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選修二物理知識點筆記

字號:

學習是幫助學生走進新世界,認知新事物,提高自我價值,自我素養(yǎng)的。以下是整理的《高二選修二物理知識點筆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高二選修二物理知識點筆記 篇一
    物質(zhì)的電性及電荷守恒定律
    1、物質(zhì)的原子結(jié)構(gòu):物質(zhì)是由分子,原子組成,原子由帶正電的原子核以及環(huán)繞原子核運動的帶負電的電子組成的。而原子核又是由質(zhì)子和中子組成的。質(zhì)子帶正電、中子不帶電。在一般情況下,物體內(nèi)部的原子中電子的數(shù)目等于質(zhì)子的數(shù)目,整個物體不帶電,呈電中性。
    2、電荷守恒定律:任何孤立系統(tǒng)的電荷總數(shù)保持不變。在一個系統(tǒng)的內(nèi)部,電荷可以從一個物體傳到另一個物體。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系統(tǒng)的總的電荷時不改變的。
    3、用物質(zhì)的原子結(jié)構(gòu)和電荷守恒定律分析靜電現(xiàn)象
    (1)分析摩擦起電
    (2)分析接觸起電
    (3)分析感應起電
    4、物體帶電的本質(zhì):電荷發(fā)生轉(zhuǎn)移的過程,電荷并沒有產(chǎn)生或消失。
    2.高二選修二物理知識點筆記 篇二
    開普勒三定律
    1.開普勒第一定律:所有的行星圍繞太陽運動的軌道都是橢圓,太陽處在所有橢圓的一個焦點上;
    說明:在中學間段,若無特殊說明,一般都把行星的運動軌跡認為是圓;
    2.開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與太陽的連線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掃過的面積相等;
    3.開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軌道的半長軸的三次方跟公轉(zhuǎn)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公式:R3/T2=K;
    說明:
    (1)R表示軌道的半長軸,T表示公轉(zhuǎn)周期,K是常數(shù),其大小之與太陽有關(guān);
    (2)當把行星的軌跡視為圓時,R表示愿的半徑;
    (3)該公式亦適用與其它天體,如繞地球運動的衛(wèi)星;
    3.高二選修二物理知識點筆記 篇三
    一、電流:電荷的定向移動行成電流。
    1、產(chǎn)生電流的條件:
    (1)自由電荷;
    (2)電場;
    2、電流是標量,但有方向:我們規(guī)定: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是電流的方向;
    注:在電源外部,電流從電源的正極流向負極;在電源的內(nèi)部,電流從負極流向正極;
    3、電流的大?。和ㄟ^導體橫截面的電荷量Q跟通過這些電量所用時間t的比值叫電流I表示;
    (1)數(shù)學表達式:I=Q/t;
    (2)電流的國際單位:安培A
    (3)常用單位:毫安mA、微安uA;(4)1A=103mA=106uA
    二、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U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R成反比;
    1、定義式:I=U/R;
    2、推論:R=U/I;
    3、電阻的國際單位時歐姆,用Ω表示;
    1kΩ=103Ω,1MΩ=106Ω;
    4、伏安特性曲線:
    三、閉合電路:由電源、導線、用電器、電鍵組成;
    1、電動勢:電源的電動勢等于電源沒接入電路時兩極間的電壓;用E表示;
    2、外電路:電源外部的電路叫外電路;外電路的電阻叫外電阻;用R表示;其兩端電壓叫外電壓;3、內(nèi)電路:電源內(nèi)部的電路叫內(nèi)電阻,內(nèi)點路的電阻叫內(nèi)電阻;用r表示;其兩端電壓叫內(nèi)電壓;如:發(fā)電機的線圈、干電池內(nèi)的溶液是內(nèi)電路,其電阻是內(nèi)電阻;
    4、電源的電動勢等于內(nèi)、外電壓之和;E=U內(nèi)+U外;U外=RI;E=(R+r)I
    四、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閉合電路里的電流跟電源的電動勢成正比,跟內(nèi)、外電路的電阻之和成反比;
    1、數(shù)學表達式:I=E/(R+r)
    2、當外電路斷開時,外電阻無窮大,電源電動勢等于路端電壓;就是電源電動勢的定義;
    3、當外電阻為零(短路)時,因內(nèi)阻很小,電流很大,會燒壞電路;
    五、半導體:導電能力在導體和絕緣體之間;半導體的電阻隨溫升越高而減小;
    六、導體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升高,當溫度降低到某一值時電阻消失,成為超導。
    4.高二選修二物理知識點筆記 篇四
    沖量與動量(物體的受力與動量的變化)
    1.動量:p=mv{p:動量(kg/s),m:質(zhì)量(kg),v:速度(m/s),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
    3.沖量:I=Ft{I:沖量(N•s),F(xiàn):恒力(N),t:力的作用時間(s),方向由F決定}
    4.動量定理:I=Δp或Ft=mvt–mvo{Δp:動量變化Δp=mvt–mvo,是矢量式}
    5.動量守恒定律:p前總=p后總或p=p’′也可以是m1v1+m2v2=m1v1′+m2v2′
    6.彈性碰撞:Δp=0;ΔEk=0{即系統(tǒng)的動量和動能均守恒}
    7.非彈性碰撞Δp=0;0<ΔEK<ΔEKm{ΔEK:損失的動能,EKm:損失的動能}
    8.完全非彈性碰撞Δp=0;ΔEK=ΔEKm{碰后連在一起成一整體}
    9.物體m1以v1初速度與靜止的物體m2發(fā)生彈性正碰:
    v1′=(m1-m2)v1/(m1+m2)v2′=2m1v1/(m1+m2)
    10.由9得的推論-----等質(zhì)量彈性正碰時二者交換速度(動能守恒、動量守恒)
    11.子彈m水平速度vo射入靜止置于水平光滑地面的長木塊M,并嵌入其中一起運動時的機械能損失E損=mvo2/2-(M+m)vt2/2=fs相對{vt:共同速度,f:阻力,s相對子彈相對長木塊的位移}
    5.高二選修二物理知識點筆記 篇五
    常見的力
    1.重力G=mg(方向豎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點在重心,適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復形變方向,k:勁度系數(shù)(N/m),x:形變量(m)}
    3.滑動摩擦力F=μFN{與物體相對運動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數(shù),F(xiàn)N:正壓力(N)}
    4.靜摩擦力0≤f靜≤fm(與物體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fm為靜摩擦力)
    5.萬有引力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6.靜電力F=kQ1Q2/r2(k=9.0×109N•m2/C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7.電場力F=Eq(E:場強N/C,q:電量C,正電荷受的電場力與場強方向相同)
    8.安培力F=BILsinθ(θ為B與L的夾角,當L⊥B時:F=BIL,B//L時:F=0)
    9.洛侖茲力f=qVBsinθ(θ為B與V的夾角,當V⊥B時:f=qVB,V//B時:f=0)
    6.高二選修二物理知識點筆記 篇六
    加速度:是描述物體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
    (1)加速度的定義式:a=vt-v0/t
    (2)加速度的大小與物體速度大小無關(guān);
    (3)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為零加速度不一定為零;加速度為零速度不一定為零;
    (4)速度改變等于末速減初速。加速度等于速度改變與所用時間的比值(速度的變化率)加速度大小與速度改變量的大小無關(guān);
    (5)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變化方向相同;
    (6)加速度的國際單位是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