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語文《北大荒的秋天》教案及教學反思

字號:

《北大荒的秋天》中作者選取了北大荒秋天的天空、小河和原野為描寫對象,用細膩生動的筆法繪就了一幅色彩絢爛、豐收在望的秋景圖,生動的說明了北大荒是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表達了作者熱愛北大荒的真摯情感。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北大荒的秋天》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三年級語文《北大荒的秋天》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初步知道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地地方,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地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品味詞句,想象意境,訓練朗讀。理解“一碧如洗”、“清澈見底、“熱鬧非凡”等詞語。
    難點:品味詞句,想象意境,訓練朗讀。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板塊:復習導入(5分鐘)
    1、放音樂《秋日的私語》,教師讀第一小節(jié)帶入情境。
    2、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說說北大荒給你什么樣的感覺?(美)
    3、美在哪里?(天空、小河、原野、物產)
    第二板塊:精讀第2——4自然段(20分鐘)
    1、自主學習。
    自學課文2-4自然段,要求:
    (1)默讀第2-4自然段,找出描寫天空、小河、原野特點的詞語。
    (2)把你喜歡的自然段有感情地多讀幾遍。
    觀察學生的自主學習,歸結共性問題,思考導學策略。
    2、導學
    針對學生的交流,相機進行句段的朗讀和理解。
    A、出示句段——天空美
    (1)你為什么喜歡這一節(jié)?指名讀讀
    (2)出示畫好的藍天,這樣的天空,你想到了一個詞——-“一碧如洗”。
    (3)北大荒的天空不僅僅是一碧如洗的,它還多姿多彩。讀課文,你看到的傍晚天空是怎樣的?(一道銀灰,一道橘黃,一道血紅,一道絳紫),想一想除了這些,傍晚的天空還會有什么顏色?(金黃、茄紫、粉紅、淺紅、玫瑰紅)
    (4)這么多的流云,會讓你想到什么?讀好“就像美麗的仙女在空中抖動著五彩斑斕的錦緞”
    (5)天空的美在于流云,齊讀。
    (6)指導背誦。
    B、出示句段——小河美
    (1)喜歡小河的同學來讀一讀
    (2)小河真美??!作者用了兩個打比方的句子來描寫它,你能找出來嗎?說說是用什么比作什么?
    (3)哪些詞語是寫小河“清澈”的?(清澈見底、如同透明的藍綢子,明鏡一樣的水面)板書
    (4)指導朗讀
    C、品讀句段——原野美
    (1)你喜歡這一節(jié)嗎?你能找出這一段的中心句嗎?
    (2)板書:(熱鬧非凡)
    非凡是不同于一般的意思。原野熱鬧非凡是什么意思?
    (3)課文是怎么具體寫“原野熱鬧非凡的?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
    (出示大豆、高粱、榛樹圖片,讓學生看看,了解這些事物)
    大豆能發(fā)出笑聲,高粱會演唱嗎?這里是把大豆和高粱當做人來寫,這運用擬人的寫作手法。
    (4)分組表演讀,
    (5)學生質疑,理解大豆、高粱為什么要笑?人們的心為什么會燃燒起來?
    (6)指導背誦
    師讀中心句、生讀分句;齊讀中心句,男、女生分讀分句(再交換讀);
    第三板塊:精讀第5自然段(7分鐘)
    過渡:北大荒不僅景色美,而且物產豐富,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
    自學第5自然段,同桌合作
    (1)你是怎么理解“大豆搖鈴千里金”的?在課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說一說
    (2)想想讀這段話時的心情是怎樣的,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導學
    (1)引導理解:“大豆搖鈴千里金”
    (2)看到這豐收的情景,這遍地的寶物,你的心情怎么樣,該用什么語氣能讀出豐收的喜悅(歡快)
    (3)朗讀訓練
    指名讀,指導讀,齊讀
    第四板塊:小結學習(5分鐘)
    1、讓我們一起來贊一贊美麗富饒的北大荒,齊讀后一句話。
    2、總結:北大荒的美美在景色:天空——小河——原野——美在物產——:
    第五板塊: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會背誦
    2、完成《補充習題》
    2.小學三年級語文《北大荒的秋天》教學反思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學習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體的構段方式。
    3、能真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知道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地地方,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地思想感情。
    二、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指名讀課文。
    2、簡介北大荒。
    北大荒是指黑龍江省嫩江流域、黑龍江谷地和三江平原的廣大地區(qū)。過去那里是一片荒蕪,解放后,經(jīng)過建設者的開墾,荒地已變成良田。
    3、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樣兒的呢?
    二、自讀課文,了解大意
    1、輕聲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詞,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再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3、默讀課文,邊讀邊想: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樣?找出能概括課文的
    絳紫透明波紋燃燒山嶺
    蕩起北大荒一碧如洗清澈見底幾縷
    自由讀。
    說說哪些生字在讀的時候要特別注意。
    (紫是平舌音,燒、澈是翹舌音,嶺、縷是邊音,紋是前鼻音,嶺是后鼻音,荒、絳是三拼音)
    指名讀,齊讀。
    2、讀句子。
    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轉眼間/變成/一道銀灰,一道橘黃,一道血紅,一道絳紫,就像是/美麗的仙女/在空中/抖動著/五彩斑斕的錦緞。
    這是一個長句子,在讀時要注意合理的停頓。
    教師范讀;學生練讀。
    指名讀,齊讀。
    3、讀課文。
    指名分自然段讀。
    師生共同評議。
    4、回答問題。
    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樣?文中用哪一句話來概括?
