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寫美食的說明文600字5篇

字號:


    作文是學生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jīng)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是從內(nèi)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冻跞龑懨朗车恼f明文600字》是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初三寫美食的說明文600字
    我的家鄉(xiāng)有很多風味小吃:紅燒小龍蝦、五香螺螄、香菜牛肉面、雞煲……然而,我最鐘情的是麻辣燙。
    大街小巷有很多賣麻辣燙的攤子。一輛有篷的小車上放著一只爐子,爐子上放一個大大的鋼桶,里面裝滿了湯水,熱氣騰騰。車上放有幾十種菜品,有葷有素,任你挑選。車旁放兩三張小桌子,十幾張小凳子。你要是走累了,坐下來歇一會兒,品嘗幾樣最愛吃的麻辣燙,立刻會使你神清氣爽。
    麻辣燙的確是辣,吃過后讓你覺得嘴唇麻麻的,名不虛傳???,大碗里盛滿漂著油花、蔥花的湯,湯里泡著亮晶晶的粉絲,還有那紅紅的火腿腸、碧綠的香菜、金黃的油豆腐,真是五彩繽紛。湊上去聞一聞,那香辣味直沖腦門兒。
    麻辣燙的做法與鴨血粉絲相似。顧客把各自挑選的菜料放入籃中,交給攤主。攤主將菜料放入一個高高瘦瘦的漏勺里,再將漏勺浸入燒開的湯中,掛在桶邊,將菜“燙”熟,然后將漏勺拎出,來回晃動幾下,倒入一個大碗,加上辣湯,灑上胡椒粉,淋上幾滴麻油,再抓一小把香菜撒在上面。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麻辣燙就呈現(xiàn)在你的面前。
    慢慢地咀嚼,細細地品嘗,再喝兩口湯,那美味從嘴里流過食管直到胃里,真是一種享受啊。辣得到位,麻得舒服,吃完真想再來一碗。
    據(jù)說,麻辣燙起源于長江之濱,最初是由船工和纖夫創(chuàng)造出來的。從四川宜賓到三峽的巫山,這一帶水流湍急,拉船的纖夫們餓了,就在江邊壘幾塊石頭,支起瓦罐,舀幾瓢江水,拾些干柴生火燒。在罐里加入蔬菜,沒有蔬菜則就地取材,拔些野菜,放入花椒等調(diào)料,涮燙一下就能吃,那滋味美不可言。后來,碼頭上的小販見這種涮燙方式有利可圖,便將菜品和爐具加以改造,置于擔子兩頭,邊走邊吆喝,才使我的最愛。
    2.初三寫美食的說明文600字
    我從小就特別喜歡吃餛飩,因為它既小巧玲瓏,非??蓯郏治兜栗r美。
    餛飩好吃,它的做法可不簡單。首先,得搟好餛飩皮。這小小的餛飩皮,得搟得又薄又勻才行,因為它可是這道佳肴的主角呢!如果怕麻煩或是趕,也可以買現(xiàn)成的餛飩皮,只是少了自己搟皮的樂趣。餡兒更是要用心做。瞧,主料是那粉嘟嘟的蝦仁、脆生生的白菜、鮮嫩嫩的竹筍、水靈靈的香菇……看起來就令人垂涎欲滴。媽媽總是先用菜刀把主料細細切碎,然后加入調(diào)料,慢慢攪拌均勻即可。
    做好準備,終于開始包了。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左手托著餛飩皮,右手用筷子撥一點餡兒放在皮上,最后左手一合,一個鮮嫩可愛的餛飩就完成了。就這樣,我們一邊說說笑笑,一邊一個一個地包下去。等包完以后,爸爸把水煮沸,將餛飩統(tǒng)統(tǒng)倒入鍋中,蓋上鍋蓋,等煮到餛飩一個個都浮起來后,再用大碗盛出,撒上香菜。
    一碗碗餛飩完美地展現(xiàn)在了我們的眼前,那晶瑩剔透的餛飩皮幾乎能讓人看見里面的餡兒。用勺子盛出一個,放到嘴邊輕輕一抿,鮮香的湯汁立即溢進口中,真令人回味無窮!
