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長征勝利85周年心得體會【5篇】

字號:


    文化是經(jīng)濟和政治在觀念形態(tài)中的存在方式,是人類精神活動的表現(xiàn)和產(chǎn)物。而長征文化,便是“五四”以來形成的重要的革命傳統(tǒng)文化之一。《紅軍長征勝利85周年心得體會》是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紅軍長征勝利85周年心得體會
    “偉大壯舉光輝歷程——紀念中國工農(nóng)紅軍長征勝利xx周年展覽”開幕以來,一些特殊的展品激發(fā)了觀眾極大的熱情。銅制的雕塑、寫實的油畫、泛黃的老照片……紅軍戰(zhàn)士那堅定執(zhí)著的目光,照亮了展廳的每一個角落。
    一進展廳,就看見觀眾紛紛用相機拍下一座主題雕塑:在黨旗下,紅軍戰(zhàn)士相互攙扶、相互鼓勵,面帶微笑地迎向勝利曙光。
    1935年1月(全區(qū)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宣傳周活動總結(jié)及小結(jié)),領導紅10軍團在江西懷玉山作戰(zhàn)時被俘,他堅貞不屈,從容就義。一幅方志的照片就置于遺作《可愛的中國》之上,“我愿意犧牲一切,貢獻于蘇維埃和革命”的誓言,曾激勵無數(shù)后人獻身革命事業(yè)。
    在危急關頭,仍保持著堅定樂觀、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是紅軍長征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幾個白發(fā)老人圍著一座題名為《艱苦歲月》的雕塑感嘆無限。作品表現(xiàn)的兩個人物,一個是吹笛子的老紅軍戰(zhàn)士,一個是在他腿上趴著的小紅軍戰(zhàn)士。雕塑的斜對面是一幅大型油畫───《我們一定會回來》。
    遵義會議后,毛澤東同志指揮紅軍取得了長征中精彩的軍事行動────四渡赤水的勝利,在二渡赤水時寫下了詞作《憶秦娥·婁山關》:“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來自北京交通大學的學生張亮輝在筆記本上一筆一畫地記下了這句名言,還在一幅反映毛主席在長征路上的油畫前留影。他說:“紅軍長征途中那種樂觀、堅定的精神感染了我,我們要永遠發(fā)揚長征精神?!?BR>    長征途中,紅軍不僅突破了敵人重兵圍追堵截,還戰(zhàn)勝了大自然中的無數(shù)艱難險阻。“雪山低頭迎遠客,草毯泥氈扎營盤”,1935年x月,紅軍進入海拔3500米以上的川西北水草地,草地中泥潭和沼氣帶密布,稍有不慎人馬就會被吞沒、熏倒,不時有冰雹從天而降,白天紫外線灼傷皮膚,晚上凍得渾身發(fā)抖。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戰(zhàn)士們風趣地說:“過雪山我們是頂天立地,過草地我們是鋪天蓋地。我們不愧為天地的主人。”一幅漫畫正是描繪了這樣的情景。來往的觀眾來到雪山草地的場景,總要靜下心來觀看,每個人都被感動著、激勵著。
    跟黨走,向光明走。走過遵義,走出絕境,走向陜北,走向勝利。油畫《三大主力會師》,描述的正是這一場面:紅旗飄揚,軍號嘹亮,戰(zhàn)士們丟下背在身上的那早已破舊的行李,相互擁抱、祝賀、問候。響徹大地的歡呼、無法克制的流淚與擁抱……觀眾們看到這里,無不為之動容,“今天,我們身處展覽館中,依然能夠感受到那份濃烈的興奮之情”!
