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級化學必修一知識點復習

字號:


     高中階段學習難度、強度、容量加大,學習負擔及壓力明顯加重,不能再依賴初中時期老師“填鴨式”的授課,“看管式”的自習,“命令式”的作業(yè),要逐步培養(yǎng)自己主動獲取知識、鞏固知識的能力,制定學習計劃,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今天高一頻道為正在拼搏的你整理了《高一年級化學必修一知識點復習》,希望以下內容可以幫助到您!
    1.高一年級化學必修一知識點復習
    分散系、膠體的性質
    (1)分散系
    把一種(或多種)物質分散在另一種(或多種)物質中所得到的體系,叫做分散系。前者屬于被分散的物質,稱作分散質;后者起容納分散質的作用,稱作分散劑。當分散劑是水或其他液體時,按照分散質粒子的大小,可以把分散系分為溶液、膠體和濁液。
    (2)膠體和膠體的特性
    ①分散質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間的分散系稱為膠體。膠體在一定條件下能穩(wěn)定存在,穩(wěn)定性介于溶液和濁液之間,屬于介穩(wěn)體系。
    ②膠體的特性
    膠體的丁達爾效應:當光束通過膠體時,由于膠體粒子對光線散射而形成光的“通路”,這種現(xiàn)象叫做丁達爾效應。溶液沒有丁達爾效應,根據(jù)分散系是否有丁達爾效應可以區(qū)分溶液和膠體。
    膠體粒子具有較強的吸附性,可以吸附分散系的帶電粒子使自身帶正電荷(或負電荷),因此膠體還具有介穩(wěn)性以及電泳現(xiàn)象。
    2.高一年級化學必修一知識點復習
    離子反應
    (1)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tài)下能導電的化合物,叫電解質。酸、堿、鹽都是電解質。非電解質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tài)下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叫非電解質。注意:
    ①電解質、非電解質都是化合物,不同之處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狀態(tài)下能否導電。
    ②電解質的導電是有條件的:電解質必須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tài)下才能導電。
    ③能導電的物質并不全部是電解質:如銅、鋁、石墨等。
    ④非金屬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機物為非電解質。
    (2)離子方程式: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符號來表示反應的式子。它不僅表示一個具體的化學反應,而且表示同一類型的離子反應。
    復分解反應這類離子反應發(fā)生的條件是:生成沉淀、氣體或水。書寫方法:
    寫: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電離的物質拆寫成離子形式
    刪:將不參加反應的離子從方程式兩端刪去
    查:查方程式兩端原子個數(shù)和電荷數(shù)是否相等
    3.高一年級化學必修一知識點復習
    1、化學變化:生成了其它物質的變化
    2、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
    3、物理性質: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就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
    (如:顏色、狀態(tài)、密度、氣味、熔點、沸點、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酸堿性、穩(wěn)定性等)
    5、純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
    6、混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純凈物組成,各物質都保持原來的性質
    7、元素:具有相同核電荷數(shù)(即質子數(shù))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8、原子:是在化學變化中的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10、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12、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種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學式:用元素符號來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
    14、相對原子質量:以一種碳原子的質量的1/12作為標準,其它原子的質量跟它比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因為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對分子質量:化學式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
    16、離子:帶有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
    注:在離子里,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
    17、四種化學反應基本類型:
    ①化合反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
    如:A+B=AB
    ②分解反應: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它物質的反應
    如:AB=A+B
    ③置換反應:由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起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
    如:A+BC=AC+B
    ④復分解反應:由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
    如:AB+CD=AD+CB
    18、還原反應:在反應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奪去的反應(不屬于化學的基本反應類型)
    氧化反應:物質跟氧發(fā)生的化學反應(不屬于化學的基本反應類型)
    緩慢氧化:進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覺的氧化反應
    自燃:由緩慢氧化而引起的自發(fā)燃燒
    19、催化劑:在化學變化里能改變其它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在化學變化前后都沒有變化的物質(注:2H2O2===2H2O+O2↑此反應MnO2是催化劑)
    20、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物質的質量總和。(反應的前后,原子的數(shù)目、種類、質量都不變;元素的種類也不變)
    4.高一年級化學必修一知識點復習
    離子反應
    1、電離(ionization)
    電離:電解質溶于水或受熱熔化時解離成自由離子的過程.
    酸、堿、鹽的水溶液可以導電,說明他們可以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不僅如此,酸、堿、鹽等在熔融狀態(tài)下也能電離而導電,于是我們依據(jù)這個性質把能夠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tài)下能導電的化合物統(tǒng)稱為電解質.
    2、電離方程式
    H2SO4=2H++SO42-HCl=H++Cl-HNO3=H++NO3-
    硫酸在水中電離生成了兩個氫離子和一個硫酸根離子.鹽酸,電離出一個氫離子和一個氯離子,XX則電離出一個氫離子和一個XX根離子,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我們就稱之為酸,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叫做堿.
    電離時生成的金屬陽離子(或NH4+)和酸根陰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鹽.
    書寫下列物質的電離方程式:KCl、NaHSO4、NaHCO3
    KCl==K++Cl―NaHSO4==Na++H++SO42―NaHCO3==Na++HCO3―
    5.高一年級化學必修一知識點復習
    物質的分類金屬:Na、Mg、Al
    非金屬:S、O、N
    酸性氧化物:SO3、SO2、P2O5等
    氧化物堿性:Na2O、CaO、Fe2O3
    氧化物:Al2O3等
    鹽氧化物:CO、NO等
    含氧酸:HNO3、H2SO4等按酸根分
    無氧酸:HCl
    強酸:HNO3、H2SO4、HCl
    酸按強弱分
    弱酸:H2CO3、HClO、CH3COOH
    一元酸:HCl、HNO3
    按電離出的H+數(shù)分二元酸:H2SO4、H2SO3
    多元酸:H3PO4
    強堿:NaOH、Ba(OH)2
    按強弱分
    弱堿:NH3?H2O、Fe(OH)3
    一元堿:NaOH、
    按電離出的HO-數(shù)分二元堿:Ba(OH)2
    多元堿:Fe(OH)3
    正鹽:Na2CO3
    酸式鹽:NaHCO3
    堿式鹽:Cu2(OH)2CO3
    溶液:NaCl溶液、稀H2SO4等
    懸濁液:泥水混合物等
    乳濁液:油水混合物
    膠體:Fe(OH)3膠體、淀粉溶液、煙、霧、有色玻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