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jié)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漢,鼎盛于唐代以后。據(jù)現(xiàn)存史料及考證,上古時代有在季秋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的活動;古人在九月農(nóng)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jié)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傳統(tǒng)節(jié)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以下是整理的《重陽節(jié)的古詩有哪些?小學三年級》相關(guān)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重陽節(jié)的古詩有哪些?小學三年級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釋:
九月九日:即重陽節(jié)。古以九為陽數(shù),故曰重陽。憶:想念。山東:王維本太原祁人,后遷居于蒲(今山西永濟),蒲州在函谷關(guān)與華山以東,所以稱山東。
異鄉(xiāng):他鄉(xiāng),外鄉(xiāng)。為異客:作他鄉(xiāng)的客人。
佳節(jié):美好的節(jié)日。
登高:古有重陽節(jié)登高的風俗。
茱萸(zhūyú):即草決明,一名越椒,芳香植物。古時人們認為重陽節(jié)插戴茱萸可以避災克邪。
譯文:
獨自在異鄉(xiāng)做異鄉(xiāng)來的客子,每遇到佳節(jié)就加倍思念親人。
遙想兄弟們今天登高的地方,遍插茱萸時會想到少了一人。
2.重陽節(jié)的古詩有哪些?小學三年級
重陽席上賦白菊
【唐】白居易
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注釋:
郁金黃:花名,即金桂,這里形容金黃色的菊花似郁金黃。
孤叢:孤獨的一叢。
白頭翁:詩人自謂。
譯文:
一院子的菊花金黃金黃,中間有一叢白似霜的花兒是這么孤獨。
就像今天的酒席,老人家進了少年去的地方。
3.重陽節(jié)的古詩有哪些?小學三年級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jié),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注釋:
九日:舊歷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舊俗登高飲菊花酒。齊山:在今安徽省貴池縣。杜牧在武宗會昌年間曾任池州刺史。
翠微:這里代指山。
酩酊(mǐngdǐng):醉得稀里糊涂。這句暗用晉朝陶淵明典故?!端囄念惥?卷四引“續(xù)晉陽秋》:“陶潛嘗九月九日無酒,宅邊菊叢中摘菊盈把,坐其側(cè),久望,見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歸?!?BR> 登臨:登山臨水或登高臨下,泛指游覽山水。
譯文: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剛剛南飛,約朋友攜酒壺共登峰巒翠微。
塵世煩擾平生難逢開口一笑,菊花盛開之時要插滿頭而歸。
只應縱情痛飲酬答重陽佳節(jié),不必懷憂登臨嘆恨落日余暉。
人生短暫古往今來終歸如此,何必像齊景公對著牛山流淚。
4.重陽節(jié)的古詩有哪些?小學三年級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注釋:
即事:以眼前事物為題材之詩,稱即事。
登高:古時有在重陽節(jié)登高飲菊花酒的習俗。
更:再。舉觴(shāng):舉杯。觴,古代喝酒用的器具。
何太苦:菊花兩遇宴飲。兩遭采掇,故而言太苦。何,為何,為什么。
遭此兩重陽:古時重陽節(jié)有采菊宴賞的習俗。重陽后一日宴賞為小重陽。菊花兩遇飲宴,兩遭采擷,故有遭此兩重陽之言?!稓q時廣記》卷三五引《歲時雜記》:“都城士庶,多于重九后一日再集宴賞,號小重陽?!?BR> 譯文:
昨天已經(jīng)登高采菊宴飲,今天又在這里舉起酒杯。
菊花在世為何這樣受苦,遭遇雙重陽采摘的傷悲?
5.重陽節(jié)的古詩有哪些?小學三年級
九日寄秦覯
作者:陳師道
疾風回雨水明霞,沙步叢祠欲暮鴉。
九日清尊欺白發(fā),十年為客負黃花。
登高懷遠心如在,向老逢辰意有加。
淮海少年天下士,可能無地落烏紗。
注釋:
九日:指農(nóng)歷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秦覯(gòu):作者的年輕朋友,詞人秦觀的弟弟。
明:明凈。
沙步:水邊可以系船供人上下的地方。叢祠:草木叢生處的祠廟。
清尊:酒杯。欺白發(fā):指年老易醉。
負:辜負。
心如在:一顆心如同在你身邊。
意有加:感慨更多。
淮海少年:指秦覯。
烏紗:指帽子?!熬湃章涿薄笔侵仃柕歉叩牡涔剩ㄒ娰p析部分)。
譯文:
一陣疾風把雨云吹垮,明凈的江面上飄著絢麗的晚霞。我舟泊岸邊,系好了船纜,只見樹叢中的祠廟周圍,飛旋著一群群求棲的烏鴉。唉,今天是九九重陽節(jié),我舉杯想暢飲可又不堪酒力,自己早已愁白了頭發(fā)!
