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高二開始努力,所以前面的知識肯定有一定的欠缺,這就要求自己要制定一定的計劃,更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相信付出的汗水不會白白流淌的,收獲總是自己的。高二頻道為你整理了《高二化學必修一重要知識點》,助你金榜題名!
1.高二化學必修一重要知識點
1、有機化合物分子的表示法:結構式、投影式;
2、有機化合物中的共價鍵:碳原子的雜化軌道、σ鍵和π鍵;
3、共價鍵的屬性:鍵長、鍵角、鍵能、極性和極化度;
4、有機化合物結構和物理性質(zhì)的關系,分子間作用力對溶解度、沸點、熔點、比重的影響。
5、烷烴的結構:sp3雜化;同系列;烷基的概念;同分異構現(xiàn)象;伯、仲、叔、季碳原子的概念;烷烴分子的構象:Newmann投影式;
6、烷烴的命名:普通命名法及系統(tǒng)命名法;
7、烷烴的物理性質(zhì);
8、烷烴的化學性質(zhì):自由基取代反應歷程(均裂、鏈鎖反應的概念及能量曲線、過渡態(tài)及活化能);
2.高二化學必修一重要知識點
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zhì)
1、官能團的定義:決定有機化合物主要化學性質(zhì)的原子、原子團或化學鍵。
原子:—X官能團原子團(基):—OH、—CHO(醛基)、—COOH(羧基)、C6H5—等化學鍵:C=C、—C≡C—
2、常見的各類有機物的官能團,結構特點及主要化學性質(zhì)(1)烷烴
A)官能團:無;通式:CnH2n+2;代表物:CH4
B)結構特點:鍵角為109°28′,空間正四面體分子。烷烴分子中的每個C原子的四個價鍵也都如此。
C)化學性質(zhì):①取代反應(與鹵素單質(zhì)、在光照條件下)
CH4+Cl2光CH3Cl+HCl點燃CH3,Cl+Cl2光CH2Cl2+HCl
3.高二化學必修一重要知識點
1.中和熱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堿發(fā)生中和反應而生成1molH2O,這時的反應熱叫中和熱。
2.強酸與強堿的中和反應其實質(zhì)是H+和OH-反應,其熱化學方程式為:
H+(aq)+OH-(aq)=H2O(l)ΔH=-57.3kJ/mol
3.弱酸或弱堿電離要吸收熱量,所以它們參加中和反應時的中和熱小于57.3kJ/mol。
4.蓋斯定律內(nèi)容:化學反應的反應熱只與反應的始態(tài)(各反應物)和終態(tài)(各生成物)有關,而與具體反應進行的途徑無關,如果一個反應可以分幾步進行,則各分步反應的反應熱之和與該反應一步完成的反應熱是相同的。
5.燃燒熱概念:25℃,101kPa時,1mol純物質(zhì)完全燃燒生成穩(wěn)定的化合物時所放出的熱量。燃燒熱的單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幾點:
①研究條件:101kPa
②反應程度:完全燃燒,產(chǎn)物是穩(wěn)定的氧化物。
③燃燒物的物質(zhì)的量:1mol
④研究內(nèi)容:放出的熱量。(ΔH<0,單位kJ/mol)
4.高二化學必修一重要知識點
1、影響原子半徑大小的因素:
①電子層數(shù):電子層數(shù)越多,原子半徑越大(最主要因素)
②核電荷數(shù):核電荷數(shù)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徑有減小的趨向(次要因素)
③核外電子數(shù):電子數(shù)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徑有增大的傾向
2、元素的化合價與最外層電子數(shù)的關系:正價等于最外層電子數(shù)(氟氧元素無正價)
負化合價數(shù)=8—最外層電子數(shù)(金屬元素無負化合價)
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結構、性質(zhì)遞變規(guī)律:
同主族:從上到下,隨電子層數(shù)的遞增,原子半徑增大,核對外層電子吸引能力減弱,失電子能力增強,還原性(金屬性)逐漸增強,其離子的氧化性減弱。
同周期:左→右,核電荷數(shù)——→逐漸增多,最外層電子數(shù)——→逐漸增多
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得電子能力——→逐漸增強,失電子能力——→逐漸減弱
氧化性——→逐漸增強,還原性——→逐漸減弱,氣態(tài)氫化物穩(wěn)定性——→逐漸增強
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酸性——→逐漸增強,堿性——→逐漸減弱
5.高二化學必修一重要知識點
1、元素周期表的編排原則:
①按照原子序數(shù)遞增的順序從左到右排列;
②將電子層數(shù)相同的元素排成一個橫行——周期;
③把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的元素按電子層數(shù)遞增的順序從上到下排成縱行——族
2、如何精確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周期序數(shù)=電子層數(shù);主族序數(shù)=最外層電子數(shù)
口訣:三短三長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
熟記:三個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號和名稱
3、元素金屬性和非金屬性判斷依據(jù):
①元素金屬性強弱的判斷依據(jù):
單質(zhì)跟水或酸起反應置換出氫的難易;
元素價氧化物的水化物——氫氧化物的堿性強弱;置換反應。
②元素非金屬性強弱的判斷依據(jù):
單質(zhì)與氫氣生成氣態(tài)氫化物的難易及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
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強弱;置換反應。
4、核素:具有一定數(shù)目的質(zhì)子和一定數(shù)目的中子的一種原子。
①質(zhì)量數(shù)==質(zhì)子數(shù)+中子數(shù):A==Z+N
