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歷的臘月初八是臘八節(jié),“臘”即“臘月”的意思,為什么農歷十二月被稱為“臘月”呢?《關于臘八節(jié)的作文》是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關于臘八節(jié)的作文
相傳“臘八節(jié)”起源于遠古時的“臘祭”,傳說每年臘日,古人要舉行祭祖,祭諸神活動。另據(jù)宗教界所傳,農歷十二月初八又是佛祖釋迦牟尼得道成佛的日子,最初稱為“成道節(jié)”。自周代將農歷十二月定為臘月,南北朝時此月要舉行重大祭祀活動,以祈求五谷豐登,吉祥平安。據(jù)說“臘祭”有八種神,于是便將初八確定為固定祭日,后來相沿成俗。
有關“臘八粥”的來歷,民間有多種說法,也演繹出許多有趣的典故。據(jù)傳為了感念佛祖臘月初八成道之日,各寺院僧侶在這一天集會紀念、誦經(jīng)演法。并把從八方化緣來的米、麥、豆、谷雜糧,及采集的棗、栗、核桃等干果匯集在一起,用大鍋熬成粥做供品,祭祀佛祖,然后眾僧共享修道成果。遇有進香者,寺院以粥施舍。后來此舉逐漸成為善事,被流傳至今。隨著佛教的不斷傳播,這種活動由寺院傳到世俗民間,熬“臘八粥”漸漸演變成民俗習慣。到了宋代,“臘八粥”廣泛盛行。不論是朝廷、官府、平民百姓乃至寺院,必在此日熬粥祭佛敬祖,并合家團聚共用,或饋贈友人,以此祈求吉利平安?!芭D八節(jié)”不僅成為民間重要傳統(tǒng)節(jié)日,喝“臘八粥”民俗也被世代相傳下來。
2.關于臘八節(jié)的作文
臘八節(jié)就要到來了,除了甜口或咸口的臘八粥,以及臘八蒜、臘八豆腐之外,當然也少不了陜西的臘八面。在每年農歷臘月初八早上太陽出來之前,陜西人家家戶戶都要吃碗熱氣騰騰、四溢飄香的臘八面。
臘八面是在臘八粥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過去在陜西大荔和臨潼、鳳翔一帶臘八節(jié)這日人們煮面敬神,因之叫“臘八面”。起初關中農村的臘八面是用小米、黃豆煮粥下面條,而后用八種蔬菜和肉爁成臊子下面條,如今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人們將豆類與菜系相結合,用核桃仁、芝麻、花生米、蓮子、青菜、菠菜、黃花、木耳等同面條同煮,調成湯面,營養(yǎng)豐富,十分好吃。走進臘月,鄉(xiāng)下就有了年的味兒。這味兒是從噴香的“臘八菜”、“臘八面”里溢出來,飄出來的。
3.關于臘八節(jié)的作文
“臘八粥”又叫佛粥、福壽粥、五味粥和七寶粥。據(jù)《辭?!贰芭D八粥”條中云:“十二月八日為釋迦牟尼佛成道日,故寺院取香谷及果實造粥以供佛。其后民間亦相沿成俗。”
相傳中國臘八節(jié)吃臘八粥的習俗,是傳自印度。釋迦牟尼在古印度北部(今尼泊爾),見到眾生受盡生、老、病、死痛苦的折磨,復不滿神權(婆羅門)的統(tǒng)治,因而出家修道,經(jīng)六年苦行,于臘月八日這一天,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
釋迦牟尼在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和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苦難,在每年的十二月初八日,大家都以麻、米造粥,當日吃粥作為紀念,故“臘八”也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后來,佛教傳入中國,各地佛寺的浴佛會、誦經(jīng)等儀式,也都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用香谷、或麻、米等造粥供佛,稱“臘八粥”。
寺院并將臘八粥贈送門徒及善信分享,此后,臘八節(jié)吃臘八粥便在民間相沿成俗。
臘月最重大的節(jié)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jié)”。
從先秦起,臘八節(jié)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佛教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臘八也是佛教徒的節(jié)日,稱為“佛成道節(jié)”。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于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并向各個寺院發(fā)放米、果等供僧侶食。
4.關于臘八節(jié)的作文
今天是臘月初八,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臘八節(jié)。有吃粥的風俗。
于是我和媽媽來到超市,買了一些糯米、小米、紅米、小麥還有紅豆、綠豆、雞窩豆、花生米等。這些材料放在一起,就回家了。
回到家,媽媽把這些材料倒在一個大鍋中,放了些水。就開始熬粥了。媽媽說:“熬粥開始用大火熬十分鐘,再用小火熬半個小時,就這樣一鍋香噴噴的粥就熬好了。”
我一邊吃著香噴噴的粥一邊說著:“臘八粥真是太好吃了,下次我還要吃?!眿寢屝α它c點頭。
5.關于臘八節(jié)的作文
我想起小時候經(jīng)常讀的一首北京童謠:“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辈唤麘涯钇鹆伺D八這一個由來已久的漢族傳統(tǒng)節(jié)日。
今天我知曉了一個新的說法――據(jù)說這天是佛教創(chuàng)始人釋迦摩尼的成道之日而被稱為“佛成道節(jié)”。老北京人向來把臘八視為“年禧”即將到來的信號。每一次成長總是能夠讓我獲得新知,一如讀書,就算是讀同一個故事,讀同一本書,每一次都是常讀常新。隨時間變化著的不是書里的故事,而是寫書的人還有讀書的人。
臘八節(jié)是老北京的名俗節(jié)日之一,它也是最接近老北京的生活的一個節(jié)日。每一個民俗節(jié)日自然是少不了美食佳肴了。大家知道北京人是怎么過臘八節(jié)的嗎?首先必不可少的就是臘八粥。臘八粥是由多種食材熬制而成的一種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個人覺得這個名字挺有意思的。臘八粥的種類有很多,從前米糧店一進臘月就將蕓豆、豌豆、小豆、綠豆、小米、大米、高粱米摻雜在一起出售謂之雜豆米、臘八米。然后再加上小棗、栗子之類的干果,熬成粥之后再加上紅、白糖,還有的加上玫瑰、木樨等調料。除此之外,在臘八節(jié)這一天還要泡臘八蒜。把蒜瓣放在醋里,置于壇中,從臘月初八封上壇口,放在較暖的屋子里,為了過年吃餃子用。到了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使人忍不住多吃幾個餃子。
我一直都很喜歡首都北京,北京是古老的,同時也是一座煥發(fā)美麗青春的古城,如今北京正以一個雄偉、奇麗、新鮮、現(xiàn)代化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世界上。我一直想著有朝一日我一定要親自去一趟北京,看看北京天安門,故宮,中央電視臺還有萬里長城。不知道何時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呢?努力過好現(xiàn)在的每一個當下,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