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學上冊必修一知識點

字號:

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還要復習以前的舊知識,肯定會累,所以要注意勞逸結合。只有充沛的精力才能迎接新的挑戰(zhàn),才會有事半功倍的學習。高二頻道為你整理了《高二化學上冊必修一知識點》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1.高二化學上冊必修一知識點
    ①水解反應
    a.在有酸(酶)存在時,油脂水解生成甘油和相應的高級脂肪酸。
    b.在有堿存在時,油脂水解生成甘油和相應的高級脂肪酸鹽。油脂在堿性溶液中的水解反應又稱為皂化反應。
    ②油脂的氫化
    不飽和程度較高、熔點較低的液態(tài)油,通過催化加氫,可提高飽和度,轉變成半固態(tài)的脂肪。由液態(tài)的油轉變?yōu)榘胫軕B(tài)的脂肪的過程稱為油脂的氫化,也稱油脂的硬化,如油酸甘油酯通過氫化反應轉變?yōu)橛仓岣视王ィ?BR>    2.高二化學上冊必修一知識點
    金屬材料受周圍介質的作用而損壞,稱為金屬腐蝕,是最常見的腐蝕形態(tài)。不同金屬在不同的環(huán)境狀態(tài)下所受到的腐蝕影響是不一樣的,一般產品的使用環(huán)境大致分為室內環(huán)境、室外環(huán)境和海洋氣候環(huán)境3種。
    (1)室內環(huán)境:空氣中侵蝕金屬的主要因素大多數(shù)是氧氣。但是當空氣有一定的相對濕度(即所謂臨界濕度)時才會發(fā)生重要的實際腐蝕作用。一般臨界濕度為60%~70%,超過臨界濕度越大,則腐蝕作用越大。
    在居住和工作房間中,夏季的相對濕度高,因而腐蝕作用比冬天大。在山區(qū)和海洋地區(qū),室內的相對濕度大多比平坦的內地高,腐蝕作用相對較大。如果空氣中不存在特別侵蝕的成分,那么腐蝕的量一般來說就比較小。因此,腐蝕作用會由于塵埃的增加,空氣中的氣態(tài)雜質,特別是二氧化硫、酸霧(由燃燒氣體產生八含硫有機化合物(廚房和餐室中八氨氣(主要是廁所、木工場)等含量的增加而加劇。
    更嚴重的腐蝕可能是由于制件和各種物體相接觸而產生的,如接觸汗水、木材(有機酸或浸濕劑)、紙張(酸、堿,氯化物和硫化物)等。
    (2)室外環(huán)境:腐蝕影響的情況基本上同室內環(huán)境相似,它們的主要差別是室外環(huán)境大多數(shù)情況會有更多的雜質和大氣塵埃。
    雨水,一方面潤濕金屬,從而促進腐蝕作用;另一方面也可能對加速腐蝕成分的沖洗,從而減輕腐蝕作用。
    室外環(huán)境中主要腐蝕因素起源于煙道氣,這些氣體使空氣中硫化物的含量增加,特別是二氧化硫、硫酸和硫酸銨。因此,大氣腐蝕一般是工業(yè)區(qū)大于市區(qū),而市區(qū)又大于農村,在住宅區(qū)冬天空氣中硫含量大都顯著高于夏天。
    (3)海洋氣候環(huán)境:在海岸上,大多數(shù)都有高的相對濕度(80^以上)和高的鹽含量,這促使腐蝕作用增強。但腐蝕危險地帶沿海岸只有幾千里寬,并且在這區(qū)域的內部也有顯著的差別。如果物體直接受到海水區(qū)域的細水霧粒作用,則腐蝕作用還會加快。
    3.高二化學上冊必修一知識點
    1.結晶和重結晶:利用物質在溶液中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如NaCl,KNO3。
    2.蒸餾冷卻法:在沸點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餾
    3.過濾法:溶與不溶。
    4.升華法:SiO2(I2)。
    5.萃取法:如用CCl4來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過量的NaOH溶液里過濾分離。
    7.增加法:把雜質轉化成所需要的物質:CO2(CO):通過熱的CuO;CO2(SO2):通過NaHCO3溶液。
    8.吸收法:用做除去混合氣體中的氣體雜質,氣體雜質必須被藥品吸收:N2(O2):將混合氣體通過銅網吸收O2。
