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幼兒早教古詩大全

字號:

唐詩是中國古典文學(xué)寶庫中精美絕倫的藝術(shù)瑰寶。唐詩的輝煌成就,引起后人學(xué)習(xí)的興趣和研究的熱潮。下面是分享的唐詩三百首幼兒早教古詩大全。歡迎閱讀參考!
    1.唐詩三百首幼兒早教古詩
    春曉
    孟浩然〔唐代〕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
    譯文
    春日里貪睡不知不覺天就亮了,到處可以聽見小鳥的鳴叫聲。
    回想昨夜的陣陣風(fēng)雨聲,不知吹落了多少嬌美的春花。
    注釋
    曉:天剛亮的時(shí)候,春曉:春天的早晨。
    不覺曉:不知不覺天就亮了。
    啼鳥:鳥的啼叫聲。
    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2.唐詩三百首幼兒早教古詩
    早發(fā)白帝城
    李白〔唐代〕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譯文
    清晨告別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千里之遙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達(dá)。
    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回蕩,輕快的小舟已駛過萬重青山。
    譯文二
    清晨,我告別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遠(yuǎn)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時(shí)間。
    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覺,輕舟已穿過萬重青山。
    注釋
    發(fā):啟程。白帝城:故址在今重慶市奉節(jié)縣白帝山上。楊齊賢注:“白帝城,公孫述所筑。初,公孫述至魚復(fù),有白龍出井中,自以承漢土運(yùn),故稱白帝,改魚復(fù)為白帝城?!蓖蹒ⅲ骸鞍椎鄢?,在夔州奉節(jié)縣,與巫山相近。所謂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BR>    朝:早晨。辭:告別。彩云間: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勢高聳,從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聳入云間。
    江陵:今湖北荊州市。從白帝城到江陵約一千二百里,其間包括七百里三峽。酈道元《三峽》:“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障,隱天蔽日,自非亭午時(shí)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shí)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時(shí)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春冬之時(shí),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或巚)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展葌黜?,哀囀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边€:歸;返回。
    猿:猿猴。啼:鳴、叫。?。和O?。
    萬重山:層層疊疊的山,形容有許多。
    3.唐詩三百首幼兒早教古詩
    楓橋夜泊
    張繼〔唐代〕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譯文
    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江邊楓樹與船上漁火,難抵我獨(dú)自傍愁而眠。
    姑蘇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響的鐘聲傳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注釋
    楓橋:在今蘇州市閶門外。
    夜泊:夜間把船??吭诎哆?。
    烏啼:一說為烏鴉啼鳴,一說為烏啼鎮(zhèn)。
    霜滿天:霜,不可能滿天,這個(gè)“霜”字應(yīng)當(dāng)體會作嚴(yán)寒;霜滿天,是空氣極冷的形象語。
    江楓:一般解釋作“江邊楓樹”,江指吳淞江,源自太湖,流經(jīng)上海,匯入長江,俗稱蘇州河。另外有人認(rèn)為指“江村橋”和“楓橋”?!皸鳂颉痹趨强h南門(閶闔門)外西郊,本名“封橋”,因張繼此詩而改為“楓橋”。
    漁火:通常解釋,“魚火”就是漁船上的燈火;也有說法指“漁火”實(shí)際上就是一同打漁的伙伴。
    對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楓和漁火二詞擬人化。就是后世有不解詩的人,懷疑江楓漁火怎么能對愁眠,于是附會出一種講 法,說愁眠是寒山寺對面的山名。
    姑蘇:蘇州的別稱,因城西南有姑蘇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楓橋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傳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在今蘇州市西楓橋鎮(zhèn)。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楓橋寺;另一種說法,“寒山”乃泛指肅寒之山,非寺名。寺曾經(jīng)數(shù)次重建,現(xiàn)在的寺宇,為太平天國以后新建。寺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shí),被日本人運(yùn)走,下落不明。
    夜半鐘聲:當(dāng)今的佛寺(春節(jié))半夜敲鐘,但當(dāng)時(shí)有半夜敲鐘的習(xí)慣,也叫「無常鐘」或「分夜鐘」。宋朝大文豪歐陽修曾提出疑問表示:“詩人為了貪求好句,以至于道理說不通,這是作文章的毛病,如張繼詩句“夜半鐘聲到客船”,句子雖好,但那有三更半夜打鐘的道理?”可是經(jīng)過許多人的實(shí)地查訪,才知蘇州和鄰近地區(qū)的佛寺,有打半夜鐘的風(fēng)俗。
    4.唐詩三百首幼兒早教古詩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唐代〕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唯通:惟)
    譯文
    友人在黃鶴樓與我辭別,在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yáng)州遠(yuǎn)游。
    孤船帆影漸漸消失在碧空盡頭,只看見滾滾長江向天際奔流。
    注釋
    黃鶴樓:中國的名勝古跡,故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蛇山的黃鵠磯上,屬于長江下游地帶,傳說三國時(shí)期的費(fèi)祎于此登仙乘黃鶴而去,故稱黃鶴樓。原樓已毀,現(xiàn)存樓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達(dá)。廣陵:即揚(yáng)州。
    故人:老朋友,這里指孟浩然。其年齡比李白大,在詩壇上享有盛名。李白對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稱之為“故人”。
    辭:辭別。
    煙花:形容柳絮如煙、鮮花似錦的春天景物,指艷麗的春景。
    下:順流向下而行。
    碧空盡:消失在碧藍(lán)的天際。盡:盡頭,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
    唯見:只看見。
    天際流:流向天邊。
    天際:天邊,天邊的盡頭。
    5.唐詩三百首幼兒早教古詩
    鳥鳴澗
    王維〔唐代〕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shí)鳴春澗中。
    譯文
    寂靜的山谷中,只有春桂花在無聲地飄落,寧靜的夜色中春山一片空寂。
    月亮升起月光照耀大地時(shí)驚動了山中棲鳥,在春天的溪澗里不時(shí)地鳴叫。
    注釋
    鳥鳴澗:鳥兒在山澗中鳴叫。
    人閑:指沒有人事活動相擾。
    閑:安靜、悠閑,含有人聲寂靜的意思。
    桂花:春桂,現(xiàn)在叫山礬,也有人叫它山桂花。
    春山:春日的山。亦指春日山中。
    空:空寂、空空蕩蕩??仗?。這時(shí)形容山中寂靜,無聲,好像空無所有。
    月出:月亮升起。
    驚:驚動,擾亂。
    山鳥:山中的鳥。
    時(shí)鳴:偶爾(時(shí)而)啼叫。
    時(shí):時(shí)而,偶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