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必修一下冊知識點

字號:


    高中學習容量大,不但要掌握目前的知識,還要把高中的知識與初中的知識溶為一體才能學好。在讀書、聽課、研習、總結這四個環(huán)節(jié)都比初中的學習有更高的要求。高二頻道為莘莘學子整理了《高二生物必修一下冊知識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高二生物必修一下冊知識點
    (一)細胞壁
    植物細胞在細胞膜的外面有一層細胞壁,其主要成分為纖維素和果膠,可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來除去。細胞壁作用為支持和保護。
    (二)細胞膜
    對細胞膜進行化學分析得知,細胞膜主要由脂質(磷脂)分子和蛋白質分子構成,其中脂質多,約占50%;此外,還有少量的糖類。在組成細胞膜的脂質中,磷脂豐富。細胞膜的功能是將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分隔開、控制物質進出細胞、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三)細胞質
    在細胞膜以內,核膜以外的部分叫細胞質?;罴毎募毎|處于不斷流動的狀態(tài),細胞質主要包括細胞質基質和細胞器。
    1、細胞質基質
    細胞質基質含有水、無機鹽、脂質、糖類、氨基酸、核苷酸、多種酶,在細胞質中進行著多種化學反應。
    2、細胞器
    (1)線粒體
    線粒體廣泛存在于細胞質基質中,它是有氧呼吸主要場所,被喻為"動力車間"。
    光鏡下線粒體為橢球形,電鏡下觀察,它是由雙層膜構成的。外膜使它與周圍的細胞質基質分開,內膜的某些部位向內折疊形成嵴,這種結構使線粒體內的膜面積增加。在線粒體內有許多種與有氧呼吸有關的酶,還含有少量的DNA。
    (2)葉綠體
    葉綠體是植物、葉肉、細胞特有的細胞器。葉綠體是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細胞中,進行的細胞器,被稱為"養(yǎng)料制造車間"和"能量轉換站"。在電鏡下可以看到葉綠體外面有雙層膜,內部含有幾個到幾十個由囊狀的結構堆疊成的基粒,其間充滿了基質。這些囊狀結構被稱為類囊體,其上含有葉綠素。
    (3)內質網
    內質網是由單層膜連接而成的網狀結構,大大增加了細胞內的膜面積,內質網與細胞內蛋白質合成和加工有關,也是脂質合成的"車間"。
    (4)核糖體
    細胞中的核糖體是顆粒狀小體,它除了一部分附著在內質網上之外,還有一部分游離在細胞質中。核糖體是細胞內合成蛋白質的場所,被稱為"生產蛋白質的機器"。
    (5)高爾基體
    高爾基體本身不能合成蛋白質,但可以對蛋白質進行加工分類和包裝,植物細胞XX過程中,高爾基體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
    (6)液泡
    成熟的植物細胞都有液泡。液泡內有細胞液,其中含有糖類、無機鹽、色素、蛋白質等物質,它對細胞內的環(huán)境起著調節(jié)作用,可以使細胞保持一定的形狀,保持膨脹狀態(tài)。
    (7)中心體
    動物細胞和低等植物細胞中有中心體,每個中心體由兩個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其周圍物質組成。動物細胞的中心體與有絲XX有關。
    (8)溶酶體
    溶酶體是細胞內具有單層膜結構的細胞器,它含有多種水解酶,能分解多種物質。
    (四)細胞核
    每個真核細胞通常只有一個細胞核,而有的細胞有兩個以上的細胞核,如人的肌肉細胞,有的細胞卻沒有細胞核,如哺乳動物的紅細胞細胞。
    2.高二生物必修一下冊知識點
    1、演替: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代替的過程。
    x階段→地衣階段→苔蘚階段→草本植物階段→灌木階段→森林階段
    (1)初生演替:是指在一個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的地面或者是原來存在過植被,但被徹底消滅的地方發(fā)生的演替。
    (2)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雖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它繁殖體的地方發(fā)生的演替。
    2、種群密度的測量方法:樣方法(植物和運動能力較弱的動物)、標志重捕法(運動能力強的動物)
    3、種群:一定區(qū)域內同種生物所有個體的總稱。
    群落:同一時間內聚集在一定區(qū)域所有生物種群的集合。
    生態(tài)系統(tǒng):一定區(qū)域內的所有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地球上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物圈
    4、種群的數量變化曲線:
    (1)“J”型增長曲線條件:食物和空間條件充裕、氣候適宜、沒有敵害。
    (2)“S”型增長曲線條件:資源和空間都是有限的。
    5、K值(環(huán)境容納量):在環(huán)境條件不破壞的情況下,一定空間中所能維持的種群的數量,選擇在K/2時捕撈資源,在K/2之前進行蟲害殺滅(降低環(huán)境容納量)
    6、豐富度:群落中物種數目的多少
    3.高二生物必修一下冊知識點
    一、相關概念:
    1、新陳代謝:是活細胞中全部化學反應的總稱,是生物與非生物根本的區(qū)別,是生物體進行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
    2、細胞代謝:細胞中每時每刻都進行著的許多化學反應。
