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教學設計 萬以內的加法(大全8篇)

字號: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教學設計篇一
    這部分教材主要整理和復習本單元所學的內容。主要內容有:100以內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口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以及相應的加減法估算。
    前兩部分內容的復習,教材主要結合教科書第102頁的第1、2題進行。通過具體計算,讓學生總結本單元所學的口算、筆算的方法和要注意的問題。估算教材結合第3題進行復習,教材創(chuàng)設了學生看木偶戲,需要估算一、二年級同時觀看能不能坐下的情境,讓學生從中體會估算的意義以及估算策略的靈活性。
    1.這部分內容可用1課時進行教學。
    2.復習口算時,做完題后,可以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口算的(口算步驟),并說一說口算中要注意些什么,哪些地方容易出錯等。
    3.復習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時,可以讓用不同方法計算的同學說一說自己的是怎樣算的,計算時應注意什么。如用口算的,在把幾百幾十歸結為兩位數計算后,要注意得數后面別忘了加0;用筆算的,要注意相同數位要對齊,如果是進位加,在加百位上的數時,別忘了十位上進上來的數。
    4.復習估算時,要結合實際問題,使學生明確估算策略可以不同,只要合理就行,估算策略要根據實際問題進行調整,才能使估算結果與實際相符。
    5.關于練習二十一中一些習題的說明和教學建議。
    第1題,是一個口算練習活動。練習時,可兩人一組,輪流出題計算。
    第2題,練習幾百幾十的加、減法,給出幾個幾百幾十的數,讓學生將兩個數相加或相減。可采取多種方法進行,可以先由教師出數,學生算;也可以學生出數,相互數。
    第3題,通過比較上海廣播電視塔與中央廣播電視塔的高度,既培養(yǎng)了估算意識,又讓學生了解兩個電視塔的高度。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教學設計篇二
    二年級下冊第91―92頁及相關練習。
    1、使學生掌握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能夠從生活中發(fā)現數學問題,整理、分析數據,解決實際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1、使學生掌握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練習卡片及課件。
    2、出示主題圖
    1、觀察主題圖,收集信息
    師:從這幅圖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篩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
    師:根據這么多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與乘船有關的數學問題?
    (1)獨立思考
    (2)匯報交流
    師:如果2個班坐一條船,我們可以怎么安排?
    (3) 討論解決問題策略,老師進行及時歸納梳理:
    方案一: 1班,2班坐一條船;3班,4班坐一條船
    方案二: 1班,4班坐一條船;2班,3班坐一條船
    方案三: 1班,3班坐一條船;2班,4班坐一條船
    3、添加條件,確定研究主題:
    (1)明確限乘68人所表示的含義,最多不能超過68人。
    (2)確定研究主題
    師:以上3種方案是否都行呢?我們先來研究第一種方案。
    1班,2班坐一條船;3班,4班坐一條船,能坐得下嗎?
    1、課件出示活動要求:
    (1)分工合作,列出算式
    (4)寫好得小朋友,跟伙伴交流下方法,并對自己的方法進行補充完善,也可以幫助有困難的小朋友。
    4、小組交流計算方法,并對自己的方法進行補充完善。
    5、分組匯報交流
    6、算法的初步優(yōu)化:這么多的方法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學生經過觀察比較之后發(fā)現,以上的方法都是從十位算起,進步感知直接從十位算起可以提高口算的速度。
    7、揭示課題: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
    1、聽算練習:
    2、拓展延伸:
    (1)解決如果我們按班級來乘船,怎么安排比較合理?
    (2)解決如果我們按人數乘船,兩條船夠嗎?
    (3)你覺得哪種好?讓學生從切身感受出發(fā)選擇合適的方案
    1、由老師引領學生回顧本節(jié)課學了什么?
