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數(shù)學題

字號:

在解奧數(shù)題時,經(jīng)常要提醒自己,遇到的新問題能否轉化成舊問題解決,化新為舊,透過表面,抓住問題的實質,將問題轉化成自己熟悉的問題去解答。轉化的類型有條件轉化、問題轉化、關系轉化、圖形轉化等。 以下是整理的《四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數(shù)學題》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四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數(shù)學題
    1、一輛空調車上有42人,中途下車8人,又上來16人,現(xiàn)在車上有多少人?
    2、面包房一共做了54個面包,第一隊小朋友買了8個,第二隊小朋友買了22個,現(xiàn)在剩下多少個?
    3、個組一共收集了94個易拉罐,其中第一組收集了34個易拉罐,第二紐收集了29個易拉罐。那第三小組收集了多少個易拉罐?
    4、新型電腦公司有87臺電腦,上午賣出19臺,下午賣出26臺,還剩下多少臺?(用兩種方法解答)
    5、班級里有22張臘光紙,又買來27張。開聯(lián)歡會時用去38張,還剩下多少張?
    6、少年宮新購進小提琴52把,中提琴比小提琴少20把,兩種琴一共有多少把?
    7、一輛公共汽車里有36位乘客,到福州路下去8位,又上來12位,這時車上有多少位?
    8、甲數(shù)是20,乙數(shù)比甲數(shù)多5,乙數(shù)是多少?
    9、有25個蘋果,梨比蘋果少7個,有多少個梨?
    10、小青有28張畫片,照片比畫片多16張。小青有多少張照片? 
    2.四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數(shù)學題
    1、甲、乙、丙、丁四個人過橋,分別需要1分鐘,2分鐘,5分鐘,10分鐘。因為天黑,必須借助于手電筒過橋,可是他們總共只有一個手電筒,并且橋的載重能力有限,最多只能承受兩個人的重量,也就是說,每次最多過兩個人?,F(xiàn)在希望可以用最短的時間過橋,怎樣才能做到最短呢?你來幫他們安排一下吧。最短時間是多少分鐘呢?
    【分析】:大家都很容易想到,讓甲、乙搭配,丙、丁搭配應該比較節(jié)省時間。而他們只有一個手電筒,每次又只能過兩個人,所以每次過橋后,還得有一個人返回送手電筒。為了節(jié)省時間,肯定是盡可能讓速度快的人承擔往返送手電筒的任務。那么就應該讓甲和乙先過橋,用時2分鐘,再由甲返回送手電筒,需要1分鐘,然后丙、丁搭配過橋,用時10分鐘。接下來乙返回,送手電筒,用時2分鐘,再和甲一起過橋,又用時2分鐘。所以花費的總時間為:2+1+10+2+2=17分鐘。
    解:2+1+10+2+2=17分鐘
    2、小明騎在牛背上趕牛過河,共有甲乙丙丁四頭牛,甲牛過河需1分鐘,乙牛需2分鐘,丙牛需5分鐘,丁牛需6分鐘,每次只能騎一頭牛,趕一頭牛過河。
    【分析】:要使過河時間最少,應抓住以下兩點:(1)同時過河的兩頭牛過河時間差要盡可能?。?)過河后應騎用時最少的?;貋?。
    解:小明騎在甲牛背上趕乙牛過河后,再騎甲牛返回,用時2+1=3分鐘
    然后騎在丙牛背上趕丁牛過河后,再騎乙牛返回,用時6+2=8分鐘
    最后騎在甲牛背上趕乙牛過河,不用返回,用時2分鐘。
    總共用時(2+1)+(6+2)+2=13分鐘。
    3.四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數(shù)學題
    1、計算9+99+999+9999+99999
    【解析】在涉及所有數(shù)字都是9的計算中,常使用湊整法。例如將999化成1000—1去計算。這是小學數(shù)學中常用的一種技巧。
    9+99+999+9999+99999
    =(10-1)+(100-1)+(1000-1)+(10000-1)+(100000-1)
    =10+100+1000+10000+100000-5
    =111110-5
    =111105
    2、計算199999+19999+1999+199+19
    【解析】此題各數(shù)字中,除位是1外,其余都是9,仍使用湊整法。不過這里是加1湊整。(如199+1=200)
    199999+19999+1999+199+19
    =(19999+1)+(19999+1)+(1999+1)+(199+1)+(19+1)-5
    =200000+20000+2000+200+20-5
    =222220-5
    =22225
    4.四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數(shù)學題
    1、父親45歲,兒子23歲。問幾年前父親年齡是兒子的2倍?(設未知數(shù))
    2、王老師的年齡比劉紅的2倍多8歲,王老師10年前的年齡和王平8年后的年齡相等。問王老師和王平各多少歲?
    3、姐妹兩人三年后年齡之和為27歲,妹妹現(xiàn)在的年齡恰好等于姐姐年齡的一半,求姐妹二人年齡各為多少。(設未知數(shù))
    4、小象問大象媽媽:“媽媽,我長到您現(xiàn)在這么大時,你有多少歲了?”媽媽回答說:“我有28歲了”。小象又問:“您像我這么大時,我有幾歲呢?”媽媽回答:“你才1歲。”問大象媽媽有多少歲了?
    5、大熊貓的年齡是小熊貓的3倍,再過4年,大熊貓的年齡與小熊貓年齡的和為28歲。問大、小熊貓各幾歲?
    5.四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數(shù)學題
    1、叔叔騎摩托車去追拖拉機。如果以30千米/小時的速度去追,那么需要30分鐘追上,如果以40千米/小時的速度去追,則需要20分鐘追上。如果以50千米/小時的速度去追,需要多長時間追上?
    2、一列火車通過一條長1140米的橋梁(車頭上橋直至車尾離開橋)用了50秒,火車穿越長1980米的隧道用了80秒,問這列火車的車速和車身長?
    3、一個長方形水箱,從里面量長40厘米,寬30厘米,深35厘米。原來水深10厘米,放進一個棱長20厘米的正方形鐵塊后,鐵塊的頂面仍然高于水面,這時水面高多少厘米?
    4、某條河的上游有一A城,下游有一B城,兩城相距45公里。每天定時有甲、乙兩艘船速相同的客輪分別從兩城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這天甲船從A城出發(fā)時掉下一物,此物浮于水面順水漂下,4分鐘后與甲船相距1公里,預計乙船出發(fā)后幾小時可以與此物相遇?
    5、小轎車的速度比面包車速度每小時快6千米,小轎車和面包車同時從學校開出,沿著同一路線行駛,小轎車比面包車早10分鐘到達城門,當面包車到達城門時,小轎車已離城門9千米,問學校到城門的距離是多少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