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高一高二不同之處在于,此時復(fù)習(xí)力學(xué)部分知識是為了更好的與高考考綱相結(jié)合,尤其水平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學(xué)生,此時需要進(jìn)行查漏補(bǔ)缺,但也需要同時提升能力,填補(bǔ)知識、技能的空白。高三頻道為你精心準(zhǔn)備了《高三語文科目必修五知識點(diǎn)》助你金榜題名!
1.高三語文科目必修五知識點(diǎn)
1.雖然:古義:雖然這樣。
2.果然:古義:很飽的樣子。
3.眾人:古義:一般人。
4.野馬:古義:流動的霧氣。
5.羊角:古義:旋風(fēng)。
6.天池:古義:天然形成的大水池。
7.海運(yùn):古義:海波動蕩。
8.小年:古義:短的壽命。
9.是:古義:這。
10.控:古義:投,落下。
11.蟲:古義:泛指動物。
12.槍:古義:觸碰。
2.高三語文科目必修五知識點(diǎn)
1.盡:
①賓主盡東南之美副詞,全、都。
②潦水盡而寒潭清形容詞,完了、沒有。
③聊乘化以歸盡(《歸去來兮辭》)名詞,死、死亡。
④一肌一容,盡態(tài)極妍(《阿房宮賦》)副詞,最。
2.勝:
①勝友如云形容詞,才華出眾的。
②躬逢勝餞形容詞,盛大的。
③勝地不常形容詞,美的、美麗的。
④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動詞,能承受、能勝任。
⑤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琵琶行并序》)動詞,超過。
⑥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鴻門宴》)形容詞,盡、完。
3.窮:
①響窮彭蠢之濱動詞,盡。
②窮睇眄于中天動詞,盡。
③窮且益堅名詞,因厄、處境艱難。
④豈效窮途之哭動詞,走到盡頭。
⑤窮則獨(dú)善其身,達(dá)則兼濟(jì)天下(《孟子•盡心上》)形容詞,困厄。
4.舍:
①舍簪笏于百齡動詞,舍棄。
②至舍四肢僵勁不能動(《送東陽馬生序》)名詞,客舍、住所。
③退三舍而避之(《城濮之戰(zhàn)》)古代一天行軍的路程。
④夫人請之,吾舍之矣(《毅之戰(zhàn)》)動詞,釋放、放棄。
5.臨:
①臨別贈言副詞,將要。
②臨帝子之長洲動詞,面對。
③不臨深淵,不知地之厚(《勸學(xué)》)俯視,從高處向低處看。
④臨視,則蟲集冠上(《促織》)到、走近。
6.懷:
①懷帝閽而不見動詞,想念。
②有懷投筆名詞,心思。
③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壁從徑道亡(《廉頗藺相如列傳》)動詞,揣著。
7.序:
①序?qū)偃锩~,時序。
②滕王閣序名詞,序言、序文。
③今功臣名將,雁行有序(《與陳伯之書》)名詞,次序、秩序。
④序八州而朝同列(《過秦論》)動詞,安排次序。
3.高三語文科目必修五知識點(diǎn)
1.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譯:哪用高飛九萬里往南去呢?
2.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xiāng),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
譯:所以那些才智能勝任一官之職,善行能聯(lián)合一鄉(xiāng)的人,品德可使一國君主滿意,能力使一國的人信任的人,他們看待自己,也就像斥鴳(yàn)一樣所見甚小啊。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wū)乎待哉?
譯:至于那順應(yīng)天地萬物的本性,把握六氣的變化,而在無窮無盡的境界中遨游的人,他們還憑借什么呢?
4.故曰:圣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譯:所以說:修養(yǎng)極高的人能忘掉自我,修養(yǎng)達(dá)到神化不測境界的神人無意于求功,修養(yǎng)的人無意于求取名聲。
5.故九萬里,則風(fēng)斯在下矣。
譯:因此,(飛到)九萬里高空,那么風(fēng)就在下面了。
4.高三語文科目必修五知識點(diǎn)
詞類活用
①襟、帶:襟三江而帶五湖(意動用法,以……為襟,以……為帶)
②下:徐孺下陳蕃之榻(使動用法,使……放下來)
③騰、起:騰蛟起鳳(使動用法,使……騰空,使……起舞)
④屈:屈賈誼于長沙(使動用法,使……受委屈)
⑤竄:竄梁鴻于海曲(使動用法,使……出走)
⑥星:雄州霧列,俊采星馳(名作狀,像流星一樣)
⑦目:望長安于日下,目吳會于云間(名作動,看,望)
⑧盡:賓主盡東南之美(副作動,都包括)
⑨美:賓主盡東南之美(形作名,才俊)
⑩霧:雄州霧列,俊采星馳(名作狀,像霧一樣)
駭:川澤紆其駭矚(使動使……吃驚)
特殊句式
(1)、判斷句: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
(2)、省略句:漁舟唱晚,響窮(于)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于)衡陽之浦
(3)、倒裝句:奏流水以何慚(賓語前置)。
5.高三語文科目必修五知識點(diǎn)
文化常識
1、表,古代奏章的一種,多用于臣向君陳情謝賀。
2、外,指自己一房以外的親族,古代一親屬關(guān)系的遠(yuǎn)近制定喪服的輕重。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穿大功服(九個月)、小功服(五個月)的親族。都指關(guān)系比較近的親屬。
3、五尺,漢代的五尺,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三市尺多
4、太守,是郡的行政長官
5、孝廉,漢代以來推薦人才的一種科目,舉用孝順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漢武帝開始令郡國每年推舉孝廉各一名,晉時仍保留此制,但辦法和名額不盡相同。
6、刺史,是州的行政長官,這里指益州刺史
7、秀才,本指漢代以來選拔人才的一種科目,文中指優(yōu)秀人才,與科舉"秀才"含義不同。
8、郎中,尚書省的屬官
9、XX,即太子XX,太子的侍從官,掌圖籍,祭奠先圣先師,講。太子出行則為先驅(qū)。
10、伏惟,俯伏思量。故事下級對上級表示恭敬的用語,奏疏和書信里常用
11、朗署:朗官的衙署
12、牧,古代稱洲的長官。伯,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