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300字大全

字號:

天宮課堂第二課已正式開啟直播,本次授課活動將采取天地互動方式進行,“感覺良好”三人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將相互配合進行授課。為大家準備了《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日記300字大全》,供大家參考閱讀。
    1.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日記300字
    太空授課刷新了科普教育及物理教學的固有模式,具有直觀性、生動性和啟發(fā)性。這種基于太空探索實踐之上的遠程教學,是一種珍貴的教育資源。通過衛(wèi)星直播、教育部網(wǎng)站回放,或是以課件形式供反復教學,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讓舉國學生共享,亦是民生改善的一種形式。
    事實上,探索太空給予人類的回報已經(jīng)深入我們的生活。我們用的GPS定位系統(tǒng)、太陽能屋頂,吃的方便面、蔬菜包,穿的運動鞋等,都是在人類探索太空的實踐中發(fā)明或研制出來的。因為孜孜不倦的太空探索,我們研發(fā)出救災和氣象監(jiān)測衛(wèi)星技術,獲得了更加優(yōu)質的作物品種,發(fā)明燃料電池獲得了清潔高效的能源,通過衛(wèi)星傳輸進行移動通話告別了“通訊基本靠吼”的閉塞……太空探索不斷改變著人類的生活方式。
    更重要的是,隨著太空探索的深入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太空資源、航空技術將更好地為社會服務,社會民生的高度會得到有效的拓展:每航天發(fā)射的成功、每太空探索的實現(xiàn),都會拓寬、深化人類對宇宙的認知,拓展人類的思維與活動半徑,為改善人們的衣食住行用提供更多可能。
    2.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日記300字
    一堂“太空授課”,牽動了無數(shù)國人的心,如果說此前和過去的載人航天器我們更多地驕傲于宏觀上發(fā)射和運行回收的成功,那么我們現(xiàn)在驕傲的是航天科技和實驗的細節(jié)上的生動美麗的展示,一堂太空課,究竟給我們帶來了什么?
    首先是對青少年科學探索精神的影響。航天科技能夠強國,能夠振國威,能夠帶來民族凝聚力,這話過去也許有些抽象,但是,面對天宮課堂次、一件件和一回回的科學演示,會由衷地感嘆航天科技的威力和先進,民族自豪感會油然而生,天宮課堂不僅給青少年演示了科學的原理和奇妙,更是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契機。
    其次是對全體國民的科學素養(yǎng)的影響。有趣的“太空授課”,讓平時有些枯燥的物理公式變得生動起來,看得見摸得著,一滴水珠中蘊含著幾多科學的原理,航天員稱重,蘊含了簡便的科技應用,不僅讓青少年興趣盎然,也讓成人觀眾更加喜歡科學,而航天科技并非是高高在上的空洞難解,航天科技終是為生活科技化服務的,這對于培養(yǎng)國民的科學素養(yǎng)很有裨益。
    第三是對航天科技改變生活的影響。航天科技中蘊含了諸多的民用科技,每航天科技的進步和發(fā)展,都會極大推動民用科技的發(fā)展,數(shù)字溫度表、干吃面、尿不濕、心臟泵和補充液體等等無不是航天科技的民用結晶,如今“太空蔬菜”已經(jīng)廣泛栽培,服務于人類的生活,航天科技功不可沒。
    第四是對趣味教育的影響。相信看了這一堂“太空授課”,即使很不愿意學習科學知識的學生也會感覺到,原來科學可以這樣有趣,這樣生動,這樣實際,從水滴到失重的單擺運動,從陀螺的軸心運動規(guī)律到液體的張力和毛細現(xiàn)象等,如果在平時的教育活動中,能夠多些像“太空授課”這樣的趣味性、直觀性和生動性,將學習科學知識從枯燥到有趣,不但能夠激發(fā)更多的孩子投身于科技事業(yè),更會在學習中獲得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總之,面對浩瀚的宇宙,我們都是學生,不能想當然,過去我們不少人以為航天員看天空一定是天空湛藍,通過這次“太空授課”我們知道了,航天員看到的太空是很亮的黑色天空,科學和科技永遠是一個國家立于不敗之地的法寶,航天科技不僅壯國威,更關系我們家庭和生活的科技化和幸福,中國夢腳踏實地,科技夢張力無限!
