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高二開始努力,所以前面的知識肯定有一定的欠缺,這就要求自己要制定一定的計劃,更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相信付出的汗水不會白白流淌的,收獲總是自己的。高二頻道為你整理了《高二年級語文文言文知識點復(fù)習(xí)》,助你金榜題名!
1.高二年級語文文言文知識點復(fù)習(xí)
常見文言特殊句式:
(一)判斷句
(1)用者,也表判斷:者,也、者也、也、者;
(2)為、乃、即、則或否定詞非,未,弗等表判斷。
(3)名詞做所謂語直接表判斷
(二)被動句:
(1)單獨用于受見或組合成見于,受于表判斷。如:內(nèi)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徒見欺于王
(2)為、為所、為所表判斷;如:臣聞如姬父為人所殺
(3)被(后起用法,如:周公之被逮)。
(4)意念被動(無詞語標(biāo)志):兵挫地削
(三)省略句:
(1)省略主語:如: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黑質(zhì)而白章。
(2)省略賓語:權(quán)起更衣,肅追()于宇下。
(3)省略介詞: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
注意:以,與,從,為,因五介詞常省略賓語。
(四)賓語前置:
(1)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如:沛公安在?疑問代詞(如:誰、何、奚、曷、胡、惡、安)
(2)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賓語前置。如:時人莫之許也。
(3)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前取動詞前,以突出強調(diào)賓語。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如:唯利是圖等。
(4)方位詞、時間詞做賓語時,有時也前置。例如:業(yè)文南向坐。(《史記項羽本紀(jì)》)
(五)定語后置:
(1)者:如: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
(2)之: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3)之者: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
(六)介詞結(jié)構(gòu)做狀語后置:
(1)用介詞于組成的介賓短語,翻譯時要移到動詞前作狀語。如:青,取之于藍(lán),而青于藍(lán)。
(2)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翻譯時前置做狀語。如:具告以事。(《鴻門宴》)。
2.高二年級語文文言文知識點復(fù)習(xí)
燭之武退秦師
一、通假字
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通“矣”)
2.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通“供”,供給)
3.秦伯說(同“悅”)
4.失其所與,不知(同“智”,明智)
二、古今異義
1.夫人(古義為“那個人”,今義為“妻子”的尊稱)
2.行李(古義為“出使的人”,今義為“出門時所帶包裹”)
三、詞類活用
1.晉軍函陵、秦軍汜南(名詞用作動詞,駐扎)
2.既東封鄭(封,使…成為疆界;東,在東邊)
3.且貳于楚也
4.越國以鄙遠(yuǎn)(鄙,意動,把…當(dāng)作邊邑;遠(yuǎn),遠(yuǎn)地,形作名)
5.燭之武退秦師(使動,使…撤兵)
6.共其乏困(乏用—缺少的東西)
7.與鄭人盟(盟—訂(建)立同盟)
8.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詞作動詞,損害)
四、一詞多義
封
既東封鄭(做疆界,動詞)
肆其西封(疆界,名詞)
若: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假如)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
望洋向若而嘆(海神名)
以為莫己若者(及、比得上)
說:
秦伯說,與鄭人盟(通“悅”)
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fēng)者得焉(“雜說”,文體的一種)
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陳述)
辭:
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推辭)
停數(shù)日,辭去告辭,(辭別)
鄙:
越國以鄙遠(yuǎn),君知其難也:邊遠(yuǎn)的地方(“以……為鄙”)
肉食者鄙,未能遠(yuǎn)謀(淺陋)
我皆有禮,夫猶鄙我(看不起,輕視)
微: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沒有)
微聞有鼠作作索索:(暗暗的)
見其發(fā)矢十中_,但微頷之(稍微、略微)
人微言輕(地位地下,卑賤)
敝:
因人之力而敝之(損害,衰敗)
曹操之眾,遠(yuǎn)來疲敝(疲憊)
許:
公曰:“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痹S之(答應(yīng),聽從)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表處所)
雜然相許(贊同)
潭中魚可百許頭(約數(shù))
五、文言虛詞
1、以
①以其無禮于晉(因為,連詞)
②敢以煩執(zhí)事(拿,用,介詞)
③越國以鄙遠(yuǎn)(表順承,連詞)
④焉用亡鄭以陪鄰?(表順承,連詞)
⑤若舍鄭以為東道主(把,介詞)
2、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連詞,表順承)
②夜縋而出(表修飾,連詞)