    每到周末,我們一家人就會圍坐在桌子旁,一邊嘰嘰喳喳地拉著家常,一邊熱火朝天地包著餛飩,然后再一起品嘗這鮮香誘人的小餛飩,一家人其樂融融。于是,我給它取了個名字,叫“幸福小餛飩”。
    3.初三寫美食的說明文600字
    我喜歡吃的風味食品猶如天上的繁星一樣多,但我最喜歡吃的就數(shù)釀水豆腐了。
    釀水豆腐的外形十分誘人。它是由一塊潔白無瑕的豆腐沿水平剖成四塊,取其中的兩塊用來做釀豆腐的皮,在這兩塊豆腐皮中間夾上飽滿純香的餡兒,讓人單單是看著就直流口水了。
    釀豆腐的原料十分簡單:肥瘦適中的豬肉、香氣撲鼻的韭菜這兩種是主要原料,這原料還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口味來適當添加配料,如可以加一些蘿卜碎末、蘑菇丁等。
    釀豆腐的制作過程也很簡單。先把一塊豆腐分割成三四份,先放一塊切好的豆腐片墊底,再攪拌好餡兒,餡里加上鹽、腐乳、醬油、蒜米丁等,再攪拌均勻,把攪拌好的餡放少許在墊底的豆腐片上,上面再放一塊豆腐蓋上,就這樣,釀的過程就完成了。下面就是煎了,先開火,將鍋燒至五六分熱時放進油、鹽,再放進釀好的豆腐,大約10分鐘后,上下翻一翻,再煮10分鐘另一面,待到豆腐皮呈金黃色便可以出鍋了,那一陣陣的香味撲鼻而來,真是泌人心脾呀!
    接下來就是品嘗美味了,吃釀好豆腐時可以根據(jù)個人的口味,沾上一點點辣椒醬,就更美味了。
    那味道就更不用說了,色香味俱全,真是人間極 品呀,讓人吃了還想再吃呢!
    你是不是也很想品嘗一下那人間美食——釀水豆腐了?
    4.初三寫美食的說明文600字
    油糕和稀豆粉算是我們家鄉(xiāng)的傳統(tǒng)小吃了,金黃酥脆的油糕,清香四溢的稀豆粉,在小城的街頭巷尾經(jīng)久不衰。
    油糕以洋芋為主要材料,昭通洋芋大多產(chǎn)自高寒山區(qū),如小龍洞、靖安、西梁山等。昭通的油糕也就以這些洋芋為原料了。
    首先,把洋芋去皮后煮熟,再把它們切碎,然后在任意一個街頭支起一口大鍋,往里面倒些油。炸油糕時,先將準備好的洋芋舀進一個勺子,再往準備好的米漿里一涮,往滾燙的油鍋里一放——“嗞嗞嗞……”,油糕就誕生了。炸好后的油糕色澤金黃,外殼香酥爽脆,里層軟綿綿的,散發(fā)著洋芋特有的芳香。
    稀豆粉則選用優(yōu)質(zhì)的豌豆,磨成細面后,加入生姜、花椒等作料,放在火上熬制而成。熬好后的稀豆粉色澤淡黃,清香宜人,遠隔數(shù)里皆能聞到它隨風飄散的清香。把稀豆粉盛入碗中,撒上少許蔥花、辣椒面、鹽巴、味精等等,這時的稀豆粉就呈現(xiàn)出了蔥綠、椒紅、鹽白的色彩,讓人一看就垂涎欲滴。喝一口,咂咂嘴,那味道就直往你心底鉆了。這一美味不僅養(yǎng)眼,還養(yǎng)胃,人們還說,經(jīng)常和稀豆粉還能祛斑養(yǎng)顏呢。
    將炸好的油糕放進稀豆粉里,油糕浸入稀豆粉時發(fā)出的“嗞嗞”聲響,就如同美妙的音樂,讓人食欲大增。香脆的油糕和著稀豆粉,就成了昭通的一道美味!
    這就是昭通的傳統(tǒng)小吃,如果你來昭通,一定記得要好好品嘗喲!
    5.初三寫美食的說明文600字
    沙縣小吃的餛飩是我最喜歡的美食。
    買上一碗餛飩,只是看了一眼,就能看到它那特別薄的皮,皮還是呈透明狀,隱約可以看到里面的粉色的肉,湯上浮著蔥花。這,就是餛飩了。
    餛飩的做法很簡單,首先要準備好材料:四厘米乘四厘米的餛飩皮若干張,肉餡一小碗,蔥,鹽和油;之后,把湯煮開,蔥切好,和鹽、油一起放進碗里,淋上熱湯,再把餛飩包好:把一點肉放進皮里,緊接著輕輕一捏,餛飩就包好了。把包好的餛飩放進鍋里,悶個兩,三分鐘,再用漏勺撈出來,放入碗里,餛飩就煮好了。
    煮好了的餛飩晶瑩剔透,就算只是喝上一口湯,也準會讓你回味無窮,在湯里面加上一點醋,攪拌一下,這個時候的餛飩吃,咬上一口肉,你一定會覺得這時候的餛飩真是一種人間美味啊!這不,我的餛飩已經(jīng)上桌了。我只是聞了一下,便覺得餛飩是十分的香,令我垂涎三尺,我喝了一勺湯,湯的味道很不錯,十分鮮美。加了點醋,開始一勺接著一勺的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這狼吞虎咽的樣子可真是好笑,可我自己卻不這么覺得,我的心中想著的是餛飩真好吃。
    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也想吃一下餛飩了呢?餛飩的湯是清的,皮是透明的,肉是粉紅色的,而味道是極好的。我最喜歡吃的東西就是餛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