    2.紅軍長征勝利85周年心得體會
    紅軍,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名字,聯(lián)想起紅軍,就讓我想起了世界的“紅軍長征之路”,想想看,當年的紅軍們是憑著怎樣的一種毅力渡過了多少個艱辛的歲月?克服層層困難,堅定必勝的信心,爬山涉水,不畏艱辛地完成了長征之路。如果沒有紅軍當年的努力與付出,就不會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有一位紅軍,她是在出生18天就加入了紅軍的隊伍,每當她在哭泣時,紅軍們就會喊到:“她還活著!”有,紅軍打了敗仗,在部隊即將撤離時,就在她們猶豫要不要把這個孩子帶走時,人群中傳來了一句話:“如果我們連自己的孩子都不能保護,那我們還怎么能保護老百姓,保護我們的國家!”就因為這樣一句普通的話語,那個在襁褓中的孩子被帶走了。就因為這一句話,體現(xiàn)出紅軍對每一個生命的關愛與愛護。
    在長征的路上,基本的食物需求成了戰(zhàn)士們每天的問題,戰(zhàn)士們好的時候還能“美美的”吃上一頓野菜充饑,如果遇上惡劣的環(huán)境就什么東西都沒得吃。盡管是在這樣艱苦而又惡劣的條件下,戰(zhàn)士們還是不畏困難,不懼艱苦,憑著頑強的一種毅力挺過來了?!皥F結(jié)就是力量,堅持就是勝利”只有團結(jié)起來才能做成大事,紅軍每遇到困難時,都是萬眾一心,共同克服。
    生活中的我們,豐衣足食,看到飯桌上不對胃口的食品,還挑三揀四愛吃不吃,隨意浪費,不懂珍惜,;學習中的我們,有時遇到那么一點點困難,就因此而放棄、退縮??偸菫榱俗约旱牟蛔銓ふ依碛?,自我安慰,所以我們也應該團結(jié)一致,這樣才能造就一個優(yōu)秀的集體。雖然在紅軍的長征途中有很多的紅軍已經(jīng)永遠的離開了這個集體,但他們的精神,頑強的毅力仍活在我們的身邊。我們應該學習紅軍這種不畏艱辛的精神,并把這種精神傳遞下去……
    3.紅軍長征勝利85周年心得體會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里長征只等閑?!边@是毛澤東主席寫的七律.長征中的詩句?!段业拈L征》這部電影就講述了長征路漫漫。
    舍己為人,助人為樂是每個中華兒女應具有的美德。當我看到一位剛剛處理好傷口的傷兵,由于手術(shù)臺已經(jīng)占滿了人,而又有急救,便主動下臺讓給別人。我深受感動,這位傷兵實際上傷勢不淺,需躺下休息,但為了別人,拱手相讓,這種品質(zhì)一直驅(qū)使著我,我摘下自己的眼鏡,借給了近視眼的同學,雖然有點模糊,但很高興?!八腿嗣倒澹钟杏嘞?,”這句話說得一點也沒錯。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鎖寒?!睘o定橋,一條條鐵鏈,河水像脫疆般的野馬狂奔,看了便毛骨悚然。八路軍們并沒有膽怯,勇往直前,槍林彈雨,已經(jīng)葬送了幾條活生生的人命,但也沒有阻擋住他們前進的腳步。鐵鏈上,留下了他們的足跡;留下了他們火一般的鮮血;留下了火一樣的斗志,火一樣的品格。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是他們不惜犧牲自己的換來的。雖然只有那普普通通的武器,但八路軍仍浴血奮戰(zhàn),多么偉大啊!他們?yōu)榱俗约旱募覉@和平、安寧,留下了一個個不朽的靈魂。英勇堅強的八路軍們,我為你們感到自豪,為你們感到驕傲!
    我們雖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但同樣要報效祖國,不要以為生于亂世才可以報國,要想報國,何時不可。我們是藍天下翱翔的雛鷹;我們是神州大地生長的希望;我們是中華的少年。我們頭頂一片晴空,要用愛心把世界相連,英雄們譜寫了新歌,讓我們以八路軍們?yōu)榘駱?,踏著先烈們的足跡,勤奮學習,繼承發(fā)揚革命前輩的光榮傳統(tǒng),以優(yōu)異的成績告慰先烈的忠魂。偉大的祖國時時刻刻召喚著我們,給予我們力量,給予我們勇氣,讓我們?yōu)橹腥A譜寫一首璀璨的詩篇。
    4.紅軍長征勝利85周年心得體會
    每當我看見鮮艷的五星紅旗在陽光的照耀下冉冉升起時,心里那種無比自豪的感覺就會油然而生?;厥淄?,讓我感嘆的還是那令人難以置信的長征。
    長征歷時兩年,行程兩萬五千里,到如今,已經(jīng)有七十一年的歷史了。紅軍在漫長的征程中,以不屈不撓的精神,抵擋敵人的進攻,他們在一波波的槍林彈雨中走完了漫漫征程。紅軍們拋頭顱灑熱血,為的就是我們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為了我國的科技發(fā)展,紅軍做出了巨大的奉獻。他們這種堅持不懈、百折不撓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在《開學第一課》當中,主持人邀請到幾位年近百歲的老人,他們親身經(jīng)歷了漫漫長征途,繪聲繪色地講述了當年的長征故事。在那艱苦卓絕的環(huán)境下,紅軍克服重重困難,以頑強的精神過草地、躍沼澤、翻山嶺、爬雪山……,一步一血淚地完成了這歷史的壯舉。兩奪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被紅軍們稱為“千里眼”和“順風耳”的通訊員,在被敵人包圍時,吞吃密碼本,悍不畏死地保護國家機密……不知死了多少人,終于勝利到達陜北革命根據(jù)地,開創(chuàng)了中國革命的新天地!