    2、讓學生暢所欲言,談談這節(jié)課的收獲體會?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教學設計篇三
    本單元的主要內容有:三位數加三位數(不進位、進位)的加法、三位數減三位數(不退位、退位)的減法和解決問題。
    三位數加、減三位數的筆算是數與代數領域“數的運算”中的重要內容,也是學習整數加、減法的最后一個階段。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過了“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萬以內數的認識”“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筆算”,初步理解了筆算加、減法的基本方法,掌握了萬以內數的意義、讀寫法和比較大小,掌握了幾百幾十數加、減幾百幾十數的口算方法。在此基礎上,教學三位數加、減三位數的筆算及根據實際問題靈活選擇計算策略解決問題,一方面使學生基本掌握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能熟練地進行計算,并能通過知識遷移解決多位數的加、減法;另一方面,為進一步學習小數加、減法和多位數乘、除法打下基礎。
    加法(2課時)
    減法(3課時)
    知識與技能
    2、理解驗算的意義,會對加法和減法進行驗算。
    過程與方法
    1、學生能結合實際情境選擇計算策略,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通過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培養(yǎng)學生估算的意識和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初步養(yǎng)成檢查和驗算的習慣。
    2、讓學生經歷計算法則的形成過程,在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中優(yōu)化自己的算法。
    重點
    1、三位數加三位數的進位加法。
    2、三位數減三位數的退位減法。
    難點
    1、理解連續(xù)進位加法的算理。
    2、理解連續(xù)退位減法的算理。
    3、靈活選擇合適的策略解決實際問題。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教學設計篇四
    1.在具體的情境中,經歷探索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的過程,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在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數學意識。
    3.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和獨立思考,樂于交流的習慣。
    理解兩位數減兩位數口算的算理,并能正確地口算。
    需要退位的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
    一、新課導入
    1.口算。
    17+41= 18+31= 54+18=
    73+12= 65+11= 75+21=
    48+42= 47+17= 48+37=
    45-20= 35-2= 36-8=
    2.談談你是怎樣算的?
    35-20= 35-2= 36-8=
    二、探究新知
    同學們還記得上節(jié)課去世博會的事情嗎?大家把問題解決得真棒!今天,老師還想請大家再來幫幫忙。
    1.課件出示第11頁情景圖:
    組織學生觀察圖畫,問:
    a.你知道了那些信息?
    b.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并解答。
    (1)普通快客的票價比動車貴多少錢?
    (2)世博專線大巴的票價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錢?
    3.要解答這兩個問題,各需要用到哪些信息?引導學生尋找信息,并列式。
    (1)65-54=
    (2)65-48=
    4.怎樣口算?說說你的想法。
    指名幾個學生說自己的算法,教師選擇主要的一種或兩種方法板書出來。
    5.對比這兩個算式,你覺得應該注意什么?
    (退位后十位的計算)
    6.鞏固練習:教材第11頁做一做。
    提醒學生看清運算符號,細心計算。學生獨立練習后,指名反饋,集體訂正,并選擇兩道算式說算法。
    三、鞏固應用
    1.完成第11頁“做一做”。
    請學生自己口算,并說一說是怎樣算的?
    2.小游戲(練習二第5題)。
    由兩個同學拿著寫數字的卡片,用一個方框把兩個數字卡排在一起,然后往左右兩邊拉,抽拉的過程中請全班同學把方框內的兩個數相加或相減。
    3.接力賽(練習二第6題)。
    老師給每一組的第一個同學一個數字,后面的同學每人給一個運算符號和一個數字。第一個同學把數字告訴第二個同學,第二個同學根據第一個同學的得數計算并告訴下一個同學結果。以此類推,完成接力賽。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在探究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時,讓學生充分思考,并把自己的想法在全組進行交流,讓大家感受計算方法的多樣性,培養(yǎng)了學生愛動腦筋的好習慣。在口算時,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能理解的口算方法,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口算速度方面也有了較大的提高。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教學設計篇五
    萬以內進位加法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
    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數相加時,要記得加上進上來的1。
    復習準備,導出新知
    口算:9+6=5+5=6+8=
    8+6+1=8+2+1=6+5+1=
    求385與705的和。
    全班齊練,教師巡視,做完后集體訂正。
    你能不能自己寫出一道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加法算式呢?
    筆算不進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呢?
    相同數位對齊。
    從個位加起。
    教師強調: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數相加時,要記得加上進上來的1。
    導入新課出示課題
    師:剛才的復習,是前面剛剛學過的進位加法,同學們掌握得很好,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進位加,但和前面學的稍有不同,今天要學習的是連續(xù)進位加。
    連續(xù)進位加
    教學例1
    學生嘗試擺小棒求得98+25的結果(允許有各種方法。)
    小組合作討論喜歡哪種方法,引導研究課本中的方法。
    提問:
    師:先加哪一部分,單根的8根和5根怎樣加?給8根小棒湊幾根就是10根?(8+2+3=13)
    滿了10根可以捆成一捆,捆好舉起來讓大家看看,放在哪里呢?10個1根捆成1捆,也就是1個十,放在整捆小棒下面。
    把單根小棒合起來,滿了10根就捆成一捆,放在整捆小棒下面。
    單根合起來滿十就可以捆成一捆,放在整捆下面,表示1個十。
    列豎式計算。
    學生自由書寫豎式,再討論哪一種合理。這道題的豎式怎么寫?(個位和個位對齊,十位和十位對齊。)
    從哪一位加起呢?(從個位加起。)
    那么豎式中個位相加的得數怎樣寫呢?
