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識點梳理

字號:

高二本身的知識體系而言,它主要是對高一知識的深入和新知識模塊的補充。以數(shù)學為例,除去不同學校教學進度的不同,我們會在高二接觸到更為深入的函數(shù),也將開始學習從未接觸過的復數(shù)、圓錐曲線等題型。高二頻道為你整理了《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識點梳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識點梳理
    1、在胚芽鞘中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向光彎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
    產生生長素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2、胚芽鞘向光彎曲生長原因:
    ①:橫向運輸(只發(fā)生在胚芽鞘尖端):在單側光刺激下生長素由向光一側向背光一側運輸
    ②:縱向運輸(極性運輸):從形態(tài)學上端運到下端,不能倒運
    ③:胚芽鞘尖端下部生長素分布情況:生長素多生長的快、生長素少生長的慢,胚芽鞘彎曲方向與生長素少的方向一致
    3、植物激素:由植物體內產生、能從產生部位運送到作用部位,對植物的生長發(fā)育有顯著影響的微量有機物。
    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人工合成的對植物的生長發(fā)育有調節(jié)作用的化學物質
    4、色氨酸經(jīng)過一系列反應可轉變成生長素
    在植物體中生長素的產生部位:幼嫩的芽、葉和發(fā)育中的種子
    生長素的分布:植物體的各個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對集中在生長旺盛的部分
    5、植物體各個器官對生長素的忍受能力不同:莖>芽>根
    6、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兩重性,既能促進生長,也能抑制生長;既能促進發(fā)芽也能抑制發(fā)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在一般情況下: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
    2.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識點梳理
    一、核酸的種類
    細胞生物含兩種核酸:DNA和RNA病毒只內含一種核酸:DNA或RNA
    核酸包括兩大類:一類是脫氧核糖核酸(DNA);一類是核糖核酸(RNA)。
    二、核酸的結構
    1、核酸是由核苷酸連接而成的長鏈(CHONP)。DNA的基本單位脫氧核糖核苷酸,RNA的基本單位核糖核苷酸。核酸初步水解成許多核苷酸?;窘M成單位—核苷酸(核苷酸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堿基組成)。根據(jù)五碳糖的不同,能夠將核苷酸分為脫氧核糖核苷酸(簡稱脫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
    2、DNA由兩條脫氧核苷酸鏈構成。RNA由一條核糖核苷酸連構成。
    3、核酸中的相關計算:
    (1)若是在內含DNA和RNA的生物體中,則堿基種類為5種;核苷酸種類為8種。
    (2)DNA的堿基種類為4種;脫氧核糖核苷酸種類為4種。
    (3)RNA的堿基種類為4種;核糖核苷酸種類為4種。
    三、核酸的功能:核酸是細胞內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在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核酸在細胞中的分布——觀察核酸在細胞中的分布:材料:人的口腔上皮細胞
    試劑:XX綠、吡羅紅混合染色劑
    原理: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內,RNA大部分存在于細胞質中。XX綠使DNA呈綠色,吡羅紅使RNA呈現(xiàn)紅色。鹽酸能夠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同時使染色質中的DNA與蛋白質分離。
    結論:真核細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線粒體、葉綠體內內含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細胞質中。
    3.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識點梳理
    1.生物進化的過程實質上就是種群基因頻率發(fā)生變化的過程。
    2.以自然選取學說為核心的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其基本觀點是: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在于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取及隔離是物種構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透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群產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的構成。
    3.隔離就是指同一物種不同種群間的個體,在自然條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現(xiàn)象。包括地理隔離和生殖隔離。其作用就是阻斷種群間的基因交流,使種群的基因頻率在自然選取中向不同方向發(fā)展,是物種構成的必要條件和重要環(huán)節(jié)。
    4.物種構成與生物進化的區(qū)別:生物進化是指同種生物的發(fā)展變化,時間可長可短,性狀變化程度不一,任何基因頻率的改變,不論其變化大小如何,都屬進化的范圍,物種的構成務必是當基因頻率的改變在突破種的界限構成生殖隔離時,方可成立。
    5.生物體的每一個細胞都有內含該物種的全套遺傳物質,都有發(fā)育成為完整個體所必需的全部基因。
    6.在生物體內,細胞沒有表現(xiàn)出全能性,而是分化為不同的組織器官,這是基因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選取性表達的結果。
    4.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識點梳理
    1.DNA是使R型細菌產生穩(wěn)定的遺傳變化的物質,而噬菌體的各種性狀也是透過DNA傳遞給后代的,這兩個實驗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
    2.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都是核酸。細胞內既含DNA又含RNA和只含DNA的生物遺傳物質是DNA,少數(shù)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由于絕大多數(shù)的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3.堿基對排列順序的千變萬化,構成了DNA分子的多樣性,而堿基對的特定的排列順序,又構成了每一個DNA分子的特異性。這從分子水平說明了生物體具有多樣性和特異性的原因。
    4.遺傳信息的傳遞是透過DNA分子的復制來完成的?;虻谋磉_是透過DNA控制蛋白質的合成來實現(xiàn)的。
    5.DNA分子獨特的雙螺旋結構為復制帶給了精確的模板;透過堿基互補配對,保證了復制能夠準確地進行。在兩條互補鏈中的比例互為倒數(shù)關系。在整個DNA分子中,嘌呤堿基之和=嘧啶堿基之和。整個DNA分子中,與分子內每一條鏈上的該比例相同。
    6.子代與親代在性狀上相似,是由于子代獲得了親代復制的一份DNA的緣故。
    7.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直線排列,染色體是基因的載體。
    8.由于不同基因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堿基順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內含不同的遺傳信息。(即:基因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就代表遺傳信息)。
    9.DNA分子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決定了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順序又決定了氨基酸的排列順序,氨基酸的排列順序最終決定了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的特異性,從而使生物體表現(xiàn)出各種遺傳特性?;蚩刂频鞍踪|的合成時:基因的堿基數(shù):mRNA上的堿基數(shù):氨基酸數(shù)=6:3:1。氨基酸的密碼子是信使RNA上三個相鄰的堿基,不是轉運RNA上的堿基。轉錄和翻譯過程中嚴格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注意:配對時,在RNA上A對應的是U。
    10.生物的一切遺傳性狀都是受基因控制的。一些基因是透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基因控制性狀的另一種狀況,是透過控制蛋白質分子的結構來直接影響性狀。
    5.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識點梳理
    1、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結構通式為NH2—C—COOH,各種氨基酸的區(qū)別在于R基的不同。
    2、兩個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二肽,連接兩個氨基酸分子的化學鍵(—NH—CO—)叫肽鍵。
    3、脫水縮合中,脫去水分子數(shù)=形成的肽鍵數(shù)=氨基酸數(shù)—肽鏈條數(shù)
    4、蛋白質多樣性原因: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種類、數(shù)目、排列順序千變萬化,多肽鏈盤曲折疊方式千差萬別。
    5、每種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個氨基(—NH2)和一個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在同一個碳原子上,這個碳原子還連接一個氫原子和一個側鏈基因。
    6、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是核酸,它在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合成中具有極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兩大類:一類是脫氧核糖核酸,簡稱DNA;一類是核糖核酸,簡稱RNA,核酸基本組成單位核苷酸。
    7、蛋白質功能:
    ①結構蛋白,如肌肉、羽毛、頭發(fā)、蛛絲
    ②催化作用,如絕大多數(shù)酶
    ③運輸載體,如血紅蛋白
    ④傳遞信息,如胰島素
    ⑤免疫功能,如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