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五言絕句古詩合集

字號:

五言絕句是中國詩歌體裁之一,屬于絕句的一種,就是指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詩規(guī)范的小詩,屬于近體詩范疇。下面是分享的幼兒園五言絕句古詩合集。歡迎閱讀參考!
    1.幼兒園五言絕句古詩
    鹿柴
    朝代:唐朝|作者: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fù)照青苔上。
    古詩簡介
    《鹿柴》描寫鹿柴傍晚時分的幽靜景色。詩的絕妙處在于以動襯靜,以局部襯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筆先寫“空山”寂絕人跡,接著以“但聞”一轉(zhuǎn),引出“人語響”來。空谷傳音,愈見其空;人語過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寫幾點夕陽余暉的映照,愈加觸發(fā)人幽暗的感覺。
    翻譯/譯文
    山中空空蕩蕩不見人影,
    只聽得喧嘩的人語聲響。
    夕陽的金光射入深林中,
    青苔上映著昏黃的微光。
    注釋
    ①鹿柴(zhai):“柴”同“寨“,柵欄。此為地名。
    ②但:只。聞:聽見。
    ③返景:夕陽返照的光?!熬啊保喝展庵?,古時同“影”。
    ④照:照耀。
    2.幼兒園五言絕句古詩
    八陣圖
    朝代:唐朝|作者: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zhuǎn),遺恨失吞吳。
    古詩簡介
    這是作者初到夔州時作的一首詠懷諸葛亮的詩,寫于大歷元年(766)。說起諸葛亮的功勞,在三國里要算是蓋世第一,他的名氣就是從八陣圖上成就的。這江面上有很急的流水,但是堆成八陣圖的石子一點也沒有轉(zhuǎn)動;到現(xiàn)在劉備并吞東吳失策的這一件事,到現(xiàn)在仍然是空流余恨啊。
    這是一首詠懷詩。作者贊頌了諸葛亮的豐功偉績,尤其稱頌他在軍事上的才能和建樹。三、四句,對劉備吞吳失師,葬送了諸葛亮聯(lián)吳抗曹統(tǒng)一中國的宏圖大業(yè),表示惋惜。末句照應(yīng)開頭,三句照應(yīng)二句;在內(nèi)容上,既是懷古,又是抒懷,情中有情,言外有意;在絕句中別樹一格。
    翻譯/譯文
    三國鼎立,孔明的功勛最為卓著,
    他創(chuàng)制的八卦陣,更是名揚千古。
    任憑江流沖擊,石頭卻依然如故,
    千年遺恨,在于劉備失策想吞吳。
    注釋
    蓋:超過。
    八陣圖:由八種陣勢組成的圖形,用來操練軍隊或作戰(zhàn)。
    三分國:指三國時魏、蜀、吳三國。
    石不轉(zhuǎn):指漲水時,八陣圖的石塊仍然不動。
    失吞吳:是吞吳失策的意思。
    3.幼兒園五言絕句古詩
    宿建德江
    朝代:唐朝|作者: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古詩簡介
    《宿建德江》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這是一首刻畫秋江暮色的詩,是唐人五絕中的寫景名篇。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煙霧迷蒙的江邊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為自己的抒發(fā)感情的歸宿,寫出了作者羈旅之思。第一句點題,也為下面寫景抒情作了準(zhǔn)備;第二句中“日暮”是“客愁新”的原因;最后兩句,因為“野曠”所以天低于樹,因為“江清”所以月能近人,天和樹、人和月的關(guān)系,寫得恰切逼真。此詩前兩句為觸景生情,后兩句為借景抒情,描寫了清新的秋夜,突出表現(xiàn)了細(xì)微的景物特點。全詩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風(fēng)韻天成,頗有特色。
    翻譯/譯文
    把小船??吭跓熿F迷蒙的小洲,日暮時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頭。
    曠野無邊無際遠(yuǎn)天比樹還低沉,江水清清明月來和人相親相近。
    注釋