    想一想:小棒應該怎樣擺?
    獨立完成計算。(兩個學生板演,其余同學在書上完成。)
    講評:同桌口述并檢查,在進位時1寫的位置對不對,做進位加法時,是否漏寫1或忘加1。
    1、直接在書本上計算,指明學生板演,集體講評
    2、求出每一個胡蘿卜上的算式的得數。
    3、練習四,第一題,連一連
    2.《萬以內加法》教學反思
    3.《萬以內的加法》教學反思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教學設計篇六
    1.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
    (1)主題圖的教學。
    教材在第91頁呈現了二年級同學準備坐船“去鳥島”的熱鬧場景。圖中給出了二年級四個班各班的人數和船的限乘人數,為引出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提供現實背景。
    教學時,可用掛圖、投影或課件形式出示該圖,讓學生仔細觀察圖中給出了什么信息,根據這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與乘船有關的問題,教師將學生提出的問題板書出來。
    (2)例1的教學。
    例1教學兩位數加兩位數,其情境圖是主題圖的繼續(xù):二(1)班、二(2)班兩個班正在上船,老師在問:“二(1)班、二(2)班能坐下嗎?”小精靈也在問:“二(3)班、二(4)班合乘能坐下嗎?”教材從解決老師和小精靈的問題入手引出兩位數的不進位加(23+31)和進位加(32+39),并通過對話形式給出了兩個學生的不同口算思路,鼓勵學生通過討論、交流探索兩位數加法的口算方法。
    教學時,可以讓學生思考如何解決老師和小精靈的問題,由此列出算式23+31和32+39。然后讓學生試算23+31,可以先獨立思考,再小組討論。如學生有困難,教師可適當提示:怎樣才能改成已學過的口算呢?23可以看成哪兩個數的和呢?那么該怎樣加呢?引導學生探索出口算方法??赡軐W生會想出不止一種算法,對于不同的方法可以讓學生通過交流、比較,了解它們的特點,在此基礎上選用適宜的方法進行計算。對于32+39可直接讓學生進行試算。之后,讓學生解答自己對主題圖提出的問題,并交流計算結果以及思路。
    (3)例2的教學。
    例2教學兩位數減兩位數,其情境是例1的發(fā)展:二(1)班、二(2)班全坐下后,船上還剩一些位置,教師問:“還能上幾人?”之后小精靈問:“二(3)班上一些人后,還剩多少人?”由此引出兩位數減兩位數的不退位減和退位減,并呈現了學生幾種不同的解題思路(包括在腦中想豎式計算),鼓勵學生大膽探索。
    由于兩位數加、減算理基本相同,通過例1,學生已了解了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思路,這里可以放手讓學生探索解題思路,對于不同的方法,教師要給予鼓勵。
    “做一做”中的題目是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鞏固練習,教學例1之后可以選擇其中的加法題進行練習,其余的題可以配合例2練習。
    (4)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開始學生可能比較慢,所以最初的練習要注意正確,不要強求速度,還可以適當讓學生說一說口算步驟,以后要通過不同的形式(如準備一些式題卡片)經常帶著練習。
    (5)關于練習十九中一些習題的說明和教學建議。
    第1題,通過生動的保齡球擊球瓶形式,練習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練習時,教師可以先說明題意,再讓學生計算。
    第3題,是實際應用的問題。教材給出了4件商品的價錢,讓學生計算買兩件商品要用的錢數。練習時,可以先讓學生按教材給的示范,計算阿姨買一個臺燈和一個鬧鐘一共用的錢數,然后再自己提出問題進行計算。
    第5題,通過抽拉學具練習兩位數加、減法口算。練習用的學具,可以讓學生按照教材的式樣自制。練習時,可以兩個同學一組,每人1題輪流進行練習。
    第6題,采用活潑的小動物接力賽的形式,練習兩位數加、減法。這種練習可以用游戲方式進行,教師讓兩組學生進行接力比賽。
    第7題,通過一個收集易拉罐的情境,練習兩位數加兩位數,同時進行保護環(huán)境的教育。
    第8題,結合學生打籃球的情境,讓學生用兩位數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本題的教學資源比較豐富,除了計算教材上提出的問題外,學生還可以根據圖中信息自己提出問題進行解答。
    2.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
    教科書第96頁上面呈現的是一幅學生愛護環(huán)境,收集礦泉水瓶的情境圖:學生有的在撿礦泉水瓶,有的正將收集的情況記錄在表里。教材通過解決從中提出的實際問題引出例3、例4。
    (1)例3的教學。
    例3教學幾百幾十加幾百幾十,教材以上面的情境圖為實際背景,從“500個送一次,現在夠嗎”引出解決“第一周、第二周共收集了多少個”的問題,列出算式180+340。教材以對話的形式,呈現了以兩位數加為基礎的幾百幾十加的口算、筆算方法,并以一個學生的疑問:“為什么百位上不是4?”引起對筆算中應注意的問題的思考。
