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數學下冊知識點整理

字號:


    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還要復習以前的舊知識,肯定會累,所以要注意勞逸結合。只有充沛的精力才能迎接新的挑戰(zhàn),才會有事半功倍的學習。高二頻道為你整理了《高二數學下冊知識點整理》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1.高二數學下冊知識點整理
    1、科學記數法:把一個數字寫成的形式的記數方法。
    2、統計圖:形象地表示收集到的數據的圖。
    3、扇形統計圖:用圓和扇形來表示總體和部分的關系,扇形大小反映部分占總體的百分比的大小;在扇形統計圖中,每個部分占總體的百分比等于該部分對應的扇形圓心角與360°的比。
    4、條形統計圖:清楚地表示出每個項目的具體數目。
    5、折線統計圖:清楚地反映事物的變化情況。
    6、確定事件包括:肯定會發(fā)生的必然事件和一定不會發(fā)生的不可能事件。
    7、不確定事件:可能發(fā)生也可能不發(fā)生的事件;不確定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不同;不確定。
    8、事件的概率:可用事件結果除以所以可能結果求得理論概率。
    9、有效數字:對于一個近似數,從左邊第一個不是0的數字起,到精確到的數位為止的數字。
    10、游戲雙方公平:雙方獲勝的可能性相同。
    11、算數平均數:簡稱“平均數”,最常用,受極端值得影響較大;加權平均數12、中位數:數據按大小排列,處于中間位置的數,計算簡單,受極端值得影響較小。
    13、眾數: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據,受極端值得影響較小,跟其他數據關系不大。
    14、平均數、眾數、中位數都是數據的代表,刻畫了一組數據的“平均水平”。
    15、普查:為了一定目的對考察對象進行全面調查;考察對象全體叫總體,每個考察對象叫個體。
    16、抽樣調查:從總體中抽取部分個體進行調查;從總體中抽出的一部分個體叫樣本(有代表性)。
    17、隨機調查:按機會均等的原則進行調查,總體中每個個體被調查的概率相同。
    18、頻數:每次對象出現的次數。
    19、頻率:每次對象出現的次數與總次數的比值。
    20、級差:一組數據中數據與最小數據的差,刻畫數據的離散程度。
    21、方差:各個數據與平均數之差的平方的平均數,刻畫數據的離散程度。
    22、標準方差:方差的算數平方根刻畫數據的離散程度。
    23、一組數據的級差、方差、標準方差越小,這組數據就越穩(wěn)定。
    24、利用樹狀圖或表格方便求出某事件發(fā)生的概率。
    25、兩個對比圖像中,坐標軸上同一單位長度表示的意義一致,縱坐標從0開始畫。
    2.高二數學下冊知識點整理
    極值的定義:
    (1)極大值:一般地,設函數f(x)在點x0附近有定義,如果對x0附近的所有的點,都有f(x)
    (2)極小值:一般地,設函數f(x)在x0附近有定義,如果對x0附近的所有的點,都有f(x)>f(x0),就說f(x0)是函數f(x)的一個極小值,記作y極小值=f(x0),x0是極小值點。
    極值的性質:
    (1)極值是一個局部概念,由定義知道,極值只是某個點的函數值與它附近點的函數值比較是或最小,并不意味著它在函數的整個的定義域內或最小;
    (2)函數的極值不是的,即一個函數在某區(qū)間上或定義域內極大值或極小值可以不止一個;
    (3)極大值與極小值之間無確定的大小關系,即一個函數的極大值未必大于極小值;
    (4)函數的極值點一定出現在區(qū)間的內部,區(qū)間的端點不能成為極值點,而使函數取得值、最小值的點可能在區(qū)間的內部,也可能在區(qū)間的端點。
    求函數f(x)的極值的步驟:
    (1)確定函數的定義區(qū)間,求導數f′(x);
    (2)求方程f′(x)=0的根;
    (3)用函數的導數為0的點,順次將函數的定義區(qū)間分成若干小開區(qū)間,并列成表格,檢查f′(x)在方程根左右的值的符號,如果左正右負,那么f(x)在這個根處取得極大值;如果左負右正,那么f(x)在這個根處取得極小值;如果左右不改變符號即都為正或都為負,則f(x)在這個根處無極值。
    3.高二數學下冊知識點整理
    1.定義法:
    判斷B是A的條件,實際上就是判斷B=>A或者A=>B是否成立,只要把題目中所給的條件按邏輯關系畫出箭頭示意圖,再利用定義判斷即可。
    2.轉換法:
    當所給命題的充要條件不易判斷時,可對命題進行等價裝換,例如改用其逆否命題進行判斷。
    3.集合法
    在命題的條件和結論間的關系判斷有困難時,可從集合的角度考慮,記條件p、q對應的集合分別為A、B,則:
    若A⊆B,則p是q的充分條件。
    若A⊇B,則p是q的必要條件。
    若A=B,則p是q的充要條件。
    若A⊈B,且B⊉A,則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4.高二數學下冊知識點整理
    1.萬能公式
    令tan(a/2)=t
    sina=2t/(1+t^2)
    cosa=(1-t^2)/(1+t^2)
    tana=2t/(1-t^2)
    2.輔助角公式
    asint+bcost=(a^2+b^2)^(1/2)sin(t+r)
    cosr=a/[(a^2+b^2)^(1/2)]
    sinr=b/[(a^2+b^2)^(1/2)]
    tanr=b/a
    3.三倍角公式
    sin(3a)=3sina-4(sina)^3
    cos(3a)=4(cosa)^3-3cosa
    tan(3a)=[3tana-(tana)^3]/[1-3(tana^2)]
    4.積化和差
    sina*cosb=[sin(a+b)+sin(a-b)]/2
    cosa*sinb=[sin(a+b)-sin(a-b)]/2
    cosa*cosb=[cos(a+b)+cos(a-b)]/2
    sina*sinb=-[cos(a+b)-cos(a-b)]/2
    5.積化和差
    sina+sinb=2sin[(a+b)/2]cos[(a-b)/2]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cos[(a-b)/2]
    cosa-cosb=-2sin[(a+b)/2]sin[(a-b)/2]
    5.高二數學下冊知識點整理
    第一章:三角函數??荚嚤乜碱}。誘導公式和基本三角函數圖像的一些性質只要記住會畫圖就行,難度在于三角函數形函數的振幅、頻率、周期、相位、初相,及根據最值計算A、B的值和周期,及等變化時圖像及性質的變化,這一知識點內容較多,需要多花時間,首先要記憶,其次要多做題強化練習,只要能踏踏實實去做,也不難掌握,畢竟不存在理解上的難度。
    第二章:平面向量。個人覺得這一章難度較大,這也是我掌握最差的一章。向量的運算性質及三角形法則平行四邊形法則難度都不大,只要在計算的時候記住要同起點的向量。向量共線和垂直的數學表達,這是計算當中經常要用的公式。向量的共線定理、基本定理、數量積公式。難點在于分點坐標公式,首先要準確記憶。向量在考試過程一般不會單獨出現,常常是作為解題要用的工具出現,用向量時要首先找出合適的向量,個人認為這個比較難,常常找不對。有同樣情況的同學建議多看有關題的圖形。
    第三章:三角恒等變換。這一章公式特別多。和差倍半角公式都是會用到的公式,所以必須要記牢。由于量比較大,記憶難度大,所以建議用紙寫之后貼在桌子上,天天都要看。而且的三角函數變換都有一定的規(guī)律,記憶的時候可以結合起來去記。除此之外,就是多練習。要從多練習中找到變換的規(guī)律,比如一般都要化等等。這一章也是考試必考,所以一定要重點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