    ⑴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經(jīng)建德(今屬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⑵移舟:劃動小船。泊:停船靠岸。煙渚(zhǔ):指江中霧氣籠罩的小沙洲。煙:一作“幽”。渚:水中小塊陸地?!稜栄拧め屗罚骸八锌删诱咴恢?,小洲曰渚?!?BR>    ⑶客:指作者自己。愁:為思鄉(xiāng)而憂思不堪。
    ⑷野:原野。曠:空闊遠(yuǎn)大。天低樹:天幕低垂,好像和樹木相連。
    ⑸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來靠近人。
    4.幼兒園五言絕句古詩
    渡漢江
    朝代:唐朝|作者: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經(jīng)冬復(fù)歷春。
    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古詩簡介
    《渡漢江》是唐代知名詩人宋之問的一首五言絕句。詩中描寫離開家鄉(xiāng)已逾半年的游子,能踏上歸途,自當(dāng)心情歡悅,而且這種欣喜之情,也會隨著家鄉(xiāng)的越來越近而越來越強烈。表達(dá)了詩人強自抑制的思鄉(xiāng)之情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
    翻譯/譯文
    我離開家鄉(xiāng)到了五嶺之外,經(jīng)過了一個冬天,又到了春天。因為交通不便,我和家人沒有聯(lián)系,已經(jīng)很長時間了。此刻我渡過漢江趕回家鄉(xiāng)去,怎知離家越近,心情就越緊張。因為怕傷了美好愿望,以致遇到同鄉(xiāng),也不敢打聽家鄉(xiāng)情況。
    注釋
    漢江:漢水。宋之問因張易之事而被貶嶺南,于神龍二年逃歸洛陽。此詩作于途經(jīng)漢水時。此詩原題李頻作,誤。
    嶺外:指嶺南,大庾嶺之外,就是廣東。書:信。
    來人:指從家鄉(xiāng)來的人。
    5.幼兒園五言絕句古詩
    尋隱者不遇
    朝代:唐朝|作者: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古詩簡介
    《尋隱者不遇》是唐代詩僧賈島的作品。此詩首句寫尋者問童子,后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話,詩人采用了寓問于答的手法,把尋訪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繪得淋漓盡致。詩中以白云比隱者的高潔,以蒼松喻隱者的風(fēng)骨,寫尋訪不遇,愈襯出尋者對隱者的欽慕高仰之情。全詩遣詞通俗清麗,言繁筆簡,情深意切,白描無華,是一篇難得的言簡意豐之作。
    翻譯/譯文
    蒼松下,我詢問隱者的徒弟,他說師傅采藥去了。就在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注釋
    ⑴尋:尋訪。隱者:隱士,隱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隱居在山野之間的人。一般指的是賢士。不遇:沒有遇到,沒有見到。
    ⑵童子:沒有成年的人,小孩。在這里是指“隱者”的弟子、學(xué)生。
    ⑶言:回答,說。
    ⑷云深:指山上的云霧。處:行蹤,所在。
    6.幼兒園五言絕句古詩
    江雪
    朝代:唐朝|作者: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古詩簡介
    《江雪》是唐代詩人柳宗元的一首五言山水詩,描述了一幅冰天雪地寒江,沒有行人、飛鳥,只有一位老翁獨處孤舟,默然垂釣。這是一幅江鄉(xiāng)雪景圖。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飛鳥絕跡,人蹤湮沒。遐景蒼茫,邇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調(diào)凄寂。漁翁形象,精雕細(xì)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詩采用入聲韻,韻促味永,剛勁有力。歷代詩人無不交口稱絕。千古丹青妙手,也爭相以此為題,繪出不少動人的江天雪景圖。被譽為唐人五言絕句者。這是柳宗元被貶到永州之后寫的詩,借寒江獨釣的漁翁,抒發(fā)自己孤獨郁悶的心情。表達(dá)了作者高尚的情操。
    翻譯/譯文
    所有的山,飛鳥全都斷絕;所有的路,不見人影蹤跡。