    四、理清課文脈絡
    默讀課文,想想課文是從哪兩方面寫北大荒的景色優(yōu)美的?
    五、教學生字字形,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
    指名讀。
    2、識記生字字形。
    3、指導書寫。
    六、作業(yè)
    1、用鋼筆描紅。
    2、組詞:
    先()火()此()冷()文()
    洗()灰()紫()嶺()紋()
    3、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讀詞語。
    2、指名讀課文。
    3、提問。
    二、講讀課文:
    1、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指名讀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這一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話寫什么?
    北大荒的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點?(一碧如洗)理解"一碧如洗"。
    天空的的陸云是什么樣兒?
    指名讀第二句。
    "一道銀灰,一道橘黃,一道血紅,一道絳紫"色彩真多呀!課文中把流云比作什么?(五彩斑斕的錦緞)
    "五彩斑斕"什么意思?
    請同學們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
    練習朗讀和背誦。
    小結:這一自然段描繪了北大荒的秋天的美麗。
    2、學習第三自然段。
    輕聲自由讀第三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主要寫什么?
    填空:
    小河(),如同(),靜靜地躺在()。一全小魚()游過去,()水面上頓時漾起了()。
    理解"清澈"。
    為什么把"小河"比作"一條透明的藍綢子"?
    指名朗讀和背誦。
    小結:這一自然段描寫了北大荒的秋天小河的美麗。
    3、學習第四自然段。
    默讀第四自然段,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幾句話,那一句話能概括這一段的意思,用"——-"劃出來。
    指名回答。(原野熱鬧非凡)
    "熱鬧非凡"是什么意思?(十分熱鬧,超出一般)
    那幾句具體寫"熱鬧非凡"?
    "大豆、高梁"當作什么來寫了?(當作人來寫了)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哪些詞語能表現(xiàn)出熱鬧的景象?
    讀這句話時,要把農民豐收在望的喜悅心情讀出來。
    練習朗讀,指名讀。
    練習背誦。
    4、學習第5自然段。
    指名讀第5自然段。
    理解:"大豆搖鈴千里金"、"茫茫"、"草甸子"、"沉甸甸"
    練讀第5自然段。
    小結:北大荒的秋天不僅景色優(yōu)美,而且物產豐厚。
    5、齊讀第6自然段。
    用贊美的語氣讀。
    三、齊讀課文,總結全文。
    四、作業(yè)
    1、抄寫詞語。
    2、在括號里填上適當?shù)脑~語。
    3、照樣子,寫詞語。
    4、背誦全文。
    3.小學三年級語文《北大荒的秋天》教學反思
    《北大荒的秋天》中作者選取了北大荒秋天的天空、小河和原野為描寫對象,用細膩生動的筆法繪就了一幅色彩絢爛、豐收在望的秋景圖,生動的說明了北大荒是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表達了作者熱愛北大荒的真摯情感。本文語言形象生動,富有表現(xiàn)力,是一篇不錯的美文。教學本文時以美讀課文為主,引導學生讀中悟情,或讀中聯(lián)想、讀后拓展、美畫秋景。閱讀中引導學生展開聯(lián)想與想象,將語言文字還原成語言形象,憑借作品語言與作者攜手同游這美麗而富饒的北大荒,增加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伊始,我以疑入文,促使學生很快地進入到課文的情境中來,產生強烈的閱讀欲 望,興趣盎然地投入課文學習。
    第二部分是學生自主選擇,初讀尋找美。讓學生自由朗讀2-4自然段,挑選一個自己喜歡的美景介紹給大家。新課標強調閱讀教學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要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與理解。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片段去朗讀,為下一步學生真正擁有自己的感受打下基礎。
    在感受天空之美的部分中,中年級的學生比較傾向于直觀形象的感知,因此在教學設計中,讓學生想象流云的色彩,并進行口頭描繪(說說其他色彩、夸一夸流云),使學生在腦海中有多種色彩的呈現(xiàn),以此來促使他們進行美的朗讀,讓他們更能感受到流云色彩之絢爛,北大荒天空之美麗。
    在體味小河之趣中,新課標強調要“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表達豐富內容”,這理念在閱讀教學中也可滲透與落實。在小河這一段落中,由文章閱讀去誘導學生展開聯(lián)想與想象(清澈見底的河水之中還會有些什么?它們在干嘛呢?)借此開啟想象之門,點燃想象的火花,再由想象去激情讀文,更顯興趣盎然。此外,朗讀也是一種極富個性的,融理解與表達與一體的綜合活動,不同的個體,朗讀的方式也肯定存有差異,指導朗讀時摒著充分尊重學生個性的理念,評價以激勵為主。如在指名讀“小魚”一句時,針對不同學生的朗讀,給予幽默而有個性的評價語言,學生頓感輕松、有趣,把自己想象成不同身份的小魚,樂于朗讀這一段落,從而頁達到了喜歡該段的教學目的。
    在演讀第四自然段,分享原野之樂中,興趣成了學生了血的動力,讀讀、演演、唱唱是孩子們的愛。教學本段時,嘗試給學生留下一點自由開拓的空間,讓他們把自己想象成高粱、大豆、榛樹,來為原野增添熱鬧的氣氛。緊接著在活潑有趣的課堂氛圍中一起演讀這一段落,共同分享原野之樂。
    后,讓學生充分展現(xiàn)自我,發(fā)展廣闊的個性天地,走出課堂,或摘抄或繪畫,與文本閱讀相融合,形成新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