我曾十年飄泊,寄人籬下,佳節(jié)里哪有心思賞花觀景,真是白白辜負了故鄉(xiāng)的菊花。登高望遠,我的心與你同在,永難忘卻年輕的風流,年輕的瀟灑。今天,我雖然老了,但逢此良辰,懷想你的綿綿情意越發(fā)增加。呵,像你秦覯這樣的少年豪俊之士步此時豈能不結(jié)伴登高、飲酒戲耍?狂寫風吹落帽那樣的詩篇,定能勝過那孫盛、孟嘉!
6.重陽節(jié)的古詩有哪些?小學三年級
過故人莊
作者: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注釋:
過:拜訪。故人莊:老朋友的田莊。莊,田莊。
具:準備,置辦。雞黍:指農(nóng)家待客的豐盛飯食(字面指雞和黃米飯)。黍(shǔ):黃米,古代認為是上等的糧食。
邀:邀請。至:到。
合:環(huán)繞。
郭:古代城墻有內(nèi)外兩重,內(nèi)為城,外為郭。這里指村莊的外墻。斜(xiá):傾斜。因古詩需與上一句押韻,所以應讀xiá。
開:打開,開啟。軒:窗戶。面:面對。場圃:場,打谷場、稻場;圃,菜園。
把酒:端著酒具,指飲酒。把:拿起。端起。話桑麻:閑談農(nóng)事。桑麻:桑樹和麻。這里泛指莊稼。
重陽日:指夏歷的九月初九。古人在這一天有登高、飲菊花酒的習俗。
還(huán):返,來。就菊花:指飲菊花酒,也是賞菊的意思。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譯文:
老朋友預備豐盛的飯菜,邀請我去他鄉(xiāng)村田家玩。
翠綠的樹林圍繞著村落,蒼青的山巒在城外橫臥。
推開窗戶面對谷場菜園,手舉酒杯閑談莊稼情況。
等到九九重陽節(jié)到來時,再請君來這里觀賞菊花。
1.重陽節(jié)的古詩有哪些?小學三年級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釋:
九月九日:即重陽節(jié)。古以九為陽數(shù),故曰重陽。憶:想念。山東:王維本太原祁人,后遷居于蒲(今山西永濟),蒲州在函谷關(guān)與華山以東,所以稱山東。
異鄉(xiāng):他鄉(xiāng),外鄉(xiāng)。為異客:作他鄉(xiāng)的客人。
佳節(jié):美好的節(jié)日。
登高:古有重陽節(jié)登高的風俗。
茱萸(zhūyú):即草決明,一名越椒,芳香植物。古時人們認為重陽節(jié)插戴茱萸可以避災克邪。
譯文:
獨自在異鄉(xiāng)做異鄉(xiāng)來的客子,每遇到佳節(jié)就加倍思念親人。
遙想兄弟們今天登高的地方,遍插茱萸時會想到少了一人。
2.重陽節(jié)的古詩有哪些?小學三年級
重陽席上賦白菊
【唐】白居易
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注釋:
郁金黃:花名,即金桂,這里形容金黃色的菊花似郁金黃。
孤叢:孤獨的一叢。
白頭翁:詩人自謂。
譯文:
一院子的菊花金黃金黃,中間有一叢白似霜的花兒是這么孤獨。
就像今天的酒席,老人家進了少年去的地方。
3.重陽節(jié)的古詩有哪些?小學三年級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jié),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注釋:
九日:舊歷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舊俗登高飲菊花酒。齊山:在今安徽省貴池縣。杜牧在武宗會昌年間曾任池州刺史。
翠微:這里代指山。
酩酊(mǐngdǐng):醉得稀里糊涂。這句暗用晉朝陶淵明典故?!端囄念惥?卷四引“續(xù)晉陽秋》:“陶潛嘗九月九日無酒,宅邊菊叢中摘菊盈把,坐其側(cè),久望,見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歸?!?BR> 登臨:登山臨水或登高臨下,泛指游覽山水。
譯文: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剛剛南飛,約朋友攜酒壺共登峰巒翠微。
塵世煩擾平生難逢開口一笑,菊花盛開之時要插滿頭而歸。
只應縱情痛飲酬答重陽佳節(jié),不必懷憂登臨嘆恨落日余暉。
人生短暫古往今來終歸如此,何必像齊景公對著牛山流淚。
4.重陽節(jié)的古詩有哪些?小學三年級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注釋:
即事:以眼前事物為題材之詩,稱即事。
登高:古時有在重陽節(jié)登高飲菊花酒的習俗。
更:再。舉觴(shāng):舉杯。觴,古代喝酒用的器具。
何太苦:菊花兩遇宴飲。兩遭采掇,故而言太苦。何,為何,為什么。
遭此兩重陽:古時重陽節(jié)有采菊宴賞的習俗。重陽后一日宴賞為小重陽。菊花兩遇飲宴,兩遭采擷,故有遭此兩重陽之言?!稓q時廣記》卷三五引《歲時雜記》:“都城士庶,多于重九后一日再集宴賞,號小重陽?!?BR> 譯文:
昨天已經(jīng)登高采菊宴飲,今天又在這里舉起酒杯。
菊花在世為何這樣受苦,遭遇雙重陽采摘的傷悲?
