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力也是注意力,在小學階段養(yǎng)成專注的習慣,并對專注力進行提高,不僅可以使學習的效率加大,減輕課業(yè)壓力,而且對下一個階段的學習生涯(初高中)起到非常明顯的推進作用。在此提供幾種提高小學生專注力的方法。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教育頻道!

1.如何提高小學生的專注力
1.要營造一個集中注意力的環(huán)境。在安靜的環(huán)境中,心靈逐漸沉靜,發(fā)掘學習的興趣,增進注意力。在孩子專注于學習時,大人不宜隨便打攪。若孩子無法獨立完成學習,大人可在旁陪伴、協(xié)助,但切忌給予過多指導。另外,孩子在學習的時候,要把寫字臺上與學習無關的東西都收起來。
2.注意讓孩子養(yǎng)成在某一段時間內做一件事的能力。如在看書時,讓孩子看完一本再換一本;給玩具時也不要一下子放一大堆。干著這個,想著那個,容易形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壞習慣。
3.用游戲延續(xù)注意力。像玩拼圖、穿珠子等一些益智游戲可以從簡單的開始,享受完成的成就感,以訓練短時間的注意力,再慢慢加深游戲的難度和延長游戲的時間,以延長孩子的耐力,增進專心度。
4.建立秩序感。為孩子提供一個屬于自己的角落,從學習物歸原處、整理個人物品的過程中,逐漸建立秩序感。在日常生活作息上也要有規(guī)律,生活規(guī)范要建立。在執(zhí)行過程中,家長要嚴格而不嚴厲。
5.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排除主觀因素的干擾。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從控制外部行動做起,如孩子做某件事或學習或做游戲時,不東張西望,不胡言亂語,不亂動,不亂摸等等。
6.在鍛煉孩子注意力的過程中,從1分鐘開始循序漸進,不能急于求成。在要求孩子集中注意力做某件事的時間上,要隨其年齡漸大而逐步增加,孩子只要保持1分鐘的專注力,就予以稱贊,再逐漸延長到5分鐘、10分鐘。贊賞、鼓勵是學習的重要因素。
7.合理安排孩子寫作業(yè)和活動的時間。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專注力一般不超過15分鐘,超過這個時間孩子就會走神。三四年級的小學生為20分鐘,五六年級的小學生則為半個小時。所以,孩子寫累了就讓他休息一會兒再寫。
8.加強孩子意志鍛煉,培養(yǎng)其形成有始有終地做好每一件事的良好習慣。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做事之前,父母應讓孩子懂得做事的目的,并引起做事的興趣;在做事過程中,孩子遇到困難,父母要教育提高孩子克服困難的能力,使孩子具有一定的責任感,這樣孩子在做事的時候注意力就會集中,去克服一些小的困難。久而久之,就能養(yǎng)成善始善終做完每一件事的良好習慣。完成一件事的時候,要及時進行鼓勵評價,孩子就會產生一種滿足感、快樂感。
9.盡量減少對孩子的嘮叨和訓斥,不要干擾孩子的學習思路和專注力。有些家長檢查孩子的作業(yè)時發(fā)現(xiàn)錯誤,就說你這道題做錯了,也不顧孩子正在寫其他作業(yè)。即使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家長也不要總是把這句話掛在嘴邊,那樣等于強化孩子不集中的特點,孩子也會在心里認同自己注意力不集中。

2.如何提高小學生的專注力
提高小學生專注力,首先需要教會小學生如何取舍。比如很多家長給孩子報各種才藝班,鋼琴、游泳、籃球、跆拳道、英語、口才、舞蹈等。結果導致孩子每一樣都沒學好,其實小學生的專注力好集中在1-2項重要的事情上,貪多嚼不爛。
家長平時要引導和輔導小學生做事有始有終。比如玩七巧板、搭積木等游戲的時候,由于經常擺放錯誤就放棄游戲去玩別的,時間一長就養(yǎng)成遇到不順利的事情就放棄,專注力隨著做事難易去改變,是非常不好的習慣。
教會小學生如何排除外在的干擾,比如,很多成功人士為了鍛煉抗干擾能力,經常到鬧市區(qū)看書,在吵雜中專心閱讀。家長也可以制造一些環(huán)境,干擾孩子專注力,然后引導孩子如何去排除這種干擾,如何集中注意力。
培訓小學生專注力,家長可以選擇一些類似于連連看、找數(shù)字、找茬的游戲,讓孩子在高度緊張的情況下,養(yǎng)成良好的專注力。
給予小學生充足的睡眠和足夠的娛樂空間,小學生的睡眠起碼應在9個小時以上,這樣才有充分的體力去學習生活,而且不能過于頻繁的進行專注力訓練,勞逸結合才能激發(fā)孩子養(yǎng)成專注力習慣。