    9.轉化法:兩種物質難以直接分離,加藥品變得容易分離,然后再還原回去:Al(OH)3,F(xiàn)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過濾,除去Fe(OH)3,再加酸讓NaAlO2轉化成A1(OH)3。
    4.高二化學上冊必修一知識點
    1、化學反應的反應熱
    (1)反應熱的概念:
    當化學反應在一定的溫度下進行時,反應所釋放或吸收的熱量稱為該反應在此溫度下的熱效應,簡稱反應熱。用符號Q表示。
    (2)反應熱與吸熱反應、放熱反應的關系。
    Q>0時,反應為吸熱反應;Q<0時,反應為放熱反應。
    (3)反應熱的測定
    測定反應熱的儀器為量熱計,可測出反應前后溶液溫度的變化,根據(jù)體系的熱容可計算出反應熱,計算公式如下:
    Q=-C(T2-T1)
    式中C表示體系的熱容,T1、T2分別表示反應前和反應后體系的溫度。實驗室經常測定中和反應的反應熱。
    2、化學反應的焓變
    (1)反應焓變
    物質所具有的能量是物質固有的性質,可以用稱為“焓”的物理量來描述,符號為H,單位為kJ·mol-1。
    反應產物的總焓與反應物的總焓之差稱為反應焓變,用ΔH表示。
    (2)反應焓變ΔH與反應熱Q的關系。
    對于等壓條件下進行的化學反應,若反應中物質的能量變化全部轉化為熱能,則該反應的反應熱等于反應焓變,其數(shù)學表達式為:Qp=ΔH=H(反應產物)-H(反應物)。
    (3)反應焓變與吸熱反應,放熱反應的關系:
    ΔH>0,反應吸收能量,為吸熱反應。
    ΔH<0,反應釋放能量,為放熱反應。
    (4)反應焓變與熱化學方程式:
    把一個化學反應中物質的變化和反應焓變同時表示出來的化學方程式稱為熱化學方程式,如:H2(g)+O2(g)=H2O(l);ΔH(298K)=-285.8kJ·mol-1
    書寫熱化學方程式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化學式后面要注明物質的聚集狀態(tài):固態(tài)(s)、液態(tài)(l)、氣態(tài)(g)、溶液(aq)。
    ②化學方程式后面寫上反應焓變ΔH,ΔH的單位是J·mol-1或kJ·mol-1,且ΔH后注明反應溫度。
    ③熱化學方程式中物質的系數(shù)加倍,ΔH的數(shù)值也相應加倍。
    3、反應焓變的計算
    (1)蓋斯定律
    對于一個化學反應,無論是一步完成,還是分幾步完成,其反應焓變一樣,這一規(guī)律稱為蓋斯定律。
    (2)利用蓋斯定律進行反應焓變的計算。
    常見題型是給出幾個熱化學方程式,合并出題目所求的熱化學方程式,根據(jù)蓋斯定律可知,該方程式的ΔH為上述各熱化學方程式的ΔH的代數(shù)和。
    (3)根據(jù)標準摩爾生成焓,ΔfHmθ計算反應焓變ΔH。
    對任意反應:aA+bB=cC+dD
    ΔH=[cΔfHmθ(C)+dΔfHmθ(D)]-[aΔfHmθ(A)+bΔfHmθ(B)]
    5.高二化學上冊必修一知識點
    電池探秘
    1.原電池形成三條件:“三看”.
    先看電極:兩極為導體且活潑性不同;
    再看溶液:兩極插入電解質溶液中;
    三看回路:形成閉合回路或兩極接觸.
    2.原理三要點:
    (1)?相對活潑金屬作負極,失去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
    (2)相對不活潑金屬(或碳)作正極,得到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
    (3)?導線中(接觸)有電流通過,使化學能轉變?yōu)殡娔?BR>    3.原電池:把化學能轉變?yōu)殡娔艿难b置
    4.原電池與電解池的比較
    原電池電解池
    (1)定義化學能轉變成電能的裝置;電能轉變成化學能的裝置
    (2)形成條件合適的電極、合適的電解質溶液、形成回路;電極、電解質溶液(或熔融的電解質)、外接電源、形成回路
    (3)電極名稱負極正極;陽極陰極
    (4)反應類型氧化還原;氧化還原
    (5)外電路電子流向負極流出、正極流入;陽極流出、陰極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