    教學時,可以讓學生觀察例3上面的情境圖,描述一下圖中展現的活動內容,看一下小朋友們都說了什么,“500個送一次,現在夠嗎”是什么意思,實際上要計算什么,由此列出算式180+340。然后分小組討論怎么算,教師也可適時點撥:能不能轉化成以前學過的方法來解答?由于前面學習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時,學生已接觸過轉化的方法,這里通過討論、交流,學生可能有的會想到把幾百幾十看作幾十幾個十,轉化為兩位數加兩位數來口算,也可能有的會想到列豎式計算。不管哪種方法都應讓學生說說算理,同時提醒學生各種算法中應注意的問題。如筆算可通過啟發(fā)性的問題:“百位上為什么是5,而不是4?”引起學生對進位時應注意的問題的重視。之后,讓不同算法的學生嘗試一下其他算法,通過對照、比較選擇出適合自己的算法。
    (2)例4的教學。
    例4教學幾百幾十減幾百幾十,教材仍然以例3上面的情境圖為計算的實際背景,從解決“第二周比第一周多多少個”的問題,引出340-180。計算方法探索的過程教材采取了與例3相同的方式,仍然呈現了口算和筆算的兩種方法,同時以啟發(fā)性的問題提醒學生筆算減法中應注意的問題。
    “做一做”中的兩道題,是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混合練習。第1題,教材直接列出豎式讓學生筆算。第2題,只給出了橫式,允許學生自主選擇算法進行計算。教學完例3,可以選擇兩題中的加法題進行練習,剩下的題可以配合例4。
    3.估算。
    例5教學估算,仍然以收集礦泉水瓶為現實背景。教材給出一個表,表中呈現了學生四周收集的礦泉水瓶的數量,通過小精靈明明提出的問題:“第三、四周大約收集了多少個?”引出估算(見下圖),讓學生探索解答方法,同時解決“大約再收集多少個,又可以再送一次”(500個可以送一次)。教材給出了兩對學生的不同解答策略。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先自己估算,再進行交流,教師盡量把不同的策略都展現出來,使學生通過討論體會到:(1)解決同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計算策略不同,估算的結果也會不同,如,估算第三、四周一共收集的個數,如果把192看成200,219看成200,估算結果是400個;如果把192看成190,219看成220,估算結果是410個。兩種結果都是合理的,只是一種稍微粗略些,一種稍微精確些。(2)在解決問題時,估算、精確計算可以根據問題適當采用。如,解決“第三、四周大約收集了多少個”時,可以用估算;在解決“再收集多少個,又可以再送一次”時,可以精確計算。
    最后,教材還提出:“還可以提出什么問題?”提示教師教學時充分利用教材資源,讓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進行解答,培養(yǎng)合理運用估算策略的意識和能力。
    “做一做”是加、減估算式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策略。估算時,可以把估算結果寫在書上。交流時,要說一說估算過程。
    4.關于練習二十中一些習題的說明和教學建議。
    第1~4題,是幾百幾十的加、減法,第5~8題是加、減法估算,第9~12題是混合練習。
    第1題,幾百幾十的加、減法筆算,要注意學生在對位、進位方面的問題。
    第2題,以種樹為題材,讓學生解決實際問題。這里只有一個問題,練習時,還可以讓學生提出不同問題(如今年比去年多植多少棵),或者改變題中的數據提出不同的問題進行解答,這樣既增加了練習的密度,同時又使學生受到綠化環(huán)境的教育。
    第3題,用開小火車的形式,練習幾百幾十的加、減法。練習時,可以讓學生自己計算,也可以用游戲的形式,增加練習的趣味性。
    第4題,借助小明在一年間眼鏡度數的改變,練習幾百幾十的減法,同時提醒學生注意寫字姿勢,愛護眼睛。此題應讓學生通過計算,體會其中的用意。
    第5題,以富有興趣的小貓分魚的形式,練習加減法估算。練習時可先讓學生估算出魚身上算式的得數,再用連線的方式把魚分裝在兩個筐里。
    第6題,通過計算從北京到大連的火車票比飛機票便宜多少錢,讓學生體會估算策略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第7題,給出兩種商品的價錢,判斷媽媽的錢買這兩種商品夠不夠,讓學生通過解決這種實際問題,學習如何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估算策略。此題有多種不同的估算策略,如將兩種商品的價錢245、187,看作250,190或200,200甚至是250,180,其中看作200,200的估算結果是400,與實際情況不符,這時需要通過交流、討論,判斷結果的合理性,調整估算策略。
    第8題,是一個解決實際問題的題,讓學生估算一本書大約還有多少頁沒看。教材通過學生的自言自語給出全書的頁數,通過翻開的書上顯示的頁碼給出已看的頁數。此題的第二個條件比較隱蔽,練習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去尋找。
    第10題,計算兩個年級共需要多少個一次性的注射器,其內容是學生生活中的事。學生可能對一次性注射器不太熟悉,練習時,教師可作適當說明。
