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冊單元輔導復習提綱

字號:


    復習是對前面已學過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再加工,并根據(jù)學習情況對學習進行適當調(diào)整,為下一階段的學習做好準備。因此,每上完一節(jié)課,每學完一篇課文,一個單元,一冊書都要及時復習。若復習適時恰當,知識遺忘就少。以下是為您整理的《初一下冊單元輔導復習提綱》,供大家學習參考。
    1.初一下冊單元輔導復習提綱
    1、多了解文言文詞語
    文言詞語和現(xiàn)代漢語之間是有較大差異的,文言文的字詞意義也經(jīng)歷了較長時期的演變。所以,我們在學習的時,要多了解基本的文言詞語,比如實詞和虛詞等。
    2、增加對文言文的興趣
    如果想要激發(fā)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和熱情,我們可以多閱讀一些比較生動有趣的故事、傳說、歷史事跡等。因為古文只是以前時代的人們所使用的書面文字,有些字詞的意思也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所以,從故事中培養(yǎng)對文言文的興趣,是會起到一定的效果的。
    3、多了解古代文化的基本常識
    由于文言文一般都會涉及到一些古代的文化常識,這讓我們平時需要對其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而且很多的文章和詩歌或多或少還會涉及到一些古代文化的內(nèi)容,例如季節(jié)、時代、地名等等。
    4、多去查閱字典
    在學習文言文時,多查閱古漢語字典,這樣可以增強我們對文言詞語基本意思和用法的理解。它里面還配有例句,學習例句的同時,還可以加深我們對文言文的理解,對于古文的翻譯也是有幫助的。
    5、試著閱讀文言文原文
    想要正確的理解文言文的每一句話的意思,就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首先我們可以試著去閱讀和理解文字較淺顯的文章或詩歌,然后在閱讀完后,試著自己去理解并分析作者的主題思想和主旨大意。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習者的理解,還可以提升分析能力。
    2.初一下冊單元輔導復習提綱
    1、《在山的那邊》選自《長江文藝》,作者王家新,這是一首現(xiàn)代詩,詩人運用象征的手法,取象于群山和大海。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難,用爬山比喻艱苦奮斗。告訴人們: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長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撓地堅持奮斗,理想境界終將實現(xiàn)。
    2、《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國作家莫頓?亨特,本文記敘的是"我"童年時"脫險"的經(jīng)歷。文章卻蘊含著一個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對怎樣的艱難險阻,只要把大困難分解為小困難,一個一個地認真解決小困難,終將戰(zhàn)勝巨大的困難,贏得后的勝利。
    3、《生命生命》是香港女作家杏林子(本名劉俠)的一篇散文。這篇文章通過三個事例引出了對"生之欲 望"、"生命力"和"生命"的感悟,并從不同的側(cè)面引發(fā)出了三點思考:即必須對自己負責,好好地使用生命,讓人生更有意義;要讓有限的生命發(fā)揮了無限的價值,使我們活得更為光彩有力;要珍惜生命,珍惜時間,不懈努力,為生命奮斗,勇敢地活下去。
    4、《紫藤蘿瀑布》選自《鐵簫人語》,是女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這篇文章通過對一樹盛開的紫藤蘿的駐足觀賞,使原先的悲痛和焦慮化為寧靜和喜悅。悟到"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不能讓昨天的不幸把人壓垮,每個人都應(yīng)該像紫藤蘿的花朵一樣,以飽滿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長河中去,在閃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5、《童趣》選自清代文學家沈復《浮生六記》中的"閑情記趣"一章,本文的主旨是寫作者兒時的"物外之趣"。
    6、《理想》是詩人流沙河的一首現(xiàn)代哲理詩。這首詩從理想的歷史意義、人格意義和人生意義三個方面告訴人們:人生要有理想,只要樹立了理想,并為之不懈地奮斗,就會取得豐碩的收獲。
    7、《短文兩篇》中的《行道樹》是由臺灣女作家張曉風所作。這篇文章借行道樹的自白,抒寫了奉獻者的襟懷,贊美了奉獻者的崇高精神,文中行道樹的形象就是無私奉獻者的形象。另一篇文章《第真好》,由臺灣女作家周素珊所作。文章表達了作者的感悟:生命中的第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當然,作者所說的第,都是有益身心的第。
    8、《人生寓言》的作者是周國平。其中《白兔和月亮》告訴人們:擁有巨大的利益會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堵潆y的王子》通過王子的經(jīng)歷又告訴人們:厄運能使脆弱的人變得堅強起來。
    9、《我的信念》的作者是波蘭科學家瑪麗?居里(即居里夫人),在這篇文章中,作者闡述了一個位科學工作者應(yīng)當具備三個方面的品質(zhì)。其一,科學工作的宗旨是探討真理,而不是"謀求物質(zhì)上的利益。"其二,科學工作需要自由,需要寧靜,需要時間。其三,科學研究需要獻身精神。其中獻身精神是全文的核心。也是居里夫人思想品質(zhì)的根本。
    10、《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共20篇,是儒家經(jīng)典之一。課文所選的十則,有的談學習方法,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有的談學習態(tài)度,如"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還有變修身做人的,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3.初一下冊單元輔導復習提綱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相接所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2.三邊關(guān)系: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任意兩邊的差小于第三邊。