②同位素:質(zhì)子數(shù)相同而中子數(shù)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稱同位素。(同一元素的各種同位素物理性質(zhì)不同,化學性質(zhì)相同)
1.高二化學必修一重要知識點
1、有機化合物分子的表示法:結構式、投影式;
2、有機化合物中的共價鍵:碳原子的雜化軌道、σ鍵和π鍵;
3、共價鍵的屬性:鍵長、鍵角、鍵能、極性和極化度;
4、有機化合物結構和物理性質(zhì)的關系,分子間作用力對溶解度、沸點、熔點、比重的影響。
5、烷烴的結構:sp3雜化;同系列;烷基的概念;同分異構現(xiàn)象;伯、仲、叔、季碳原子的概念;烷烴分子的構象:Newmann投影式;
6、烷烴的命名:普通命名法及系統(tǒng)命名法;
7、烷烴的物理性質(zhì);
8、烷烴的化學性質(zhì):自由基取代反應歷程(均裂、鏈鎖反應的概念及能量曲線、過渡態(tài)及活化能);
2.高二化學必修一重要知識點
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zhì)
1、官能團的定義:決定有機化合物主要化學性質(zhì)的原子、原子團或化學鍵。
原子:—X官能團原子團(基):—OH、—CHO(醛基)、—COOH(羧基)、C6H5—等化學鍵:C=C、—C≡C—
2、常見的各類有機物的官能團,結構特點及主要化學性質(zhì)(1)烷烴
A)官能團:無;通式:CnH2n+2;代表物:CH4
B)結構特點:鍵角為109°28′,空間正四面體分子。烷烴分子中的每個C原子的四個價鍵也都如此。
C)化學性質(zhì):①取代反應(與鹵素單質(zhì)、在光照條件下)
CH4+Cl2光CH3Cl+HCl點燃CH3,Cl+Cl2光CH2Cl2+HCl
3.高二化學必修一重要知識點
1.中和熱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堿發(fā)生中和反應而生成1molH2O,這時的反應熱叫中和熱。
2.強酸與強堿的中和反應其實質(zhì)是H+和OH-反應,其熱化學方程式為:
H+(aq)+OH-(aq)=H2O(l)ΔH=-57.3kJ/mol
3.弱酸或弱堿電離要吸收熱量,所以它們參加中和反應時的中和熱小于57.3kJ/mol。
4.蓋斯定律內(nèi)容:化學反應的反應熱只與反應的始態(tài)(各反應物)和終態(tài)(各生成物)有關,而與具體反應進行的途徑無關,如果一個反應可以分幾步進行,則各分步反應的反應熱之和與該反應一步完成的反應熱是相同的。
5.燃燒熱概念:25℃,101kPa時,1mol純物質(zhì)完全燃燒生成穩(wěn)定的化合物時所放出的熱量。燃燒熱的單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幾點:
①研究條件:101kPa
②反應程度:完全燃燒,產(chǎn)物是穩(wěn)定的氧化物。
③燃燒物的物質(zhì)的量:1mol
④研究內(nèi)容:放出的熱量。(ΔH<0,單位kJ/mol)
4.高二化學必修一重要知識點
1、影響原子半徑大小的因素:
①電子層數(shù):電子層數(shù)越多,原子半徑越大(最主要因素)
②核電荷數(shù):核電荷數(shù)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徑有減小的趨向(次要因素)
③核外電子數(shù):電子數(shù)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徑有增大的傾向
2、元素的化合價與最外層電子數(shù)的關系:正價等于最外層電子數(shù)(氟氧元素無正價)
負化合價數(shù)=8—最外層電子數(shù)(金屬元素無負化合價)
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結構、性質(zhì)遞變規(guī)律:
同主族:從上到下,隨電子層數(shù)的遞增,原子半徑增大,核對外層電子吸引能力減弱,失電子能力增強,還原性(金屬性)逐漸增強,其離子的氧化性減弱。
同周期:左→右,核電荷數(shù)——→逐漸增多,最外層電子數(shù)——→逐漸增多
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得電子能力——→逐漸增強,失電子能力——→逐漸減弱
氧化性——→逐漸增強,還原性——→逐漸減弱,氣態(tài)氫化物穩(wěn)定性——→逐漸增強
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酸性——→逐漸增強,堿性——→逐漸減弱
5.高二化學必修一重要知識點
1、元素周期表的編排原則:
①按照原子序數(shù)遞增的順序從左到右排列;
②將電子層數(shù)相同的元素排成一個橫行——周期;
③把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的元素按電子層數(shù)遞增的順序從上到下排成縱行——族
2、如何精確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周期序數(shù)=電子層數(shù);主族序數(shù)=最外層電子數(shù)
口訣:三短三長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
熟記:三個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號和名稱
3、元素金屬性和非金屬性判斷依據(jù):
①元素金屬性強弱的判斷依據(jù):
單質(zhì)跟水或酸起反應置換出氫的難易;
元素價氧化物的水化物——氫氧化物的堿性強弱;置換反應。
②元素非金屬性強弱的判斷依據(jù):
單質(zhì)與氫氣生成氣態(tài)氫化物的難易及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
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強弱;置換反應。
4、核素:具有一定數(shù)目的質(zhì)子和一定數(shù)目的中子的一種原子。
①質(zhì)量數(shù)==質(zhì)子數(shù)+中子數(shù):A==Z+N
②同位素:質(zhì)子數(shù)相同而中子數(shù)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稱同位素。(同一元素的各種同位素物理性質(zhì)不同,化學性質(zhì)相同)