    第12題,是聯系生活實際的估算題,要求估算冷飲店一天賣出的冰棍和礦泉水的數量。學生估算出結果后,可以引導學生對估算結果進行分析,預測冷飲店叔叔第二天兩種冷飲的進貨情況。如,礦泉水比冰棍賣得多,第二天礦泉水要多進些。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教學設計篇七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鞏固兩位數和三位數連續(xù)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提高學生計算熟練程度,提高計算正確率。
    2、引導學生養(yǎng)成計算前先估算的習慣。
    3、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發(fā)展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提高學生計算的熟練程度和計算的正確率。
    教學過程:
    一、準備練習
    口算
    二、基本訓練
    1、練習五第5題
    估算
    豎式計算
    集體評議
    2、練習五第7題
    獨立思考
    同桌交流
    集體交流
    3、練習五第6題
    自己算一算,用線連一連
    同桌互評
    交流
    三、技能
    1、練習五第8題
    小組為單位進行嘗試
    發(fā)現規(guī)律
    匯報
    2、練習五第4題
    獨立嘗試
    同桌交流
    集體評議
    3、練習五第9題
    獨立看圖思考
    同桌交流
    集體評議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教學設計篇八
    根據《數學課程標準》對數與代數內容的安排,小學階段筆算加、減法的最高要求就是三位數加、減法的筆算,而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這部分內容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估算能力和選擇合適策略解決問題的能力。本節(jié)復習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鞏固計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注重復習方法,提高計算能力。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先讓學生通過計算回顧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方法,再結合教材提供的資源,進一步加強計算方法的指導,使學生在進一步理解算理的同時,提高計算能力。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集體交流。
    2.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方法。(加法: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減法: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減起,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要從前一位退1當10,加上本位上的數再減)
    3.組內討論:計算萬以內的加、減法時,要注意什么?(計算加法時要注意哪一位滿十向前一位進1,每一位相加時不要忘記加上進位的1。計算減法時要注意哪一位不夠減從前一位退1,被減數中間有0的減法,要連續(xù)退位,0被退位以后要當作9來計算)
    設計意圖:復習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方法時,重點突出加、減法中容易出現錯誤的知識點,使學生在計算萬以內的加、減法時,注意容易出現錯誤的地方,從而有效地提高正確率,加深學生對算理的理解。
    鞏固運用
    (1)課件出示教材109頁1題中的表格及問題:一架飛機先從北京飛到廣州,再飛行690千米到三亞,一共飛行了多少千米?比從北京直接飛到三亞多飛多少千米?航線里程/千米北京——上海1088北京——成都1542北京——廣州1907北京——臺北1729北京——三亞2541北京——烏魯木齊2464(1)引導學生找出題中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已知條件:一架飛機先從北京飛到廣州,再飛行690千米到三亞。所求問題:一共飛行了多少千米?比從北京直接飛到三亞多飛多少千米)
    (2)先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然后集體交流。一共飛行的千米數:1907+690=2597(千米)比從北京直接飛到三亞多飛的千米數:2597-2541=56(千米)
    (3)檢驗以上兩題的計算結果是否正確,然后說一說你是怎樣檢驗的。
    (4)根據表中信息,提出一個加法問題和一個減法問題,解答之后檢驗,然后小組內交流,集體訂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