3.如何提高小學生的專注力
1、孩子專注力
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在10歲前,每一個注意力單元,真正能夠專注的時間只有幾分鐘:
2-3歲孩子可以專注的時間一般是10分種;
4-6歲孩子的專注的時間為10-15分鐘;
7-10歲是孩子進入小學學習,在條件適宜的情況下,專注的時間可以達到20-30分鐘左右,但穩(wěn)定性不大,很容易受到周邊的影響。
這就是為什么,雖然孩子每節(jié)課都是40分鐘,但是老師通常都會講幾分鐘,然后就向學生提問或互動,這其實是在減少孩子聽課過程中的走神。
2、有效的學習方法
目前我們可以經??吹接嘘P孩子適宜的學習方式的檢測,即視覺型、聽覺型、讀寫型、動手實驗型等,但扎心的是,并不是按孩子適宜的學習方式學習,學習效率就會高,權威研究表明真正有效的學習方式是:
(1)學習安排方面:不要突擊或長時間的學習一個內容,而是要學一陣放下隔一段時間再學,讓知識稍微遺忘一些,再復習,學習效率反而更高
(2)在不同環(huán)境下,用不同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孩子在學校主要是看和聽老師講,這是用聽覺和視覺在學習,回到家可以讓孩子講給家長,甚至動手演示出來。讓孩子能夠不同時段的同時或者單獨使用寫、讀、聽、說、動手等各種學習手段,學習效率必然能夠得到提升。
(3)要經常性的參加考試或測驗:只有考試才能檢驗出來孩子對知識是否真的學會,因此家長對待平時小測驗或單元考試,更要放平心態(tài),這只是在用一種科學方式檢查孩子學習效果。這時的成績本身真的不重要,關鍵是要通過測驗真正做到查漏補缺。
(4)讓新知識和已有知識建立連接:表現(xiàn)就是孩子學習要定期把剛學到內容與以往學過的,有聯(lián)系內容關系起來,比如孩子學了除法運算,就要引導她把以前乘法的運算規(guī)則關聯(lián)一起復習,這樣特別容易因為似曾熟悉的喜悅,而對新知產生興趣。千萬不能孤立的死記知識點。

1.如何提高小學生的專注力
1.要營造一個集中注意力的環(huán)境。在安靜的環(huán)境中,心靈逐漸沉靜,發(fā)掘學習的興趣,增進注意力。在孩子專注于學習時,大人不宜隨便打攪。若孩子無法獨立完成學習,大人可在旁陪伴、協(xié)助,但切忌給予過多指導。另外,孩子在學習的時候,要把寫字臺上與學習無關的東西都收起來。
2.注意讓孩子養(yǎng)成在某一段時間內做一件事的能力。如在看書時,讓孩子看完一本再換一本;給玩具時也不要一下子放一大堆。干著這個,想著那個,容易形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壞習慣。
3.用游戲延續(xù)注意力。像玩拼圖、穿珠子等一些益智游戲可以從簡單的開始,享受完成的成就感,以訓練短時間的注意力,再慢慢加深游戲的難度和延長游戲的時間,以延長孩子的耐力,增進專心度。
4.建立秩序感。為孩子提供一個屬于自己的角落,從學習物歸原處、整理個人物品的過程中,逐漸建立秩序感。在日常生活作息上也要有規(guī)律,生活規(guī)范要建立。在執(zhí)行過程中,家長要嚴格而不嚴厲。
5.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排除主觀因素的干擾。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從控制外部行動做起,如孩子做某件事或學習或做游戲時,不東張西望,不胡言亂語,不亂動,不亂摸等等。
6.在鍛煉孩子注意力的過程中,從1分鐘開始循序漸進,不能急于求成。在要求孩子集中注意力做某件事的時間上,要隨其年齡漸大而逐步增加,孩子只要保持1分鐘的專注力,就予以稱贊,再逐漸延長到5分鐘、10分鐘。贊賞、鼓勵是學習的重要因素。
7.合理安排孩子寫作業(yè)和活動的時間。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專注力一般不超過15分鐘,超過這個時間孩子就會走神。三四年級的小學生為20分鐘,五六年級的小學生則為半個小時。所以,孩子寫累了就讓他休息一會兒再寫。
8.加強孩子意志鍛煉,培養(yǎng)其形成有始有終地做好每一件事的良好習慣。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做事之前,父母應讓孩子懂得做事的目的,并引起做事的興趣;在做事過程中,孩子遇到困難,父母要教育提高孩子克服困難的能力,使孩子具有一定的責任感,這樣孩子在做事的時候注意力就會集中,去克服一些小的困難。久而久之,就能養(yǎng)成善始善終做完每一件事的良好習慣。完成一件事的時候,要及時進行鼓勵評價,孩子就會產生一種滿足感、快樂感。
9.盡量減少對孩子的嘮叨和訓斥,不要干擾孩子的學習思路和專注力。有些家長檢查孩子的作業(yè)時發(fā)現(xiàn)錯誤,就說你這道題做錯了,也不顧孩子正在寫其他作業(yè)。即使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家長也不要總是把這句話掛在嘴邊,那樣等于強化孩子不集中的特點,孩子也會在心里認同自己注意力不集中。