③若亡鄭而有利于君(表順承,連詞)
④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表轉(zhuǎn)折,連詞)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語氣詞,表陳述)
②焉用亡鄭以陪鄰?(疑問副詞,為什么)
③若不闕秦,將焉取之(疑問副詞,怎么能)
④以俟夫觀人風(fēng)者得焉(兼詞,于何)
⑤永之人爭奔走焉(兼詞,于此)
4、之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夫晉,何厭之有(助詞,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
是寡人之過也/因人之力而敝之(助詞,的)
因人之力而敝之(指代秦君)
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代這件事)
將焉取之(代土地)
5、其
以其無利于晉(指代鄭文公)
君知其難也(這)
又欲肆其西封(指代晉國)
失其所與(指代自己)
吾其還也語氣詞,(表商量語氣,相當(dāng)于“還是”)
6、且
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連詞,表并列,又)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連詞,遞進(jìn),況且)
六、特殊句式
1.(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
A.以其無禮于晉
B.若亡鄭而有益于君
C.佚之狐言于鄭伯
2.(省略句)
A.晉軍(于)函陵,秦軍(于)汜南
B.(晉惠公)許君焦、瑕
C.敢以(之)煩執(zhí)事
D.夜縋(燭之武)而出
E.(燭之武)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3.夫晉,何厭之有(“之”作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
3.高二年級語文文言文知識點復(fù)習(xí)
蘭亭集序
一、通假字
1.趣舍萬殊(“趣”通“趨”,意為“往,取”)
2.悟言一室之內(nèi)(“悟”通“晤”,意為“面對面”)
二、古今異義
①是日也(是:古義:指代詞“這”;今義:判斷動詞,是)
②所以游目騁懷(所以:古義:指用來;今義:表因果關(guān)系連詞)
③信可樂也(信:古義:指實在;今義:指書信)
④向之所歡(向:古義:指過去;今義:指方向)
⑤列坐其次(次:古義:指旁邊,水邊;今義:指次序或質(zhì)量差)
三、詞類活用
(一)形容詞的意動
(1)齊彭殤為妄作(齊:把……看作相等、相同看待)
(2)當(dāng)其欣于所遇(欣:以……為欣、對……感到高興)
(二)數(shù)詞的意動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一:把……看作一樣)
四、一詞多義
1.修
⑴茂林修竹(意為“高”)
⑵況修短隨化(長,修短指壽命長短)
⑶乃重修岳陽樓(意為“修建”)
⑷修守戰(zhàn)之具(意為“整治治辦)
2.雖
⑴雖趣舍萬殊(雖然,連詞)
⑵雖世殊事異(即使,連詞)
3.于
⑴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意為“在,介詞”)
⑵欣于所遇(意為“對,介詞”)
⑶終期于盡(意為“到,介詞”)
4.以
⑴引以為流觴曲水(意為“把,介詞”)
⑵亦足以暢敘幽情(意為“用來,介詞”)
⑶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意為“因,介詞”)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斷句
①死生亦大矣(語意上構(gòu)成判斷)
②固知一生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③其致一也
(二)倒裝句
1.狀語后置
⑴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
⑵當(dāng)其欣于所遇
⑶終期于盡
⑷不能喻之于懷
⑸亦將有感于斯文
2.定語后置
⑴仰觀宇宙之大
⑵俯察品類之盛
⑶雖無絲竹管弦之盛
(三)省略句
1、(眾人)列坐(于)其次
2、(眾人)引(之)以(之)為流觴曲水
3、悟言(于)一室之內(nèi)
4、放浪(于)形骸之外
4.高二年級語文文言文知識點復(fù)習(xí)
游褒禪山記
一、文言實詞
1.通假字
長樂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對男子的美稱。
2、古今異義詞
①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十分之一;今:數(shù)詞。)
②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古:不平常,不一般;今:很,十分。)
③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古:到;今:連詞,表示另提一事。)
3、詞類活用
(1)有泉側(cè)出:(側(cè):名詞作狀語,在一側(cè))
(2)名之曰褒禪:(名:名詞活用為動詞,命名,稱呼。)
(3)而其見愈奇:(見:動詞作名詞,見到的景象。)
(4)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至:動詞用作名詞,到達(dá)的人。)
(5)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深:形容詞用作名詞,深度。)
(6)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yuǎn):(險遠(yuǎn):形容詞用作名詞,險遠(yuǎn)的地方。)
(7)好游者亦不能窮也:(窮:形容詞活用為動詞。窮盡,走到頭。)
(8)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詞用作動詞,照明。)