5.重陽節(jié)的古詩有哪些?小學三年級
九日寄秦覯
作者:陳師道
疾風回雨水明霞,沙步叢祠欲暮鴉。
九日清尊欺白發(fā),十年為客負黃花。
登高懷遠心如在,向老逢辰意有加。
淮海少年天下士,可能無地落烏紗。
注釋:
九日:指農(nóng)歷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秦覯(gòu):作者的年輕朋友,詞人秦觀的弟弟。
明:明凈。
沙步:水邊可以系船供人上下的地方。叢祠:草木叢生處的祠廟。
清尊:酒杯。欺白發(fā):指年老易醉。
負:辜負。
心如在:一顆心如同在你身邊。
意有加:感慨更多。
淮海少年:指秦覯。
烏紗:指帽子?!熬湃章涿薄笔侵仃柕歉叩牡涔剩ㄒ娰p析部分)。
譯文:
一陣疾風把雨云吹垮,明凈的江面上飄著絢麗的晚霞。我舟泊岸邊,系好了船纜,只見樹叢中的祠廟周圍,飛旋著一群群求棲的烏鴉。唉,今天是九九重陽節(jié),我舉杯想暢飲可又不堪酒力,自己早已愁白了頭發(fā)!
我曾十年飄泊,寄人籬下,佳節(jié)里哪有心思賞花觀景,真是白白辜負了故鄉(xiāng)的菊花。登高望遠,我的心與你同在,永難忘卻年輕的風流,年輕的瀟灑。今天,我雖然老了,但逢此良辰,懷想你的綿綿情意越發(fā)增加。呵,像你秦覯這樣的少年豪俊之士步此時豈能不結(jié)伴登高、飲酒戲耍?狂寫風吹落帽那樣的詩篇,定能勝過那孫盛、孟嘉!
6.重陽節(jié)的古詩有哪些?小學三年級
過故人莊
作者: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注釋:
過:拜訪。故人莊:老朋友的田莊。莊,田莊。
具:準備,置辦。雞黍:指農(nóng)家待客的豐盛飯食(字面指雞和黃米飯)。黍(shǔ):黃米,古代認為是上等的糧食。
邀:邀請。至:到。
合:環(huán)繞。
郭:古代城墻有內(nèi)外兩重,內(nèi)為城,外為郭。這里指村莊的外墻。斜(xiá):傾斜。因古詩需與上一句押韻,所以應讀xiá。
開:打開,開啟。軒:窗戶。面:面對。場圃:場,打谷場、稻場;圃,菜園。
把酒:端著酒具,指飲酒。把:拿起。端起。話桑麻:閑談農(nóng)事。桑麻:桑樹和麻。這里泛指莊稼。
重陽日:指夏歷的九月初九。古人在這一天有登高、飲菊花酒的習俗。
還(huán):返,來。就菊花:指飲菊花酒,也是賞菊的意思。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譯文:
老朋友預備豐盛的飯菜,邀請我去他鄉(xiāng)村田家玩。
翠綠的樹林圍繞著村落,蒼青的山巒在城外橫臥。
推開窗戶面對谷場菜園,手舉酒杯閑談莊稼情況。
等到九九重陽節(jié)到來時,再請君來這里觀賞菊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