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的英語學習需要各位家長重視,不僅要注重孩子的英語成績,孩子的口語能力也要注意提升。以下是整理的少兒英語口語的培訓方法,歡迎閱讀!

1.少兒英語口語的培訓方法
1. 先進行有效的聽力訓練
學習語言學科,聽是說的第一步,聽得多了,學會說的也就比較多,但是對于小孩子而言,家長可以給孩子聽一些英語兒歌,盡量和孩子一起學習,讓孩子有一個互動,不排斥這種英語這種語言。同事也可以找一些英語小故事作為孩子的睡前讀物,每天保證孩子有一定時間的英語聽力浸入。
2. 開展英語話題辯論
會英語的家長可以在與孩子的日常交流的英語話題外,還可以找一些英語辯論話題,在家里開展辯論賽,比如““女人可不可以理光頭?”“垃圾可不可以放在馬路上?”“養(yǎng)狗好不好?”等等這類簡單的話題,可以和孩子各自發(fā)表意見,不會的可以說中文,可以中英混雜,這樣不僅可以慢慢鍛煉孩子的英語口語能力,也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邏輯思維。
3. 堅持每天放學后看一段情景對話
現(xiàn)在很多人家里都有電腦,每天放學后可以給孩子找一段英文情景對話給孩子觀看,可以是英文原版的,但是建議帶中英文字幕,每天多20分鐘,觀看完后可以讓孩子回顧一下印象比較深的英語對話,看看能不能試著復述出來。
4. 帶孩子定期去一些英語交流場所
英語其實不是學出來,而是用出來的,家長有時間可以帶孩子去一些需要用英語交流的場所,一些咖啡廳、餐廳等,這些比較合適的場所,讓孩子運用自己的英語口語去點飲料、點餐等??偟脕碚f,不僅要讓孩子練習英語口語,也要讓孩子有機會用出所學的英語口語。
2.少兒英語培訓應遵循的原則
少兒英語培訓和其他人的英語學習是完全不同的,這一時期,引導得好會對孩子的興趣培養(yǎng)起到良好的作用。但是如果引導不好,那么很有可能對英語產(chǎn)生厭煩的心理。所以我們在少兒英語學習的過程中,該遵循怎樣的培訓原則呢?
1、興趣多一點,灌輸少一點
我們首先必須要明確一點,那就是讓孩子學習英語的目的是什么?培養(yǎng)孩子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提高孩子對語言的敏感性。所以,家長能做的事情,就是維持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為孩子提供一個合適的環(huán)境,當然還需要動腦筋發(fā)揮智慧,想出一些生動有趣的方式進行引導,讓孩子充分享受學習的快樂。
2、游戲多一點,書本少一點
“寓教于樂”是教育的高境界,對大學生如此,對兒童也是如此。兒童英語的學習不能“成人化”,不能“照本宣科”。孩子的成長是有規(guī)律的,愛玩就是天性,快樂就是王道。
3、故事多一點,詞匯少一點
學英語,我們往往容易想到豐富的詞匯量,其實對于兒童來講,詞匯不是主要的。其實,數(shù)量有限的簡單詞匯,已經(jīng)足夠清楚地描述事情,我們不妨通過構造一些故事、設置一些情境,去“解釋”那些貌似深奧的詞匯。
4、交流多一點,知識少一點
英語其實就是一種語言,其本質就是用來交流。所以,一定要讓孩子有交際性的體驗,在自然的生活環(huán)境中,與孩子積極互動。
5、應用多一點,記憶少一點
帶幼兒學習英語,不要光是背單詞,不要光是看書、看圖、看動畫片,更要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學校的學習中多用英語溝通,形成一種環(huán)境,孩子充滿新鮮感,所以,孩子在輕松的氛圍中感知體驗,自然就會掌握和運用。
3.如何提高孩子的英語學習興趣
少兒英語培訓,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問題。很多家長說孩子對英語的學習沒以前那么感興趣了,成績也提不上去,甚至對英語學習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厭煩情緒。
相關研究表明:3-12歲這個階段的孩子學習語言能力強,可塑性好,善于模仿。這期間如果家長們過于關注孩子英語該達到什么水平,卻忽略了正確的引導方法,容易使孩子過早喪失了對學英語的興趣。
所以,該怎樣提高孩子學英語的興趣呢?作為引導方的家長們,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①趣味性原則
孩子開始學英語時,一般都會對一門外語有一種躍躍欲試的心理。如果能采用一些新穎、有趣的教學方法,引起他們的求知欲,使他們興致勃勃地去學英語,當他們學會了一句日常用語,學會說幾個英語單詞后,就會有一種滿足感,就會產(chǎn)生愉快的心情去體驗,從而產(chǎn)生更進一步學習英語的興趣。
②多樣化原則
俗話說 “玩中有學、學中有玩”。愛玩是孩子的本性,游戲是他們感興趣的。如果孩子們對英語感興趣,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表現(xiàn)出一種積極的情緒,主動融入到活動中。
故事對孩子們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它情節(jié)生動活潑,內容豐富有趣味。在故事中貫穿英語內容,可以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使孩子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在和諧的氣氛中增進學習意識,提高學習興趣。
家長們如果能學會選擇并利用好一些原版英語繪本,試著為孩子營造一種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將對孩子的英語興趣培養(yǎng)大有幫助。
4.少兒英語學習常識
現(xiàn)階段英語輔導已經(jīng)成為很多孩子從小就要面對的,少兒英語培訓市場火爆異常,因為各位家長都了解英語的重要性,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是有的孩子不是特別喜歡英語,大部分與啟蒙時期不科學或不適合孩子的學習和引導方式有關。
1. 英語啟蒙,應從哪兒開始?