    今天,我們重溫悲慘壯烈、史無前例的長征歷史,并不是號召大家再次用腳步去丈量那漫長的征途,而是要我們用心靈去感受、去領悟、去傳承、去發(fā)揚在槍林彈雨,雪山草地之間打不爛,拖不垮的硬骨頭精神,進而培育我們?yōu)檎衽d中華而勤奮學習的新時代長征精神。
    今天,我們進行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是新的長征。作為21世紀的小學生,走在新的長征路上,我們應用心去感受、去領悟當年紅軍長征的精神,要把長征的精神當作學習的動力,在困難面前不退縮,敢于翻越學習中的一座座山,一條條河,勇往直前,永登高峰。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始有終,不要虎 頭蛇尾、半途而廢,只有堅持不懈、努力進取才能獲得成功。你看,長征的路途雖然遙遠、艱苦,但是紅軍不是頑強地堅持下來了嗎?我們只有繼承和發(fā)揚這份長征精神,在學習上、在生活上,克服困難、銳意進取、自強不息,才能使祖國更加強盛,才能無愧于革命先烈!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長征精神永垂不朽,長征事業(yè)永不止步。
    5.紅軍長征勝利85周年心得體會
    回顧歷史,從1934年10月16日長征的腳印開始到1936年長征的腳印結(jié)束;從長征開始的10萬人到長征結(jié)束的1萬人;從長征開始走的一千里、兩千里、三千里……到長征結(jié)束時走的二萬五千里,這是多么驚悍的數(shù)字啊!里面包含著多少人那顆愛國的心啊!
    翻開戰(zhàn)爭的殘片,下面滿是近九萬將士們的鮮血……“大家好,我是賀龍將軍的女兒——賀捷生!”這是開學第一課里面的嘉賓——賀捷生,她在講述她和長征的故事。賀捷生被稱為“長征中小的紅軍”,出生18天后就跟隨父親在馬背上的搖籃里踏上了征途,她回憶道:“有,我父親聽到了敵人的腳步聲,便立馬加入了戰(zhàn)斗,等那場戰(zhàn)斗結(jié)束后,我父親才發(fā)覺把我給丟了,便趕緊命人去找我,后是一名傷員在草叢里把我給找到的?!痹谒难劾?,戰(zhàn)斗中所向披靡,一往無前的賀龍元帥,是一個為了革命理想而奮斗的將領,也是一個為了保護孩子而勇敢的父親……在紅軍長征路上,發(fā)生了一個又一個感人故事,我就讀過一個,至今令我記憶猶新,叫《一袋干糧》。它講述了一個13歲的小紅軍小蘭在跟隨部隊一起前進的時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糧,卻在過一座橋時,為了照顧一位傷員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糧調(diào)入河中被河水沖走了,為了讓大家有足夠的干糧吃,她堅持沒告訴戰(zhàn)友們,裝成沒事發(fā)生一樣,又拔了許多野菜塞入挎包,讓挎包鼓鼓的,不久,她的身體就不行了,直到護士長發(fā)現(xiàn)她吃野菜和挎包中的“干糧”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個人自愿分一點干糧給她,讓她體會到了大家的溫暖……故事雖小,內(nèi)涵不小。這些點點滴滴的小細節(jié)讓我們看到了紅軍戰(zhàn)士們的優(yōu)秀品質(zhì)——不怕苦、堅強、無私、熱心……這就是長征精神,我們身邊也有許多這樣的點點滴滴,如:媽媽不論刮風下雨,總會送我去上課,這是堅持的優(yōu)秀品質(zhì);我們作為少先隊員,過馬路時,看到有老人,回去攙扶,這是熱心、助人為樂的優(yōu)秀品質(zhì);全世界聞名的居里夫人,她發(fā)現(xiàn)了鐳后,沒有申請專利,也沒有拿著專利去賣錢,而是把這項發(fā)現(xiàn)貢獻給了全人類,這難道不是無私奉獻的優(yōu)秀品質(zhì)嗎……我們身邊不是缺少這樣的可貴精神,而是我們?nèi)鄙倭艘浑p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
    長征奪去了九萬人的生命,作為二十一世紀的青年,我們渴望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