    江上孤舟,漁翁披蓑戴笠;獨自垂釣,不怕冰雪侵襲。
    注釋
    絕:無,沒有。人蹤:人的蹤跡。滅:消失,沒有了。
    千山鳥飛絕:千山萬嶺不見飛鳥的蹤影。
    萬徑:虛指,指千萬條路。
    人蹤滅:沒有人的蹤影。
    孤:孤零零。
    舟:小船。
    蓑笠:蓑衣和斗笠“蓑”的意思是古代用來防雨的衣服;“笠”的意思是古代用來防雨的帽子。
    獨:獨自。
    釣:釣魚。
    7.幼兒園五言絕句古詩
    問劉十九
    朝代:唐朝|作者: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古詩簡介
    《問劉十九》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此詩描寫詩人在一個風(fēng)雪飄飛的傍晚邀請朋友前來喝酒,共敘衷腸的情景。詩以如敘家常的語氣,樸素親切的語言,通過寫對把酒共飲的渴望,體現(xiàn)了朋友間誠懇親密的關(guān)系。全詩簡練含蓄,輕松灑脫,而詩句之間,意脈相通,一氣貫之。
    翻譯/譯文
    新釀的米酒,色綠香濃;
    紅泥爐的小火苗,燒得殷紅。
    天快黑了,大雪將要來。
    能否共飲一杯?朋友!
    注釋
    ①劉十九:白居易留下的詩作中,提到劉十九的不多,僅兩首。但提到劉二十八、二十八使君的,就很多了。劉二十八就是劉禹錫。劉十九乃其堂兄劉禹銅,系洛陽一富商,與白居易常有應(yīng)酬。
    ②綠蟻:指浮在新釀的沒有過濾的米酒上的綠色泡沫。醅(pēi):釀造。
    綠蟻新醅酒:酒是新釀的酒。新釀酒未濾清時,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綠,細(xì)如蟻,稱為“綠蟻”。
    ③雪:下雪,這里作動詞用。
    ④無:表示疑問的語氣詞,相當(dāng)于“么”或“嗎”。
    8.幼兒園五言絕句古詩
    行宮
    元稹〔唐代〕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譯文
    曾經(jīng)富麗堂皇的古行宮已是一片荒涼冷落,宮中艷麗的花兒在寂寞寥落中開放。
    幸存的幾個滿頭白發(fā)的宮女,閑坐無事只能談?wù)撝谳W事。
    注釋
    寥(liáo)落:寂寞冷落。
    行宮:皇帝在京城之外的宮殿。這里指當(dāng)時東都洛陽的皇帝行宮上陽宮。
    宮花:行宮里的花。
    白頭宮女:據(jù)白居易《上陽白發(fā)人》,一些宮女天寶末年被“潛配”到上陽宮,在這冷宮里一閉四十多年,成了白發(fā)宮人。
    說:談?wù)摗?BR>    玄宗:指唐玄宗。
    9.幼兒園五言絕句古詩
    送別
    王維〔唐代〕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明年一作:年年)
    譯文
    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陽西墜把柴門關(guān)閉。
    待到明年春草又綠的時候,朋友啊你能不能回還?
    注釋
    掩:關(guān)閉。柴扉:柴門。
    明年:一作“年年”。
    王孫:貴族的子孫,這里指送別的友人。
    10.幼兒園五言絕句古詩
    竹里館
    王維〔唐代〕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fù)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譯文
    獨自閑坐在幽靜竹林,一邊彈琴一邊高歌長嘯。
    深深的山林中無人知曉,只有一輪明月靜靜與我相伴。
    注釋
    竹里館:輞川別墅勝景之一,房屋周圍有竹林,故名。
    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嘯(xiào):撮口發(fā)出長而清脆的聲音,類似于打口哨。
    深林:指“幽篁”。
    相照:與“獨坐”相應(yīng),意思是說,左右無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來相照。
    長嘯:撮口而呼,這里指吟詠、歌唱。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來抒發(fā)感情。魏晉名士稱吹口哨為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