一種文學(xué)熏陶。下面是分享的古詩三百首幼兒早教精選。歡迎閱讀參考!
    1.古詩三百首幼兒早教精選
    七步詩
    曹植〔兩漢〕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菽一作:豉)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
    譯文
    鍋里煮著豆子,豆秸在鍋底下燃燒,豆子在鍋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來是同一條根上生長(zhǎng)出來的,豆秸怎能這樣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一)
    鍋里煮著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殘?jiān)^濾過后,留下豆汁來做成羹。
    豆秸在鍋底下燃燒,豆子在鍋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來是同一條根上生長(zhǎng)出來的,豆秸怎能這樣急迫地煎熬豆子呢?。。ò姹径?BR>    注釋
    持:用來。
    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狀食物。
    漉:過濾。
    菽(豉):豆。這句的意思是說把豆子的殘?jiān)^濾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類植物脫粒后剩下的莖。
    釜:鍋。
    燃:燃燒
    泣:小聲哭
    本:原本,本來。
    煎:煎熬,這里指迫 害。
    何:何必。
    2.古詩三百首幼兒早教精選
    長(zhǎng)歌行
    漢樂府〔兩漢〕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jié)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shí)復(fù)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譯文
    園中的葵菜都郁郁蔥蔥,晶瑩的朝露等待陽光照耀。
    春天給大地普施陽光雨露,萬物生機(jī)盎然欣欣向榮。
    ??帜敲C殺的秋天來到,樹葉兒黃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騰著向東流入大海,何時(shí)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年輕力壯的時(shí)候不奮發(fā)圖強(qiáng),到老來悲傷也沒用了。
    注釋
    長(zhǎng)歌行:漢樂府曲題。這首詩選自《樂府詩集》卷三十,屬相和歌辭中的平調(diào)曲。
    葵:“葵”作為蔬菜名,指中國古代重要蔬菜之一。《詩經(jīng)·豳風(fēng)·七月》:“七月亨葵及菽?!崩顣r(shí)珍《本草綱目》說“葵菜古人種為常食,今之種者頗鮮。有紫莖、白莖二種,以白莖為勝。大葉小花,花紫黃色,其最小者名鴨腳葵。其實(shí)大如指頂,皮薄而扁,實(shí)內(nèi)子輕虛如榆莢仁。”此詩“青青園中葵”即指此。
    朝露:清晨的露水。晞:天亮,引申為陽光照耀。
    ”陽春“句:陽是溫和。陽春是露水和陽光都充足的時(shí)候,露水和陽光都是植物所需要的,都是大自然的恩惠,即所謂的”德澤“。布:布施,給予。德澤:恩惠。
    秋節(jié):秋季。
    焜黃:形容草木凋落枯黃的樣子。華(huā):同“花”。衰:一說讀“cuī”,因?yàn)楣艜r(shí)候沒有“shuāi”這個(gè)音;一說讀shuāi,根據(jù)語文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漢語》,除了普通話的規(guī)范發(fā)音之外,任何其他的朗讀法都是不可取的。
    百川:大河流。
    少壯:年輕力壯,指青少年時(shí)代。
    老大:指年老了,老年。徒:白白地。
    3.古詩三百首幼兒早教精選
    元日
    王安石〔宋代〕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譯文
    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jīng)過去,迎著和暖的春風(fēng)開懷暢飲屠蘇酒。
    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都把舊的桃符取下?lián)Q上新的桃符。
    注釋
    元日:農(nóng)歷正月初一,即春節(jié)。
    爆竹:古人燒竹子時(shí)使竹子爆裂發(fā)出的響聲。用來驅(qū)鬼避邪,后來演變成放鞭炮。一(yí)歲除:一年已盡,“一”字用在第四聲(去聲)字的前面時(shí),“一”變調(diào),讀第二聲(陽平)。除,逝去。
    屠蘇:指屠蘇酒,飲屠蘇酒也是古代過年時(shí)的一種習(xí)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飲這種用屠蘇草浸泡的酒,以驅(qū)邪避瘟疫,求得長(zhǎng)壽。
    千門萬戶:形容門戶眾多,人口稠密。
    曈曈:日出時(shí)光亮而溫暖的樣子。
    桃:桃符,古代一種風(fēng)俗,農(nóng)歷正月初一時(shí)人們用桃木板寫上神荼、郁壘兩位神靈的名字,懸掛在門旁,用來壓邪。也作春聯(lián)。
    4.古詩三百首幼兒早教精選
    所見
    袁枚〔清代〕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譯文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樹林里回蕩。
    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于是馬上停止唱歌,靜悄悄地站立在樹旁。
    注釋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振蕩;回蕩。說明牧童的歌聲嘹亮。
    林樾(yuè):指道旁成蔭的樹。
    欲:想要。
    捕:捉。
    鳴:叫。
    立:站立。
    5.古詩三百首幼兒早教精選
    題西林壁
    蘇軾〔宋代〕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shí)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譯文
    從正面、側(cè)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yuǎn)處、近處、高處、低處看都呈現(xiàn)不同的樣子。
    之所以辨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yàn)槲疑硖幵趶]山之中。
    注釋
    題西林壁:寫在西林寺的墻壁上。西林寺在廬山西麓。題:書寫,題寫。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廬山。
    橫看:從正面看。廬山總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面西面看.
    側(cè):側(cè)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識(shí):不能認(rèn)識(shí),辨別。
    真面目:指廬山真實(shí)的景色,形狀。
    緣:因?yàn)?;由于?BR>    此山:這座山,指廬山。
    西林:西林寺,在現(xiàn)在江西省的廬山上。這首詩是題在寺里墻壁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