    3、酶:是活細胞(來源)所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功能: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提高化學反應速率)的一類有機物。
    4、活化能:分子從常態(tài)轉變?yōu)槿菀装l(fā)生化學反應的活躍狀態(tài)所需要的能量。
    二、酶的發(fā)現(xiàn):
    1、1783年,意大利科學家斯巴蘭讓尼用實驗證明:胃具有化學性消化的作用;
    2、1836年,德國科學家施旺從胃液中提取了胃蛋白酶;
    3、1926年,美國科學家薩姆納通過化學實驗證明脲酶是一種蛋白質;
    4、20世紀80年代,美國科學家切赫和奧特曼發(fā)現(xiàn)少數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三、酶的本質:
    大多數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合成酶的場所主要是核糖體,水解酶的酶是蛋白酶),也有少數是RNA。
    四、酶的特性:
    1、高效性:催化效率比無機催化劑高許多;
    2、專一性:每種酶只能催化一種或一類化合物的化學反應;
    3、酶需要較溫和的作用條件:在適宜的溫度和pH下,酶的活性高。
    4.高二生物必修一下冊知識點
    一、細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質(約50%)和蛋白質(約40%),還有少量糖類(約2%--10%)
    二、細胞膜的功能:
    ①將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分隔開
    ②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③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三、植物細胞還有細胞壁,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和果膠,對細胞有支持和保護作用;其性質是全透性的。
    四、細胞膜的制備
    1、選材:人或動物成熟的紅細胞。
    原因:沒有細胞器沒有細胞核沒有細胞壁
    其他材料:蒸餾水、滴管、吸水紙、載玻片、蓋玻片、顯微鏡
    2、原理:細胞內的物質有一定濃度。把紅細胞放入清水中,水會進入紅細胞,導致紅細胞吸水漲破,使細胞膜內的物質流出來,除去細胞內的其他物質得到細胞膜。
    3、方法和步驟
    ⑴將紅細胞稀釋液制成裝片。
    ⑵在高倍鏡下觀察,蓋玻片一側滴加蒸餾水,在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
    ⑶紅細胞凹陷消失,體積增大,后導致細胞破裂,內容物流出。
    ⑷利用離心法獲得純凈的細胞膜。
    5.高二生物必修一下冊知識點
    1、細胞是地球上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
    2、生命系統(tǒng)的由小到大排列: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個體→種群→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物圈。
    3、科學家根據細胞內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把細胞分為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兩大類。
    4、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蛋白質,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5、核酸是細胞內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在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6、糖類是主要的能源物質,脂肪是細胞內良好的儲能物質。
    7、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骨架,組成大分子的基本單位稱為單體,每一個單體都以若干個相連的碳原子構成的碳鏈為基本骨架,由許多單體連接成多聚體。例:組成核酸的單體是核苷酸;組成多糖的單體是單糖。
    8、水在細胞中以兩種形式存在。一部分水與細胞內的其他物質相結合,叫做結合水。細胞中絕大部分水以游離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動,叫自由水。
    9、細胞學說主要由德國的植物學家施萊登和動物學家施旺共同建立,其主要內容為:
    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發(fā)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所構成。
    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
    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
    10、細胞中大多數無機鹽以離子的形式存在。
    11、細胞膜主要由脂質和蛋白質組成,脂質中的磷脂和膽固醇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