答:英語啟蒙,聽力是基礎,是培養(yǎng)孩子英語綜合能力的關鍵,這就好比蓋房子打地基,地基不打好,房子就造不好,足見聽力輸入的重要性。聽力輸入(俗稱磨耳朵),一方面來源于兒歌、繪本、動畫等各類音頻的反復播放;另一方面還來源于原版繪本的親子共讀,父母大聲朗讀的過程,也是孩子聆聽吸收的過程。對于不排斥英語的孩子,可以從聽開始,“聽”+“讀”一同進行,2歲以后可以接觸動畫;而中文優(yōu)勢明顯的孩子,如果“聽”不足以提起興趣,可以嘗試從動畫開始(2歲以后),熟悉動畫情節(jié)后,轉成音頻給孩子聽,補上“聽”這一課,同時,選擇感興趣的繪本親子共讀,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的閱讀能力逐步提升,慢慢過渡到自主閱讀。
2. 應如何協(xié)調中文與英語的關系?
答:母語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對中國孩子來說,中文的主導地位不可動搖。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其重要性自然無法與母語相提并論。鼓勵、提倡盡早接觸英語,并非要以英語取代母語,而是希望孩子們能夠感受到不同語言的美感,在享受故事、享受閱讀的過程中,逐漸掌握兩種語言,由此站在更高的臺階上,通過多樣化的語言看到更為廣闊的世界。現(xiàn)實中的確有一些家庭為了讓孩子學好英語,不惜以舍棄中文學習為代價,這樣的極端做法不可取。兩種資源的使用應保持一種相對均衡的狀態(tài),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兩種語言的學習都能兼顧。在啟蒙初期,父母主導選擇時,可以按照中英各半的比例調配資源,形成學習習慣后,孩子的自行做主階段,不求每天的學習量都要嚴格對等,只要中長期保持均衡即可。
5.少兒英語培訓誤區(qū)
誤區(qū)一:片面關心詞匯量
這是一個比較常見的誤區(qū)。但其實,早期英語學習更關鍵的是語言啟蒙,即語感和情景對應能力的培養(yǎng)。推薦家長們從簡單的英語動畫片和分級閱讀開始培養(yǎng)孩子的語境學習能力。選擇材料一定要根據(jù)孩子興趣,不用急于加入許多新的內容。早期可以選擇類似Eric Carle系列的繪本,圖畫生動,關鍵是語句有重復,再配合上家長的夸張動作示范,孩子可以輕松模仿。稍有積累后,Peppa pig, Thomas and his friends, Curious George這類動畫和繪本版本都有的材料是佳選擇,可以保證孩子通過多種渠道接受足夠豐富完整的語音信號和場景信息。在觀看動畫泛聽后,還可以一起互動閱讀學習主要語句,然后再進行精聽。
誤區(qū)二:過于強調拼寫正確性
有些家長可能常常要求老師加強單詞聽寫的練習,覺得這樣可以促進閱讀。然而,過早要求孩子機械背誦單詞不但達不到提高閱讀的目的,還容易讓孩子過早失去英語學習的興趣。循序漸進的自然拼讀法,才是達到自主閱讀更有效的途徑。自然拼讀簡單說就是通過字母或字母組合的發(fā)音規(guī)律,達到看字讀音,聽聲拼詞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自然拼讀的學習并不是一個立竿見影的過程,單純講解給孩子字母或字母組合的發(fā)音規(guī)律遠達不到可以內化靈活使用的效果。如果想要在家教寶貝,可以使用多種形式的資源,從孩子容易接受、朗朗上口的自然拼讀兒歌入手,同時配合使用拼讀卡片和分級閱讀書籍達到反復練習的目的。
誤區(qū)三:只關注語法的細節(jié)
對于語法和細節(jié)的過分關注,而沒有從英文句型結構入手來鼓勵英文寫作,容易扼殺孩子寫作表達一開始的創(chuàng)造性。作為英語為非母語國家的學習者,關注語法是必須的。但我們也可以借鑒英美國家孩子學習英文寫作的方法。通常,國外老師會更關注詞性和句型結構的學習。比如動詞往往是先被介紹給孩子的,因為它象征了動作,同時也有多種時態(tài),隨后,引入名詞、冠詞、介詞等,讓孩子依此熟悉這些詞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