    3.高: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向它的對邊所在直線作垂線,頂點和垂足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4.中線:在三角形中,連接一個頂點和它的對邊中點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線。
    5.角平分線:三角形的一個內(nèi)角的平分線與這個角的對邊相交,這個角的頂點和交點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線。
    6.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三角形的形狀是固定的,三角形的這個性質(zhì)叫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
    7.多邊形:在平面內(nèi),由一些線段首尾順次相接組成的圖形叫做多邊形。
    8.多邊形的內(nèi)角:多邊形相鄰兩邊組成的角叫做它的內(nèi)角。
    9.多邊形的外角:多邊形的一邊與它的鄰邊的延長線組成的角叫做多邊形的外角。
    10.多邊形的對角線:連接多邊形不相鄰的兩個頂點的線段,叫做多邊形的對角線。
    11.正多邊形:在平面內(nèi),各個角都相等,各條邊都相等的多邊形叫做正多邊形。
    12.平面鑲嵌:用一些不重疊擺放的多邊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蓋,叫做用多邊形覆蓋平面。
    13.公式與性質(zhì)
    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為180°
    三角形外角的性質(zhì):
    性質(zhì)1: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nèi)角的和。
    性質(zhì)2: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于任何一個和它不相鄰的內(nèi)角。
    多邊形內(nèi)角和公式:n邊形的內(nèi)角和等于(n-2)·180°
    多邊形的外角和:多邊形的內(nèi)角和為360°。
    多邊形對角線的條數(shù):
    (1)從n邊形的一個頂點出發(fā)可以引(n-3)條對角線,把多邊形分詞(n-2)個三角形。
    (2)n邊形共有條對角線。
    三角形是初中數(shù)學中幾何部分的'基礎(chǔ)圖形,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應(yīng)該多鼓勵學生動腦動手,發(fā)現(xiàn)和探索其中的知識奧秘。注重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數(shù)學情操和幾何思維能力。
    4.初一下冊單元輔導復習提綱
    1.鄰補角:兩條直線相交所構(gòu)成的四個角中,有公共頂點且有一條公共邊的兩個角是鄰補角。
    2.對頂角:一個角的兩邊分別是另一個叫的兩邊的反向延長線,像這樣的兩個角互為對頂角。
    3.垂線: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叫做另一條的垂線。
    4.平行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
    5.同位角、內(nèi)錯角、同旁內(nèi)角:
    同位角:∠1與∠5像這樣具有相同位置關(guān)系的一對角叫做同位角。
    內(nèi)錯角:∠2與∠6像這樣的一對角叫做內(nèi)錯角。
    同旁內(nèi)角:∠2與∠5像這樣的一對角叫做同旁內(nèi)角。
    6.命題:判斷一件事情的語句叫命題。
    7.平移:在平面內(nèi),將一個圖形沿某個方向移動一定的距離,圖形的這種移動叫做平移平移變換,簡稱平移。
    8.對應(yīng)點:平移后得到的新圖形中每一點,都是由原圖形中的某一點移動后得到的,這樣的兩個點叫做對應(yīng)點。
    9.定理與性質(zhì):對頂角的性質(zhì):對頂角相等。
    10.垂線的性質(zhì):
    性質(zhì)1: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
    性質(zhì)2:連接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短。
    11.平行公理:經(jīng)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論:如果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平行,那么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12.平行線的性質(zhì):
    性質(zhì)1: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質(zhì)2:兩直線平行,內(nèi)錯角相等。
    性質(zhì)3:兩直線平行,同旁內(nèi)角互補。
    13.平行線的判定:
    判定1: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判定2:內(nèi)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判定3:同旁內(nèi)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5.初一下冊單元輔導復習提綱
    1.二元方程:含有兩個未知數(shù),并且未知數(shù)的指數(shù)都是1,像這樣的方程叫做二元。方程,一般形式是ax+by=c(a≠0,b≠0)。
    2.二元方程組:把兩個二元方程合在一起,就組成了一個二元方程組。
    3.二元方程的解:一般地,使二元方程兩邊的值相等的未知數(shù)的值叫做二元方程組的解。
    4.二元方程組的解:一般地,二元方程組的兩個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方程組。
    5.消元:將未知數(shù)的個數(shù)由多化少,逐一解決的想法,叫做消元思想。
    6.代入消元:將一個未知數(shù)用含有另一個未知數(shù)的式子表示出來,再代入另一個方程,實現(xiàn)消元,進而求得這個二元方程組的解,這種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簡稱代入法。
    7.加減消元法:當兩個方程中同一未知數(shù)的系數(shù)相反或相等時,將兩個方程的兩邊分別相加或相減,就能消去這個未知數(shù),這種方法叫做加減消元法,簡稱加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