    12、細胞膜的功能:將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分隔開;控制物質進出細胞;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13、生物的膜系統(tǒng):這些細胞器膜和細胞膜、核膜等結構,共同構成細胞的生物膜系統(tǒng)。這些生物膜的組成成分和結構很相似,在結構和功能上緊密聯(lián)系,進一步體現(xiàn)了細胞內各種結構之間的協(xié)調配合。
    14、細胞核控制著細胞的代謝和遺傳。細胞作為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細胞既是生物體結構的基本單位,也是生物體代謝和遺傳的基本單位。
    15、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16、細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選擇透過性膜。這種膜可以讓水分子自由通過,一些離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過,而其他的離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則不能通過。
    17、細胞膜和液泡膜以及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稱為原生質層。當細胞液濃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濃度時,細胞失水,使細胞壁和原生質層都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收縮,由于原生質層比細胞壁的伸縮性大,原生質層就會與細胞壁逐漸分離開來,即發(fā)生質壁分離。
    18、物質通過簡單的擴散作用進出細胞,叫做自由擴散;進出細胞的物質借助載體蛋白的擴散,叫做協(xié)助擴散這種順濃度梯度的擴散統(tǒng)稱為被動運輸。
    19、從低濃度一側運輸到高濃度一側,需要載體蛋白的協(xié)助,同時還需要消耗細胞內化學反應所釋放的能量,這種方式叫做主動運輸。
    20、細胞中每時每刻都進行著許多化學反應,統(tǒng)稱為細胞代謝。
    21、分子從常態(tài)轉變?yōu)槿菀装l(fā)生化學反應的活躍狀態(tài)所需要的能量統(tǒng)稱為活化能。
    22、同無機催化劑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顯著,因此催化效率更高。
    23、酶是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其中絕大多數酶是蛋白質,少數是RNA。
    24、酶所催化的化學反應一般是在比較溫和的條件下進行的。
    25、ATP是細胞內的一種高能磷酸化合物。
    26、細胞呼吸是指有機物在細胞內經過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產物,釋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過程。
    27、有氧呼吸是指細胞在氧的參與下,通過多種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水,釋放能量,生成許多ATP的過程。
    28、葉綠素a和葉綠素b主要吸收藍紫光和紅光,胡蘿卜素和葉黃素主要吸收藍紫光。
    29、葉綠體中的囊狀結構稱為類囊體。吸收光能的四種色素,就分布在類囊體的薄膜上。
    30、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它內部的巨大膜面積上,不僅分布著許多吸收、傳遞、轉化少數葉綠素a光能的色素分子,還有許多進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31、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32、光反應階段:光合作用第一階段中的化學反應,必須有光才能進行,這個階段叫做光反應階段。
    33、暗反應階段:光合作用第二階段中的化學反應,有沒有光都可以進行,這個階段叫做暗反應階段。
    34、細胞表面積與體積的關系限制了細胞的長大,細胞大小還受細胞核的控制范圍限制。通過模擬探究實驗看出:細胞體積越大,其相對表面積越小,細胞的物質運輸效率就越低。
    35、細胞在XX之前,必須進行一定的物質準備。細胞增殖包括物質準備和細胞XX整個連續(xù)過程。
    36、連續(xù)XX的細胞,從XX完成時開始,到下XX完成時為止,為一個細胞周期。
    37、在個體發(fā)育中,由一個或一種細胞增殖產生的后代,在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fā)生穩(wěn)定性差異的過程,叫做細胞分化。
    38、細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經分化的細胞,仍然具有發(fā)育成完整個體的潛能。
    39、由基因所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就叫細胞凋亡。
    40、有的細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細胞中遺傳物質發(fā)生變化,就變成不受機體控制的、連續(xù)進行XX的惡性增殖細胞,這種細胞就是癌細胞。
    41、細胞的衰老是指細胞的生理狀態(tài)和化學反應發(fā)生復雜變化的過程,終表現(xiàn)為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發(fā)生變化。
    42、衰老細胞的特征:細胞內水分減少、新陳代謝的速率減慢;多種酶的活性降低;色素積累;呼吸速率減緩;細胞核的體積增大、核膜內折,染色質收縮、染色加深;細胞膜的通透性改變,使物質運輸功能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