2.如何提高小學生的專注力
提高小學生專注力,首先需要教會小學生如何取舍。比如很多家長給孩子報各種才藝班,鋼琴、游泳、籃球、跆拳道、英語、口才、舞蹈等。結果導致孩子每一樣都沒學好,其實小學生的專注力好集中在1-2項重要的事情上,貪多嚼不爛。
家長平時要引導和輔導小學生做事有始有終。比如玩七巧板、搭積木等游戲的時候,由于經常擺放錯誤就放棄游戲去玩別的,時間一長就養(yǎng)成遇到不順利的事情就放棄,專注力隨著做事難易去改變,是非常不好的習慣。
教會小學生如何排除外在的干擾,比如,很多成功人士為了鍛煉抗干擾能力,經常到鬧市區(qū)看書,在吵雜中專心閱讀。家長也可以制造一些環(huán)境,干擾孩子專注力,然后引導孩子如何去排除這種干擾,如何集中注意力。
培訓小學生專注力,家長可以選擇一些類似于連連看、找數(shù)字、找茬的游戲,讓孩子在高度緊張的情況下,養(yǎng)成良好的專注力。
給予小學生充足的睡眠和足夠的娛樂空間,小學生的睡眠起碼應在9個小時以上,這樣才有充分的體力去學習生活,而且不能過于頻繁的進行專注力訓練,勞逸結合才能激發(fā)孩子養(yǎng)成專注力習慣。

3.如何提高小學生的專注力
1、孩子專注力
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在10歲前,每一個注意力單元,真正能夠專注的時間只有幾分鐘:
2-3歲孩子可以專注的時間一般是10分種;
4-6歲孩子的專注的時間為10-15分鐘;
7-10歲是孩子進入小學學習,在條件適宜的情況下,專注的時間可以達到20-30分鐘左右,但穩(wěn)定性不大,很容易受到周邊的影響。
這就是為什么,雖然孩子每節(jié)課都是40分鐘,但是老師通常都會講幾分鐘,然后就向學生提問或互動,這其實是在減少孩子聽課過程中的走神。
2、有效的學習方法
目前我們可以經??吹接嘘P孩子適宜的學習方式的檢測,即視覺型、聽覺型、讀寫型、動手實驗型等,但扎心的是,并不是按孩子適宜的學習方式學習,學習效率就會高,權威研究表明真正有效的學習方式是:
(1)學習安排方面:不要突擊或長時間的學習一個內容,而是要學一陣放下隔一段時間再學,讓知識稍微遺忘一些,再復習,學習效率反而更高
(2)在不同環(huán)境下,用不同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孩子在學校主要是看和聽老師講,這是用聽覺和視覺在學習,回到家可以讓孩子講給家長,甚至動手演示出來。讓孩子能夠不同時段的同時或者單獨使用寫、讀、聽、說、動手等各種學習手段,學習效率必然能夠得到提升。
(3)要經常性的參加考試或測驗:只有考試才能檢驗出來孩子對知識是否真的學會,因此家長對待平時小測驗或單元考試,更要放平心態(tài),這只是在用一種科學方式檢查孩子學習效果。這時的成績本身真的不重要,關鍵是要通過測驗真正做到查漏補缺。
(4)讓新知識和已有知識建立連接:表現(xiàn)就是孩子學習要定期把剛學到內容與以往學過的,有聯(lián)系內容關系起來,比如孩子學了除法運算,就要引導她把以前乘法的運算規(guī)則關聯(lián)一起復習,這樣特別容易因為似曾熟悉的喜悅,而對新知產生興趣。千萬不能孤立的死記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