    3.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日記300字
    “太空授課”開辟了科技與學生面對面授課的新方式,這是嶄新的教育改革,這個改革必然激發(fā)出更多社會領域與學生面對的授課方式。比如文學家與學生面對授課,比如企業(yè)家與學生面對面授課,等等。做好教育不僅是學校的責任,更是全社會所有領域的責任。這個責任我們都懂,但是都做的遠遠不夠,今天,太空授課邁出了偉大的一步,我堅信,這偉大的一步,必然引領處更多領域的社會授課之步,必然成為中國教育改革的一個嶄新內(nèi)容,社會教育的神圣職責必然得到很好的落實、
    “太空授課”以一人主講兩人配合的方式,完成了圓滿的教學。這是一個創(chuàng)舉,這是對課堂一人授課傳統(tǒng)的打破,筆者認為,這樣的講課方式應該在地面試驗推廣,一方面,我們的班級人數(shù)很多,一人授課,老師很累;一方面,多人配合講課,更加生動,立體,多元,必然給學生打造一個更加充實的學習氛圍。這是教育改革的一個創(chuàng)舉。
    “太空授課”以身臨其境的感悟教學別具一格,教師與知識融為一體,與環(huán)境融為一體,教師身臨其境的教,學生身臨其境的學,真正創(chuàng)造了教師,課堂,知識的形象合成的。作為地面授課的課堂,我們應該好好借鑒,要根據(jù)現(xiàn)場的環(huán)境,現(xiàn)在的教學內(nèi)容,以及教師的個性融為一體,創(chuàng)造的課堂。只有的課堂才是美的課堂。
    “太空授課”是高科技的結晶,是教育現(xiàn)代化的碩果,必然對我們教育中國夢有無數(shù)的啟迪,必然引領教育中國夢更加精彩紛呈。
    我期盼我們的教育中國夢里有更多這樣的太空授課,有種類豐富的工廠授課,商場授課,軍艦授課,飛機授課,等等,教育的中國夢,是教育的立體化,社會化,現(xiàn)代化,形象化,多元化,網(wǎng)絡化的具體落實之夢。
    4.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日記300字
    我喜歡掛在“天宮”空間站的美麗奪目的中國結,它正對著鮮艷的五星紅旗。這樣的空間站是太空中靚麗的風景線,也使我們倍感親切。
    在太空里要控制自己的身體以適應失重感,像一條魚兒一樣四處游走。吃的飯菜原來是在地球上事先做好的。培育太空植物,是飛行任務中的一項重要工作。
    在太空中,雖然不能像在地球上那樣沖熱水澡,但是洗臉洗頭發(fā)都沒有問題??蒲腥藛T專門研制了分解洗發(fā)液——不僅可以把頭發(fā)洗得很干凈,還十分節(jié)約水??臻g站的水非常寶貴,所以要盡可能地節(jié)約用水。
    在空間站睡覺就更有趣了。只要一個睡袋就可以,睡袋一般要求固定在艙壁上,但只要你愿意,也可以睡在任何地方,比如睡在天花板上。
    在空間站也有許多休閑活動,可以和家人打視頻電話,可以從舷窗邊欣賞日落時美麗的地球,還可以進行晨練,晨練項目是中國傳統(tǒng)健身項目——太極拳。
    重要的也是激動人心的就是出艙活動了。穿好“飛天”服,通過氣閘艙來到艙外,通過地面調度人員和艙內(nèi)同伴的共同努力,成功地在艙外完成相關任務。
    在太空也有許多喜事:種植的水稻抽穗了,迎來了太空快遞員,也迎來了新伙伴來進行工作交接。在太空駐留了三個月,很快就要告別“天宮”空間站返回地球了,想到很快就能見到地球上的親人,非常激動。
    太空本身已經(jīng)非常迷人,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每每出現(xiàn)帶有五星紅旗的一切,都愈發(fā)使每一位中華兒女倍感親切與自豪!
    5.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日記300字
    在今日,我觀看了天宮課堂這一節(jié)目,這使我了解到了許多知識。
    在2013年,我國航天員王亞平真正意義上做了第天空授課,而時隔8年,今日和曾經(jīng)的技術有很大不同。而且這次攝像頭的數(shù)量為和質量都變好了,這也給航天員們造成了很大的壓力。而且她還會手中拿一個攝相機,這可不比在陸地上拿著輕松。
    張老師給我們提出了幾個問題。在空間站中,正方體六面播種、根和芽的方向是什么?答案是根發(fā)散扎入土壤,芽背向種植面向光生長。因為地球有重力,所以地球山上植物的根向地下生長,而太空中微重力環(huán)境下,它的根會四處生長,并且根也會有彎曲,而且在土壤中生長。
    第二個問題,從茶壺中向杯子中倒水,水會怎樣的?答案是,水在茶壺中且倒不出來。在微重環(huán)境下,水會漂浮在上面,是倒不出水的。
    第三個問題,在空間站內(nèi),金魚能在敞口魚缸水中游動嗎?不能,因為水和魚分被分離開,并且水會在短時間內(nèi)游一段時間,一會之后它們就會分開。
    航天員在艙外機械臂上,一口手拿小鋼球,一手拿羽毛,雙手用同樣的力,向同一方向扔出,預定距離為兩米,誰先抵達?答案是羽毛。在真空微重力下,質量小加速度大,所以羽毛先抵達。
    之后,了解了一些航天的一些精彩瞬間。之后,又參觀了一些航天員的“太空家園”使我了解到了太空中的些設備。
    我還了解到,在地面上乒乓球會浮在水面上,而在太空中,乒乓球沉浸在了水中。在空間站中,浮力幾乎消失了。一個水膜,并在水膜中加入水后,將一個人造的花放入水膜中,花在大空中變大了,就像綻開了一樣。在水膜中繼續(xù)注水后,水膜會變成一個水球。在水球中注入一個氣泡,水球中形成了一正一反兩像。將顏料注入到水球當中,之后將泡騰片放入水球之中,之后水球之中會產(chǎn)生大量氣泡,水球看起來更漂亮。
    這次實驗之后,我從這次天空授課中學到了許多,我十分喜歡這次的天空授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