(9)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極:形容詞作動詞,盡情享受。)
(10)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謬: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弄錯,使……錯。)
4、一詞多義
①“道”
有碑仆道名詞,路、道路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名詞,道理
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名詞,主張
何可勝道也哉動詞,說、講
策之不以其道名詞,方法
②實詞“蓋”
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助詞,有“大概”的意思
(補充)日初出大如車蓋名詞,車蓋
蓋失強援,不能獨完連詞,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譯為“因為”“是因為“是由于”等
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動詞,超過,勝過
③“文”
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名詞,文字
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名詞,紋理
屬予作文以記之名詞,文章
文過飾非動詞,掩飾
④實詞“然”
至于*,理固宜然代詞,如此,這樣
吳廣以為然形容詞,對、正確
有穴窈然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連詞,表轉(zhuǎn)折,但、但是
二、虛詞
1、虛詞“乃”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副詞,表示判斷,可譯為“是”“就是”
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副詞,竟,竟然,居然
良乃人,具告沛公副詞,于是
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zhì)于齊,兵乃出副詞,才
2、“其”
①用作代詞,可以作第一、二、三人稱代詞;可以作指示代詞(這,那);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第三人稱代詞,它
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第一人稱代詞,自己
則或咎其欲出者。指示代詞,指代“欲出者”,譯作“那”
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指示代詞,指代“好游者”,譯作“那些”
②用作副詞
Ⅰ加強祈使語氣,相當(dāng)于“可”、“還是”。
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我們還是回去吧)
Ⅱ加強揣測語氣,相當(dāng)于“恐怕、或許、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Ⅲ加強反問語氣,相當(dāng)于“難道”、“怎么”。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
其可怪也與?
③固定用法“何其”,譯作“多么”
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多么衰落啊!)
三、句式
(一)固定句式
1、其孰能譏之乎?(其……乎:難道……嗎?)
2、何可勝道也哉!(何……哉:哪里……呢!)
3、此所以學(xué)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此所以……也:這就是……的緣故。)
(二)特殊句式
狀語后置
①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天地……”:“于天地……”作狀語修飾限定動詞“觀”,“對……”
②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于其址”作狀語修飾限定動詞“舍”,“在……”
(三)省略句、判斷句
1.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之)以怠。(省略賓語)
2.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書之不存。(省略賓語)
3.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4.此所以學(xué)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5.高二年級語文文言文知識點復(fù)習(xí)
虛詞
1.以
(1)介詞,把。引以為流觴曲水
(2)介詞,因為。猶不能不以之興懷
(3)連詞,用來。亦足以暢敘幽情
2.于
(1)介詞,引出動作的處所。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
(2)介詞,引出動作的對象。當(dāng)其欣于所遇
(3)介詞,對或在。暫得于己
(4)介詞,到。終期于盡
3.為
(1)動詞,作為,當(dāng)作。引以為流觴曲水
(2)動詞,成為。已為陳跡
4.之
(1)結(jié)構(gòu)助詞,的。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雖無絲竹管弦之盛
(2)助詞,定語后置的標(biāo)志。仰觀宇宙之大
(3)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夫人之相與/不知老之將至
(4)動詞,到,往。及其所之既倦
(5)代詞,它。感慨系之矣/猶不能不以之興懷
5.所
構(gòu)成所字結(jié)構(gòu),相當(dāng)于名詞短語。或因寄所托/當(dāng)其欣于所遇/及其所之既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